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蜜月期(糖尿病蜜月期过后会怎样)
蜜月期并非情侣专属,揭秘糖尿病的“蜜月期”!
“蜜月期”可不是只有新婚夫妇才有哦!
研究发现,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通过规范的强化降糖治疗,就可以拥有一段不用打针吃药而血糖照样正常的幸福时光,故临床上将这段时期叫做糖尿病“蜜月期”,也称为“缓解期”。那么,糖尿病“蜜月期”有多久?是否每位患者都能获得呢?今天,我们邀请到重庆医药高专附属第一医院(市六院、市职防院)专家来为您科普。
01
“蜜月期”维持时间有多久?
因为糖尿病的患者胰岛功能的衰竭是进行性的,因此“蜜月期”时间长短与糖尿病的类型、病程的长短、胰岛功能损伤程度等因素有关。1型糖友的“蜜月期”往往只有几个月,很少超过一年,而2型糖友的“蜜月期”最长可达13年。
02
是否每个糖友都能获得“蜜月期”呢?
“蜜月期”大多出现在早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中,并非每位糖尿病患者都能获得。
蜜月期的诱导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年龄
专家认为年轻糖尿病患者残留有功能的胰岛细胞较多,各项机体功能较年老患者更强,更容易诱导出“蜜月期”,而年龄较大的患者临床上常有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病情不易被察觉,故患者很可能已经患病较长时间,导致病情缓解率越低。
2.性别
男性患者在予以强化治疗方案后更易诱导出“蜜月期”,其主在于:男性患者发病多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而女性患者除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外,还受体内雌激素水平改变等的影响,女性在进入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的减少会影响糖脂代谢,出现胰岛素抵抗,从而加大了纠正女性初诊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的难度。
3.体质指数(IBM)
高BMI 患者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而胰岛细胞功能相对损害较轻,因而当血糖被强化控制后,糖毒性缓解,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和 β 细胞功能恢复。固肥胖者获得蜜月期机会较多,蜜月期持续时间较长。
4.病程长短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β 细胞功能损害随着病程的延长逐渐加重。因此病程越短,越早进行干预治疗,诱导蜜月期的成功率越高。
5.诱导治疗
西医 :目前不少西医学的临床研究证实,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诱导出蜜月期。通过人为地给予外源胰岛素,减轻高糖对胰岛 β 细胞的继续刺激,使胰腺暂时处于“休眠”状态,可以促进部分胰岛 β 细胞功能的逆转。
中医药:中医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当代初发 DM 患者有明显作用。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展性代谢性疾病,因其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因此“蜜月期”是每位糖尿病患者可以追求的最理想状态。
但是,如果糖友在“蜜月期”这期间暴饮暴食、缺乏锻炼,就会大大缩短“蜜月期”哦!最后,希望每一位糖友都能进入“蜜月期”,早发现、早治疗、遵医嘱严格控制饮食、勤锻炼从此刻做起。
专家简介
来源: 华龙网
糖尿病也有“蜜月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前两天,医生在给他的一位患者打随访电话的时候,这位刚出院一个多月的1型糖尿病患者骄傲地对他说:“我的糖尿病治愈了,现在不用注射胰岛素,也不用吃降糖药,血糖控制得非常好”。还特意表扬了医生妙手回春呢!
难道患者的糖尿病真的好了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现在的医学技术是不能“治愈”糖尿病的,此患者说的病情,其实是1型糖尿病的“蜜月期”。
可能很多人就有疑问了,什么?糖尿病也有“蜜月期”?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新诊断的1型糖尿病病人中,60%~70%的病人在其自然病程中,有一个对外源性胰岛素即注射的胰岛素需求减少的阶段,我们称之为临床缓解期或“蜜月期”。
病人会出现一个特点——
即使注射少量的胰岛素甚至不用胰岛素,血糖都能控制在正常水平。但是蜜月期是短暂的,每个病人持续时间不同,短者数周,一般不超过1年,但在国内也有5年的个例报道。
早在1940年Jackson就认为,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应用外源胰岛素起始治疗,“β细胞休息”和纠正“葡萄糖毒性”是“蜜月期”发生的主要机制,目前这一观点仍然被广泛接受。
关于“蜜月期”持续的时间或进展与下面的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1、5-12岁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发生率高于0-5岁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有研究报道说“蜜月期”的发生率与患者的年龄岁数呈正相关。
2、C肽水平与缓解率和持续时间也有明显相关性。
3、症状的持续时间和发病时血糖的水平可能与“蜜月期”持续的时间负相关。
4、但也有研究报道称无明显差异持续的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或胰岛细胞胞浆抗体(ICA)抗体阳性,临床缓解率的发生较抗体阴性者更低。
5、目前免疫因素、种族、HLA类型也能影响“蜜月期”的发生及持续时间。
随着疾病的进展,胰岛β细胞将被进一步破坏,“蜜月期”结束,每个人的特质不同,出现的可能性及持续的时间都不尽相同。只有正确了解1型糖尿病及“蜜月期”的相关知识,才能理性地应对“蜜月期”。
1、正确认识“蜜月期”,严格管理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于1型糖尿病病人而言,“蜜月期”确实是一种“福利”。但如果我们对这个“蜜月期”认识不足,以为糖尿病“治愈”了,继而停药,甚至将原本严格遵守的健康饮食习惯也全部抛弃,那就得不偿失了。常有病人因此出现急性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治疗,严重者还会有生命危险。因此,“蜜月期”的1型糖尿病患者仍然要按照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自己,健康科学的膳食,适度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2、密切监测血糖以及身体状况的变化,及时发现“蜜月期”的结束
