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阳康之后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之友 0
文章目录:

“阳康”后,身体变虚了怎么办?糖尿病患者有12个问题要注意

感染新冠病毒后,很多糖尿病病友的血糖失控,甚至住进了ICU,即使阳康后也容易乏力,感觉身体明显变虚了

饮食和运动可以快速恢复身体健康,但要注意这12个问题——“六宜六忌”

饮食

一宜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有两项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和修复组织器官参与机体免疫调节

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应注重蛋白质的摄入[1],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身体尽快康复。

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患者的研究发现,肺通气功能障碍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和供能比明显低于肺通气功能正常者[2]。

  • 常见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鲫鱼、鸡肉、鸭肉、豆腐、牛奶、酸奶等。

二宜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类活性很强的物质,在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维生素C摄入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率增加。阳康后,需要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来帮助身体康复。

  • 常见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油菜苔、小白菜、苦瓜、西兰花等新鲜蔬菜;猕猴桃、柚子、橘子等新鲜水果。(血糖控制平稳的糖尿病病友,每天可以吃200克左右的水果)

三宜少食多餐

新冠患者初愈,脾胃虚弱,少食多餐可以避免损伤脾胃[1]。

食欲较差时,少食多餐,确保有足够的能量来修复身体。对糖尿病病友来说,少食多餐还有助于减少血糖波动。

一忌生冷油腻

疾病康复期,饮食要清淡不油腻,少吃肥肉、油炸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

二忌饮食不节

阳转阴后,糖尿病病友应尽量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血糖出现较大波动。如果饮食不规律或吃得太少,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的减少降糖药物。

三忌饮酒

糖尿病病友本就不应喝酒,感染新冠后脾胃虚弱,此时喝酒不仅影响食欲,也不利于咳嗽等症状的改善[1]。

运动

一宜谨慎和保守

感染新冠病毒后,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都有可能导致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被误诊和漏诊

阳康后的一两周,即使感觉身体倍棒,也不要进行较大强度的活动或过于劳累

二宜从低强度活动开始

阳康后,身体机能未完全恢复,要从低强度的运动开始

  • 低强度运动: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简单日常家务等。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2月29日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建议老年人刚开始锻炼时,从5~10分钟开始,然后每天增加一分钟时长

如果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心悸、头晕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及时就医。

三宜分5步恢复运动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康复指导手册》(第二版)中,建议:可以将康复运动分为5个阶段进行

  • 第一阶段:有控制的呼吸练习、温和的步行、拉伸和平衡练习。
  • 第二阶段:散步、轻微的家务/园艺工作。
  • 第三阶段:快走、上下楼梯、慢跑、引入倾斜度、阻力练习。
  • 第四阶段:跑步、骑自行车、游泳和舞蹈课等
  • 第五阶段:正常锻炼/体育运动/活动。

每个阶段至少保持7天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感到有困难或者症状出现倒退,可以退回一个阶段。

一忌高强度运动

有些糖尿病病友一直规律运动,血糖控制的很好,阳康后想尽快恢复运动。控糖的决心是值得称赞的,但阳康后短期内真的无法恢复运动

  • 阳康后1~2周内不推荐: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跳舞等。

二忌过度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也是劳动。长时间或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也会导致身体过度疲惫,增加患心肌炎的风险。

三忌一点活动也没有

糖尿病病友阳康后,不能因为身体乏力而不活动,长时间不运动不利于身体恢复和血糖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子彰,张声生,李高见.从"食复"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后调护[J].天津中医药,2021,38(02):160-165.

[2]吴远珏,尚罗锐,刘宇寒,蔡红琳,周方园,李妍,潘广涛,章梦琪,金艳,杨炼,杨胜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期患者膳食蛋白质摄入与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51(01):82-87.

“阳康”后一直咳嗽要吃药吗?体检要做哪些项目?专家解答

“阳康”之后该如何调养

才能让身体尽快恢复呢?

小布专访了武汉市中医医院

老年科副主任医师张鹏

1.核酸已经转阴,但是仍然感觉到乏力、虚弱,甚至有些胸闷气短,这是否意味着病情还没有完全好转?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个人康复指南》,结合临床观察和人群调查,感到机体乏力或自觉疲乏,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是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最常报告的症状。

很多人感染恢复后,虽然烧也退了,抗原也转阴了,但体力和功能恢复大概需要2-3周,不用太焦虑。这段时间适当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促进恢复。

对于年龄较大、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感染新冠后可能会使一些基础疾病复发或更严重,从而导致胸闷气短、心率升高的情况。还有一类群体虽然没有基础疾病,但可能因为新冠病毒导致了肺部和心脏的器质性变化。在出现了肺部或心脏的器质性改变后,肺部影像学的病灶吸收、心脏功能的恢复都需要时间。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存在胸闷气短、心率变快的情况。

虽然很多重症、急危重症患者都会有胸闷、气短的表现,但是出现胸闷的症状不能和急危重症或正在转向危急重症划等号。

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可能疾病正在转向重症。

第一,出现气促,呼吸频率≥30次/分;

第二,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指数≤93%;

第三,动脉血氧分压除以吸氧浓度≤300mmHg;

第四,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大于50%。

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建议要尽快入院。

2.“阳康”后如果出现心慌、心悸,该怎么办?

