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西地碘含片糖尿病(西地碘含片碘含量超标吗)

华声在线 0
文章目录:

从备孕到哺乳期间如何防治新冠病毒感染 湘雅专家开“处方”

孕妈妈别慌,做到这些就能母子平安

从备孕到哺乳期间如何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湘雅专家开“处方”

孕产妇用药建议 制图/王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严丽 阳之韵

新冠病毒经过不断的变异,目前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主要特点是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临床症状相对轻,但传染性更强,孕产妇和新生宝宝的感染风险也变大了。

孕妇阳了会传给宝宝吗?妈妈阳了能哺乳吗?新生宝宝更容易感染吗?近日,记者采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新生儿科专家,为有准妈妈和新生宝宝的家庭支招,并请药学专家进行用药指导。专家表示,不管是备孕期、孕期还是哺乳期,新冠病毒的感染率、有症状患者的比例和症状表现类型和普通人群差别不大,没必要紧张和焦虑。

备孕期

某些抗病毒药物比新冠病毒更可怕

备孕期如何防护?湘雅医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卫社表示,和普通人一样,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最好的武器。孕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减少重症感染的风险,同时有利于产生保护婴儿的抗体。如在接种疫苗前后意外怀孕,不需要终止妊娠,规律产检即可。生活中应加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规律作息、保证营养均衡,在怀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

湘雅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肖笛提醒,备孕期间一定要避免使用胚胎毒性药物。比如利巴韦林俗称“病毒唑”,别看它的俗称里有“病毒”二字,实际上,它对新冠病毒、流感病毒无效,且具有明确的胚胎毒性,可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如果意外使用了利巴韦林,须在最后一次用药后6个月内严格避孕。

孕产期

推荐使用成分明确、单一的药物

“孕妇感染后,如果没有明显不适,不一定要用药治疗,用药的目的是让孕妈妈感觉更舒适。”张卫社建议,可以使用表格中列举的“孕期可用”的药物针对性地对症处理,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和胎动等情况。对于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可以先尝试非药物方法缓解。鼻塞可用生理性海盐水滴鼻或洗鼻;咽痛建议多饮水,喝冷饮或热饮,淡盐水漱口,热蒸汽熏蒸,含润喉糖;咳嗽可含服蜂蜜。

肖笛提醒孕妈妈用药前一定要看清成分,推荐使用成分明确、单一的药物。高热对孕妈妈和胎儿具有不利影响,但孕期优先推荐的对乙酰氨基酚目前供不应求。如果处于孕晚期的孕妈妈买不到对乙酰氨基酚,可以考虑使用疗程不超过2天的布洛芬替代,同时多饮水,辅以物理降温。布洛芬单次用量为0.2~0.4克,最短间隔4~6小时重复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孕产妇要格外注意,在选择治疗新冠药物时,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告知之前长期服用的药物,避免出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对基础疾病有影响。

孕妈妈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张卫社提醒,在居家健康监测的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心慌、呼吸困难、持续发热,或新冠症状在对症处理后无改善反而加重,或出现产科情况如腹痛、阴道流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孕产妇感染新冠,会影响宝宝吗?是否要选择剖宫产?张卫社表示,单纯的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没有自然分娩禁忌(如心脏功能、肺功能异常等),能够耐受自然分娩过程的孕妇,可以选择自然分娩。

哺乳期

妈妈确诊后采取措施仍可母乳喂养

如果妈妈在哺乳期阳了,能不能喂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岳少杰表示,如果妈妈没有症状,可以给宝宝哺乳,但妈妈和宝宝接触时,一定要戴N95口罩,同时注意手卫生;如果妈妈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最好不要亲喂宝宝,可以把母乳吸出,由健康的家人用奶瓶喂给宝宝。在吸奶时,妈妈也应该全程佩戴N95口罩,母乳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奶瓶要彻底消毒。妈妈和宝宝最好不要待在同一个房间,同时注意房间定时通风。

服用哪些药物不影响哺乳?“表格中列举的哺乳期可用药品通常不影响喂奶。”肖笛提醒,哺乳期禁止使用含有“可待因”“罂粟壳”等成分的药镇咳。在针对咽痛的含片中,不推荐使用含有“薄荷脑”“冰片”成分的药物,特别不推荐含碘的含片,如华素片(西地碘含片)。

