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手脚麻木按摩(糖尿病手脚麻木多长时间能恢复)

光明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高血压 中医推拿来帮忙

健康提醒

患糖尿病时间长了容易得并发症,为了帮助患者解决瘙痒、无力等并发症的困扰,南京市中医院开设了推拿病区,帮助患者解决这些问题。不过,专家提醒,推拿虽然对糖尿病、高血压的并发症有缓解的效果,但并不能代替药物,更不能盲目按摩。

华阿姨患有糖尿病已经6年了,血糖管理时好时坏,有时也会因为血糖过高而住院。这些天,华阿姨常常觉得四肢麻木、浑身没有力气。听多了健康讲座的她知道,这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但华阿姨仍然很苦恼,这些并发症到底能不能解决呢?经朋友介绍,华阿姨来到南京市中医院推拿科,接诊她的林波副主任中医师告诉她,她的并发症是能缓解的。林波告诉华阿姨,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常常会有并发症的出现。很多患者因为糖尿病并发症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这类疾病的并发症,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不妨尝试中医推拿的治疗。

林波介绍,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疾病的多重作用,可直接导致足部软组织、足部骨骼和足部关节系统发生破坏,进而引起一系列的足部问题,就是常说的“糖尿病足”。高血压对心、脑、肾脏都有损害,也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常见的有心肌梗死、冠心病、中风、脑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这些并发症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林波介绍,推拿之所以能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并发症,首先,是因为推拿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推拿之后使皮肤血流量显著改善,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用肉眼也能看出,皮肤能呈现一种红润的色泽。推拿可以激发脏腑功能,促进气血生成,振奋人体阳气,促进气血运行,使其通则不痛,四肢得以濡养,荣则不痛。提高了肌肉组织的血液供应,起到了刺激经络平衡气血的功效。其次,推拿改善糖脂代谢水平,有很多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患者,通过推拿能改善糖脂代谢,调节脏腑,提高血糖代谢等神经反射的兴奋性。第三,推拿可以起到改善胰腺的作用。第四,推拿能够起到抑制炎性因子的作用。

不过,林主任表示,推拿虽然是对糖尿病、高血压的并发症有缓解的效果,但并不表示患者可以拒绝药物,更不能盲目按摩。推拿的手法是很专业的,力度千万不能太重,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手法太重极容易引起皮肤的破溃,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此外,林波介绍,针对糖尿病、高血压的并发症的推拿,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进行全身性的推拿。首先,是按摩背部,膀胱经、督脉这些穴位。接着是正面腹部上的穴位,之后是四肢的穴位,例如胰反射区的穴位。

通讯员 莫禹凡

中医调理如何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手麻、脚麻

一、中药内服
  1. 辨证论治气虚血瘀证:患者除手麻、脚麻外,常伴有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淡白或晦滞,舌淡紫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治以补气活血,通络化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主要药物有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黄芪用量宜大,起到补气以行血的作用;当归养血活血,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使气血通畅,改善肢体麻木症状。肝肾阴虚证:手脚麻木同时,可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目涩视昏,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为滋补肝肾,养血通络。方剂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合四物汤加减。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肾;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活血,通过滋养肝肾之阴,濡养筋脉,缓解麻木。痰瘀阻络证:肢体麻木沉重,伴有头重如裹,胸闷脘痞,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治以化痰祛瘀,通络止麻。常用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竹茹化痰祛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以清除痰瘀之邪,畅通经络,减轻麻木。

弘扬国医文化 传承国医智慧 福报芸芸众生 V 黄俊臣主任yty1660

  1. 中成药辅助天麻丸: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补益肝肾的作用。对于肝肾不足引起的手脚麻木,伴有肢体拘挛、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疗效。主要成分天麻、羌活、独活等能平肝息风、祛风通络,改善肢体的气血运行。血府逐瘀丸:适用于气滞血瘀导致的手脚麻木。其含有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因血瘀引起的麻木。
二、针灸推拿
  1. 针灸治疗选取穴位根据不同的证型有所差异。对于气虚血瘀证,常用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合谷、外关等穴位。足三里、三阴交可补气养血,血海活血化瘀,合谷、外关疏通经络。肝肾阴虚证可针刺太溪、肾俞、肝俞、曲池、阳陵泉等穴位。太溪、肾俞补肾,肝俞补肝,曲池、阳陵泉通络。痰瘀阻络证可选择丰隆、阴陵泉、公孙、内关、八邪、八风等穴位,丰隆化痰,阴陵泉祛湿,公孙、内关调节气血,八邪、八风疏通手足经络。通过针刺这些穴位,激发经气,改善局部气血循环,缓解麻木症状。