新冠病毒感染康复阶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慌、心悸的症状。应注意多休息,调节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同时应该加强自身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若心悸、心慌症状明显,每分钟搏动持续超过100次或小于60次,或出现不规律搏动,需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查明病因,并采取措施。

3.有部分人在“阳康”之后,发烧、头痛等症状都没有了,但却一直咳嗽,需要用药吗?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主要是在上呼吸道,它会导致呼吸道的黏膜细胞破坏,还有我们人体的免疫细胞会聚集到这个地方消灭病毒。这些免疫细胞完成任务后,它们也会自然地代谢、死亡;被病毒破坏的这些细胞都成为体内的垃圾,我们要把它打扫出去,呼吸道就会分泌一些黏液,形成痰液,通过咳嗽把它排出去。咳嗽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实际上,咳嗽也是一个康复的过程。

咳嗽平均持续时间2周左右,有些患者咳嗽持续时间可长达4周,但是,咳嗽持续不代表新冠病毒感染在加重。

对咳嗽问题的建议:一般的轻度咳嗽可以不用治疗。

如果是干咳,用一些对症的止咳药(右美沙芬、复方甲氧那明、抗组胺药等)。

如果有痰,早期是白色泡沫痰,后期出现黏痰甚至黄脓痰,一般主张用化痰药(盐酸氨溴索、桉柠蒎胶囊等)。

如果咳嗽几天痰的颜色由白色变成了黄色,痰量增加,出现了脓性痰,有可能是出现了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也可以用一些抗生素治疗。

食疗:饮用蜂蜜水、枇杷膏、梨汤、蒸橙子等方法缓解咽喉部不适止咳。

4.在康复期,如何做好起居饮食?有哪些药膳可以用?

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在个人防护、日常生活起居、日常活动锻炼、返岗工作等方面应本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逐步恢复如常。

1)目前正值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不排除新冠病毒感染与流感、普通感冒等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不能因“阳康”而降低自我防护标准,外出时要继续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减少聚集,非必要不前往人群聚集和空间密闭场所。随时做好手卫生。

2)保证充足营养、规律作息和良好睡眠。多摄入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抽烟、喝酒会加重基础疾病,建议“阳康”之后最好戒烟、限酒。对于“阳康”之后胃口不好,或有味觉障碍者,建议少食多餐。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血糖出现较大波动。

3)急性发热症状消退后,如体力允许,可以洗澡,但应避免蒸桑拿。洗浴时一定避免受凉,注意室内温度适宜,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4)可少量多餐进食,注意饮食应定时定量,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保持食物的多样化,注意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奶类、谷类食物;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优选鱼虾、禽肉和瘦肉,少吃肥肉,饮食清淡不油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油炸油腻食物。保证饮水量,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5)合理运用药膳进行食养和食疗,结合冬季气候特点,推荐使用雪梨罗汉果水、玉米须橘皮水、白萝卜蜂蜜水、核桃葱白生姜汤、梨汤、山药冬瓜莲子粥、薏苡仁茯苓山药粥等中医药膳食疗法。

5.“阳康”如何避免“复阳”和“二次感染”?

“复阳”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也阴性了之后,再次检测发现又阳性了。一般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一般是短期内发生。

“二次感染”是指第一次新冠感染已彻底康复,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感染,通常有症状,有传染性,通常间隔一段时间(3个月以上)发生。

“阳康”后为避免“复阳”和“二次感染”,首先我们得知道,为什么会二次感染?在感染病毒后,身体免疫系统就会抵御病毒,而免疫系统在中医上被称为“正气”,只要正气足,免疫力高,那就不用害怕病毒外邪,所以中医有句话叫“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免疫力是最好的“预防药”,如果我们自身的正气强盛了,外界的邪气就很难侵袭我们的身体。

那么,如何增强体质抵御疫毒?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不可贪食油腻生冷、不可大饱,注意营养均衡,饮食调养,顾护正气,避免“食复”。同时注意以静养调形、安神休息为主,否则过劳耗气、伤神而损正气。可以同时配合中医康复手段,例如呼吸功能锻炼、太极拳、八段锦等等功法锻炼;使用山药、陈皮、黄芪、茯苓、白扁豆、党参、太子参、薏苡仁等药膳治疗;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辨证服用补益脾肺或益气养阴恢复期的中药方剂,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也可以选用大椎、肺俞、足三里等穴位艾灸,太渊、膻中、中府、肺俞等穴位进行按摩,或推拿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等经络,还可针刺、耳穴压豆、拔罐等。

6.“阳康”后不少人把全身体检排上了重要日程,体检项目该怎么组合?哪些项目是有必要做的?

