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病药(慢性糖尿病什么药可以报销)
91种药品新增进医保,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5个
1月1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正式落地实施,参保人在医院药店购药,将按照新版目录执行。此次调整共有91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同时43种临床已被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被调出。
这几天,不少参保人在看病就医时都会询问相关治疗领域最新纳入目录的药品。在北大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有糖尿病患者对新纳入目录的胰岛素周制剂非常感兴趣,每注射一次就可以满足一周的用药需求,可以减少注射治疗负担。纳入医保后,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将大大提高。
糖尿病患者 芦女士:最早的每天注射胰岛素三次,后来就是一天一次,这是一个进步。现在胰岛素周制剂的话,那就更是质的飞跃了,所以对我来说那肯定方便。
这款胰岛素周制剂在中国、欧盟与美国同步开展临床试验,同步递交新药上市申请,2024年6月在中国获批,同年就纳入了医保药品目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 纪立农:在获得了药监局批准上市之后,能够很快进入到医保,那么这也体现了国家特别想让这些新型的药物能够尽早地让患者使用上,让他们疾病控制更好。
此次调整新增的91种药品中,就有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药15个(含2个罕见病),此外还有肿瘤用药26个(含4个罕见病)、罕见病用药13个、抗感染用药7个、中成药11个、精神病用药4个,以及其他领域用药21个。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159种,其中西药1765种、中成药1394种。中药饮片部分892种。
在此次目录调整中,谈判竞价药品平均降价63%。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 黄心宇:坚持临床价值导向,坚持支持真创新,真支持创新,将临床价值高的新药好药及时以合理的价格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医保目录在肿瘤、慢性病、儿童用药、罕见病等方面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参保人将从目录调整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编辑 | 薛加怡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杨公元
监审 | 宋锦峰
来源 | 央视新闻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糖尿病治疗的2类“新药”更受青睐,二甲双胍的“时代”结束了?
糖尿病,作为全球最具挑战性的慢性病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的“常胜将军”,可是在2024年,糖尿病的治疗领域却发生了重大的震荡——二甲双胍的地位被动摇了!这个曾被认为是糖尿病治疗的“金字塔顶端”的药物,今天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救世主”。
那么,为什么在2024版的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二甲双胍的作用发生了巨变?GLP-1RA和SGLT2i这两类药物又是如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崭露头角?本文将揭开糖尿病治疗的新面纱,给你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康复Therapy
一、二甲双胍:曾经的“英雄”逐渐失宠1.二甲双胍的黄金岁月已经过去?
过去十年中,二甲双胍一直是全球糖尿病治疗的“基石药物”,几乎每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都离不开它。因为它效果确切,副作用相对较少,曾一度被誉为治疗糖尿病的“黄金标准”。然而,随着新型药物的崛起,二甲双胍的辉煌逐渐被挑战。
在2024版指南中,二甲双胍依然被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药物”,但在临床治疗中的首选地位被削弱。对于有心血管、肾脏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不再是单纯的二甲双胍,而是开始倾向于GLP-1RA和SGLT2i等新型药物的联合使用。
2.二甲双胍的“瓶颈”是什么?尽管二甲双胍在降糖方面效果显著,但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研发和临床试验数据的不断积累,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
- 胃肠道副作用:二甲双胍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往往让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治疗。
- 无法提供多重获益:二甲双胍的作用仅限于降糖,并不能有效提供对心血管、肾脏等重要器官的保护。
这些局限让它在面对现代糖尿病治疗需求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二、GLP-1RA与SGLT2i:糖尿病治疗的“未来之星”1.GLP-1RA:不仅降糖,还能“治病”
2024版指南中,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的崛起给糖尿病治疗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这个新兴药物不仅在降糖效果上与二甲双胍不分上下,更重要的是,它具备了减重、心血管保护、肾脏保护等多重疗效。特别是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的患者中,GLP-1RA成为了“首选药物”。
- 减重效果:GLP-1RA帮助糖尿病患者减少体重,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减重不仅有助于血糖控制,还能减轻其他合并症。
