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糖尿病忌口(脂肪肝加糖尿病的饮食)
查出脂肪肝,忌口是铁律!提醒:4种食物不要碰,不要让病情恶化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脂肪肝,顾名思义就是肝脏内部堆积了过多的脂肪,这个病症常常被人忽视,因为一开始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不适感。
因此,很多人在查出脂肪肝时,才意识到自己有了问题,甚至可能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阶段。
大家都知道,脂肪肝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很多,比如减肥、运动、用药等,但最关键的一点往往被忽视——就是饮食控制。
因为在我的临床经验中,很多患者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脂肪肝只是一个“不痛不痒”的小病,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太大影响。
通过我在医院中的多年临床经验,我深知,许多患者虽然意识到了脂肪肝的危害,但在饮食上依然存在误区。
很多人不清楚,哪些食物是禁忌,哪些食物又能真正帮助减轻脂肪肝的症状,有些患者甚至认为,只要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就可以了,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脂肪肝的饮食禁忌远不止于此,而一些看似“健康”的食物,往往可能加重肝脏的负担,进而影响病情,因此,了解脂肪肝患者的禁忌食物,并做到合理忌口,是所有脂肪肝患者必须掌握的“铁律”。
大家通常认为水果是健康的代表,尤其是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水果,是营养餐单的必备项目,可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并非所有水果对脂肪肝患者都是有益的。
尤其是对于已经患有脂肪肝的人来说,吃这些水果时可能没有立即感受到不适,但过量的果糖摄入可能让肝脏逐渐积累更多脂肪,导致病情的加重。
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位年轻的男性患者,他每天吃一大碗切好的水果沙拉,里面全是芒果、葡萄和西瓜等高果糖水果。
刚开始,他并没有特别的身体不适,体重也没有明显增加,但经过几个月的检查,肝功能指标却突然升高,脂肪肝变得更加严重。
经过反复询问,他才意识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大量果糖,其实,果糖过多摄入后,肝脏会将它转化为脂肪,这就是脂肪肝的一个重要诱因。
有些人认为,吃红肉不会影响脂肪肝,甚至觉得蛋白质丰富的红肉对健康有益,其实,红肉中的饱和脂肪含量较高,且加工肉制品(如香肠、培根、火腿等)更是脂肪肝的“死敌”。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他是一名工程师,工作压力大,午餐几乎总是选择吃一些含有大量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快餐,如火腿三明治、牛肉汉堡等。
虽然他工作繁忙,但对自己健康没有太多关注,饮食也一直比较随便,渐渐地,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脂肪肝状况非常严重,肝脏已经积累了大量脂肪,肝功能也出现了异常。
后来在了解他的饮食习惯后,我才意识到他每天的食物中,红肉和加工肉占了很大比例,经过调整饮食,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他的脂肪肝症状有所缓解,肝功能也逐步恢复。
过多的红肉和加工肉制品不仅增加脂肪肝的风险,还容易引起肝脏炎症,这对脂肪肝的治疗和恢复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脂肪肝患者应尽量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改为更多摄取鱼类、禽肉等低脂肪蛋白质来源,特别是烤肉、煎炸的红肉,应尽量避免。
现代人的饮食中,精制白米和白面几乎是餐桌上的常见主食,许多人认为只要不吃油腻的食物,其他食物都可以随便吃。
在我接诊的患者中,有一位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女性患者,每天的饮食几乎都是白米饭和白面条,她习惯了这种饮食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检查,发现她的脂肪肝变得非常严重,肝脏已经出现了脂肪的积累。她最初并未把脂肪肝和自己每天的饮食联系起来,直到我告诉她,精制白米和白面实际上是加重脂肪肝的元凶之一。
因此,针对脂肪肝患者,我会建议用全麦面包、糙米、杂粮替代精制白米和白面,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糖分的负担,还能提供更多的膳食纤维,帮助改善肠胃功能和肝脏的代谢状态。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常常依赖一些零食和速食来解决餐饮问题,尤其是那些便利的快餐、方便面、包装零食,通常是大家的“心头好”。
但你知道吗?这些食物背后的“秘密”就是大量的人工添加剂、人工色素和防腐剂,虽然这些食物看起来美味,吃起来也很方便,但它们对肝脏的伤害是不可忽视的。
我曾接诊过一位年轻女性,她的工作繁忙,常常以泡面和方便零食为主食,且喜欢吃一些含有大量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零食。
这种饮食习惯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她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尤其是肝脏区域出现了隐隐作痛,经过检查,发现她的脂肪肝已经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
通过深入了解她的饮食习惯后,我发现,频繁摄入这些加工食品和添加剂,不仅使她的肝脏负担加重,还导致了体内的毒素积聚,影响了肝脏的正常代谢。
在此,我要特别提醒脂肪肝患者,尽量避免那些含有人工添加剂的快餐和零食,尽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物,保证食物的天然成分,减少肝脏的代谢压力。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脂肪肝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吴霜,2型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及其运动干预研究进展,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专题九),2024-06-18
得了脂肪肝,忌口是铁律?医生:不想并发症来临,这3物谨慎食用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老马是个五十出头的胖乎乎的大叔,肚子上的赘肉比他家的沙发还要软,前几天,他在一群大爷大妈那听说了脂肪肝,于是他赶紧约了张医生,想来个全面的体检加教育课。
张医生是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说起话来却是铿锵有力,老马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问:“得了脂肪肝,是不是什么都不能吃了啊?”