即使从新冠中康复,很多人仍然残存一些症状,这时一个针对性较强的全身体检就比较重要了,若持续存在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喘息等,应注意检查肺部CT情况;若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持续存在,可以检查十二通道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谱等方面;对于其他系统的并发症也可进行针对性检查。

而对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CRP、尿常规等基础情况则是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若是本身据有基础疾病若高血压、冠心病等,则也需要进行专门检查。

7.阳康后什么时候可以恢复正常锻炼?在运动增强免疫力和静养之间如何保持平衡?

对于平时有健身习惯的人来说,转阴后甚至症状刚一缓解,就迫不及待地将运动提上日程,这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对于网上流传的“阳康后恢复运动就容易患心肌炎”的说法,实际上是有所夸大的。“阳康”后即使患上心肌炎,更直接的原因是新冠病毒侵犯到了心肌,而运动只是一个导火索。

“阳康”后剧烈有氧运动会造成心率增快,耗氧量增加,不利于心肌修复;过度的无氧运动比如器械锻炼等,会产生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在心肌里面堆积,对心脏的恢复也不利。因此,要控制好运动强度,最好不要超过平时运动的1/3,依据身体状况逐步调节运动时间和强度。

世卫组织建议,感染后应考虑将恢复锻炼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至少保持7天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如果感到有困难或者症状出现倒退,可以退回一个阶段。如果出现任何“危险信号”(如胸痛或头晕),应该立即停止活动。在得到专业医务人员的诊治之前,不要重新开始锻炼活动。

生病后,真正帮身体尽快恢复如前的方法,就是好好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因此,倡导逐步恢复自身的运动时间和强度,力争在运动增强免疫力和静养之间保持平衡。

综合:湖北发布、科普大讲堂、武汉市中医医院

来源: 湖北发布

“阳康”后剧烈运动猝死的原因找到了:低钾血症引发?

文/张洪涛 美国药理学博士,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

核心提要:

1.近期,媒体报道一些青壮年“阳康”后剧烈运动导致猝死,这与低钾血症紧密相关。人体血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3.5-5 mmol/L,低于3.5mmol/L就是低钾血症,新冠感染可能导致低血钾症或高血钾症,血钾过低会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

2. 研究显示,感染新冠后低血钾症的发生率更高,2020年,温州医院175名新冠患者中,低钾血症比例达61.7%。此外,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警惕尿液中的钾流失,避免低钾血症的加剧。

3. 当然不建议盲目补钾,但可以尽量避免导致钾低的活动。即便没有新冠感染,剧烈的运动、严重的创伤、服用某些药物或毒素、酗酒,都会导致低钾血症。阳康者可以多监测一下心率,并避免大量饮酒。如果感觉一切正常,可循序渐进恢复运动,身体异常时关注一下血钾指标。

一、“阳康”后剧烈运动致死:低钾血症可能是原因之一

新冠可以是一个伤害老年人的病毒,去世者中绝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但是,媒体上也有青壮年倒在新冠下的报道。

在这些报道中,有的事件是在“阳康”之后,往往伴随着“剧烈运动”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人体细胞上的ACE2是新冠病毒的结合受体,也是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的一个重要调节蛋白。RAS在调节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RAS抑制剂才成为一类重要的控制高血压的药物。

RAS的正常作用,是提高肾小管对钠离子的再吸收,从而增加血钠。钠离子吸收增加了,作为平衡,就要将钾离子排放出去。出现低钾血症的新冠患者,尿液中能检测到大量排出的钾[1]。

血钾太低,就会出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在过去的三年,我们做了太多的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想知道有没有被感染。

终于,80%-90%的人口都感染了。但是,大部分阳过的人,都没检测过血钾。甚至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血钾检测有什么用。

一边是过度的核酸和抗原检测,另一边是血钾检测没有得到重视。

因为低钾血症可能是新冠感染者健康状况恶化一个原因,如果对血钾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补充钾,也许就可以避免低钾血症的严重后果。

