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尿病控糖米饭(孕期糖尿病控糖标准)
孕妇血糖高适合吃什么主食
【孕妇血糖高适合吃什么主食】怀孕过程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孕妇高血糖问题。想要控制高血糖非常困难,因为孕妇在此时需要适当滋补,还要注意适当运动,但不能吃药以免伤及胎儿。如果出现血糖高,建议孕妇一定要控制主食的摄入量。 其实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成分并不高,因此不必担忧宝宝的营养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将米饭和面食改为粗粮饭来代替。粗粮当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更高,对于宝宝的滋补性更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吃完主食后,一定要注意适当运动。如果是已经形成糖尿病,在怀孕的过程中也可以注射胰岛素,但是一定要严格控制主食的摄入量,这是非常关键的。除此之外,孕妇血糖高出现以后,一定要详细问诊医生自己的实际状况,以便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对症治疗。 除此之外可以用蔬菜代替肉食,即使是喜欢吃肉的孕妇,也要尽量减少或改用牛肉、鸡肉等代替。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严格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这是保持血糖平稳的关键,如果发现自己的血糖在短时间内飙升得较为严重,那么一定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via 通州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糖尿病人如何吃米饭?科学控糖的米饭制作与搭配技巧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饮食管理是控制血糖的关键。米饭作为主食之一,常常让人又爱又怕:不吃怕饿,吃了又怕血糖飙升。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和搭配技巧,糖尿病人也可以安心享用米饭。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尿病人如何科学吃米饭,帮助大家更好地控制血糖。
一、为什么米饭会影响血糖?
米饭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尤其是精白米饭,经过加工后纤维含量低,消化吸收快,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因此,糖尿病人需要特别注意米饭的选择、制作和搭配方式。
二、米饭的制作技巧:让米饭更“友好”
1. 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的米
糙米:糙米保留了米糠和胚芽,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较慢,血糖升幅较小。
黑米、红米:这些杂粮米的GI值较低,且富含抗氧化物质,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混合米:将白米与糙米、燕麦、藜麦等杂粮混合煮饭,既能降低GI值,又能增加营养。
2. 改变米饭的烹饪方式
加点醋:在煮饭时加入一小勺醋(如白醋或苹果醋),可以降低米饭的GI值,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冷却后再吃:煮熟的米饭冷却后,其中的淀粉会部分转化为抗性淀粉,这种淀粉不易被消化吸收,有助于稳定血糖。可以将米饭放凉后再加热食用。
煮得硬一点:煮饭时少放一点水,让米饭稍微硬一些,这样消化速度会变慢,血糖升幅也会减小。
三、米饭的搭配技巧:平衡营养,稳定血糖
1. 搭配高纤维蔬菜
蔬菜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建议每餐搭配以下蔬菜:
绿叶蔬菜:如菠菜、油菜、芹菜等。
菌菇类:如香菇、金针菇、木耳等。
瓜果类:如黄瓜、冬瓜、西红柿等。
2. 搭配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减少血糖波动。建议每餐搭配以下蛋白质食物:
瘦肉:如鸡胸肉、鱼肉、牛肉等。
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干等。
蛋类:如水煮蛋、蒸蛋等。
3. 搭配健康脂肪
适量的健康脂肪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帮助稳定血糖。建议选择以下脂肪来源:
坚果:如核桃、杏仁、腰果等(适量食用)。
植物油: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
鱼类:如三文鱼、沙丁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鱼类。
四、糖尿病人吃米饭的注意事项
控制分量:每餐米饭的量应控制在50-100克(生重),具体分量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细嚼慢咽:吃饭时细嚼慢咽,可以增加饱腹感,避免过量进食。
监测血糖:饭后2小时监测血糖,了解米饭对血糖的影响,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避免单独吃米饭:单独吃米饭容易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建议与蔬菜、蛋白质和健康脂肪搭配食用。
五、推荐食谱:控糖米饭套餐
套餐1:糙米杂粮饭 清蒸鱼 凉拌菠菜
糙米杂粮饭:糙米、黑米、燕麦混合煮饭。
清蒸鱼:选择低脂鱼类,如鲈鱼或鳕鱼,清蒸后淋少许酱油和橄榄油。
凉拌菠菜:菠菜焯水后拌入蒜末、醋和少量芝麻油。
套餐2:藜麦米饭 鸡胸肉炒西兰花 番茄蛋汤
藜麦米饭:白米与藜麦按1:1比例煮饭。
鸡胸肉炒西兰花:鸡胸肉切块炒熟,加入西兰花翻炒,调味即可。
番茄蛋汤:番茄煮汤,加入打散的鸡蛋,调味后撒上葱花。
控糖要点
糖尿病人并非不能吃米饭,关键在于如何科学选择和搭配。通过选择低GI的米、改变烹饪方式、合理搭配蔬菜和蛋白质,可以有效降低米饭对血糖的影响。同时,注意控制分量和监测血糖,才能更好地管理糖尿病。希望这些小技巧能帮助大家安心享用米饭,吃出健康!
