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用药拜糖平(糖尿病人能长期服用拜糖平吗)

39健康网 0
文章目录:

常用药“拜糖平”降价后却买不到,能停药或换药吗?糖友们牢记

刘先生今年55岁,他和他87岁的母亲都患有糖尿病,因此拜糖苹和二甲双胍两种降糖药是家中的常备药物。

在以前,拜糖苹的单盒(30片)价格约为54元,每个月刘先生的母亲需要服用6盒,日积月累下来也是不小的一笔开销。

2020年上半年恰逢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拜糖苹的单盒售价从54元降到了5.42元,听到这个消息,刘先生和母亲都很开心,这样一年下来能省不少钱。

可没想到,正是因为被纳入集中采购清单,拜糖苹变得非常难以购买。面对记者的采访,刘先生表示,以前随便一个药店都能买到的拜糖苹,现在全都没有了,只能在大医院才能找到,而且还经常断货。

无奈,他只能找到另一个厂家的同类药物先应急。他说,自己倒还好,更担心老母亲的病情会不会受影响。

一、拜唐苹是个什么药?为啥那么多人买?

拜糖苹的医学名称为阿卡波糖片,是一种口服降糖药,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人体内,负责将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的物质叫α—葡萄糖甘酶,拜糖苹的作用就是抑制这种酶的活性,让淀粉首先分解为麦芽糖,然后才转化成葡萄糖,而不是直接产生葡萄糖,导致血糖增高。

这样一来,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就减慢了,能够帮助维持餐后血糖的稳定。

由于阿卡波糖更适合以碳水为主食的东亚人群,因此在我国被广泛使用,是一种常用的降糖药。

二、为什么降价了却很难买到?

实际上,不止是拜糖苹,很多其他集中采购的药物也出现了类似情况,降价了反而难买到,让患者不知如何是好。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集采区域限制

国家医保局对药物组织的集中采购措施是有区域限制的[1]。例如,2020年,广东地区中标的制药企业是拜耳医药,那么在这个区域内拜糖苹的单盒售价就是5.42元。但在中选区域以外的地区,就属于该药物的非采集地区,价格没有标准,医院也不会被规定集中采购拜糖苹,全凭各医院自主意愿。

2.需求量大

包括拜糖苹在内的这些降糖药,病患的需求量都相当大,原本价格高的情况下还可能限制了一些患者的购买能力,但进行集中采购后,药品价格直线下降,造成了人人可买的局面,市面上现有的资源就被一抢而空了。

3.药贩子抢购

虽然国家医保局进行了集中采购,但在没有实施采购的省份,药品的价格还是居高不下,这就让药贩子们看到了商机,以每盒20元的价格出售,获取非法收入。例如,在山东的一些医院和药店就出现了拜糖苹被大量抢购和囤积的不良现象[2],导致在实施地区的患者买不到药,而其他地区的患者需要高价购药的局面

三、买不到降糖药怎么办?能换吗?

有不少糖尿病患者实在买不到合适的降糖药,于是想着要么自己随便找个差不多的药换着吃,要么干脆直接不吃,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太合适。

对于病情较轻的糖尿病患者,突然停药后血糖可能只是轻度升高,身体不会出现明显的急性症状。但对于长期注射胰岛素、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突然停止服用降糖药,血糖就会突然升高超过身体能承受的负荷,可能会诱发酮症酸中毒、休克昏迷或急性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长期患有糖尿病且持续服用降糖药的患者,不能随便停药,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

磺脲类,主要包括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适合空腹血糖高的患者;格列奈类,适合需要控制用餐时血糖的患者;双胍类,主要是二甲双胍;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至于这几类药物能不能更换使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主任药师王海莲表示,在一些药品的化学名称一致,且药效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区别只在厂家、剂量剂型等方面,可以按同等剂量替换服用;如果是化学名称不同,但有可以替换的同类药物,也可以在获得专业医生的许可后进行替换服用。

面对药品降价却买不到的局面,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琨表示,目前卫健委正在进行药品的短缺的相关监测,尽可能地保障各类药物的供应,让广大患者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更多需要的药物。

#清风计划##39健康超能团#

参考资料:

[1]医院缺货、药店也缺货,你为什么买不到“拜唐苹”?.健识局.2020-11-27

[2]药店拜唐苹缺货,网友发帖求救.药店头条.2020-11-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拜糖平:为什么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一文读懂其作用机制

亲爱的朋友们,欢迎关注我的健康频道!今天,我们来聊聊一款在糖尿病治疗中非常常见的药物——拜糖平。很多糖尿病患者对拜糖平的效果和作用机制存在疑问,尤其是它为什么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别担心,今天这篇文章将一文读懂拜糖平的作用机制,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款药物,合理用药,守护健康!

