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酮中毒严重吗(请问糖尿病酮中毒有些什么症状?)

糖尿病专家赵保记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酮酸中毒危害大,送你3味药,稳定血糖防酮酸

李先生,一位45岁男性,从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五年,这五年期间,他一直在使用胰岛素治疗。

但近期因心理压力的影响,李先生开始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并在两周前停止了胰岛素注射。几天后,他开始感到口渴、多尿和口干,并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和呼吸变得急促的症状。

李先生的家人察觉到他的状况不对劲,立即将他送往附近医院的急诊室。在急诊室内,李先生的血压为135/85毫米汞柱,心率为120次/分钟,呼吸频率为25次/分钟,体温为38.5°C,且皮肤干燥,眼睛深陷,舌头上有白色的苔藓,并伴有轻度的意识混乱。

基于这些症状和化验结果,李先生被诊断为糖尿病酮酸中毒。他被立即送入重症监护室,并开始静脉注射胰岛素和盐水治疗,以帮助降低血糖和血酮体水平。

李先生在重症监护室中接受了长达两天的治疗。在此期间,医生持续监测他的血糖、血酮体、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水平,并根据病情需要进行调整。

经过两天的治疗,李先生的病情得到了稳定,他被转移到了普通病房。在这里,医生指导他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器,并提醒他不要突然停止使用胰岛素。医生还建议他保持心情愉悦,遵循适当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以维持良好的糖尿病管理。

在医院组织的随访期间,李先生的糖尿病一直都控制的很好,并未再次出现糖尿病酮酸中毒的症状。他也定期接受血糖和血压的检测,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尿病酮酸酸中毒是非常容易出现的急性并发症,许多糖尿病患者也遇到过和李先生一样的遭遇,这种并发症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那么平时患者应该如何预防糖尿病酮酸中毒,而一旦出现糖尿病酮酸中毒又该如何治疗呢?

一、三种中药可以预防糖尿病酮酸中毒

糖尿病酮酸中毒一般是由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偏高引起的并发症,因此要预防这种并发症,控制血糖变得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可以有效控制血糖的中药,服用这些中药可以有效帮助患者预防糖尿病酮酸中毒。

1.桑叶

桑叶,又名桑葚叶,是一种中药材。桑叶的主要成分是桑叶素和桑黄素,这些成分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此外,桑叶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素。

桑叶能够降低血糖的机制是通过多个途径实现的。首先,桑叶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使得机体更好地利用血糖。其次,桑叶可以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从而减少血糖的积累。最后,桑叶中的一些成分可以抑制肝脏的糖原分解,最终减少肝脏对血糖的产生

2.黄芪

黄芪,又名黄药子,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主要生长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和山西、陕西、甘肃等地。黄芪的主要成分是黄芪甙、黄芪酸和黄芪素等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糖化、抗氧化、降血糖等作用。

黄芪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帮助患者身体更好地利用葡萄糖。此外,黄芪还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和抑制肝脏糖原的分解,从而达到控糖的目的。

3.苦瓜

苦瓜是一种蔬菜,同时也是一种中药食材,被广泛用于糖尿病治疗当中。苦瓜的主要成分是苦瓜甙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抗糖化、降血糖、抗炎等作用。

苦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血糖,例如通过抑制糖原酶的活性,来减少肝脏对血糖的产生。

二、糖尿病酮酸中毒的治疗方法

1.液体治疗

液体治疗是DKA治疗的首要步骤,主要目的是纠正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同时还能够减轻高血糖和酮症对身体的损害。

液体治疗应在胰岛素治疗之前进行,因为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导致血糖迅速下降,易引起低血糖。

2.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治疗是DKA治疗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降低血糖和酮体含量,从而纠正酸中毒状态。胰岛素的使用应在液体治疗后开始,并且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注射方式。

糖尿病酮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是由于长期的糖尿病控制不当而引起的。患者需要接受紧急治疗以恢复正常的代谢状态,并接受康复治疗以恢复肌肉功能和治疗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非常重要,以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应该遵循饮食计划、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同时配合适合自己的中药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任何糖尿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以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陈家伦. 临床内分泌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2、 Kitabchi AE, Umpierrez GE, Miles JM, Fisher JN. Hyperglycemic crises in adult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9;32(7):1335-43.

3、 Adrogué HJ, Eknoyan G. The 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e. N Engl J Med. 2006;354(24):2503-11.