糖尿病患者这样做米饭,餐后血糖不升高
一些糖友为了平稳血糖,对米饭避之唯恐不及。但是,米饭是人们日常的主食之一,完全不吃米饭不太现实。
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选择大米和制作大米饭的方法,吃米饭也不用担心餐后血糖升高。
大米、 亚洲人的主食
精白米饭不要选
为什么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精白米呢?我们先看以下精白米的加工过程。
- 第一步是脱去外衣。外衣就是米糠,主要用途是做饲料。去掉米糠的淡棕色的米,就是市场上销售的糙米。
- 再继续进行碾压,就会脱掉糙米的皮层。皮层的主要成分是膳食纤维,钾、镁、锌、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B族维生素是推动体内代谢,把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转化成能量时不可缺少的物质。
- 在继续碾压过程中,丢掉的还有米的胚芽部分。胚芽同样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 素,以及一种叫做游离γ- 氨基丁酸的成分,该成分具有健脑、降血压、镇定神经的作用。继续加工,将米打磨、抛光,使米变白、变亮,最后获得精米,又叫白米,也是我们最常见到、吃到的米。
精米主要是稻谷的胚乳部分,其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体内转化分解为葡萄糖后,可使血糖迅速升高。
总体来看,从稻谷到精米,米的B族维生素大约损失80%,膳食纤维损失70%,微量元素则损失殆尽,在精加工的过程中,对血糖的影响也越来越不利。
因此,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精米。
吃什么米对血糖影响小
大米对人体血糖的影响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米中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种类,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例、抗性淀粉含量、蛋白质、脂肪、灰分、膳食纤维以及食品的加工条件和物理状态等。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种适合吃的米:
1.糙米:糙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通过延长食物胃排空的时间及肠道运送速度,从而延缓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2.胚芽米:糙米去掉皮层,但保留了胚芽部分,这种米称为胚芽米。胚芽米中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锌等成分都有保留,升糖速度虽比糙米快,不过胜在口感比糙米好。
3.不黏的米: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为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两类。普通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一般为17%~27%,其余为支链淀粉,而黏性的稻米,如黏高粱、黏糯米则不含直链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支链淀粉的结构松散,更容易与淀粉酶作用,同时,葡萄糖分子释放的速度也很快,血糖升得较高,不适合糖友和糖耐量异常的人吃。即使是健康人,也不要一次吃得太多。
4.籼米:同是精白米,又有籼米、粳米之分,籼米直链淀粉含量比粳米高,所以升高血糖的作用相对小些。从升糖指数来看,籼米是50、粳米是83。
以上提到的几类米,升糖作用由弱到强排列如下:糙米—胚芽米—籼米—粳米—黏性米(糯米、黏高粱米等)。
5.带色的米:米还包括黑米、紫 米、红米等带颜色的品种。米的颜色主要是在皮层部分,所以越是带颜色的米,说明皮层越完整,意味着膳食纤维更多。另外,带有颜色的米可能因富含植物多酚等生化元素,可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等多种作用机制,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所以很适合糖尿病病人食用。
这样做米饭有助控血糖
前面我们说了选择什么米更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实际应用时,选择几种米进行合理搭配,对控制血糖也特别有好处。
1.二合米饭:在大米中加入小米、薏米、紫米、黄米等粗粮来蒸饭,这是提高B族维生素摄入量的好办法。如按照1份大米 1份粗粮的比例蒸饭,维生素B1摄取量能提高2~3倍。
2.五色米饭:在大米中加入豆类杂粮,如红豆、黑豆、绿豆及芸豆来蒸饭。一方面增加了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另一方面豆类蛋白中的赖氨酸可弥补大米中所缺少的赖氨酸,提高大米蛋白质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减少动物性食品。此外,由于五谷米饭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大大提高,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3.加“料”米饭:在大米中加些蔬菜,如豌豆、胡萝卜丁、白萝卜块等适合混搭米饭的菜,可有效减慢米饭的消化速度,避免碳水化合物吸收过快、血糖上升也快的不利影响。另外,蔬菜本身还可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矿物质等。
米饭不要做得太软烂,因为做得越软烂,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越大。要想吃米饭不升血糖,除上述方法外,最重要的还是食不过量。
关于如何吃米饭血糖不升高,欢迎读者朋友分享您的经验。
作者: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营养师 岳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