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看西医还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西医好还是中医好)
糖尿病,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好?看完这篇,你就学会了~
来源:健康谈
在面临糖尿病治疗选择时,患者通常会在西医和中医之间做出决定。
糖尿病,看中医还是看西医好?
西医治疗通常针对1型糖尿病,这是由于其病理机制和急性病程所决定的。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年龄较轻,病程急骤,症状明显,如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此外,1型糖尿病还可能出现酮症和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相比之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通常较大,病程较慢,且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2型糖尿病早期可能仅在体检中被发现,或者在出现如视力模糊、外阴瘙痒、反复皮肤感染等症状时才被诊断。
在2型糖尿病的早期阶段,如轻至中度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情况下,中医治疗可能更具优势,有助于改善症状和促进健康。当然,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中医治疗并非唯一选择,西医治疗同样有效,或者两者结合使用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如何鉴别糖尿病类型
01看年龄
对于3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多数为1型糖尿病;而40岁以上的人群,几乎全部为2型糖尿病。
介于30至40岁之间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进一步鉴别诊断,因为他们可能患有其他类型的糖尿病,如妊娠糖尿病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02看临床特点
1型糖尿病通常发病急骤,患者会出现多食、多饮、多尿的症状,并且体重明显下降。
相比之下,2型糖尿病的病程进展较慢,多数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或者在出现视力模糊、外阴瘙痒、频繁皮肤感染等异常症状后才被诊断出来。
1型糖尿病的一个特点是经常发生酮症,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为酮症酸中毒,而2型糖尿病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尽管在承受压力时也有可能,但发生的频率远低于1型糖尿病。
03看胰岛素水平
1型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几乎不产生胰岛素,或者产生的胰岛素非常少,无法满足身体的正常需求;而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可能正常,也可能偏高或偏低,通常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对胰岛素的抵抗引起的。
04注射胰岛素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则可能通过服用降糖药物或中药进行治疗,并在必要时注射胰岛素。在1型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存在一个所谓的“蜜月期”:在使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胰岛细胞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简单区分看西医看中医
然而,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引发的昏迷、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等,应立即寻求西医的帮助,以挽救生命为首要任务。
对于轻至中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看中医。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在8mmol/L以内,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3.6mmol/L以内,且没有急性并发症,可以选择中医治疗,同时配合饮食和运动来控制病情。
中医辅助治疗糖尿病——中药熏蒸法
中医治疗注重“调”,包括调养饮食、调摄情志、调节运动和自我调控等方面;西医治疗则更侧重于“降”,即通过药物降低血糖。
中医的“调”方法多样,包括针刺、针灸、推拿、熏法、洗涤等。其中,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家中使用中药熏蒸法来辅助控制血糖。
泡脚方
材料:生黄芪30-50克,具有强大的补气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桂枝10克,能够温通经脉、散寒,改善肢体冷痛的症状;鸡血藤30克,有补血、养血、活血的效果,能缓解风湿引起的疼痛。
做法:
1.将药材浸泡一小时,随后以文火将水煮沸,再转小火续煮半小时。
2.一旦锅中有蒸汽产生,即可开始用蒸汽熏蒸,时间控制在大约20至30分钟内。
3.等药液冷却后,可用于泡脚,持续时间亦为20至30分钟。
建议:每天进行1至2次泡脚,若希望效果更佳,可连续坚持两周。但需注意,药液温度不宜超过40℃,若脚部有伤口或红肿热症状,不宜泡脚。
温馨提示:鉴于不同病情需要不同的药物配比,请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来制定个人治疗计划。泡脚时,务必确保脚部皮肤完好无损,且要谨防水温过热。女性在月经量多期间,建议不要进行泡脚。
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中医治疗方法,持之以恒是关键。短期内可能不易察觉效果,但坚持两月后,将会看到改善。
还在为难怎么选,悄悄告诉你,中医治糖尿病有这5大优势
糖尿病作为中国人常见慢性病之一
用中医药的循诊治疗模式来应对
很多人在有所耳闻的同时
也充满了多种疑惑
中医防治糖尿病毒副作用小?
单用中药可完全控糖?
……
这些真的可信吗?
