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吃碳水低血糖(糖尿病不吃碳水会怎么样)
低碳饮食的误区!450天没吃精致碳水低血糖了,还有人因此住院!
文 | 水沝淼健康
编辑 | 水沝淼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低碳饮食。这玩意儿吧,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仿佛吃了就能瘦、能健康,甚至能长生不老。但!是!我今天必须给你们泼一盆冷水——低碳饮食没做好,小心直接住院!
450天没吃碳水,他低血糖昏过去了!有个哥们儿(咱就叫他“老张”吧),去年豪情万丈地宣布:“从今往后,我再也不碰精致碳水!”
听起来是不是贼励志?但你们猜怎么着?450天后,他被120抬进了医院!
事情是这样的:老张迷上了低碳饮食,啥米饭、面条、馒头统统绝交,连水果都不敢多碰。每天就鸡胸肉、牛油果、坚果、蔬菜,配上满脸的自信,觉得自己马上就能进化成“人形雕塑”。
一开始,确实瘦了,腰细了,脸小了,甚至还能两眼放光地炫耀:“哎呀,我这精神状态前所未有的好啊!”
可到了第六个月,他开始觉得自己有点不对劲:
- 头晕,手抖,走两步都觉得像踩在棉花上
- 一站起来就眼前发黑,感觉随时要原地倒地
- 记忆力下降,连自己有没有锁门都记不清
但他依然坚信:“这只是糖瘾戒断反应,坚持住就好了!”直到第450天,他在健身房撸个铁,整个人像断电的机器人一样倒了下去——低血糖昏迷!
医生看着他的血糖值,眉头紧皱:“兄弟,你这是玩儿得有点儿大了啊!”老张一脸懵:“啊?低碳饮食不是健康的吗?我坚持了一年多,怎么还进医院了?”
医生扶了扶眼镜,叹了口气:“低碳不是无碳!你这不是健康饮食,是作死!”
低碳饮食≠不吃碳水,别玩命!很多人一听“低碳饮食”,就像听到“发财致富”一样激动,直接把所有碳水都砍了。但你们要知道,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尤其是——大脑的最爱!
大脑的燃料是什么?葡萄糖!你要是碳水摄入太少,大脑就跟没加油的车一样,直接趴窝。短期内,你可能觉得自己“清醒”了,但其实是因为身体启动了“生存模式”,用燃脂来勉强维持能量供给。
但是!长期缺乏碳水,问题就来了:
- 低血糖:头晕、乏力、手脚发抖,严重的直接昏迷
- 大脑罢工: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变差,甚至焦虑、抑郁
- 代谢紊乱:长期胰岛素分泌异常,血糖波动大,容易导致糖尿病前期
- 肠胃问题:不吃全谷物,膳食纤维不够,便秘找上门
所以,低碳饮食不是让你不吃碳水,而是减少精致碳水,选择健康的碳水!
哪些碳水该吃,哪些该少吃?好的碳水(可以吃):
- 全谷物(糙米、燕麦、藜麦、黑米)
- 豆类(红豆、绿豆、鹰嘴豆)
- 薯类(红薯、紫薯、山药)
- 水果(苹果、浆果、香蕉)
差的碳水(要少吃):
- 白米饭、白面包、白馒头(精加工,血糖飙升快)
- 蛋糕、饼干、甜点(糖分炸弹,能把你血糖直接送上天)
- 含糖饮料(奶茶、可乐、果汁,全是糖水)
记住: 低碳不是零碳!健康饮食的核心,是学会“挑”碳水,而不是“一刀切”!
如何正确低碳,而不会低血糖进医院?控制精致碳水,但别完全戒掉米饭可以换成糙米饭、五谷饭面条可以换成全麦面、荞麦面早餐别光吃鸡蛋,多加点全麦面包、燕麦
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健康脂肪鸡蛋、鱼肉、豆腐、坚果,都是好东西别只吃肉,膳食纤维也得跟上,不然便秘找上门
规律进餐,别让血糖过山车一天三餐 健康加餐(比如坚果 水果),稳住血糖别饿一天,晚上狂吃一顿,那样血糖波动更大
运动前后要适当补充碳水运动前吃点水果、全麦面包,防止低血糖。运动后补充蛋白质 健康碳水,帮助恢复
总结:别让身体“摆烂”,科学低碳才是王道!低碳饮食的确有好处,能帮助控制体重、改善血糖、减少炎症。但如果走极端,把自己搞成“碳水绝缘体”,那就不是健康,而是自毁!
科学低碳 = 控制精致碳水 选择健康碳水 规律饮食 适量运动!别等到自己昏倒进医院才后悔,赶紧调整饮食,让身体真正健康!
最后,来复盘一下,你是不是踩中了这些坑?
一刀切戒碳水,结果头晕脑胀?
吃肉吃到爽,结果便秘三天不通?
运动前啥都不吃,撸铁直接晕倒?
如果你中了两条以上,兄弟,赶紧调整饮食,别让你的身体再受罪!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一天的好习惯累积!别让你的身体等太久,从今天开始,科学吃碳水!
参考文献: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对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碳水化合物摄入与慢性病风险的关系》,《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年
经常吃粗粮,血糖为什么还不稳定?因为你犯了这几个错!