- 心血管保护:研究表明,GLP-1RA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特别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中。
- 肾脏保护:GLP-1RA不仅对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有效,还能通过其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这些优势让它成为了糖尿病治疗领域的新宠。
除了GLP-1RA,SGLT2抑制剂(SGLT2i)同样成为糖尿病治疗的新主力军。SGLT2i类药物,如卡格列净、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能够通过抑制肾脏中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减少血糖的重吸收,从而起到降糖作用。
然而,SGLT2i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降糖效果,更在于其心肾双重保护作用。近年来的临床试验表明,SGLT2i能够有效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心衰的发生,并且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同样具有显著疗效,甚至能够降低因肾功能衰竭导致的死亡率。
3.GLP-1RA与SGLT2i的“黄金搭档”在临床实践中,GLP-1RA与SGLT2i常常联合使用,形成强大的“组合拳”。这两类药物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同时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心脑肾保护,成为了糖尿病治疗的新方向。
三、为何2024版指南如此推崇GLP-1RA和SGLT2i?1.多重获益,患者获益更多
GLP-1RA与SGLT2i的崛起,与其“多重获益”密不可分。在糖尿病治疗中,控制血糖固然重要,但如今的医学研究表明,单一的降糖已不足以应对糖尿病的复杂性。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心血管疾病、肾脏损伤、肥胖等多种问题,因此,治疗时需要关注多个方面的综合管理。
GLP-1RA与SGLT2i正是在这一点上具备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它们不仅控制血糖,还能减重、保护心血管、维护肾脏功能,因此被誉为“糖尿病的全方位治疗”。
新版指南强调个体化治疗,这一点尤为关键。对于不同的患者群体,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差异。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优先选择GLP-1RA或SGLT2i,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则可选用SGLT2i。
四、如何选择糖尿病治疗药物?
1.心血管疾病患者:首选GLP-1RA和SGLT2i,二甲双胍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2.肾脏功能受损的患者:SGLT2i优于二甲双胍,其显著的肾脏保护作用可以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程。
3.体重管理困难的患者:GLP-1RA由于其显著的减重效果,成为肥胖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选择。
五、总结:糖尿病治疗的未来已来
2024版糖尿病防治指南无疑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随着GLP-1RA与SGLT2i等新药物的推崇,糖尿病治疗不再仅仅局限于降糖,而是向着全方位、个性化的管理迈进。在这个新时代,糖尿病患者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战士,而是依赖于强大的药物“联盟”共同对抗这一慢性病。
糖尿病治疗的未来,是精准、综合、个性化的治疗,通过药物的合理搭配与多重获益,帮助患者实现更长、更健康的生活。
糖尿病治疗的“黄金时代”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药物选择和治疗理念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的基础药物,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部分,但它的独立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对于医生和患者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是应对糖尿病挑战的关键。
@头条健康#药物##健康#
依帕司他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科学服用注意这些方面
参考文献: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18年)》
《实用内分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糖尿病是一种让人头疼的慢性病,它会让血糖升高,还会像“蚂蚁啃树”一样,一点点损害全身的神经。许多糖尿病患者会感到脚麻、刺痛,或者像被蚊子叮咬一样瘙痒,甚至有时候连热水烫到都感觉不到。
这就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带来的麻烦。
在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中,依帕司他是医生常开的药之一。
这个药到底有什么作用?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今天就来详细讲讲,让大家用药更安心。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根本原因,是血糖长期过高,导致神经细胞受损。
就像水管长期生锈会导致水流不畅,神经损伤后,信号传递也会变得迟钝甚至出错,带来各种不适。
依帕司他的作用,就像给“生锈的水管”除锈,让神经能恢复正常工作。
具体来说,它可以:
减轻神经损伤:糖尿病会让神经细胞的代谢变得混乱,依帕司他能阻断这个过程,减少神经的损害。
缓解手脚麻木和疼痛:许多患者吃一段时间后,手脚的刺痛感、麻木感会有所改善,晚上也能睡得更安稳。
改善感觉异常:有些病人明明没碰到东西,却总觉得有针扎感或者手脚像戴着厚手套一样迟钝,依帕司他可以帮助缓解这种问题。
而依帕司他只是帮助修复神经,并不能直接降血糖,所以在服用它的还是要控制好血糖,不然神经损伤会继续加重。
一天吃几次?饭前还是饭后?