中医眼中的糖尿病是这样
其实,在古代并无“糖尿病”病名,根据症状表现,古代所说的“消渴”即是我们如今所说的糖尿病。
“相如渴”是《史记》里的典故,说的是汉朝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疾,即糖尿病,后即用“相如渴”指代该病。
可见,中医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对糖尿病有非常细致的观察,并认为该病的病因是阴虚为本,病变涉及三焦、五脏六腑的阴阳气血。(来源:人民网健康)
而关于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人们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中药只能辅助治疗,降糖还得靠西药。”其实不然,近几十年来,中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已有大量研究和临床案例证实,中医治疗糖尿病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西医不及的优势。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这些优势
1
未病先防: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非常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予中药干预可安全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
针对肥胖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内服中药消脂减肥方剂,配合穴位埋线、针灸理疗等控制减轻体重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延缓发病时间。
2
改善症状
病程日久的患者容易出现疲乏、倦怠,西医目前无特殊治疗,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运用益气滋阴、调补气血等药物扶助正气,消除疲乏感,改善机体状态。
3
治疗并发症
糖尿病重在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中医配合中药防治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或对某些早期并发症具有逆转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中医辨证论治,全身、局部双管齐下治疗,再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有效促进病变向愈,降低截肢率。
4
毒副作用小
中医外治的方法包括针灸、膏药、刮痧、拔罐、足浴、蜡疗等。目前中药各种制剂内服疗效肯定,毒副作用鲜有报道,安全性已得到临床证实。
另一方面,糖尿病并发症种类多,西医专病专药,患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对肝肾功能损害比较大,而中药强调整体调节,一剂药方中涵盖多个方面,联合运用中药可以有效减少西药的服用量、种类。
5
弥补西药降糖药物的“失效”
中药能弥补西药降糖药物的“失效” 。
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是2 型糖尿病人常见的问题,一直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而中药和外治法相互补充可协助控制血糖、减少口服降糖药的用量、缓解西药毒副作用、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特别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中药治疗整体上副作用较少,安全性更好。此外,在糖尿病前期,中药治疗的优越性还体现为患者更易接受。国人心理上对于在糖前期就要吃降糖西药普遍比较抵触,但对中药调理并不抗拒,用药依从性好也是治疗见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这一阶段应用中药可以有效阻断糖尿病的形成。
中药降糖具体如何操作
糖尿病患者养护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
更多问题
小康妹儿邀请到了
成都麒麟国医馆 创始人 李翔
来为大家解答
点击下方图片即刻报名参加
↓↓↓
除了知识讲座,现场还有迷人福利。
详情
时间:9月25日(周二)下午15:00~16:00
地点:锦江区书院西街1号亚太大厦4楼
讲座嘉宾:成都麒麟国医馆 李翔
现场福利:现场免费检测血压、血糖
附:交通示意图
下期预告:
下期讲座时间:10月9日(周二)下午15点
讲座医生: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主任 李和莅
讲座主题:脑中风的预防与合理处置
内容来源:BTV我是大医生官微、糖尿病家庭调养
编辑:板栗 图片来源:123rf
中医附院专家:中医治疗糖尿病有5大优势!
中医防治糖尿病毒副作用小?
单用中药可完全控糖?
......
