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芥菜燕麦粥糖尿病(糖尿病吃芥麦还是荞麦)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0
文章目录:

糖友熬粥,加粗粮和菜

来源:人民健康网

古往今来,养生学者对于粥都有不少讲究,“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然而,很多糖友都会因喝粥会比吃其他主食升高血糖速度快而不敢喝粥。但其实糖友并非不可以喝粥,具体要看喝什么样的粥、怎么喝。

1.增加粗粮。精米煮的粥中蛋白质含量低、膳食纤维非常少,喝完这种粥之后的血糖会很快升高。因此,煮粥时应在粥中增加粗粮。粗粮富含膳食纤维且未经打磨,食入后对血糖影响较少。例如:荞麦、小米、燕麦麦麸、豆类、燕麦、玉米都是很好的煮粥材料。

2.增加蔬菜。芹菜、菠菜、芥蓝、莴笋叶、空心菜、苋菜等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均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亦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增加粥中的蔬菜量,可以减少粥中主食总量,进而减少糖的摄入量。

3.缓慢喝粥。糖友喝粥时不宜过快,粥本身是流质食物,因其不用咀嚼,故利于食用。糖尿病患者在喝粥时一定不能过快,过快喝粥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大。

4.空腹不喝粥。糖友在喝粥前应当吃些东西,如馒头、新鲜蔬菜等。喝粥之前吃些食物可以减缓糖的吸收,减少血糖波动。有研究发现,糖友不应在早餐喝粥,而应在晚餐喝粥。

5.药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赤豆粥利尿消肿,菱粉粥固精明目,栗子粥补肾、强腰膝,百合粥润肺补脾,萝卜粥消食健胃,油菜粥调中下气,荠菜粥明目利肝,韭菜粥温肾暖下,花椒粥辟瘴御寒,茴香粥和胃治疝”,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糖友熬粥,加粗粮和菜

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 李艳如 □主治医师 姜 楠

古往今来,养生学者对于粥都有不少讲究,“粥后一觉,妙不可言” “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计顿,饥即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然而,很多糖友都会因喝粥会比吃其他主食升高血糖速度快而不敢喝粥。但其实糖友并非不可以喝粥,具体要看喝什么样的粥、怎么喝。

1.增加粗粮。精米煮的粥中蛋白质含量低、膳食纤维非常少,喝完这种粥之后的血糖会很快升高。因此,煮粥时应在粥中增加粗粮。粗粮富含膳食纤维且未经打磨,食入后对血糖影响较少。例如:荞麦、小米、燕麦麦麸、豆类、燕麦、玉米都是很好的煮粥材料。

2.增加蔬菜。芹菜、菠菜、芥蓝、莴笋叶、空心菜、苋菜等蔬菜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均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亦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增加粥中的蔬菜量,可以减少粥中主食总量,进而减少糖的摄入量。

3.缓慢喝粥。糖友喝粥时不宜过快,粥本身是流质食物,因其不用咀嚼,故利于食用。糖尿病患者在喝粥时一定不能过快,过快喝粥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大。

4.空腹不喝粥。糖友在喝粥前应当吃些东西,如馒头、新鲜蔬菜等。喝粥之前吃些食物可以减缓糖的吸收,减少血糖波动。有研究发现,糖友不应在早餐喝粥,而应在晚餐喝粥。

5.药粥。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赤豆粥利尿消肿,菱粉粥固精明目,栗子粥补肾、强腰膝,百合粥润肺补脾,萝卜粥消食健胃,油菜粥调中下气,荠菜粥明目利肝,韭菜粥温肾暖下,花椒粥辟瘴御寒,茴香粥和胃治疝”,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秋天到了,糖尿病人吃碗热粥,会升血糖吗?医生告诉你5点诀窍

闽南人爱喝粥是出了名的,白米粥,猫仔粥,海鲜粥,红薯粥,芥菜粥,皮蛋瘦肉粥……

本文为“心路星尘医师”原创

特别是秋天到了,天气开始转凉,早上来一碗热腾腾的稀饭,配点咸菜,半个咸鸭蛋,再来根油条,这小日子过得简直赛神仙啊。

而且很多老人家牙齿不好,吃其他东西费力,因此稀饭也是他们不二的选择,不少人一日三餐都是稀饭。

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吃东西是很有讲究的,限制也比较多。

大家都听过这么一句话:糖尿病病人不要喝粥。

但很多人从小无粥不欢,已经养成了习惯,秋冬季节,捧着一碗热粥,感觉满满的幸福。

本文为“心路星尘医师”原创

那么糖尿病病人能不能喝粥呢?