在“蜜月期”大部分患者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甚至停用,如果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小剂量的胰岛素应用可延长“蜜月期”的持续时间。停用后密切监测血糖,注意观察自己身体状态有何不适,比如是否有口渴、多饮、多尿、乏力症状及体重的情况,身体是否存在感染、外伤、应激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蜜月期”的结束。
3、定期随访
在“蜜月期”也应该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血压、血脂、糖化等情况定期筛查并发症,若存在并发症应及时根据医嘱治疗。在“蜜月期”完善自我管理,才是明智之举。
最后,专家也特别提示大家,“蜜月期”只是1型糖尿病暂时缓解的阶段,并不是治愈,胰岛素细胞的功能最终仍不可避免地进入衰竭阶段。“蜜月期”过后,胰岛素的用量通常要逐渐增加的。再次希望广大“糖友”可以正确认识“蜜月期”。
来源: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
一个故事告诉你: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是怎么回事
“主任,好感谢你,你治好了我的糖尿病,我今天是来复查的”。
治好了糖尿病?我听到此类讲话一向很谨慎,因为我知道,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目前不能根治,只有“江湖游医”才会有如此“药到病除”的说法。
进一步追问:
患者李某,女,28岁,2年前因“口干、多饮、多尿、体重下降2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后检查,肥胖体型,体重指数(BMI)28kg/m²,空腹血糖1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0%,胰岛素及C-肽水平正常,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知道病情后非常吃惊,不相信自己这么年轻就患有糖尿病。
考虑患者为初发2型糖尿病,充分评估病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出院后继续予每天4次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1个月,其后停用胰岛素。
血糖正常,多次复查空腹血糖4-6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8mmol/L左右。
我马上明白,这不是糖尿病治愈了,而是糖尿病强化治疗后,一种暂时的缓解状态,即糖尿病的“蜜月期”(Honeymoon Period)。
什么是糖尿病的强化治疗
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是指对于明显高血糖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或者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方案,使血糖严格达标,解除高糖毒性,部分恢复胰岛功能。
强化治疗空腹血糖要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应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强化治疗的时间为2周-3个月。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合强化治疗
强化治疗适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9%或空腹血糖>11.1 mmol/L,可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对B细胞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什么是糖尿病的“蜜月期”
提起糖尿病的“蜜月期”,也许很多人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
糖尿病患者早期接受治疗后,部分人会出现临床症状缓解的现象,患者胰岛功能部分恢复,甚至可以停用降糖药物,并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血糖,这一过程被称为糖尿病的“蜜月期”。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宝贵,如何获得并把握好“蜜月期”,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
强化治疗后哪些患者不需要继续使用降血糖药物
胰岛素强化治疗,会使部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临床缓解,即进入糖尿病的“蜜月期”,维持“蜜月期”的时间长短不等,从数月到数年不等。
如果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维持在7.0mmol/L以内,非空腹血糖≤10.0mmol/L,可不需要继续使用降血糖药物,血糖超过此范围,则要继续使用降血糖药物。
如何获得“蜜月期”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早发现、早诊断、早强化、早达标:对于符合条件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或者多次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是诱导“蜜月期”的重要因素,时间要早,强化治疗要达标。
加强生活方式干预与病情监测:“蜜月期”内,如果患者能够严格控制饮食、积极加强运动锻炼、禁烟限酒、注意自我监测,定期随访,严格控制血糖、体重、血脂等在目标范围,就可以延长“蜜月期”的时间,相反,如果不控制饮食、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蜜月期”时间的缩短。
对于从“蜜月期”重新进入高血糖的患者:在积极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可尝试再次强化治疗,有诱导再次进入“蜜月期”的希望。
。。。。。。。。。。。。。。。。。。
“蜜月期”对于糖尿病患者很重要,我们要格外珍惜,希望它维持得更久一些,但是,如果有一天“蜜月期”离我们而去,糖尿病患者也不要灰心,在医生的指导下、在自我的管理下,通过正规治疗,一样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患者李某听了我的解释,高兴地点了点头,笑着说:“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蜜月期”,积极配合治疗”。
今日互动
“关于糖尿病蜜月期,您有哪些问题,欢迎留言?”
作者:梅高财 主任医师
单位: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怀化市肿瘤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怀化市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怀化市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