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手疼怎么缓解(糖尿病手疼怎么办)
手疼、手麻是什么原因和征兆?4组穴位,帮你找回灵活双手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深夜,人体细胞的“年度峰会”正在召开。主席台上,主角不是心脏,也不是大脑,而是一双手的神经元代表,它们正愁眉苦脸地控诉:“最近,越来越多的主人抱怨手疼、手麻,我们的工作实在太难做了!”骨细胞叹了口气:“都怪主人的姿势太差,压迫我们神经的‘电缆’——颈椎了!”
肌肉细胞也不甘示弱:“还有人一坐电脑前就不挪窝,连血液都懒得给我们送氧气了!”红细胞委屈地插嘴:“别骂了别骂了,我每天可都加班加点运氧呢!”
这场会议引发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手疼、手麻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今天的探险之旅,我们将一起穿越身体的神经网络和血液通道,揭开这双手的“求救信号”背后的真相,并找到“修复”它们的方法。
手疼、手麻可不是无缘无故就找上你的,它往往是某些“幕后黑手”造成的。最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颈椎问题:脊柱的“电缆堵塞”
颈椎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承载着神经信号的快速传递。如果你长期低头玩手机或伏案工作,颈椎会承受巨大压力,导致神经压迫。这就像电缆断了,信号无法传递,手部自然会感到麻木甚至刺痛。
冷知识:颈椎的负重会随着头部前倾角度增加,正常站立时为5公斤,但低头45度时,这个重量可飙升到22公斤!难怪很多人“颈椎未老,手先麻”。
2.腕管综合征:手腕的“交通拥堵”
手麻的另一大原因是腕管综合征。它是因为手腕部位的正中神经被压迫,导致手部麻木、刺痛,甚至无力。长期重复的手部动作,比如打字、做家务、玩游戏,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3.糖尿病:血糖的“隐形杀手”
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导致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这就像电路老化,信号慢慢变得紊乱,手部的麻木感逐渐加重。
4.缺血性问题:血液的“供氧危机”
如果血液循环不畅,手部的组织会因为缺氧发出抗议。比如长期手臂受压、寒冷环境下血管收缩,都会让手出现短暂的麻木。
这些隐藏的危机就像埋伏在身体里的“健康陷阱”,一旦触发,手部就会发出信号,提醒你:该行动了!
第二站:身体的救援计划——4组穴位登场既然问题已浮出水面,那如何才能让手重新灵活起来呢?中医认为,穴位按摩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方案”。以下这4组穴位,就像手的“维修工”,能帮你缓解手疼、手麻的困扰:
1. 合谷穴:万能的“止痛开关”位置: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功效:合谷穴被称为“止痛开关”,它能疏通手部的气血,缓解疼痛和麻木。
小提示:用大拇指按压虎口处的凹陷,每次按2分钟,酸胀感越明显,效果越好。
位置:手腕横纹向上三指宽的地方。
功效:内关穴连通心包经,能改善手腕的血液循环,特别适合缓解腕管综合征引起的麻木。
3. 曲池穴:手臂的“清道夫”冷知识:内关穴还可以用来缓解晕车晕船,它是中医里的“急救要穴”。
位置:肘关节外侧,当手肘弯曲时,外侧凹陷处。
功效:曲池穴能清热解毒,疏通手臂经络,缓解因肌肉紧张导致的手臂酸痛。
按摩妙招:缓缓旋转肘关节,同时按压曲池穴,效果更佳。
4. 八邪穴:手指的“急救点”位置:手背五指间的缝隙中。
功效:八邪穴专治手指麻木和僵硬,尤其适合长期使用手机或键盘的人群。
第三站:生活中的“手部保护术”小技巧:用手指夹捏这些点位,每次按压10-15秒,手指会感到暖流涌动。
除了穴位按摩,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方法可以保护手的健康呢?以下几条建议简单又实用:
1.调整姿势
长时间使用电脑时,保持手腕与桌面平行,避免手腕悬空或过度弯曲。
2.适度运动
每隔1小时活动一次手腕,做一些简单的握拳、伸展动作,促进血液循环。
3.保持温暖
冬季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防止血管收缩引发麻木。
4.饮食调节
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比如全谷物、坚果,有助于神经修复。
回到细胞的“年度峰会”,神经细胞代表在总结发言中说道:“手麻、手疼并不可怕,只要主人肯采取行动,我们完全可以恢复活力!”红细胞立刻接话:“只要主人多动手、多按摩,我们每天运氧的效率一定会更高!”