依帕司他通常是一天三次,每次50毫克,而且饭前或饭后吃都可以,不过最好按照医生的建议来服用。
如果总是忘记吃药,可以固定在早、中、晚三餐后服用,和其他药物错开一些时间,以免影响效果。
吃多久才有效?能不能停药?
依帕司他不是“止痛药”,吃了不会立马见效。一般来说,至少要服用两三个月,神经损伤的症状才会慢慢改善。
如果症状减轻了,也不能自行停药,要请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继续服用。
有些患者吃了一段时间后觉得症状好转,就擅自停药,结果没过多久,手脚又开始麻木、疼痛,甚至比之前更严重。
服药一定要遵医嘱,不要随意停用。
服药期间,这些食物和习惯要注意避免过量饮酒
酒精对神经的伤害很大,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本身神经已经受损,喝酒就像是在伤口上撒盐,会让症状加重。
如果实在想喝,可以选择不含酒精的饮料,比如温水泡柠檬、淡茶水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
维生素B对神经修复有帮助,尤其是维生素B1和B12,可以帮助受损的神经恢复。
平时可以多吃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猪肝、花生等食物。
少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血糖控制不好,神经损伤会继续加重。少吃甜食、糕点、油炸食品,尤其是含糖饮料,比如奶茶、碳酸饮料等。
可以用燕麦、全麦面包、糙米这些粗粮替代精细米面,这样血糖上升会更慢一些。
大多数人服用依帕司他都不会有严重的副作用,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轻微的不适,比如:
胃不舒服:有些人吃完药可能会觉得胃部有点胀气或者恶心,可以改在饭后服用,减少胃部刺激。
轻微头晕:如果服药后偶尔感到头晕,建议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或者服药时间调整到晚上,以免影响日间活动。
皮肤过敏:少数人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或红疹,如果症状明显,要及时联系医生,看看是否需要换药。
如果服药后出现严重的不适,比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就要立即停药并去医院检查,以免发生危险。
每天检查双脚,防止小伤口恶化
糖尿病患者的神经损伤后,脚部感觉会变迟钝,有时候被玻璃划破了都不知道,如果不注意,小伤口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溃疡,甚至导致截肢。
每天洗脚后都要检查一下脚底和脚趾缝,看看有没有伤口或者红肿。
穿舒适的鞋袜,避免挤压
鞋子太紧、袜子太厚,都会压迫神经,让麻木和疼痛加重。
最好穿柔软透气的棉袜,鞋子选择宽松、轻便的款式,避免高跟鞋和硬底鞋。
适当活动,防止血液循环变差
长期不活动,血液循环变差,神经修复速度也会变慢。
可以每天散步30分钟,如果腿脚不方便,也可以坐着活动脚趾,或者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流动,让神经得到更好的修复。
依帕司他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常用药,它的作用是帮助修复受损的神经,减少手脚麻木和疼痛。
它并不能直接降血糖,所以控制血糖仍然是最重要的。
服用依帕司他要坚持服用,不能随意停药,同时要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少喝酒,减少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除了吃药,日常护理也很关键,每天检查双脚、穿舒适的鞋袜、适当活动身体,这些都能帮助神经更快恢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但只要科学用药、合理护理,生活质量还是可以大大提高的。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的神经,远离糖尿病并发症的困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