低龄宝宝

2月龄以下不用退热药,四种情况及时就医

“疫情发生3年来,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非常少见,即使新生儿核酸阳性,临床表现也非常轻。”岳少杰介绍,新冠病毒感染的宝宝临床表现也是以发热、咳嗽、流涕为主。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不需要用退热药,医生一般提倡2月龄以上的宝宝体温在39.5℃以上才用退热药。不足2月龄的宝宝,特别是新生儿,不用退热药,主要是用37℃~38℃的热水洗澡的办法物理降温。2~6月龄的宝宝,如果体温在39.5℃以上,可采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6月龄以上的宝宝,可选用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中的任一种退热,一定要仔细查看说明书,先从低剂量开始用药,如果体温控制不好,再逐渐增加剂量。而且如果宝宝发热,不要求用药物将体温降至完全正常,只要体温下降,宝宝精神、活动、饮食正常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咳嗽厉害,可以适当用一点止咳化痰药,但最好不要用镇咳药。一些家长认为宝宝发热、咳嗽,就要使用抗生素,这是一个误区。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新冠病毒是无效的,只有医生怀疑宝宝合并有细菌感染时,才考虑使用抗生素。

宝宝什么情况需要到医院治疗?一是体温39℃以上,连续3天没有下降的趋势;二是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吃奶量和活动量明显减少,总想睡觉;三是3个月以下的低龄宝宝、新生儿高热;四是宝宝出现喘憋、惊厥等情况。

来源:长沙晚报

西地碘含片是治疗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的药物,但这类人群慎用

西地碘含片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及口腔溃疡等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西地碘,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抗菌、消炎、止痛的效果,能够缓解喉咙痛、咽喉肿痛等症状。常规剂量下的西地碘含片副作用较少,但是由于其含有大剂量的碘,因此其对于甲状腺功具有显著影响,既往有甲状腺功能的疾病的人群慎用。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其是指发生咽部黏膜及其下方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多表现为咽部不适、干燥感、异物感、咳嗽以及咽痛等症状。诱发慢性咽炎的因素多种多样,常见包括长期吸烟、饮酒、空气污染、过敏反应以及感染等,而其关键的发病机制是持续性的刺激和感染导致咽部组织的慢性炎症和结构变化,患者会因为反复的咽部异物感而导致不断的咳嗽咳痰,但是这种不适感不会明显减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慢性咽炎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有所不同,尤其在中老年人及长期接触有害物质的职业人群中更为常见,但是伴随着中青年人群中吸烟比例的不断增高,慢性咽炎的发病人群的年龄在不断年轻化,而反复发作的慢性咽炎是诱发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科学防治非常关键。

慢性咽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调整及环境改善等。药物治疗常采用抗炎药、镇痛药和局部治疗等,其中西地碘含片因其广谱抗菌和消炎作用,成为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选择之一,临床研究表明西地碘含片能够缓解咽部炎症,改善患者的咽痛和不适感,帮助促进咽部健康,适合于慢性咽炎患者的日常护理和症状缓解。

一、西地碘含片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

西地碘含片是一种常用的局部口腔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慢性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具有抗菌、消炎镇痛等多种药理学机制,临床疗效显著。

西地碘含片具有多种作用机制和药理学特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广谱抗菌作用

西地碘含片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其可以通过释放游离碘来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释放的游离碘能够与细胞膜及细胞内成分结合,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破坏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从而有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临床研究表明西地碘对多种致病菌均显示出强效的抗菌活性,使其在治疗口腔溃疡、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2、消炎作用

西地碘含片可以通过减少局部炎症反应,缓解咽喉及口腔黏膜的红肿和疼痛,改善患者的咽部不适。

3、促进局部溃疡愈合

西地碘具有一定的清创和修复功能,能够促进受损的上皮细胞组织的愈合,修复破损的口腔黏膜,这使得西地碘在口腔和咽喉感染的时能够加速口腔和呼吸道黏膜上皮组织恢复,增强黏膜组织的局部防御能力

4、局部止痛效果

西地碘具有一定消炎止痛效果,减轻咽喉炎症造成的疼痛感,缓解咽喉和上呼吸道的不适感

二、西地碘含片临床上可以治疗这几种疾病

西地碘含片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口腔疾病,但是在不同疾病中其使用的剂量和疗程稍有不同,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服用 。

1、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咽部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咽部疼痛、红肿、吞咽困难等症状。西地碘含片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咽部的红肿和疼痛,缓解急性咽炎的症状。临床研究表明西地碘含片能有效缩短急性咽炎的恢复时间,减轻咽痛、喉咙痛等多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咽部黏膜的持续性炎症。其主要症状包括喉咙干燥、异物感、咽痛、咳嗽和吞咽时的不适感。西地碘含片通过抗炎作用缓解咽部慢性炎症,减轻咽部的异物感、干燥感及痰多等症状。临床研究表明慢性咽炎寒证长期使用可以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减少慢性咽炎的复发,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症,通常伴随有咽部疼痛、发热等症状。西地碘含片作为局部抗炎药物,可以减轻扁桃体肿胀,缓解患者的喉咙痛感。临床研究发现在轻度和中度扁桃体炎的治疗中,西地碘含片能够通过局部应用,直接作用于扁桃体部位,抑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加快恢复

