糖尿病足缓解疼痛(糖尿病足疼痛难忍怎么办)
- 1、糖尿病足神经痛:别让\u0026#34;甜蜜\u0026#34;变\u0026#34;痛苦\u0026#34;,医生教你远离\u0026#34;刀尖上舞蹈\u0026#34;
- 2、缓解糖尿病导致的下肢疼痛、发冷、麻木,神奇疗法“电一电”
- 3、糖尿病足溃烂不愈,中医一方,内服加外治,治好烂脚丫!
糖尿病足神经痛:别让\u0026#34;甜蜜\u0026#34;变\u0026#34;痛苦\u0026#34;,医生教你远离\u0026#34;刀尖上舞蹈\u0026#34;
作为一名疼痛科医生,我每天都会接诊各种各样的疼痛患者,而其中,糖尿病足神经痛的患者总是让我格外心疼。他们形容这种疼痛就像“刀尖上跳舞”、“赤脚踩在炭火上”、“蚂蚁啃食骨头”,夜不能寐,痛不欲生。
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对足部神经痛知之甚少,甚至认为这是糖尿病的“正常现象”,忍一忍就过去了。殊不知,这种“忍痛”心理,往往会酿成大祸!
一、 糖尿病足神经痛,比你想象的更可怕!糖尿病足神经痛,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尤其是下肢的感觉神经,导致足部出现麻木、刺痛、灼烧感等异常感觉。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加重,甚至出现“痛觉过敏”,连轻轻触碰都会引发剧烈疼痛。
除了疼痛难忍,糖尿病足神经痛还会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足部溃疡和感染:由于感觉迟钝,患者容易忽视足部的伤口,导致溃疡和感染,甚至需要截肢。
行走困难:疼痛和感觉异常会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导致跌倒风险增加。
生活质量下降:持续的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情绪和日常生活,甚至导致抑郁。
二、 别等痛了才后悔,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糖尿病足神经痛并非不可预防,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以下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 糖尿病病史超过5年
* 血糖控制不佳
* 出现足部麻木、刺痛、灼烧感等异常感觉
* 足部皮肤干燥、皲裂
* 足部畸形
三、 远离“甜蜜”的疼痛,从日常做起!预防糖尿病足神经痛,需要从控制血糖、保护足部、定期检查等方面入手:
严格控制血糖:这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神经痛的根本。
每天检查双脚:观察是否有伤口、水泡、红肿等异常情况。
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注意擦干脚趾缝。
选择合适的鞋袜:穿宽松舒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压。
定期到医院检查: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足部检查,必要时进行神经传导检查。
四、 疼痛难忍,别硬扛!及时就医,科学止痛!如果您已经出现糖尿病足神经痛的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神经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
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阿片类药物等,可以有效缓解疼痛。
神经阻滞治疗:通过注射药物阻断神经传导,达到止痛的目的。
脊髓电刺激治疗:通过植入电极刺激脊髓,干扰疼痛信号的传递。
五、 了解更多疼痛科普知识!糖尿病足神经痛虽然可怕,但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提高警惕,积极预防,科学治疗,就能远离“甜蜜”的疼痛,重拾健康快乐的生活!
我是赵晓勇,一名关注疼痛的医生,了解更多疼痛科普知识,让我们一起远离疼痛,拥抱健康!
#糖尿病##糖尿病足##神经痛##头条健康#
缓解糖尿病导致的下肢疼痛、发冷、麻木,神奇疗法“电一电”
12月10日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
“李医生,我的腿和脚变暖了!”
王老先生兴奋地告诉
正在查房的
副主任医师李海洋
1天前,王老先生刚因糖尿病足部疼痛、下肢发冷,接受了脊髓电刺激手术。现在,老人就能下床迈开久违的步伐,激动地说:“脚不疼了,我现在再也不怕走路了。”
这双不疼又温暖的“好腿脚”
王老先生盼了4年
王老先生的糖尿病已有30多年。4年前,他开始出现双腿、双脚疼痛、发凉、麻木和无力,但一直拖着没去看病。这一拖,拖出来一串问题。
先是双腿、双脚越来越疼,尤其是夜里以及走路都会加重疼痛,连服多种止疼药都不见效,导致越发抗拒走路。
随后又变成了“越来越怕冷”,即便是在夏天,也要用多层被子紧紧盖住腿脚。
找到李海洋时
老人一忧一喜
忧的是,病情已经发展成糖尿病足痛性周围神经病变、缺血性周围神经病变、高血压三级、慢性肾功能不全。
喜的是,李海洋告诉王老先生,团队可以通过一种微创、可逆、可调节的神经调控技术来阻断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并改善下肢血供和微循环。
这样既可缓解下肢疼痛,又能改善下肢供血、让腿脚恢复温热,延缓甚至避免由于下肢溃烂感染导致的截肢。
12月9日,在功能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梁庆华的指导下,李海洋团队顺利为王老先生实施了脊髓电刺激手术。
李海洋解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疼痛、麻木、灼烧或刺痛等,疾病初期多以双脚出现症状,而后逐渐向小腿、手部发展,严重时甚至需要截肢。数据显示,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约占50%。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止痛等药物治疗,溃疡伤口管理、生活方式调整等。对于严重下肢大血管狭窄患者,也可以通过血管腔内介入或外科手术等进行血管重建,改善下肢供血,缓解症状。
但仍有许多经过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选择脊髓电刺激手术。该技术利用在脊髓周围植入电极,通过微弱电刺激调节神经活动的方法,帮助患者解决难题,降低截肢率。
哪些患者适合脊髓电刺激疗法?1.经规范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的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
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经有经验的介入血管外科医生评估,下肢动脉闭塞血管条件不适合做血管腔内治疗的患者(如尿毒症透析下肢血管广泛钙化、介入治疗效果不好等)。
3.已经实施了下肢血管腔内治疗,并经规范内科药物治疗,但下肢疼痛症状仍改善不佳,下肢及足部血运仍无法达到创面愈合要求的患者。
糖尿病足溃烂不愈,中医一方,内服加外治,治好烂脚丫!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年来,中医治疗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通过内服外治相结合的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接下来,通过一则门诊案例来和大家分析一下中医是如何治疗糖尿病足的!
门诊案例:
之前有位患者,67岁,2型糖尿病史12年,近期发现左脚大拇趾出现溃疡,伴有剧烈疼痛,严重影响行走。在西医院进行常规治疗后,溃疡面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有恶化趋势,便经人介绍来找我就诊。
刻诊:患者面色晦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查看患处,溃疡深可见骨,周围皮肤红肿发热,有黄色脓液渗出,伴有腐臭味,为气阴两虚,湿热毒蕴之象。
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制定了"内服与外治结合"的治疗方案:
内服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开具生脉养荣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黄芪、党参、麦冬、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当归、赤芍。
外治采用中药熏洗与局部换药相结合;每日用温开水冲泡金银花、蒲公英等药物进行熏洗,再以生理盐水清洗溃疡面,去除坏死组织,外敷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作用的中药药膏。
效果如何?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糖尿病足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溃疡面逐渐愈合,红肿消退,脓液分泌减少,异味消失;疼痛明显缓解,行走自如;全身症状也有好转,面色转红润,精神改善。
为何有如此疗效?
患者面色晦暗,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溃疡深重,局部红肿发热,有脓液腐臭,这是气阴两虚,湿热毒蕴之象。因此治疗应以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
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培本,麦冬养阴生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当归、赤芍活血化瘀。通过内服调理与外用治疗相结合,不仅改善了局部症状,还促进了整体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足注重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切勿擅自服药,以免伤及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