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保护肾的药(糖尿病肾保养)
这3类降糖药能有效保心脑、护肾脏,药师为您详解,糖友不妨了解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也逐渐从一个少见病变成几乎人人都听过的常见病。据统计,2013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4%[1]。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不仅仅只是血糖高了,而是有高血糖引起的血管和神经发生各种并发症,也会使感染难以治愈、伤口难以愈合,从而影响心脏、脑、肾脏甚至关节的功能。糖尿病也是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和慢性肾病的危险因素。
医学水平的发展也给人们带来了控制血糖的武器。种类丰富的降糖药物和胰岛素被研发出来。这些降糖药物有些除了可以控制血糖之外,还具有心脑血管和肾脏获益。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指南推荐的三类有研究证据证明对糖尿病患者有心脑血管或肾脏获益的降糖药物。
3类降糖药可以有效保护心脑肾[2]
(1)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各国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单药治疗首选药物。而且由于多项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所以二甲双胍也成为很多国家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或心血管风险极高危、心衰或慢性肾病患者的一线降糖药物。
但是二甲双胍会以原型从肾脏排泄,如果肾功能不全可能会导致其在体内堆积,增加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所以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在医生的评估下选择减量或者改用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或者其他降糖药物。
(2)鲁肽类(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
研究显示,利拉鲁肽、度拉糖肽、阿必鲁肽及索马鲁肽注射剂等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均可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卒中的风险。而且美国、欧洲以及我国的指南都推荐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或心血管风险极高危的患者,不论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或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3)列净类(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研究证明,恩格列净、卡格列净及达格列净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而且可以降低心衰患者住院和肾脏病进展的风险。而且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的患者,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部分胰升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比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利司那肽、艾赛那肽[3]),不仅可以改善肾脏尿白蛋白排泄量,也可以改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肌酐加倍、透析或死亡的风险。但是也要注意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结合肾功能的情况,在医生的评估下使用。
总结
虽然以上3类药物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可以在降糖的同时一定程度保护心脑肾,但是其他降糖药物,比如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等,并不是就肯定没有获益,只是可能由于上市较早,没有进行相关的心血管结局试验。所以没有明显的证据,被默认为是中性。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会有很多的药物和证据被研发和证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 年版) [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8.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06:458-468.
[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 2020, 59(11):836-846.
新药非奈利酮获批上市!糖尿病肾病有了新选择,不仅保肾还能护心
刚工作时,常常会听到前辈反复说着一句话:“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没错,如今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对这句话深有体会,尤其是遇到太多的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许多患者甚至需要终身进行透析治疗,有些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中途放弃,令人无比惋惜。
然而,惋惜归惋惜,对于糖尿病肾病,至今在我国仍然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虽然近年来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及卡格列净和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及度拉糖肽等,都被证实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但这些药物主要还是通过降糖作用的同时保护肾脏,并且还需要采取综合手段才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免糖尿病肾病的出现。但是最近,从美国传来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福音,7月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非奈利酮在美国上市,可以说开创了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时代。
糖尿病肾病治疗药物新选择
非奈利酮是首个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可用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病及终末期肾病的治疗,可减轻患者的蛋白尿,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研究发现,醛固酮-盐皮质激素受体(M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是诱发肾脏和心脏炎症及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非奈利酮可直接抑制MR的过度激活,所以可减轻肾脏及心脏的炎症和纤维化改变。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非奈利酮与安慰剂相比,可使糖尿病患者肾脏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下降18%,且用药4个月后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降低达31%,且可持续维持在较低水平。非奈利酮的上市,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选择,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带来了希望。另一个好消息是,开发非奈利酮的拜耳公司已经向我国药监部门递交了上市申请,相信不久该药就能够在我国与广大患者见面了。
非奈利酮不仅护肾,还能护心
除此之外,非奈利酮还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非奈利酮可使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14%,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风险,还有研究显示非奈利酮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而且在安全性方面与其他同类药物比较,其引起的血钾水平升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
随着非奈利酮的上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药会一跃成为糖尿病肾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使广大糖尿病肾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Bakris GL,et al.N Eng I J Med.2020;383(23):2219-2229.
[2] 陈威宇,唐子勇,毕书红.糖尿病肾脏疾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9,17(12):10-14.
#秋季健康不打烊# #健康明星计划#
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药物司美格鲁肽对肾脏有益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发生肾衰竭、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很高。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公布的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司美格鲁肽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发生肾衰竭和死亡的风险。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周刊上报告说,他们对3533名同时患有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受试者进行了三期临床试验。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周分别接受1.0毫克剂量的皮下注射司美格鲁肽或安慰剂,随访时间中位数为3.4年。研究主要关注受试者发生“重大肾脏疾病事件”(包括肾衰竭和因肾脏并发症而死亡),以及心血管事件的情况。
结果显示,与接受安慰剂的受试者相比,每周接受司美格鲁肽注射的人发生“重大肾脏疾病事件”的可能性要低24%;此外,与安慰剂组相比,司美格鲁肽组的受试者死于心脏病发作和其他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降低了29%,且在临床试验期间死于任何原因的可能性也降低了20%。
试验还显示,司美格鲁肽组的受试者保持了更健康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该数值是衡量肾脏过滤废物能力的一种指标。司美格鲁肽组的受试者尿液中白蛋白的含量也低于安慰剂组。尿液中白蛋白含量过高往往是肾脏血管渗漏的标志,表明肾功能下降。这意味着,司美格鲁肽可能可以减缓人体肾脏的退化。
研究人员表示,关于司美格鲁肽对肾脏有益的具体机制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接下来,研究人员将对比司美格鲁肽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药物,并探究将这些药物联合使用是否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益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