二、低钾血症有多普遍?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

人体血钾浓度的正常范围是3.5-5 mmol/L,低于3.5mmol/L就是低钾血症,高于5 mmol/L就是高钾血症。

有研究结果表明,在24.3%的新冠患者中,存在着低钾血症。同时,高钾血症也会在4.15%的新冠患者中发生[2]。也有调查发现,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可能更高。2020 年 2 月 16 日至 4 月 14 日之间,在意大利的摩德纳医院中的290名非 ICU新冠住院患者中,有119 名检测到低钾血症,比例为41%。患者的平均血钾浓度为3.1mmol/L,大多数患者 (90.7%) 的血钾仅仅是轻度下降 (3–3.4 mmol/L) [1]。

也同样在2020年,温州医院里175名新冠患者中,有39例严重低血钾,69例低血钾,低钾血症比例达61.7%[3]。93%的重症、危重症感染者都有低钾血症。在严重低钾血症者中,心电图不正常的比例高达77%

低钾血症是新冠感染的后果,如果病毒持续造成伤害,低钾血症就会持续。补钾之后,如果患者的血钾水平能稳定,说明病情可以很快好转;如果尿液中还是有大量的钾流失,需要持续补钾维持,患者的病情则不容乐观[3]。

还有一篇文献,报道了一例I型糖尿病女孩儿的低钾血症[4]。

女孩13岁,2020 年12月被送到急诊,原因是2天内一直感觉过度疲劳。女孩有长期多尿、烦渴和体重减轻的病史,这在入院前 9 周内变得尤为明显。除此之外,女孩之前身体很健康。

在入院时,女孩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表明有新冠感染,但是没有常见的新冠感染症状 (在整个住院治疗过程中,女孩都“无症状”)。女孩心动过速(心率 126/分钟),且伴有间歇性心动过缓(40-50 次/分钟)。

临床检查发现,女孩有I型糖尿病,伴随有严重的酮症酸中毒(DKA )。同时,女孩也出现了低钾血症,血钾只有1.9 mmol/L。

在静脉输液补充氯化钾之后,女孩仍有持续性的低钾血症,最低值为 1.8 mmol/L。仍有间歇性心动过缓,心率为 40-50 次/分钟。由于低钾血症严重,心电图监测也显示有室性早搏。

胰岛素会促进细胞对钾的摄取,结果就是血钾变低,因此在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的指南中,也会要求监测血钾。由于女孩有持续和难治性低钾血症,需要等血钾水平恢复到 2.5 mmol/L以上才能静脉注射胰岛素。

鉴于持续的低钾血症和脑水肿的潜在风险,女孩被转移到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经过补钾,女孩的血钾浓度逐渐上升,入院后 15 小时开始输注胰岛素,但使用了较低的注射速率,以减缓钾浓度的进一步降低。

经过治疗,在入院32小时之后,女孩的血钾浓度恢复到4 mmol/L。女孩也康复了,没有出现任何神经功能障碍,并在住院 5 天后出院回家,但仍需注射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

三、剧烈运动、酗酒,都会加剧低钾血症

尽管很多新冠感染者会发生低钾血症,但是也有人会出现高钾血症,因此不建议盲目补钾,但可以尽量避免导致钾低的活动。

一般来说,即便没有新冠感染,剧烈的运动、严重的创伤、服用某些药物或毒素,都会导致低钾血症 [5]

如果新冠之后,血钾浓度尚未完全恢复,这时候再剧烈运动,必然加剧血钾的降低。

因为没有简单监测血钾的办法,很多人在阳康之后,并不知道血钾是否恢复。但是,血钾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诱发心律失常。所以,阳康者可以多监测一下心率。如果感觉一切正常,要开始运动,也需要循序渐进。

如果感觉身体有问题,到医院抽血检测,可以关注一下血钾指标。

此外,酗酒也会导致血钾降低,阳康者也需要克制,避免大量饮酒。

[1] Alfano, G., et al., Hypokalemia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Nephrology, 2021. 25(4): p. 401-409.

[2] Noori, M., et al., Epidemiology, pro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otassium disorders in Covid-19. 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 2022. 32(1): p. e2262.

[3] Chen, D., et al., Hypokalemia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medRxiv, 2020: p. 2020.02.27.20028530.

[4] Badawy, M.K., et al., Diabetic ketoacidosis with severe hypokalemia and persistent hypernatremia in an adolescent girl with COVID-19 infection. Clinical Case Reports, 2022. 10(2): p. e05406.

[5] Bamgbola, O.F., Review of the Pathophysiologic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Hypokalemia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an Update. Current Treatment Options in Pediatrics, 2022. 8(3): p. 9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