我国目前糖尿病患者有1亿多,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血糖稳定在一个目标值,能够大大的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为什么很多医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喝粥?这也是有原因的:

1、米被熬成粥之后,淀粉被破坏分解细化,人体对它的吸收和消化速度加快,因此糖尿病患者喝粥后血糖会迅速上升,熬的越久升血糖也就越快。

2、又因为稀饭消化排空速度较快,因此餐后血糖升得快,下降得也快,这样就会导致血糖波动明显。

3、稀饭含水量较高,但实质内容较少,因此容易引发患者的饥饿感,导致下一餐进食量增加。

因此,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吃稀饭还是有道理的。

那么糖尿病病人就完全不能喝粥吗?

也不尽如此,因为影响血糖的因素和我们吃的食物种类、数量、升糖指数都有关系。

如果想要喝粥,则需要掌握一定的诀窍。

1、煮粥的时间不要过长。粥熬得越糊越烂,那么升糖就越快,不单白米粥不能熬太久,其他的粗粮杂粮粥也是如此,一般大米煮开后,再小火煮10分钟就好了。

2、喝粥的量要控制好。尽量吃稀粥,不要吃熬制得特别稠的粥,量也不要太多,不要吃得过快,也最好不要顿顿都吃粥。

3、注意干稀搭配,食物种类合理选择。最好先吃一些干的食物,然后再吃稀饭。要注意蔬菜、蛋、肉类等的合理搭配。

4、选择多种食材。糖尿病患者要减少精米精面的摄入量,按照营养指南,要多吃点全谷物,如粗粮,杂粮,杂豆等等。

其实粥本身的升糖指数并不太高,单纯白米粥的升糖指数是69,黑米粥的升糖指数是42.3,而大米饭则为83。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很多食材都相当不错,像萝卜、菌类、黑木耳等等,俗话说:秋天的萝卜赛人参,还有一些当季的蔬菜、各种杂粮。

因此,可以选择杂粮(玉米、燕麦、杂豆等)、蔬菜和大米一起煮,能增加更多的膳食纤维,可以减少粥对血糖的影响,杂粮最好能占总量的1/3或一半,当然也还是要兼顾各人的口感。

5、吃东西的顺序要注意。

可以先吃些蔬菜,再吃适量的荤菜,最后稀饭和菜一起吃,这样可以减缓餐后血糖的波动,尽量不要空腹直接喝粥。

因此,如果能把握住上面这5点,喝粥也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

对了,上个月门诊,有位糖尿病患者问我,她最近在吃降糖粥,可不可以减药或者停药?

降糖粥?其实多数就是各种杂粮的搭配,可能再加一点其他东西。

据说越喝血糖越稳定,喝了不用忌口,越喝身体越好,常喝血糖更稳定,还可以不用吃降糖药,躺着血糖就下来了,追捧的人不少。

心动了吧?其实这种宣传忽悠的成份居多,和“降糖月饼”、“降糖糖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最大的作用就是收智商税,反正我不信。

无论是大米粥、小米粥,还是杂粮粥,也不管添加了什么量子技术改良的膳食纤维,都是升血糖的。

牛牵到北京也还是牛,粥怎么搭配也依然还是粥,除非里面加了药。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喝粥的方法得当,血糖仍能维持稳定。

但是,喝什么粥都不可能替代运动和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

本文为“心路星尘”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联系并取得授权!更多有声科普请关注“心路星尘”!

心路星尘医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心内科副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委员会成员,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