手的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从今天开始,关注这些小信号,调节生活习惯,让细胞们的“吐槽大会”转变成“表彰大会”吧!
参考资料:
《腕管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
《颈椎病的防治和康复》,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手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Mayo Clinic 官方网站,腕管综合征科普资料。
《人体经络穴位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
年纪大了不是手疼就是脚疼,做好这几点,或能有效缓解
手疼和脚疼在中老年人身上是非常常见的,尤其是过了60岁之后,不是手疼就是脚疼,或是手疼刚好,脚疼又来。
相信家有老人的都深有体会,这手疼脚疼的问题就好像家常便饭一样,不严重但又没有办法断根,时好时坏。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有所下降,而且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一般会有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导致手疼脚疼的问题。
想要缓解手疼脚疼的问题,试试这些方法
1. 多跳广场舞或打太极
其实很多时候手疼脚疼是由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等所导致的,这些疾病需要靠多运动来刺激骨组织,增强肌肉力量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
而多跳广场舞和打太极可以运动到全身的肌肉,而且能锻炼到身体的平衡力,更好拉伸身体,从而能有效缓解手疼脚疼的问题。
2. 睡前多用姜水泡脚
不少人脚疼是由于年轻时受寒导致的,而睡前多用姜水泡脚不但可以祛寒,而且还可以有效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效果。
而且脚底有很多穴位,泡脚的时候多按摩脚底,能更好促进血液循环,效果会更好。
3. 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
年纪大,骨质流失快,很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受力大时就很容易出现关节问题,从而出现手疼脚疼。
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腐、牛奶、鸡蛋、海带、芝麻、黑豆、瘦肉、鱼肉等。
当然,除了多吃富钙丰富的食物,平时也要注意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要不然身体吸收不了,吃进去也没有用。
4. 保证良好的睡眠
良好的睡眠不但是保证第二天精神充足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的重要环节。
另外只有良好的睡眠,才会让人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从而保证内分泌平衡,减少身体的疼痛感。
5. 改掉不良生活习惯
抽烟喝酒、暴饮暴食、久坐久站、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各种慢性病的根源,而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各种慢性病也会增加手疼脚疼的几率。
所以平时注意改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能有效减少手疼脚疼的几率。
人一旦上了年纪,经常都会出现这些手疼脚疼的问题,虽然用些止痛的贴膏或服用一些止痛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总会反反复复,还不如试试以上的方面,或有意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肖明 . 简单动作缓解脚痛【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2018-06-15
2. 朱秀兰 . 老人脚痛病因多【J】. 养生月刊 . 2020-01-01
3. 赖子璇 . 5种减轻手痛最好的方法【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 2013-10-01
经常手麻、手痛,是血液循环不畅吗?小心是这5种病在“找麻烦”
小马今年32岁,是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前几天在公司上班时,突然出现了左手麻木的症状,因为平时经常午睡起床后,都会出现脸麻、手麻的情况,但一直以为是压着手臂睡觉,血液不循环导致的,于是也没当回事。
过了没一个小时,她突然又出现了左手、左脸、左脚发麻的症状,赶紧呼叫旁边的同事拨打了急救电话。
好在救护车来得及时,医院确诊急性脑梗,并迅速开展了溶栓治疗。而小马在手术治疗之后恢复得也不错,没有出现相关的后遗症,也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
手麻,其实是很常见的症状,那总是手麻的人,是不是意味着患脑梗的可能性大呢?
