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脚发麻是糖尿病吗(手脚发麻是糖尿病引起的吗)
经常手麻脚麻的人,如果出现这7种症状之一,就要当心了
“一觉醒来,整个手臂都麻了,像有无数只蚂蚁爬过,休息几分钟后症状又消失了”,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验。
发麻有时是正常的生理性现象
生理性的手脚发麻主要由不良姿势或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造成的,导致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液流通不畅,如:上厕所久蹲、久拎重物、睡姿不正确等。
这类手脚麻木一般症状较轻,对身体的影响较小,通常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握拳、拍打、紧绷脚部等动作重复几次,即有缓解之效。
但如果长期或无明显诱因出现手脚的间歇性麻木,甚至夜间因麻痛而突然醒来,千万要警惕。
这7种“麻”要格外当心
01
单侧麻木
警惕脑梗!
手指麻木出现在一侧肢体,而另一侧完全正常,同时伴有头痛头晕、视野黑蒙或视线模糊、流鼻血、协调能力差等症状时,可能是中风的征兆,要警惕脑梗的发生。
一般高发于有三高、心颤、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等疾病的中老年人群。脑梗引起的肢体麻木,通常都是急性的,这种情况一定要紧急送医。
02
对称性麻木
警惕糖尿病!
当肢体出现对称性麻木,同时有蚁走、发热、触电等感觉时,这种麻木多与糖尿病有关。糖尿病本身会引起周围神经的病变,所以会产生对称性的麻木,下肢症状较为多见。
糖尿病是长期存在的,中老年人和肥胖人群的发病率较高,需要注意日常饮食和定期体检,坚持治疗。
03
麻痛不止
警惕肿瘤!
出现长期慢性的手脚麻木,伴随疼痛,还持续不能缓解时,要注意体内是否有恶性肿瘤的存在。肿瘤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会产生相应的神经组织压迫症状,引发手脚麻木、走路不稳等表现。
如果没有查出原因,一定要做全面检查,比如肝、胃、血液等。女性人群需要特别查看卵巢和乳腺。
04
单手麻木
警惕颈椎病!
经常单手麻木,很可能是颈椎病引起的: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就会导致单手麻木。
临床中,有近七成手麻症状是由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情况严重者应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05
四肢分散麻木
警惕腰椎病!
腰椎病引起的手脚麻木,主要是分散性的上肢麻木与腿部麻木。这种四肢分散麻木是局部神经受到了刺激引起的,如腰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严重的腰椎疾病,如椎间盘等压迫神经,可导致行走不便,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出现四肢麻木者应根据情况到腰椎专科就诊。
06
手脚麻凉
警惕三高等血管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五十岁以上人群的常见病。中老年三高患者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管硬化、血流不畅等症状,这些症状就有可能引起手脚反复发凉麻木。
中老年人要注意及时体检,检查三高,注意日常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合理运动。
07
手指麻无力
警惕腕管综合症!
腕管综合症主要是外伤、骨折、扭伤或劳损引起的,腕部病变或退变、管内肌腱肿胀,使组织变形或腕骨退变增生。可能伴有胳膊手腕等处的麻胀感、手指灵活性降低的表现。
一般常发于经常搬运东西、托举的人群,手机、电脑玩得过多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这3大原因易导致手脚麻木
营养不良
长期胃肠功能障碍和食物摄入减少会导致身体缺乏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特别是缺乏B族维生素会导致营养和代谢受阻,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周围神经炎和神经根损害以及手脚麻木。
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脉硬化会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局部血液供应和大脑氧气供应减少,同时也会导致中枢机能障碍。
特别是中央部位的缺血性和缺氧性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相应肢体麻木。
药物副作用
老年人如果患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话,一些化学治疗药物可能导致肢体麻木。
这种麻木通常从手脚开始,然后逐渐向上蔓延,常伴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异常。
手脚麻木时试试这些方法
01
手麻
按揉两穴
按揉支正穴
支正穴位于人体前臂背面尺侧,从手掌根往上约5寸(约6个横指的距离),在肉和骨头的中间,摸到骨缝里的痛点就是支正穴。
按摩时,可以采取揉、按、掐的手法,以支正穴出现酸痛感为宜。
按摩八邪穴
八邪穴位于手背第1-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五指张开,左右交叉,指缝相接轻轻摩擦即可。如果手麻症状比较明显,可改擦击为指压的方式加强刺激力度。