4、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其表现为口腔内黏膜局部出现疼痛性溃疡。西地碘能促进口腔黏膜修复,减少溃疡愈合所需的时间。其清创作用帮助清除感染并加速再生,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口腔溃疡。临床研究表明口腔溃疡患者使用西地碘含片可以显著减轻症状,加快溃疡愈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5、牙周炎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龈和牙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常伴有牙龈出血、肿胀和口臭等症状。西地碘含片通过其抗菌特性,能够有效抑制牙周病原菌的生长,减轻牙龈炎症,促进牙龈的恢复。临床研究表明牙周炎患者使用西地碘含片后可以减少局部炎症反应,缓解牙龈肿胀和疼痛,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帮助恢复健康的牙周状态

三、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慎用西地碘含片

虽然西地碘含片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的 患者,但是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必须慎用,这因为其中含有的大量的活性碘成分,这对甲状腺功能存在较大的影响,诱发甲亢或者甲减等甲状腺功能异常

1、 碘过量可能引发甲亢

对于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格雷夫斯病的患者来说,碘的摄入过多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在甲亢患者一旦摄入西地碘含片,其中的碘成分一旦被吸收进入体内可能诱发或加重甲亢的症状,甚至导致甲状腺危象,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甲亢急性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

2、碘过量引发甲减

对于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或有桥本甲状腺炎病史的患者来说,碘的过量摄入同样存在风险。这类患者一旦摄入过量的碘摄入会干扰甲状腺的正常功能,进一步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导致甲状腺功能进一步减退

3、碘对甲状腺抗体水平的影响

研究表明过量的碘可能促进甲状腺抗体的生成,进一步加剧甲状腺的免疫损伤,导致病情的恶化。对于已经存在甲状腺抗体阳性或正在接受治疗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使用含碘药物可能引发免疫反应,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

四、科学服用西地碘含片注意4点

常规剂量下的西地碘含片副作用较少,但是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活性碘,因此长期服用依然可以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科学 服用。

1、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方法

西地碘含片的常规服用方法为每次1片,每日3-5次;其次,建议服用时在口腔内含化,直至完全溶解,以确保药物充分发挥作用。避免吞咽或过早咀嚼,以免影响药物的效果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规剂量下的西地碘含片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口腔不适、口干、异味、恶心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其次,少数患者可能对西地碘过敏,出现皮疹、瘙痒等反应;最后,长期含服西地碘含片可导致舌苔染色,停药后可消退

3. 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西地碘含片老年患者和肝功能不全者因其代谢能力可能下降,需低剂量服用以避免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对于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慎用对本品过敏者或对其他碘制剂过敏者禁用;未成年人禁用

4、注意药物的存储

西地碘含片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以保持药物的有效性;其次,使用前应检查药物的有效期,过期的药物应及时处理,切勿继续使用;最后,确保药物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以避免误服。

五、总结

随着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及生活习惯的变化,慢性咽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西地碘含片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咽炎,其通过局部抗炎、杀菌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咽喉不适,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咽部的痛感和肿胀。但是长期或过量使用西地碘含片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如口腔黏膜刺激、味觉改变以及对碘的过敏反应等。因此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按剂量和疗程使用;最后,对于存在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避免造成甲状腺功能的异常。

#慢性咽炎#

西地碘含片是治疗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的常用药,使用时应注意4点

西地碘含片是一种复合制剂,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但许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西地碘含片,导致临床效果不佳,而且西地碘含片并不适合长期适合,否则会有不良反应,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科学服用西地碘含片。

40多岁的李先生有着长期吸烟的坏毛病,这也导致他老早就患上了慢性咽炎,因为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仅仅是咽喉发痒、痰多,所以李先生并没有放在心上,但到了后来症状逐渐加重,每天起床就会感觉喉咙发干、发苦,而且声音也哑了,喝了很多的凉茶和中药也不好,症状老是反复,于是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的检查后被确诊为慢性咽喉炎,并且给他开了一种叫做华素片(西地碘含片)的药,让他吃1周后再复查。回家后李先生服用了几天,但感觉并不好,症状缓解不明显,于是又前往医院咨询,通过询问后发现原来李先生把含服的药当做了吞服的药,结果导致药物没有发挥药效,于是和李先生交代了正确的使用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用药,李先生的症状明显缓解。

一、什么是慢性咽炎?为什么它容易反复发作?

