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晚餐可以吃玉米(糖尿病晚餐可以吃荞麦面条吗?)

极目新闻 0
文章目录:

“糖友”日常饮食,当心这些误区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见习记者 李静怡

绘图 刘阳

”吃饭有谱,控制血糖“(绘图/刘阳)

每年的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主题是“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健康饮食是糖尿病健康管理的“五驾马车”之一。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时,容易出现哪些误区?就此,记者采访了江城内分泌科专家。

“糖友”日常饮食,这些别忽视

据武汉市第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邓红艳介绍,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血糖自我监测以及药物治疗是糖尿病健康管理的五驾马车。她提到,部分“糖友”在健康管理中可能走入两个误区,一是不改变饮食结构,认为血糖升高不值得注意,让血糖控制更困难,还会产生并发症;二是过分担心血糖升高,只敢吃几种低糖食物,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

“糖友”的日常饮食,还有哪些容易被忽视的?邓红艳特别提到,首先,定时、定量、定餐十分重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保持血糖的稳定,每日应按时吃饭,不错过一日三餐。如果每日只吃午餐和晚餐,哪怕是总量不变,但每餐摄入的热量增加,不利于血糖控制。

并且,如果肾功能有问题的“糖友”,应少吃高蛋白食物。已经出现肾衰竭、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在控制血糖时,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如鱼肉、鸡肉和牛肉等,减轻肾脏的负担。

采用“食品交换份”,让食谱不单调

她表示,糖友要注意,饮食中控糖、控盐、控热量、控油。可根据“身高(厘米)-105”公式算出标准体重公斤数,根据专业人士指导,选择合适的每日热量摄入值。

为方便控制每日摄入食物的热量与总量,可采用食品交换份这一原则。食品交换份共分为六大类,分别是谷薯类、蔬菜类、肉蛋豆类、奶类、水果类和油脂类。“糖友”每日饮食中,用同类食物互相置换,既能让食谱不过于单调,又能保证摄入总量一致,让血糖指数保持平稳。

每90千卡为一个食品交换份,根据不同食物的营养构成,各食物之间的食品交换份也不同。举例来说,米饭、荞麦面、挂面等主食的食品交换份都是25克,就表示每25克的这些主食提供90千卡热量。今天吃米饭、明天吃荞麦面、后天吃挂面都是可以接受的置换;而玉米的一个食品交换份是200克,意味着“糖友”晚餐时吃玉米可吃200克,但是吃米饭只能吃25克,才能算一个食品交换份。除了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如有控制热量摄入的人群,也可采用食品交换份的原则丰富食谱。如果不清楚,可到正规医疗机构,找内分泌科专家进行咨询。

以下是食品交换份的表格,供参考:

食品交换份卡片1(受访者供图)

食品交换份卡片2(受访者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糖尿病友晚餐分享:简单三个菜,营养美味不升糖

来自糖友——风平浪静的晚餐打卡

晚餐:青椒肉丝、蒜泥旱菜、黄瓜

青椒肉丝:青椒250g,瘦肉100g姜丝,酱油,盐、味精适量植物油4g。

蒜泥旱菜:旱菜300g、蒜头两粒用刀拍碎,锅烧热倒入植物油,加蒜炒香倒入早菜翻炒熟加盐和鸡精即可。

糖尿病晚餐中要适当的搭配一些粗粮会比较好。比如南方人给大米加些小米,按2:1或3:1做成“二米饭”;而北方人在以馒头为主食时,替换一块玉米面饼。

需要注意的是,做米饭一定要掌握好度,水多了会变成黏米饭,糖友吃了不利于血糖平稳。米饭的“最佳状态”是刚好熟了但颗颗饱满,是整粒的。

推荐主食:高纤维馒头、高纤维大米饭等高纤维主食。喜欢喝粥者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小米粥、绿豆粥、红小豆粥等。

推荐副食:蔬菜、豆制品等,鸡、鸭、肉、鱼等可根据个人喜爱情况选择。晚上睡觉前喝纯牛奶一杯,约300毫升。

营养师食谱分享(1600~1700千卡)

糖友晚餐怎么吃?营养科主任总结\u0026#34;三忌五宜\u0026#34;,照着吃血糖稳稳的

家住杭州的王阿姨最近很苦恼:自从确诊糖尿病后,每天晚餐都像在"拆炸弹"。

吃米饭怕升糖,光吃菜又饿得心慌,喝碗粥就被女儿念叨...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的日子,让66岁的她倍感煎熬。

其实,科学安排晚餐不仅能稳住血糖,还能享受美味。

作为从业18年的营养师,今天就为糖友们揭秘晚餐的"三忌五宜"。

【晚餐3大误区,你可能正在犯】

1. 不吃主食控血糖?当心半夜低血糖!

临床数据显示,长期不吃主食的糖友发生夜间低血糖的风险增加43%。

建议选择低GI主食如燕麦米、黑米等,每餐控制在生重50-75g。

2. 清粥小菜最健康?血糖坐"过山车"

稀粥糊化程度高,升糖指数可达89(大米饭为83)。

推荐用杂粮饭替代,搭配足量蛋白质减缓升糖。

3. 只吃水煮菜?当心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肉流失,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

建议每餐摄入80-120g优质蛋白(鱼/豆制品/禽肉)。

【黄金晚餐公式:照着吃血糖稳】

1. 主食"三色法则"

选黑(黑米)、红(红藜麦)、黄(玉米碴)三种杂粮搭配,营养更均衡。

2. 蛋白质"红白配"

交替选择红肉(瘦牛肉)和白肉(鲈鱼),豆制品推荐每天都有。

3. 蔬菜"三拳原则":

深色叶菜(菠菜) 十字花科(西兰花) 菌菇类各一拳,膳食纤维>8g。

4. 烹调"三少一多":

少油(<15g)、少盐(<5g)、少勾芡,多用蒸煮炖。

5. 进餐顺序有讲究:

先喝汤→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餐后血糖波动更平缓。

【推荐食谱】

清蒸鲈鱼(100g) 蒜蓉西兰花(150g) 杂粮饭(生重60g) 凉拌木耳(50g)。总热量约450大卡,GI值<55。

特别提醒:

晚餐不宜晚于18:30,餐后1小时建议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

记得餐前餐后测血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饮食方案。

结语

糖尿病饮食不是苦行僧修行,掌握科学方法,糖友的餐桌也能丰富多彩。

转发收藏这份指南,让更多朋友吃出健康好血糖!

(数据来源:2023版《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临床案例经患者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