急!10岁男孩患糖尿病6年,突然酮尿酸中毒!多亏热心的哥……

10日20时30分许,兰西县红光乡10岁男孩小轩由于糖尿病导致酮尿酸中毒,时常伴有呕吐,情况危急,急需来我市急救,热心的哥得知消息后帮忙引路,让患儿得到了及时救治,现患儿情况稳定。

据的哥李春辉介绍,

20时30分许,

他得到求助消息后,就和另外三位的哥吴晗、刘广波、曲红军分头行动,他去医院联系开通绿色通道,而另外三人则前往收费站给患儿车辆引路。

21时20分许,

3名的哥顺利接到患儿并将其送到了哈医大二院,简单处置后,根据患儿情况,医生建议家属前往市儿童医院继续治疗,四名的哥又带着患儿前往市儿童医院。

22时30分许,

患儿顺利转入市儿童医院,医护人员立即为其治疗。

患儿爷爷刘某告诉记者,孙子小轩今年10岁,4岁那年得上了糖尿病,现在已经有6年的病史了。这次发病特别突然,还特别严重,已经酮尿酸中毒,当时孙子就出现了昏迷、呕吐不止等症状,吐出一些绿水,他们当时就慌了,赶紧带着孙子来看病,怕路不熟耽误治疗这才向社会求助。

11日早晨,记者从家属处了解到,小轩经过医护人员的救治已经情况稳定,因为昨天着急给孩子看病也没来得及对帮忙的的哥进行感谢,谢谢他们!

记者 张大星

新闻110线索提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什么情况预示糖尿病友“酮”中毒了?

酮体是脂肪代谢的产物包括乙酰乙酸、B羟丁酸和丙酮。是生理状态下机体除葡萄糖、脂肪以外的另一种能量来源。

生理意义:

正常情况进食后,由肝脏产生很微量的酮体,循环中的代谢底物主要是葡萄糖和脂肪酸。但是在禁食状态下,酮体迅速成为体内的主要能源之一,特别是大脑的重要能源。

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利用脂肪酸,而计提的主要能源是以三酰甘油形式储备在脂肪组织中的,而已糖原储存的能源很少(只能维持不到24小时的能量需求),在禁食时,大脑只能利用有脂肪酸转变的酮体作为能源,从而保护大脑在低血糖时不会引起功能受损。

B羟丁酸在饥饿时能够减少尿素氮的排除,即,可以保护肌肉避免分解和防止长期负氮平衡时的恶化作用,即可以抑制骨骼肌的分解。

虽然机体在饥饿时产生B羟丁酸和乙酰乙酸有生理意义,但是它们都是强酸,当其产生大于利用的时候,代谢性酸中毒就会发生。

正常人生理状态下体内酮体含量很少,一般小于0.6mmol/L,不会引起酸中毒状态。

病理状态:

病理状态就是说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酮体过多导致酸中毒。

关于能量的代谢的调节,简单的说就是两个方面,胰岛素(储能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用能激素。在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一应对能量的不足,而胰岛素分泌几乎是很少甚至是停滞。这是生理状态下的。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那只是胰岛素单方面的问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出现,基本上都是胰岛功能比较差(很差),加上有升糖激素的过度分泌,才会导致如此严重的状态,有书上说就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的比值”问题。

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不管是饥饿还是应激状态(胰高血糖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多),会动用储备能量,也就是脂肪能量。脂肪分解代谢旺盛,游离脂肪酸经过系列过程会产生乙酰辅酶A这一中间产物。乙酰辅酶A的何去何从,取决于胰岛素的作用,当胰岛素作用很好的时候,它会经过几个途径:1、合成脂肪能量继续储存起来;2、与草酰乙酸合成为柠檬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能量;3、进入糖异生,生成葡萄糖。

而当胰岛素有问题时,上述途径会产生“短路”不通畅,酮体会相对蓄积增加。

当血酮达到3--5mmol/L的时候,就会导致酸中毒。

酮体产生高到一定程度,会从尿中排除一部分,此时监测尿才会发现时“尿酮体”。这里面也有“肾酮阈值”的问题,也存在血酮正常而尿酮阳性的状态,同时也会有血酮升高而尿酮阴性的结果。

上述都是基础知识,说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很简单,那就是考察一些基本数据:

1、血糖数值------用以分析胰岛功能;

2、进食时间------用于分析饥饿与否;

3、用药-----------胰岛素会抑制酮体生成,如果使用的是剂量较大的二甲双胍或者苯乙双胍(已经正式下文通知生产了,但是,很多“秘方”可能还再用),要考虑减少剂量或者暂停;

4、有无应激因素;

5、尿酮体的多少,有无症候。对于尿酮体 -- 的,能够正常进食的,多饮水,积极监测,血糖偏高的,要和医生沟通是否增加胰岛素剂量。对于酮体 以上的,最好到医院进行处理。

临床上经常有尿酮体 -- 就立马要求住院的,医生没有大的责任,只能说是缺少些经验,但是,住院后的风险肯定会低于放纵其回家。在当前的紧张的医患关系之下,此举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何况很多医院监测血酮并不能及时。

正常人也会出现酮体的,糖尿病人出现酮体会更普遍,不必惊慌,但是必须要高度重视

当糖尿病人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外伤、腹痛等状态的时候,因更积极就诊,要想到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因为:一旦错过时机,导致酮症酸中毒昏迷,死亡率还是比较高的。

当糖尿病人自测血糖,大于13.9--16.7mmol/L的时候,要及时就医,这说明胰岛功能很差了,如果再有一些应激事件,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可能性会很大。

血糖正常而尿酮阳性,主要就两点:1、饥饿性酮体(主食吃得太少,呵呵),2、肾酮阈值降低(比如一些孕妇)

肥胖人要想减肥,不产生较多一点的酮体,哈哈,恐怕很难。

关注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进群学控糖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