  2. 推拿按摩可以对手脚部位进行推拿按摩。先以揉法、滚法等放松局部肌肉,如从手指(脚趾)向手腕(脚踝)方向进行轻柔的按摩。然后重点按摩穴位,如手部的合谷、劳宫等穴位,足部的涌泉、太冲等穴位。按摩合谷穴可以疏风解表、通络止痛,劳宫穴能清心安神、通络,涌泉穴滋阴益肾、平肝息风,太冲穴疏肝理气、通络。每次按摩 20 - 30 分钟,每天 1 - 2 次,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麻木。
三、食疗与生活调理
  1. 食疗可食用一些具有活血通络、滋补肝肾作用的食物。例如,用桑寄生、杜仲适量煲猪骨汤,桑寄生、杜仲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猪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肝肾阴虚型手脚麻木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或者用当归、黄芪适量炖鸡,当归、黄芪补气养血,鸡肉营养丰富,适用于气虚血瘀型患者。
  2. 生活调理患者应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脚部位,寒冷可能会加重麻木症状。同时,适当进行手脚的功能锻炼,如握拳、伸展手指、踮脚尖、活动脚踝等简单动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麻木。并且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血糖控制不佳是导致神经病变引起手脚麻木的重要原因。

糖友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试试按摩这几个穴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包含脊神经、颅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流行病学显示,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DPN患病率为8.4%~61.8%。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中将其分为了六证,分别是气虚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肝肾亏虚证、阳虚寒凝证和湿热阻络证。

气虚血瘀证

肢体无力麻木如有蚁行,肢末时痛,多呈刺痛,下肢为主,入夜痛甚,神疲倦怠,气短懒言,动则汗出,腹泻或便秘,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阴虚血瘀证

肢体麻木,腿足挛急,酸胀疼痛,或肢体灼热疼痛,夜间为甚,五心烦热,失眠多梦,皮肤干燥,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便秘,舌质嫩红或暗红,苔花剥少津,脉细数或细涩。

痰瘀阻络证

肢体麻木刺痛,常有定处,或肌肤紫暗、肿胀,肢体困倦,头重如裹,昏蒙不清,体多肥胖,口黏乏味,胸闷纳呆,腹胀不适,大便黏滞,舌质紫暗,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或沉涩。

肝肾亏虚证

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痿软无力,甚者肌肉萎缩,腰膝酸软,骨松齿摇,头晕耳鸣,舌质淡,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无力。

阳虚寒凝证

肢体麻木不仁,肢末冷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增,下肢为著,入夜更甚,神疲懒言,腰膝乏力,畏寒怕冷,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白滑,脉沉紧。

湿热阻络证

肢体灼热疼痛,或重着乏力,麻木不仁,脘腹痞满,口腻不渴,心烦口苦,面色晦垢,大便黏滞,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根据不同的证型,治疗手段上也有不同的选择,除了药物治疗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年版)》提到也可选用熏洗、针、灸等外治法,内外同治,以提高疗效。

在针灸方面,气虚血瘀证取穴内关、气海、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胰俞、肺俞等。阴虚血瘀证取穴肝俞、肾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曲池、合谷等。痰瘀阻络证取穴合谷、曲池、脾俞、胰俞、血海、足三里、三焦俞、三阴交、丰隆、解溪、太冲、梁丘等。肝肾亏虚证取穴肝俞、脾俞、肾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承山、伏兔等。阳虚寒凝证取穴外关、曲池、肾俞、命门、腰阳关、关元、环跳、阳陵泉、阴陵泉、绝骨、照海、足临泣、胰俞、手三里等。湿热阻络证取穴大椎、阴陵泉、曲池、内庭、合谷、三阴交、太溪、养老等。

如果用于气虚血瘀证、痰瘀阻络证,也可选用艾灸,取穴太溪、三阴交、足三里、合谷、

曲池、涌泉、承山、委中、太冲、行间等。(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从上述的介绍当中,可以看到几个常见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和涌泉穴。加上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消渴病痹证”范畴,是糖尿病病势缠绵,出现“久病必虚”之证。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具有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的作用;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有醒脑开窍、滋肾益阴作用;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有调和气血的作用。因此,糖友在家如果感到不适,可以试着按摩这几个穴位。

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经常拍打按压足三里可改善人体下肢及全身的血液循环,同时还能除燥消热、健脾益气,以助消除痰浊瘀血。足三里穴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每次按摩3~5分钟。足三里还可以辅助治疗与肠胃有关的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伴有腹泻、便秘、胃肠等症状的患者,也可以每天按摩足三里。

三阴交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先找到内踝尖(即脚踝内侧最突出的那块骨头),将除拇指外的四指并拢,手心贴小腿,小指位于内踝尖上方,食指外缘与胫骨(即内侧小腿骨)后缘的交点即为三阴交穴。选好穴位后,糖友可每天按摩1~2次,每次时间20~30分钟。通过刺激穴位,可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涌泉穴

涌泉穴被很多人称为“长寿穴”,可见涌泉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涌泉穴的寓意为生命之水涌出之穴,长期按摩涌泉穴,可以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尤其是肝肾阴虚的糖尿病患者。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糖友可以在每日洗脚后用拇指按压涌泉穴3~5分钟,该穴还有助于改善睡眠,因此最好在睡前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