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隔代遗传(糖尿病隔代遗传还是代代传)

齐鲁壹点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到底会遗传吗 会隔代遗传吗

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大家都知道,会遗传的疾病都是可怕的疾病,那么,糖尿病会遗传吗?糖尿病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疾病。现在患上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于这个无法治愈的疾病,大家都非常害怕会患上。那么,糖尿病到底会遗传吗?会隔代遗传吗?

糖尿病遗传吗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病人的家属中,糖尿病的发病率远高于普通人。父母亲都是糖尿病患者,其子女约有5%会患糖尿病,若父母亲中只有一方有糖尿病,则子女得病的机会更少。也就是说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情况下,患糖尿病的几率要相对来说高一些,从而说明糖尿病具有遗传性。

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所以建议大家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热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饱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复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糖尿病隔代遗传吗

糖尿病不是遗传病所以不存在隔代遗传问题。

但是,糖尿病有家族基因倾向,家族中可以有糖尿病发病聚集,所以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概率相对无糖尿病家族史的为高。

1号糖尿病是否遗传

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一种终身性的疾病,目前还无法根治,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生活。目前研究提示遗传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也就是说1型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与无此家族史的人相比,你更易患上此病。

让你了解糖尿病

如果孩子的爸爸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一直依赖胰岛素或者是他在青少年时期就确诊为糖尿病,那么遗传几率就是十七分之一。但如果是孩子的妈妈患有1型糖尿病,而且生孩子的时候还不满25岁,遗传几率只是二十五分之一。如果妈妈是满25岁以后才生的孩子,遗传几率就会降低到一百分之一。然而,如果父母双方都患有1型糖尿病,遗传几率将提高到四分之一。

除了与先天的遗传易感基因有关外,1型糖尿病的发病还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病毒感染以及出生后婴儿期的喂养方式等。

以上文章就是关于“糖尿病到底会遗传吗”的介绍。可见,糖尿病是具有一定的遗传性的。而且目前糖尿病无法治愈,需要通过长期的药物治疗以及饮食调理来控制自身血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隔代也会遗传糖尿病?关于糖尿病的5个冷知识,你了解多少?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而且还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至今为止糖尿病还无法彻底治愈,只能够长期进行治疗,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生活规律以及饮食习惯的调整来控制血糖。正是因为糖尿病比较复杂,因此关于糖尿病的许多冷知识大多数人还不了解, 这对于治疗糖尿病是有影响的,因此要及时地掌握这些冷知识。

糖尿病的认知是有哪些呢?

1、 隔代也会遗传糖尿病

大多数人都知道糖尿病具有遗传性,如果父母患有糖尿病,那么子女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则会比普通人更高。孰不知即使父辈没有糖尿病史,而祖辈有,小一辈人依然有患上糖尿病的几率,而且还会比普通人稍微高一些,同样直系亲属当中有兄弟姐妹患有糖尿病,那么自身患上糖尿病的几率也会比较大。

2、 中年以后患病几率比较高

虽然糖尿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而且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极大的关系,但并不预示年轻人患上糖尿病的几率和中老年人是一样的,相比之下中老年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各项功能都会有所减退,而且中老年人群所积累的不利因素也要比年轻人多很多。

3、 肥胖人群患病几率和健康人群不一样

相比之下,肥胖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因为相对而言肥胖人群的代谢能力比较差,而且抵抗能力也比较弱一点,同时体内的脂肪越多,血管越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也越高。虽然肥胖并不预示着一定会患上糖尿病或者高血压,但是患病几率要相对高一些,因此肥胖的人群要定期检查身体并积极减重。

4、 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可怕

糖尿病的可怕之处并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糖尿病早期大多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程的延长,机体的免疫功能则会逐渐遭到破坏,最终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大多都特别可怕,无论是糖尿病肾病还是糖尿病足,又或者是其他因为糖尿病而引发的疾病,都有可能会致残或者致死。

5、 血糖正常不代表痊愈

糖尿病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和仔细的护理之后,一段时间之后血糖就会趋于稳定,但是血糖稳定并不代表已经彻底痊愈,只能够说明病症得到了缓解。如若之后忽略服药或者不再控制自己的生活和饮食,血糖则会再次升高,甚至会出现反弹的情况,使原有的糖尿病变得更加严重。因此无论血糖是否稳定,都不能够放弃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

温馨提示

糖尿病具有许多特性,比如可能隔辈遗传、中年以后的患病几率更高、胖人群的患病几率比普通人群更高、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是会引发并发症、使血糖正常也不代表疾病已经痊愈。因此中老年人以及肥胖人群要提高警惕,建议经常检测血糖并做身体检查,糖尿病患者要积极地控制血糖,避免血糖出现波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型糖尿病遗传倾向和家族聚集性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威胁。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迅猛增加。其中,糖尿病人群已接近1亿,糖尿病前期人群大约2亿。

糖尿病可分为2种类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发病,多集中在青少年时期,是一种有明显遗传倾向的疾病。现有的研究已经发现了20多个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致病基因,说明1型糖尿病具有很强的遗传性。

有很多人有疑问那2型糖尿病是否是遗传性疾病呢,来看看今天的内容,涨知识。

1、2型糖尿病不是遗传病

2型糖尿病的发病,多在中年以后,患者大都存在明显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遗传病,并没有固定的遗传基因。糖尿病本身并不会遗传,遗传的是糖尿病的易患病体质。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糖尿病患者子女只是遗传了某些基因,而这些基因对糖尿病具有易感性。也就是说,在某种环境中就有可能发病,而避免这种环境,就可能不发病。

2、2型糖尿病有遗传倾向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由一系列复杂的风险因素引起的,如身体质量指数,这些因素对不同血统人群的糖尿病发生都有不同的影响。这些发现扩大了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的数量,并强调了研究不同血统的重要性。

糖尿病的确是具有遗传倾向的疾病。一项来自丹麦的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直系亲属(父母、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患有 2 型糖尿病,那么你的患病风险最高可能会达到没有家族史的人的 2.34 倍。而当家里患有糖尿病的直系亲属达到 2 个的时候,这一风险可以直接飙升至 4 倍。

3、2型糖尿病有家族聚集现象

2型糖尿病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亲属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亲属的患病率高4~8倍。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

4、环境影响对2型糖尿病最重要

目前公认的观点认为,2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就例如,父母患有2型糖尿病,子女的患病几率比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要高,但是孩子并不是一定会患上糖尿病,最终是否发病还与饮食习惯、运动等后天因素有关。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身体肥胖等,所以2型糖尿病主要还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

城市化、 老龄化、 超重肥胖患病率增加和中国人的遗传易感性是中国糖尿病患者急剧增多的四大主要原因。所以,如果你有糖尿病家族史,要尽早开始生活方式干预,预防自己也患上糖尿病;而如果你家里人没有患上糖尿病的,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可不仅有遗传倾向这一条!建议大家饮食上注意低糖、低脂、低热量,主食控制在八成饱即可,多食用蔬菜,定期复查空腹和餐后的血糖。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