慢性咽炎,又称慢性咽喉炎,是一种因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慢性咽炎多是其他疾病未能根除演变而来,如急性咽炎、鼻炎、鼻窦炎等,因此其临床病史往往较长,在疾病初期可能仅仅表现为咽部不适,或疼或痒,但伴随着病情的加重,则会逐渐逐渐出现咽部异物感、刺激性咳嗽、大量痰液,甚至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非常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疾病初期,慢性咽炎患者的咽部粘膜仅仅表现为慢性充血;但随着病情加重,咽部粘膜会因为持续性的刺激而出现充血肥厚性的病理变化,并且咽部黏膜下会出现广泛的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增生,导致咽喉壁逐渐增厚;到了慢性咽炎后期,增厚的咽喉壁会发生病理性萎缩,粘膜层及粘膜下层变薄,并且有大量痂皮附着咽喉壁,导致分泌明显减少,并且由于这种萎缩性的变化,导致咽部黏膜彻底丧失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慢性咽炎的病理变化与其临床症状密切相关,正是因为咽喉部的病理变化逐渐加重,才导致慢性咽炎患者往往出现并且反复的现象

二、什么是西地碘含片?它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西地碘含片是一种复合制剂,其主要成分是分子碘,辅助的材料包括西地脑、硬脂酸镁、羟丙甲纤维素和蔗糖。临床研究表明西地碘含片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口腔溃疡、慢性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的慢性炎症,并且临床效果显著。

药理学研究表明西地碘含片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这是由于西地碘含片在口腔在会在唾液作用下可迅速释放分子碘,而分子碘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细胞细胞浆中的RNA、蛋白质等结合,使其发生变性,从而可以杀死细菌、真菌、病毒和阿米巴原虫等多种感染源。其次,西地脑是从薄荷脑中提炼出来的药物成分,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炎症因子分泌,从而治疗多种慢性炎症。

三、西地碘含片能长期服用吗?

既然西地碘含片的疗效良好,而慢性咽炎又很难去根,那能够长期服用吗?答案是不能长期口服西地碘含片,但可以用于短期治疗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期

目前临床上并没有完全根除慢性咽炎的方法,临床上针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原则是,急性发作期及时进行控制,而慢性稳定期则预防复发,西地碘含片就用于急性发作期缓解病情的主要药物之一,并且不能久服,否则会有不良后果

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口服西地碘含片会导致体内分子碘的聚集,导致甲状腺功能紊乱,甚至诱发甲亢等不良疾病;其次,长期使用西地碘含片会抑制口腔及咽喉部正常菌群的生长,破坏正常菌群环境,导致菌群失调,反而诱发多种疾病,因此不要长期使用。

四、科学使用西地碘含片应注意4点

①注意使用剂量和方法

西地碘含片的起效较快,但作用时间较短,因此每日往往需要服用3-5次,常规的使用方法是一次1片,口含服。西地碘含片是需要通过唾液酶进行分解后才能起效,因此一定要在口腔中含服,不能吞服,否则会影响药效西地碘含片的治疗周期在7-14天左右,如果连续使用5日症状未见缓解应停药就医。

②注意不良反应

西地碘含片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舌苔染色,许多人服药后会出现舌苔黄染,但停药后就会明显缓解;其次,由于西地碘含片中含有许多易挥发的成分,因此少数人会过敏,发生皮疹、瘙痒等不适,此时应立刻停药。

③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不宜服用

每片西地碘含片中有1.5g的分子碘,这个剂量对于既往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是有风险的,使用不当会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甚至诱发甲亢,因此有甲状腺疾病患者慎用。

④注意防止药物挥发

西地碘含片含有大量的易挥发成分,因此性状很容易发生改变,所以尽量短期使用,不能长期保存。

五、预防慢性咽炎复发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急性期的药物治疗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慢性缓解期的预防工作,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慢性咽炎复发,而且可阻止病情进展,因此在服药的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注意口腔卫生

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手段之一,其中定时进行刷牙,饭前饭后漱口可以有效保持口腔清洁,减轻或者小肠口腔中的炎性病灶,从而减轻慢性炎症对于口腔黏膜的刺激。

②注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室内的空气过冷、过热或者过湿都会刺激到咽部黏膜,导致黏膜的防御机制下降,引起功能障碍,导致慢性咽炎反复发作,因此注意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新鲜是防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措施。

③不要乱吃抗生素

并非所有的慢性咽炎都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因此不是所有的慢性咽炎都要用抗生素,一定要有明确的感染依据(如痰培养等)后再进行科学的抗感染治疗,否则滥用抗感染会导致口腔中正常菌群发生失调,反而容易引起二重感染。

④注意饮食

生活中饮食宜吃清淡,多吃具有酸、甘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青果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⑤戒除不良习惯

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对于咽喉的刺激性非常大,并且会加速咽喉壁黏膜的变化,导致病情加重和反复,因此戒烟戒酒是预防慢性咽炎的有效手段。

六、总结

目前没有根除慢性咽炎的疗法,西地碘含片作为治疗慢性咽炎急性期的药物之一,一定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方法,并且要注意不能长期服用;其次,慢性咽炎重在预防,积极改善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清淡饮食,注意口腔卫生,从而有效防治慢性咽炎复发。

#健康明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