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一型糖尿病泡沫尿(一型糖尿病泡沫多久消失)

经方中医张国海教授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出现泡沫尿,多为脾肾两虚(含治法)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蛋白尿和泡沫尿,这通常不是正常现象,可能表明糖尿病肾病已经发展。这种情况意味着病情可能进入了复杂阶段。在中医的视角下,糖尿病引起的蛋白尿被称为“漏肾精”,其主要特征是尿液味道异常、发黄,并带有经久不散的细小泡沫。

根据中医理论,糖尿病进展至此,患者常表现为脾肾两虚。主要症状包括消瘦、便溏、耳鸣、眩晕、乏力、呼吸急促以及严重的尿频和尿蛋白。这种脾肾两虚的状态反映了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发现后应及时进行治疗。

我之前有一位患者,他患有糖尿病已超过10年,但这段时间并没有规律地服用降糖药物。半年前开始出现腰痛和乏力的症状,休息后有所缓解。一个月前出现尿量减少、全身浮肿、食欲不振、腹胀和全身乏力等症状,尽管当地治疗效果不佳,他依然前来求医。

初次看诊时,患者面色苍白,四肢轻度浮肿,胃脘部有胀闷感,食欲不佳且口中有明显异味。询问得知,患者大便不畅,每3至4天才排便一次,且有便秘情况。同时,他还感到腰膝酸软,夜间尿频,脉搏沉细。尿检显示尿蛋白呈现轻度至中度阳性。综合症状与体检结果,诊断为虚劳型糖尿病肾病,主要表现为脾肾两虚、湿浊瘀血互结。

治疗方案侧重于补益脾肾、清化湿浊、活血化瘀、解毒为主要治疗方向。处方包括红参、生山药、淫羊藿、桃仁、红花、赤芍、甘草、白术、丹参、菟丝子、黄连、草果仁、半夏、大黄等药物。患者连续服用方剂40剂后,症状明显改善,尿蛋白水平降至轻度阳性。

这位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已超过10年,期间治疗效果不佳,逐渐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并进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为尿毒症。患者面色苍白,腰膝酸软,夜尿频多,四肢轻度浮肿,脉沉细。这些症状反映出肾阳不足,导致身体无力气化通利水湿,从而引起浮肿。腰膝酸软和脉沉细也是肾阳不足的表现。

当肾气无法有效气化水湿时,水湿邪气泛滥全身,影响到脾阳的正常运作,使得升清降浊的功能失调。水湿之邪弥漫中焦,阻碍气机的正常运行,因而导致胃脘部胀闷、食欲不振和口中异味等症状。

红参、白术、生山药、半夏、草果仁有益气健脾、芳香化湿的作用;淫羊藿和菟丝子可补益肝肾,温肾化气,帮助肾气化解水湿,从而利水消肿。丹参、桃仁、红花和赤芍能够活血祛瘀,因为糖尿病病程长,常伴有气虚血瘀、水瘀互结的症状,所以在益气理气的基础上,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调畅气血。黄连清热解毒,泻火;大黄清泻中下焦的瘀毒,帮助肾脏排泄毒素,减轻肾脏负担。

这些药物通过泻下、活血化瘀和排毒的作用,去除体内秽浊之气,增强了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改善肾功能。

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临床病症复杂,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

得了糖尿病,小便会先“告诉”你!2大症状,别再后知后觉

说到“糖尿病”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随着上升。糖尿病被称之为“富贵病”,那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患病率也高了,在之前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好,患病率也没那么高。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一旦“染”便难以根治。除此之外,日常的饮食也是要格外的注意,一不小心“吃错”便会导致血糖上升。糖尿病是很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还在不断的上升,但是那只是已确诊的人数,还有很多人还没有去检查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甚至很多已有糖尿病症状的患者,仍不知道自己已患有糖尿病。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说到糖尿病的症状相信大家都是略有耳闻的,足部溃烂这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是今天小护要告诉大家,尿液也是可以反应体内血糖是否正常的哦!

那尿液的哪些异常反应体内血糖上升呢?

