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二型糖尿病慢性肾脏病(二型糖尿病慢性肾炎药物控制血糖7.4后降不下去了)

九派健康 0
文章目录:

康健园 | 从规范管理看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诊疗策略

【来源:新民晚报】

如今,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规范治疗成为关注焦点,临床前沿成果充分展示了全球领先药企在慢性疾病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对治疗趋势的探索,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治疗选择,推动了慢性疾病管理理念的进步。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规范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临床统计显示,约40%的糖尿病患者会伴发慢性肾脏病,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患者数量随着糖尿病发病人数的上升而不断攀升,已经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重要住院病因,同时也是导致我国新增血透患者的首位原因。当前,我国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包括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终末期肾病风险高以及蛋白尿进展风险高。中国人群的高盐饮食习惯以及盐敏感基因背景,进一步加剧了挑战,使防治形势更为严峻。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丁小强教授指出,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慢性疾病,其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发病隐匿。既要“攻”更要“守”,这是当下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策略,也就是在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基础上,把治疗目标转向关注肾心结局的改善,实现长期持续的靶器官保护,以及心-肾-代谢综合管理。《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提出,对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不应仅关注对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控制,还应同时结合使用肾心靶器官保护药物,以达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

既往,当患者的化验指标出现好转时,一般会考虑调整治疗方案,比如停药或者减量以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现在,除了可视化指标的改善外,医生会更加关注持续用药所带来的远期获益。

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进展机制复杂,血流动力学失调、代谢异常以及炎症纤维化是三大核心驱动因素。其中,炎症与纤维化贯穿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全过程,因此早期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治疗方案主要以干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通路的药物为主,直接靶向炎症纤维化通路的解决方案尚且缺乏。

作为一种新型的选择性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通过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的活化来抑制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研究表明,非奈利酮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还能够有效延缓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进展。此外,非奈利酮还表现出多维的心血管获益,这对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长期管理尤为重要。

丁小强教授强调,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干预,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新型的选择性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获批上市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并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潘嘉毅)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康健园 | 从规范管理看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诊疗策略

如今,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规范治疗成为关注焦点,临床前沿成果充分展示了全球领先药企在慢性疾病领域的研发实力和对治疗趋势的探索,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治疗选择,推动了慢性疾病管理理念的进步。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规范治疗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临床统计显示,约40%的糖尿病患者会伴发慢性肾脏病,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患者数量随着糖尿病发病人数的上升而不断攀升,已经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重要住院病因,同时也是导致我国新增血透患者的首位原因。当前,我国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包括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终末期肾病风险高以及蛋白尿进展风险高。中国人群的高盐饮食习惯以及盐敏感基因背景,进一步加剧了挑战,使防治形势更为严峻。

对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丁小强教授指出,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慢性疾病,其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发病隐匿。既要“攻”更要“守”,这是当下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策略,也就是在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基础上,把治疗目标转向关注肾心结局的改善,实现长期持续的靶器官保护,以及心-肾-代谢综合管理。《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提出,对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不应仅关注对血糖、血压等危险因素的控制,还应同时结合使用肾心靶器官保护药物,以达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实现临床获益最大化。

既往,当患者的化验指标出现好转时,一般会考虑调整治疗方案,比如停药或者减量以降低患者的用药负担;现在,除了可视化指标的改善外,医生会更加关注持续用药所带来的远期获益。

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和进展机制复杂,血流动力学失调、代谢异常以及炎症纤维化是三大核心驱动因素。其中,炎症与纤维化贯穿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全过程,因此早期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治疗方案主要以干预血流动力学和代谢通路的药物为主,直接靶向炎症纤维化通路的解决方案尚且缺乏。

作为一种新型的选择性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通过阻断盐皮质激素受体的活化来抑制炎症和纤维化的发生。研究表明,非奈利酮不仅能够显著降低蛋白尿水平,还能够有效延缓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进展。此外,非奈利酮还表现出多维的心血管获益,这对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长期管理尤为重要。

丁小强教授强调,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干预,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新型的选择性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的获批上市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以最大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并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潘嘉毅)

更多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患者将受益于新版医保目录实施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简称“新版医保药品目录”)3月1日在全国正式实施。拜耳公司用于治疗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的可申达®(非奈利酮片)纳入其中,价格从原来的每盒400多元大幅下降近80%。非奈利酮纳入新版医保目录,让临床医生可以尽早为患者制定可及性高、为肾心提供双重保护的治疗方案,从临床价值和成本效益来说,对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关键Ⅲ期的FIDELIO-DKD研究显示,非奈利酮可以持续降低蛋白尿幅度达32%,并降低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风险14%和肾脏复合终点事件风险18%。另外,相较全球数据,FIDELIO-DKD研究中国亚组结果表现出更优的肾脏获益趋势,可以降低中国糖尿病相关肾病患者的主要肾脏复合终点风险达41%,且同时具心血管获益。

中国有糖尿病患者约1.3亿,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超过90%。与此同时,糖尿病与慢性肾脏病密切相关,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约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从而易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并大大增加其患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临床上,早期肾脏无明显症状,一旦出现显性蛋白尿,则表明其病程进展速度加快,若不及时加以干预,晚期的治疗将需要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给社会、家庭均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可申达®(非奈利酮片)是一种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于2022年6月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成人患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