一、什么是拜糖平?

拜糖平,化学名称为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它通过抑制肠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拜糖平主要用于配合饮食控制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适用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来源且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

二、拜糖平为什么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一)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拜糖平的核心作用机制是抑制肠道内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α-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存在于小肠黏膜上的酶,能够分解碳水化合物(如淀粉、蔗糖等)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从而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拜糖平通过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降低其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速度,使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变慢。这样一来,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就会减缓,避免了血糖的急剧升高,从而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水平。

(二)延缓胃排空

除了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外,拜糖平还能通过增加饱腹感来延缓胃排空。当食物进入胃部后,拜糖平会使胃部产生更强的饱腹感,从而减慢食物从胃中排出的速度。这意味着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时间更长,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也会相应延缓,进一步降低了餐后血糖的峰值。

(三)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拜糖平还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合成更多的胰岛素,并且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通过这种方式,拜糖平有助于改善胰岛细胞的功能,增强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胰岛细胞功能的改善可以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对胰岛素的依赖。

(四)减轻体重

拜糖平可以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机体消耗掉更多的热量,从而起到减肥的效果。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减轻体重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控制,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拜糖平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减轻体重,一举两得。

(五)改善血脂水平

拜糖平还可以通过降低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的能力,同时增强脂蛋白脂肪酶的活性,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分解代谢,从而改善血脂水平。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高血脂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拜糖平的这种作用可以帮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三、拜糖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服用时间与方式

拜糖平的服用方法非常关键,正确的服用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说,拜糖平应在每次进餐时与第一口食物一起咀嚼或整片吞服。这样可以确保药物在食物进入肠道时立即发挥作用,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如果在餐后服用,药物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二)剂量调整

拜糖平的起始剂量一般为每次50毫克(一片),每日三次。如果患者在服药4~8周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血糖控制情况,剂量可以逐渐增加到每次100毫克(两片),每日三次。但需要注意的是,剂量的调整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三)特殊人群的使用

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以及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拜糖平的使用需要特别谨慎。这些特殊人群在使用拜糖平时,应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选择其他更适合的药物。

(四)药物相互作用

拜糖平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例如,如果拜糖平与磺脲类药物、非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一起使用,可能需要减少这些药物的剂量,以避免出现低血糖。因此,在使用拜糖平期间,如果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一定要告知医生,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五)低血糖的处理

虽然拜糖平单独使用时低血糖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在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时,仍可能出现低血糖。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使用葡萄糖纠正,进食淀粉类食物无效。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拜糖平时,应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或糖果,以备不时之需。

四、拜糖平的副作用及处理

(一)胃肠道副作用

拜糖平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包括胃肠胀气、腹泻、恶心、呕吐等。这些副作用通常与药物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作用机制有关。如果患者在服用拜糖平后出现这些症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缓解:

• 调整饮食:减少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如米饭、面条、馒头等,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蔬菜、水果等。

• 逐渐增加剂量:如果患者对拜糖平的副作用不耐受,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剂量,让身体逐渐适应。

• 咨询医生:如果胃肠道副作用严重,应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二)皮肤副作用

部分患者在服用拜糖平后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红斑、瘙痒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进行过敏原检测和相应的治疗。

(三)肝功能异常

少数患者在服用拜糖平后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黄疸、肝药酶升高等。如果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进行肝功能检查。

五、拜糖平的临床研究与疗效

(一)降低餐后血糖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拜糖平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例如,在一项研究中,拜糖平组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下降更加显著,与二甲双胍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拜糖平在控制餐后血糖方面略优于二甲双胍。

(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长期使用拜糖平不仅可以降低餐后血糖,还能逐渐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其水平的降低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拜糖平能够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

好的,继续为您补充内容:

(三)保护胰岛细胞

拜糖平通过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保护胰岛细胞的功能,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胰岛细胞功能往往处于代偿状态,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胰岛细胞功能会逐渐下降。拜糖平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急剧升高,从而减少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压力,有助于保护胰岛细胞的功能。这种保护作用对于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心血管保护作用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拜糖平可能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拜糖平通过改善血糖控制、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水平等多种机制,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积极影响。例如,一些研究显示,拜糖平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心肌梗死、中风等。

六、拜糖平的适用人群与不适用人群

(一)适用人群

• 2型糖尿病患者:拜糖平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那些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来源且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拜糖平能够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 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由于拜糖平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对于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它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减轻体重,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控制,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不能耐受其他降糖药的患者:有些患者可能对其他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存在不耐受的情况,如胃肠道副作用、低血糖风险等。对于这些患者,拜糖平可能是一个相对安全且有效的替代选择。

