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脚有什么症状(糖尿病综合症脚烂了能治好吗)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应警惕“糖尿病足”早期症状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昆明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龚会军呼吁,广大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更需要了解“糖尿病足”早期症状,警惕“糖尿病足”病变。

龚会军介绍,“糖尿病足”,指的是患者关节以远的足部血管、神经出现病变,导致足部供血不足、感觉异常,出现溃烂、感染的症状。患者罹患糖尿病足时,足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溃烂,脚上会感觉像蚂蚁爬一样痒痒的,行走时有脚踩棉花感,严重者甚至会有刺痛或电击痛的感觉。

造成糖尿病足的病因有多种,其中其中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肢体末端保护性感觉的丧失或丧失,这使得脚缺乏对有害刺激的保护,从而容易造成机械或热损伤;糖分会为入侵的病原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使伤口不易愈合,细菌在感染发生时会迅速繁殖,如果感染扩散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将面临截肢的风险。

据了解,“糖尿病足疼痛”在疼痛领域又被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通常表现为无法描述的静息痛,且夜间疼痛尤为剧烈,严重形象睡眠及生活质量。患者前期治疗主要包括控制血糖、对症的药物治疗;随着溃疡、疼痛的加剧,一种疼痛治疗微创外科治疗手段——脊髓电刺激疗法(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能够在帮助糖尿病足患者缓解疼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足部症状的恶化,为保住肢体带来积极的作用。

脊髓电刺激疗法俗称“镇痛起搏器”,是微创可逆的神经调控治疗手段。通过在脊髓硬膜外腔植入电极,采用电刺激方式,将产生的电流传至脊髓,从而中断疼痛信号发送至大脑,缓解疼痛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肢端血供、溃疡或坏疽,从而达到保肢的目的。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中心在疼痛治疗领域一直努力不断创新和发现,力争为患者提供最优诊断和科学方案。龚会军提醒,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早干预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拥抱美好人生。(记者 黄榆)

来源: 工人日报

提醒:双脚有这5个表现,请立即就医,千万别拖成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它通常在数年内逐渐形成,并且可以导致感染、溃疡和甚至截肢。了解糖尿病足的征兆对于早期检测和治疗非常重要。

糖尿病足的5个表现

1. 感觉减退

由于高血糖损害神经,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减退的情况。这种症状最先出现在脚底部,然后逐渐扩散到脚的其他部位。当感觉减退时,糖尿病患者可能无法感受到刺痛、热或寒冷等不适感,从而可能忽视脚上的伤口或破皮。

2. 神经性病变

随着糖尿病的持续发展,神经性病变症状也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包括疼痛、麻木、刺痛、针扎感或像电击般的感觉。这种痛苦可能会在夜间加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3. 脚部变形

受到神经和血管损害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脚部变形的情况。这种状况通常是由于长期承受身体重量所致,导致足弓降低或足部畸形,从而增加了足部受伤的风险。

4. 皮肤变化

高血糖会使人的皮肤变得干燥、发红、起泡或严重开裂。如果您的脚趾或其他部位的皮肤出现了这些变化,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5. 溃疡和感染

糖尿病足的最终结果常常是溃疡和感染。在感觉减退和神经性病变的情况下,即使轻微的划痕或割伤也可能会被忽视,进而愈合不良并感染。

糖尿病足的病发率高吗?

在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有8.1%的人可能会面临糖尿病足的风险。一旦发生糖尿病足,则治疗费用将大幅增加。据国内外统计,糖尿病足的治疗费用约占糖尿病终身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同时也极大地削弱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在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中,需要截肢的糖尿病足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2%。而糖尿病足溃疡的患者死亡率同样高达11%。这些数据表明,糖尿病足可带来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因此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应该引起广泛关注。

糖尿病足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是5个主要危险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增加。

2.血糖控制不佳:长期血糖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易患各种相关并发症。

3.足部护理不当:鞋袜不合适、缺乏足部清洁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4. 吸烟:糖尿病足患者吸烟者的发病风险比不吸烟者高。

5. 其他疾病:同时患有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疾病,容易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风险。

5种常见的预防糖尿病足的方法

1.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的至关重要的步骤之一。定期检查血糖水平,按时服用或调整胰岛素或口服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从而显著降低患上足部并发症的风险。在预防糖尿病足方面,血糖管理应被视为最优先的办法之一。

2.保持足部卫生

为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建议每天使用温水和温和肥皂清洗双脚,并将其彻底擦干,特别要注意清洁脚趾之间的部位。此外,每天检查足底和脚趾是否存在划痕、磨损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经常检查足部

定期检查足部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另一个重要步骤。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足部检查,包括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方面的检查。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4.穿戴合适的鞋子和袜子

穿戴合适的鞋子和袜子也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方法。建议选择舒适、透气性好、无压迫感的鞋子和袜子,并避免穿高跟鞋或夹脚鞋等不适合的鞋子。

5.保持身体健康

保持身体健康同样对预防糖尿病足非常重要。建议通过加强锻炼、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等方式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也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于这种可怕的疾病,我们不能束手无策。我们应该主动采取措施,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不让糖尿病足靠近自己。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从容面对挑战,保障健康。

想想都可怕,腿脚有这五个信号,可能有糖尿病了!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开始注重养生,但一体检却被告知血糖超标或者患上糖尿病。

其实,当血糖偏高时,身体会发出预警。

腿脚部位就是人体的“血糖仪”

伤口不易愈合

高血糖会破坏机体原本“舒适”的大环境,甚至引发血管病变和代谢异常,使伤口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自我修复能力,因而变得难以愈合。

另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力本来就差,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足部细菌反复感染,最终导致伤口长期无法愈合。

好奇宝宝自行搜索糖尿病足

出现“糖斑”

“糖斑”多见于男性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小腿前侧的一些不规则的褐色斑,不痛不痒。

主要是由于持续高血糖使得皮肤血流量不足、营养不良。

一旦有外伤刺激小腿前侧,就会出现皮肤红斑、水疱、糜烂等症状。

腿脚麻木

长期高血糖会对血管内壁产生不良刺激,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引起腿脚麻木。

有些糖尿病患者随着病情的加重,还会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也会越来越重。

皮肤瘙痒

血糖过高会损害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皮肤瘙痒等。

糖尿病患者的瘙痒主要发生在手脚等部位,感觉像蚂蚁在皮肤上面爬一样,到了夜间往往会更加明显。

皮肤瘙痒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还会降低睡眠质量。

皮肤皲裂

长期血糖过高,会刺激微循环调节机制,使得皮肤自身出现循环障碍,导致皮肤干燥或皲裂等。

慢性病预防重于治疗,糖尿病等慢性病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最好的办法是定期检测血糖,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若有频繁出现以上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转自:广东卫生信息

来源: 经视健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