尿液变多

说到糖尿病不禁让人想起它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吃得多、饮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说到“尿的多”很多朋友会将所有尿液增多都误以为是“肾脏问题”,往往会忽略了“糖尿病”的典型性症状。

很多人肯定会有所疑问,为什么糖尿病和尿液多都关系呢?那是因为,体内血糖升高后,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尿量可达到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到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内。

泡沫尿

正常情况下,尿液表面张力很低,形成气泡较少。尿液含有一些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使尿液张力较强而出现一些泡沫,,气泡就会增多。就拿糖尿病来说,尿液中的血糖含量增高,尿液的酸碱性也会随着发生改变,尿液的表面张力也是会增加,便会形成泡沫尿。

在这还要告诉大家并不是是有泡沫尿都是糖尿病,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遇到泡沫尿也不要过度紧张过分猜疑,前往医院检查便知结果。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尿液的粘稠度上升。正常的尿液不会粘附在马桶壁,但是当体内血糖增高的时候,尿液会变得粘稠依附在马桶壁,流动性较差。这一点是很容易让人忽视的,因为小编完就冲厕所,很多人不会去过多的关注。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会慢慢毁掉肾脏!若有这5种早期症状,及早干预还能逆转

很多糖尿病患者最终都不是死于超高的血糖,而是死于糖尿病引发的其他器官病变。

如心脏病、肾脏疾病等等。

其中,糖尿病性肾病是高血糖引起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病不仅会加重高血糖,控制不好还会演变成尿毒症,造成糖友死亡。

不过,好在该病变进程较缓,积极预防、及时治疗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以下5种症状,是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若出现,务必及早干预,还来得及。

糖尿病是怎么把肾脏毁掉的?

在了解5种早期症状之前,我们先了解糖尿病是如何伤害肾脏的。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1)量变:出现了蛋白尿

我们的肾脏像一台清除代谢废物、毒物的过滤机器。

当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身体会刺激肾脏,让其过滤更多的血液,好让一部分血糖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不过,这就像是让一个滤水器超强度工作,过滤效果会慢慢变差,像蛋白质这样的有用物质也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2)质变:肾功能开始下降

肾脏过滤速度变慢,直接导致大量血糖堆积在肾脏血管中,造成血管损伤,肾功能下降。临床上,如果肾小球的滤过率小于60,基本可以判断为肾功能下降。

这5个症状,提醒你务必要开始关注肾脏健康

(1)腰酸、腰痛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肾脏血流量增加,负担过重,患者会出现腰酸、腰疼的感觉。

(2)出现尿蛋白或尿液中泡沫增多

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出现障碍,有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而尿蛋白增多时,尿液表面张力改变,常会漂浮一层细小泡沫,且不易消失。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泡沫尿。

(3)下肢、眼睑水肿

肾功能受损,身体里的水、钠无法排出,只好积聚在身体内。

如下肢、眼睑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浮肿。

(4)皮肤瘙痒

肾功能下降后,体内堆积的尿素、肝酐等代谢物只好堆积在体表,刺激皮肤,产生瘙痒感。

(5)血压升高

肾功能受损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会进一步损伤肾功能,二者互为因果。

这5件事做好,肾脏健康不恶化

(1)控制血糖

控制血糖可以减轻肾脏压力,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

空腹血糖应该控制在4.4~7.0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6.0~10.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内。

(2)挑选安全的降糖药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以及胰岛素都比较安全,可以放心使用。

已经出现蛋白尿的糖友,只要肾小球的滤过率大于45,也是可以使用二甲双胍的。

(3)把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

血压高的糖友降压药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这两种药都是针对血管紧张素发挥作用的,能降尿蛋白、延缓肾损害。

(4)避免高蛋白饮食

高蛋白饮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适量补充建议以好消化的白肉为主。

(5)定期检查微量蛋白尿

2型糖友在确诊后要立即筛查是否出现肾脏病变,1型糖尿病患者一般在确诊5年后筛查。筛查频率为1年1次。筛查内容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和血肌酐。

当尿蛋白呈阴性时,再测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尿蛋白更敏感,如果尿微量白蛋白>20微克/分钟,说明已经出现了早期糖尿病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