(二)不适用人群

• 1型糖尿病患者:拜糖平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其效果有限。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问题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因此需要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拜糖平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研究数据,一般不建议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拜糖平。

• 儿童和青少年:拜糖平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患者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证实。因此,通常不建议18岁以下的患者使用拜糖平。

•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拜糖平的代谢和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和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拜糖平。

七、拜糖平与其他降糖药的比较

(一)与二甲双胍比较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心血管保护作用。与二甲双胍相比,拜糖平在降低餐后血糖方面可能略胜一筹,但在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方面,二甲双胍的效果更为显著。此外,二甲双胍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主要为胃肠道不适,但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因此,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血糖控制情况、体重、并发症等)来决定是否使用拜糖平或二甲双胍。

(二)与磺脲类药物比较

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磺脲类药物相比,拜糖平的低血糖风险较低,尤其适合老年患者或有低血糖风险的患者。然而,磺脲类药物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效果较好,对于空腹血糖较高的患者可能更为适用。此外,磺脲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而拜糖平则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体重、低血糖风险等因素。

(三)与胰岛素比较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尤其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相比,拜糖平的作用机制不同,主要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虽然拜糖平可以降低餐后血糖,但对于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的患者,其效果有限。此外,胰岛素的低血糖风险较高,需要患者严格监测血糖,而拜糖平单独使用时低血糖风险较低。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胰岛功能、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来决定是否使用胰岛素或拜糖平。

八、如何正确使用拜糖平

(一)饮食控制

虽然拜糖平可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饮食控制。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拜糖平时,仍需严格控制饮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建议患者采用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模式,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白面包等)的摄入。此外,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也非常重要,避免过量进食导致血糖升高。

(二)运动锻炼

运动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使用拜糖平的糖尿病患者来说也不例外。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建议患者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低血糖等情况。

(三)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使用拜糖平的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可以帮助了解药物的疗效和调整用药方案。建议患者在使用拜糖平期间,每天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四)定期体检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拜糖平期间,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检查。定期体检可以帮助及时发现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方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九、总结

拜糖平作为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抑制肠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此外,拜糖平还具有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水平、保护胰岛细胞等多种作用。虽然拜糖平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但通过合理使用和调整剂量,大多数患者可以耐受。在使用拜糖平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和定期体检,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随着对拜糖平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探索,它将在糖尿病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关注我的健康频道,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让我们一起守护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阿卡波糖(拜糖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阿卡波糖(拜糖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控制血糖水平是首要任务,而阿卡波糖作为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因其良好的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良好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对较少的副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将对阿卡波糖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进行科普性的介绍。

一、阿卡波糖的药理作用

阿卡波糖,又称为拜糖平或拜糖苹,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通过在小肠上部细胞刷状缘处与α-葡萄糖苷酶可逆性地结合,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延缓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具体来说,阿卡波糖可以抑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等多种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使得淀粉、蔗糖等复杂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寡糖(如麦芽糖、麦芽三糖)和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的速度减慢,进而减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除了降低血糖外,阿卡波糖还具有其他一些药理作用。例如,它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的过度分泌,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阿卡波糖还能改善胃肠道功能,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

二、阿卡波糖的临床应用

阿卡波糖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尤其是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降糖药物如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胰岛素等合用,以进一步增强降糖效果。在临床应用中,阿卡波糖的主要作用特点包括:

降低餐后血糖:阿卡波糖主要通过延缓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对于餐后血糖升高明显的患者尤为适用。

改善胰岛素抵抗:阿卡波糖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的过度分泌,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

降低血脂水平:阿卡波糖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改善血脂代谢紊乱,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改善胃肠道功能:阿卡波糖可以抑制胃排空,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改善胃肠道功能。

阿卡波糖的临床应用广泛,不仅适用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适用于已接受其他降糖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此外,阿卡波糖还可用于糖耐量异常患者,有助于延缓其发展成为糖尿病。

三、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

虽然阿卡波糖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较少的副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

胃肠道反应:阿卡波糖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腹泻、腹痛等。这是由于未被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进入大肠后发酵产生气体所致。这些胃肠道反应通常在用药初期出现,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为减轻胃肠道不适,可采用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的方法。

低血糖反应:阿卡波糖本身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但在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时需注意低血糖的风险。因此,在联合用药时应适当减少其他降糖药物的用量,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肝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在使用阿卡波糖后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等。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过敏反应:个别患者可能对阿卡波糖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治疗。

此外,阿卡波糖还可能引起一些其他不良反应,如头痛、乏力等。但总体来说,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且轻微,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并继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