对于不少上班族,尤其是需要长期久坐、握鼠标的人群来说,上班的时间长了,可能会经常出现手麻、手痛的情况,其实这些症状都有可能是“鼠标手”在作祟。
鼠标手,也就是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受到压迫出现的各种症状。腕管综合征会出现手麻、手指像针扎、火烧一样、手部力量下降等症状。
那为什么腕部有问题,却会出现手麻症状呢?
其实手腕部位有一个管腔,9条手指肌腱以及正中神经都需要穿过这个管腔。管腔一旦变窄或者出现占位病变,就可能导致正中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导致这个神经支配区域出现障碍,引发手麻、无力等症状。
腕管综合征在30岁-60岁的人群中高发,常见于经常需要使用腕部工作的人群,尤其是木工、司机、程序员、修理工等,发生腕管综合征的几率更高。
腕管综合征引发的手麻主要有下面两个发病特点:
时间:多数发生在夜间,有些腕管综合征患者睡觉时手腕姿势不当,也会导致腕管压力大,压迫到正中神经,导致患者在后半夜被麻醒,一般通过搓手、甩手等可以缓解症状;
位置:一般除了小手指,其他的手指都会有麻木感出现。
二、经常手麻的人,需警惕4种病的可能性很多疾病都可能会引起手麻,人体的脑部、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根、神经丛等周围神经系统,一旦任何一个位置出现了问题,都可能导致手麻。因此出现手麻,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来临的征兆,大家要注意甄别。
1、脑梗:单侧手臂麻木伴随头晕
不明原因的突然一侧手臂发麻,同时还伴有头晕、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协调能力减弱等症状时,可能是脑梗发出的信号,一定要尽快就医排查。
2、颈椎病:手麻伴随疼痛
如果手麻并伴有持续性的隐痛、酸痛症状,那可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作祟,这种情况在久坐不动、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的人群中比较多见,与脊神经根受到压迫有关。
3、糖尿病:手部麻木、刺痛
长期的血糖升高,也可能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引起手部麻木、刺痛等症状,这种症状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需要积极控制血糖。
4、帕金森:双手麻木
双手发麻并伴有震颤症状,同时伴有反应迟钝、唾液增多、肌肉僵硬等症状,要警惕是否患上了神经系统病变帕金森疾病。
如果手麻的症状长期存在,好一阵坏一阵,建议及时就医,按照医嘱进行脑部CT、颈动脉超声等检查,切不可掉以轻心。
很多人不光会遇到手麻的症状,还会有冬天手脚冰凉的困扰,那为什么有些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呢?
手脚冰凉可能是身体的自我保护,人体皮肤表面本身有着冷和热不同的受体细胞,它们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来调节体表的温度。
当外界气温变冷之后,人体为了自我保护,会让血液流向心肺等重要的人体器官,导致四肢的血流量减少,就可能引发手脚冰凉。
当然,如果经常手脚冰凉,甚至冷到煞白、发紫,怎样也暖不起来,可能是疾病造成的,比如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贫血、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都可能会导致手脚冰凉,一定要尽快查明原因,对症进行治疗。
如果只是生理性因素导致的手脚冰凉,可以通过以下3种方法来缓解:
睡前泡脚:对于缓解手脚冰凉效果不错,建议用40度左右的水来泡脚,微微出汗为宜;
做好保暖: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后背、肚脐、颈部、膝关节、双脚六个部位,做好保暖措施;
饮食干预:平常建议要少吃寒凉生冷食物,尽量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多吃羊肉、牛肉等食物来御寒。
经常手麻,可能是腕管综合征在作祟,也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如果长期发作,最好尽快就医排查,对症治疗。
#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总是手麻的人,可能这种病在找你“麻”烦》.生命时报.2022-10-17
[2]《手麻不是小问题!尤其是这种,与脑梗相关!》.上海普陀.2021-04-22
[3]《一到冬季就手脚冰凉?除了寒冷因素,还要警惕这6大疾病因素!》.家庭医生在线.2021-11-2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