相信生活中很多糖尿病人在控制饮食的期间医生会建议患者多吃一些粗粮,但是有很多糖尿病人也会听从医生的吩咐经常进食粗粮,而有一些糖尿病人在经常进食粗粮后发现自己的血糖不能够稳定,这让他们特别的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其实经常吃粗粮而血糖不稳定,可能是跟这几个原因有关系。
经常吃粗粮血糖为什么还不能够稳定?
一、进食过多
粗粮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以及各种营养元素,对于人体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很多糖尿病人在平时就会将粗粮当作三餐来食用,却不知道粗粮摄入过多也是容易造成血糖不稳定的,虽然粗粮中所含的粗纤维比较高,但是有些粗粮也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在平时吃得过多也容易导致血糖上升,另外有些人将粗粮当做主食来食用,就会让身体其他能量不足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这样就容易让血糖发生波动。
二、选错粗粮
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粗粮有燕麦、荞麦以及大麦等,这些粗粮对血糖的影响是比较小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粗粮对血糖都没有影响,如小米、黄米等粗粮,而这些粗粮对血糖的影响比吃精细米的影响还要大,如果食用不当就容易导致血糖值上升。
三、烹饪的方式错误
有一些糖尿病人认为粗粮直接烹饪后食用比较难以下咽,就喜欢降粗粮研成粉末后用开水来冲服食用,却不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食用方法,因为粗粮在经过加工后里面的物质会被大量的破坏,另外再加工后进入身体就容易被肠胃所吸收,就容易导致血糖上升。而有一些糖尿病人在烹饪粗粮的时候喜欢粗粮烹饪的过烂过稠,感觉这样粗粮的口感能被提起高,也能够让自己容易吃一些,但是这样烹饪虽然能够提高粗粮的口感,但是如果粗粮煮得过烂或粘稠,就容易让身体消化吸收,也是会导致血糖出现上升的现象。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不要单纯的以为自己有经常吃粗粮,血糖就一定能够稳定,有时候选择烹饪的方式不对或者是选错粗粮的种类都是会导致血糖出现不稳定,因此糖尿病人在选择粗粮的时候要注意,要选择一些对血糖没有影响的粗粮,并且采取正确的烹饪方式,这样才能够让粗粮帮助降低自己的血糖。
协和医生说|糖尿病患者如何应对低血糖危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糖日益被视为威胁身体健康的首要“敌人”。我们在应对高血糖危害的同时,低血糖这一潜在的健康“杀手”同时存在并威胁着糖尿病患者。今天,北京协和医院医护人员就来教您应对低血糖危机,快转给您身边的糖尿病患者吧——
1.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危机低血糖,顾名思义,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以小于或等于3.9mmol/L为标准,可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症状和潜在的健康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危机可能发生在治疗过程中的任何时刻,是一种需要高度警惕的状况。
2.低血糖危机的罪魁祸首1、药物因素
注射或者服用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药物使用不当,服用或注射药物时间不够精准,都可能引发低血糖。例如:磺脲类降糖药的用量超标,可引发低血糖,严重时可造成生命危险。
2、饮食失调
饮食过少是已用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常见原因之一。过少的进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或者长时间未进食,在部分降糖药的作用下就会引发低血糖。
张先生有糖尿病史,突发低血糖,被紧急送往医院就诊。根据张先生自述,他近期饮食量减少,希望改善病情,但由于没有及时就诊调整用药剂量,从而引发了低血糖危机。
3、运动过度
同样,积极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有益,但如果运动量过大且未及时补充能量,部分种类的降糖药同样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4、其他疾病干扰
某些疾病,可能影响糖原的储存和释放。例如:肾脏疾病可能改变降糖药的排泄时间,如果时间延长,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将增加。
3.识别低血糖的危险信号低血糖症状因人而异,轻重不一。
轻度低血糖时,患者可能会感到饥饿、心慌、手抖、出汗、面色苍白等。及时察觉并采取措施,通常能迅速缓解。但如果低血糖症状持续发展,引发中度低血糖,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反应迟钝等症状。重度低血糖则可能导致抽搐、昏迷,甚至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危及生命。
部分患病10年及以上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无症状低血糖”,这类患者需要提高血糖监测的频率。
4.应对低血糖危机的紧急策略当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且意识清醒时,应立即食用能够快速提升血糖的食物。如15~20克的葡萄糖片、几块糖果、一小杯果汁,或半杯可乐等。大约15分钟后,重新测量血糖,若血糖仍未恢复正常,可再次进食含糖食物。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意识不清的情况,切勿强行喂食,以免发生呛咳甚至窒息。此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来纠正低血糖状况。
5.未雨绸缪,预防低血糖危机1、密切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养成定期监测血糖的好习惯,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睡前血糖等。根据血糖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生活方式。
2、合理安排饮食
保持饮食的均衡,规律饮食,做到定时定量进餐,确保每餐都含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对于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防止药效最强时出现低血糖。
3、运动要适度
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测量血糖、适当进食。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反应,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后也要及时补充能量。
4、随身携带应急食品及急救卡
患者应随身携带一些含糖食品,如糖果、饼干等,以便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能够及时补充糖分。
总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充分认识低血糖危机,时刻保持警惕。通过日常密切的血糖监测和生活调理预防低血糖危机的发生,远离低血糖带来的潜在威胁,为健康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