02
腿脚麻
做5个动作
甩腿
一手扶墙,抬起一侧小腿,用力勾脚尖2-3秒,之后向后踢腿,腿伸直,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保持2-3秒。
举手
右脚麻,高举左手10秒后放下,反复3次;左脚麻举右手,方法同上。
按摩
直接揉搓发麻部位,或双手紧抱发麻一侧大腿根,稍用力向下按摩直至足踝,重复10遍。
跺脚
用力跺脚或使劲上跳。
变化走路姿势
刻意用内八字、外八字姿势走路,可使不同肌肉均衡受力,减轻发麻感觉。
糖友手脚麻木刺痛 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伍晓丹)张大爷是位患糖尿病十余年的糖友。近期,他总是感觉手脚发麻、刺痛,晚上睡觉前症状更加明显,不少资深糖友可能都有类似张大爷这样的经历。珠江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孙嘉教授提醒说,这很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所致,患者应及时就医不可大意。
孙嘉介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出现一系列与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手脚麻痛是周围神经病变常见表现之一。由于周围神经可分为支配感觉的感觉神经及支配运动的运动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也因损伤的神经而异。
其中,感觉神经损伤最为常见,多以手脚麻痛为首发征兆。麻木感一般从手脚部位开始,常常以双侧对称性的发生,足端感觉异常的情况也比腿部的症状会更为明显,下肢症状比上肢重,夜间比白天重。除了麻痛以外,还可有蚁走、虫爬、发热、触电样等异常感觉。
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对冷、热、触、刺等外部刺激不敏感或者对轻微刺激即产生强烈而不适的感觉,专家们称它为感觉减退和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其实很危险,有些老人习惯睡前泡泡脚,睡眠好。但由于足部的感觉减退,很容易一不小心造成烫伤,最后因为“糖尿病足”而不得不住院治疗。
早期筛查对于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很关键。对于症状典型的资深“糖友”,医生通过询问病情基本可以做出临床判断。而对那些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早期神经病变患者,则必须通过体检和一些特殊检查才能发现并确诊。
定期筛查有助于明确病变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及时治疗,阻止神经病变的进展和恶化。孙嘉建议,确诊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需要进行一次神经病变筛查;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就应筛查,且以后每年筛查一次;有神经病变者需要每3~6个月复查。
手指发麻要警惕糖尿病
手麻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人不重视,认为手发麻没什么大不了,麻过一阵儿就好了。其实,经常性手麻背后可能隐藏着庞然大物,千万别不当回事儿,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那么手发麻背后隐藏着什么?
颈椎病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可能因为长期久坐不愿活动、颈部姿势异常,尤其是电脑手机应用时间过长,使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导致颈椎间盘突出或是关节突发生增生或肥大,这些突出的颈椎间盘或增生的关节突一旦压迫邻近的颈神经根时,便会出现了手指发麻。当然,颈椎病除了有手指麻木、感觉异常以外,还伴随其他症状,如胸闷胸痛或活动障碍等。
如果出现突发的一侧手麻,还伴随同侧面部或下肢的麻木,则需要高度警惕中风。中风除了肢体麻木外,还可以出现言语含糊不清、肢体无力、抬起困难、口角歪斜等症状。当然中风也可以单纯表现为肢体的麻木。如果突发的手麻,怀疑中风时,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进行头颅CT或磁共振的检查,了解有无脑出血、脑梗死等急性脑血管疾病,及时进行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一般维持较高水平,长久以往,对人体血管、神经会造成极大伤害,可产生多种并发症。比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会有手脚麻木和感觉异常等症状。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检查血糖,明确诊断。
当患者出现手臂、手指发麻症状时,很可能已经患病了,这时候绝不是什么前兆的问题,不应该消极等待、心存侥幸,在这三种常见疾病里,哪怕是大家所认为最轻的颈椎病,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一旦患者持续存在手麻症状,应该及时前往地方医院进行诊断,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主任医师 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