张医生摇了摇头,一本正经地说:“老马,得了脂肪肝并不是你想的那样,不能吃的事情不多,但确实有些东西你要控制一下,最主要的有三样,我给你好好讲讲。”
张医生指着他的小本子说:“高糖食品,这是大忌,高糖食品会导致血糖飙升,不仅仅是糖尿病患者的噩梦,对脂肪肝患者来说,高糖还会加重肝脏负担,促使更多脂肪堆积在肝脏中。”
老马连忙问:“那我是不是得把家里的甜食都扔了?”小张继续解释:“不用那么极端,但是减少是必须的,其次是酒精,酒精是肝脏的天敌,尤其是脂肪肝的人,酒精会直接损害肝细胞,加速脂肪肝向肝炎或肝硬化转变,无酒精肝病的患者如果戒酒,肝脏状况可以明显改善。”
“第三个是油炸食品,油炸食品富含反式脂肪,这种脂肪会增加体内炎症,对肝脏是极大的挑战,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的人,脂肪肝的病情发展速度要快于那些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的人。”张医生详细解释了一番。
老马皱了皱眉,看起来有些苦恼,但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听你这么一说,我还真得改改我的饮食习惯了。”
小张笑了笑,补充道:“改变饮食习惯很重要,但也别忘了加强锻炼,保持体重,这样对控制脂肪肝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你不用一蹴而就,慢慢来,持之以恒是关键。”
老马这次没再皱眉,而是笑着点了点头,似乎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改变充满了期待,他慢悠悠地站起身,向张医生道了声谢,一边嘟囔着要开始新生活的计划。
老马离开诊室后,脑海里不断回响着小张医生的话,他决定先从饮食入手,但对于脂肪肝的管理,还有一个独特的观点,小张医生在后来的复诊时才逐渐向他展开了更深层的讲解。
“老马,上次我们聊了饮食上需要注意的三大类食物,但其实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饮食的结构和食物的选择性不仅仅是忌口那么简单,你有没有听说过‘食物的时间化’?”小张问道。
老马挠了挠头,满脸茫然道:“难道吃东西的时间也有讲究?”小张点头如捣蒜:“其实,脂肪肝患者在饮食安排上,不仅要看‘吃什么’,更要重视‘什么时候吃’,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物钟会影响到肝脏功能的高峰和低谷,从而影响食物代谢的效率。”
小张解释说:“例如,早上人体肝脏的解毒功能最强,是吸收营养的最佳时段,你可以在早餐中加入富含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食物,如鸡蛋、牛奶和坚果等,而晚餐则应避免高脂肪和高糖分的食物,因为晚上肝脏的代谢速度放慢,这些食物更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张补充道:“而且还有研究表明,晚餐后不宜立即睡觉,间隔时间长一些可以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减少脂肪堆积在肝脏,这对控制脂肪肝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老马觉得这些知识全新又实用,他决定调整自己的作息和饮食习惯:“这样的话,我得调整一下我的作息时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马按照小张的建议,逐步调整了饮食和作息,几个月后,他再次来到诊所检查时,显然改善了不少,他的肝功能测试指标有了明显的好转,老马笑着对小张说:“看来,这个方法很有效啊!”