针对糖友们的疑惑
本次糖友家线下活动特邀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陈秋主任
揭秘如何巧用中药来控糖
下午2点左右
陆陆续续有糖友进场
免费做血糖检测、品尝控糖饼干等
下午3点
糖友们最期待的环节开始了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陈秋主任
为大家带来了健康知识讲座
《糖尿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各有优势
中西医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各有优势,西医注重指标的正常,中医的优势在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对于缓解主观症状,调护机体功能,增强机体自身对疾病发生、进展的抵抗力等方面有其独特的效果。
中医眼中的糖尿病
(糖友们在认真听讲)
古代并无“糖尿病”病名,根据症状表现,古代所说的“消渴”即是当代所谓之糖尿病。
消渴病的辨证分型有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脾虚胃热证、上热下寒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等。
中医外治的方法包括针灸、膏药、刮痧、拔罐、足浴、蜡疗等。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
(糖友在认真做笔记)
未病先防:中医治未病思想
中医非常重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予中药干预可安全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
针对肥胖的糖尿病前期患者,通过内服中药消脂减肥方剂,配合穴位埋线、针灸理疗等控制、减轻体重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延缓发病时间。
改善症状
病程日久的患者容易出现疲乏、倦怠,西医目前无特殊治疗,中医可以通过辨证施治运用益气滋阴、调补气血等药物扶助正气,消除疲乏感,改善机体状态。
治疗并发症
糖尿病重在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西医当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配合中药防治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或对某些早期并发症具有逆转作用。
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足,中医辨证论治,全身、局部双关齐下治疗配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有效促进病变向愈,降低截肢率。
毒副作用小
目前中药各种制剂内服疗效肯定,毒副作用鲜有报道,安全性已得到临床证实。
糖尿病并发症种类多,西医专病专药,患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对肝肾功损害比较大,而中药强调整体调节,一剂方药中涵盖疾病多个方面,联合运用中药可以有效减少西药的服用量、种类。
弥补西药降糖药物的“失效”
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成为 2 型糖尿病人常见的问题,其发生率每年高达 10%左右,一直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
目前研究方向对倾向于多药联合治疗,研究表明基础降糖药、中药、外治法三者综合治疗效果最为理想,中药和外治法相互补充可协助控制血糖、减少口服降糖药的用量、缓解西药毒副作用、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专家答疑解惑
陈秋主任的演讲结束后
本次活动也接近了尾声
主持人提前收集了糖友们的问题
陈秋主任也给予了细致的解答
如果说,我开始吃中药了,就可以停吃西药了么?还是中药和西药一起吃?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在临床中经常碰到,也是病人比较关心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如果说吃西药是针对并发症的,那么我建议可以中西药结合治疗,这样效果往往来说比较好。
第二种情况,如果这个西药是用来降血糖的,这个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如果用了西药,血糖比较高,这个时候可以联合中药治疗,不需要停西药。
如果使用西药控制血糖比较稳定,联合使用中药后,血糖反而下降,这时候我建议减少西药用量,甚至停用西药。
中医治疗糖尿病,有什么特色呢?中药有没有副作用?需不需要长期服药?
糖尿病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糖尿病的预防,第二个阶段是控制血糖,第三个阶段是并发症的治疗。
中医的优势主要在于糖尿病前期的预防和后期并发症的治疗,同时,在降糖与控糖方面,中医也有优势。
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这时候我们应辨证看待,例如某些中药具有肝毒性或肾毒性,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这时我们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时进行调整。
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决定病人使用中药的长短。如果这个病人使用中药后的效果非常好,那么可以长期使用。
在医生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使用中成药和中药方剂。
如果您不想错过这些机会
↓↓↓
听专家讲座、免费做检测、和糖友交流等
请继续关注糖友家
参与我们的活动
一个小提醒
下一次活动时间是
4月25日
主讲人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王煜主任
不在现场的糖友
通过以下方式加入我们
第一时间获得糖友家的最新消息!
加入糖友家的方法
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请在对话框内输入关键词“糖友家”
系统将自动回复你添加方式
按提示进入群内
更多活动预告,可在群内互动交流
名医说直播预告
时间:4月13日20:00开始
主题:四月不减肥,五六七八月徒伤悲~
主讲嘉宾:曾上劼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直播内容:四川名医特邀中医曾上劼为你支招减肥大计,中医减肥,中医甩肉!没错,看我的口型,我们要瘦(shou)不要肉(you)!
直播观看方式
1、病友圈观看:在中医养生圈、营养瘦身圈、四川名医华西中医圈、整形美容圈、心血管圈、糖尿病1、2、3、4圈,妇科圈1、2,育儿圈1、2、3、4圈,准时点击小康妹发送的直播链接观看。
2、微博观看:关注新浪微博@四川名医,准时点击直播链接观看。
3、如何加入病友圈:微信关注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微信公众号,在底部对话框中输入关键词“中医养生圈”“ 营养瘦身圈”“ 四川名医华西中医圈”“ 整形美容圈”“心血管圈”“糖尿病圈”“妇科圈”“育儿圈”,按照提示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