小张满意地回应:“你的改变不仅是数字上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你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了,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让你受益无穷。”
老马离开时,背影显得更加挺拔,而小张医生则在门口目送,心里默默期待着老马下次复诊时,能带来更多的好消息,这一系列的改变,虽然起步于一次简单的咨询,但最终影响了老马整个生活的质量,而这正是小张作为医生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关于脂肪肝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秦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4-09-14
糖尿病患者需防脂肪肝
糖尿病可以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白内障、肾病、糖尿病足……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糖尿病与脂肪肝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互相影响,如果不加控制,很容易使两种疾病陷入恶性循环。
国内有研究显示,Ⅱ型糖尿病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46%,换句话说,几乎每两个糖尿病人就有一个出现了脂肪肝。脂肪肝在临床上被不少医生形象地称为“胖肝”。因为人如果得了脂肪肝,那么肝细胞内脂类的蓄积将超过肝脏湿重的5%,严重时肝脏脂类含量甚至高达肝湿重的40%-50%。通俗地说,就是肝脏长满了脂肪。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都市里7-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3%。脂肪肝最大的危害在于它比健康的肝脏更容易发生脂肪性肝炎,从而逐渐演变成肝硬化。
患有糖尿病的病人,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存积在肝内,最终导致脂肪肝。糖尿病人一旦出现脂肪肝,在早期时往往因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以致医生、病人对糖尿病伴发脂肪肝的重视不够。其实Ⅱ型糖尿病伴脂肪肝危害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等,肝硬化和死亡的风险都大大增加。与此同时,出现脂肪肝的病人,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等病理状况,尤其是重度脂肪肝或出现肝硬化时,肝脏功能发生异常,更影响正常的糖代谢,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就会造成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从而加重糖尿病。
目前的医学研究表明,脂肪肝已作为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测指标,而脂肪肝的有效防治则可望兼顾减少肝硬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事件。
糖尿病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血糖控制良好时,可促进肝内脂肪浸润消退,因此对于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应强调血糖的及时、有效控制。比较理想的控制指标是空腹血糖小于6.0毫摩尔/升,糖基化血红蛋白少于7%,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低于8.0毫摩尔/升。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控制摄入热量,以每千克理想体重147-168千焦耳(35-40千卡)为宜,并调整饮食结构,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同时减少胆固醇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
除了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和基础治疗外,药物治疗也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方面。对脂肪肝患者尤其是并发肝功能损害的脂肪性肝炎,除坚持基础治疗饮食控制外,可按医嘱选择适当的保肝、降酶、去脂药物,促进肝内脂肪和炎症消失,防治肝细胞死亡和纤维化。
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是指这些因素的存在能导致脂肪肝发生频率上升,而去除这些因素则可降低脂肪肝的发生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脂肪肝的高发除与肥胖症、高血压病等疾病及其家族史密切相关外,还与如下因素有关。
不合理的膳食结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食物结构和营养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粮食消耗量呈下降趋势,动物性食物成倍增长,导致人体热量和营养素的摄入明显增加。
不良的饮食习惯 有研究表明,过量摄食、进零食、喜甜食和荤食、常吃夜宵以及不吃早饭等饮食习惯可扰乱代谢动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尽管一天的能量摄取量相同,固定于晚间的进食方式比有规律的分3次进食更易发胖。晚饭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饭后缺乏运动,致使营养物质不能利用而积聚,日久则成脂肪肝。
嗜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一定毒性,使肝细胞对脂肪酸的氧化利用减少,合成甘油三酯增多。因此,饮酒越多,肝内脂肪酸和甘油三酯越容易堆积,越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 人体对于多余热量的利用,除了转化为脂肪储存外,主要通过体力活动消耗掉,在肥胖症的形成原因中活动过少比摄食过多更重要。有调查表明,绝大多数脂肪肝患者习惯于久坐或不善于活动,有些患者甚至从不参加体育锻炼。年长者的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运动量也随之减少,而长期不运动会导致体内过剩的营养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积存于肝脏时,表现为脂肪肝。
精神萎靡,生活散漫 研究表明,白天精神萎靡、睡觉过多以及工作过于轻松和散漫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而有一定的生活节奏和工作压力者反而不易发生脂肪肝。当然,睡眠不足和工作过度劳累紧张也不利于身体健康。
有肥胖相关疾病的家族史 一个人是否发生脂肪肝与先天遗传有一定关系。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家族史者,其脂肪肝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作者:董绍军
来源: 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