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糖尿病老人(养老院糖尿病老人多吗)
- 1、老人养老院内摔倒,近一小时无人救扶;家属称停用降糖药近两月,摔倒数日后医治无果去世
- 2、老人养老院内摔倒,近一小时无人救扶;家属称停用降糖药近两月,摔倒数日后医治无果去世
- 3、北京昌平:爱心滋润一座城 阳光洒满养老院
老人养老院内摔倒,近一小时无人救扶;家属称停用降糖药近两月,摔倒数日后医治无果去世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雅璇 梁展豪
近日,福州市民林女士拨打968880报料称,其父今年2月入住福康养温泉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以下简称福康养养老院),6月底因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等症状送医,加之多种并发症,几日后去世。林女士说,事后得知父亲去世前降糖药停用近两个月,且曾摔倒在地近一小时无人救扶,其间三进急诊室,院方始终未提及老人摔倒一事。
林女士认为,养老院未尽到看护、告知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此,养老院一工作人员回应称,老人漏服降糖药、摔倒未告知家属等情况系沟通上存在问题,目前保险公司正介入调查。
停用降糖药近两月 老人乏力、头晕送急诊
“6月25日晚,父亲出现乏力、头晕,被送往医院急诊抢救室,经诊断为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医生表示与停用降糖药有关。6月27日中午父亲回到养老院,28日夜里又因为胸闷、心率不稳定急诊,第二天早上才送回养老院。”林女士回忆道,之后老人的病情并未好转,6月30日下午,老人因“反复人事不省伴肢体抽搐18小时余”再次住院,最终于7月3日清晨因医治无效去世。
6月25日晚老人入院后,医护人员曾告知林女士,老人的血糖值高到无法测量,她才知道老人已漏服降糖药近两个月。“父亲是今年3月份入住福康养养老院的,入院前我特意整理了一份药单,叮嘱护理人员按时配药,(漏药)说明他们工作上存在疏漏。父亲去世后,(养老院)院长提出她可以个人支付我们一万多元的医疗费用。”林女士说,因父亲今年已82岁,身体机能原本就在衰退,加之还有多种基础病,她便不愿再追究责任。
老人三进急诊室 院方始终未告知摔倒事宜
令林女士没想到的是,几日后家属查看监控发现,老人去世前还有一些事情被养老院隐瞒。
7月5日,老人家属办完葬礼后前往养老院办理结算手续并收拾遗物,其中有一台家属安装的监控设备。林女士说:“7月6日,我们因思念父亲才想到要查看监控,却发现了惊人的一幕:父亲曾于6月23日中午摔倒在地,随后的51分钟都无人进门。”
通过林女士提供的监控视频,记者看到老人先是从床上站起,缓慢挪步至床边倒水,13时24分要回到床上时不慎摔倒在床沿边,其间喊着“来人、救命”,均无人回应,直至14时15分护理员才进来将其扶起。
“父亲三次急诊期间,养老院从未提过老人摔倒过。”林女士认为,如果院方曾提醒家属,那么在老人住院时就可以做相关的脑部检查。医院出具的死亡记录显示,老人的死亡诊断为硬膜下血肿(右侧额、颞、顶、枕叶)、Ⅰ型呼吸衰竭等。一名三甲医院医生告诉记者,硬膜下血肿是指头部受到摔伤、外伤打击或车祸后发生于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颅内血肿。
根据林女士提供的养老机构服务合同,林老先生的养老服务费为每月7400元,照料等级为“介护A”,其中包含健康管理21项、生活照护15项等。合同中还规定:当乙方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通知乙方监护人、丙方或者其他紧急情况联系人;乙方在入住期间突发疾病或身体伤害事故,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监护人、丙方,及时联系120等医疗急救机构。
院方:以为老人只是从床上“滑落”
7月16日,记者来到福康养养老院,尝试联系养老院院长王女士,对方以“将此事交由保险公司处理”为由拒绝接受采访。7月23日,记者再次来到养老院,工作人员仍称“保险公司还在走流程”,调查结果还不明确。
林女士已经交代用药,为何老人还会停服降糖药近两个月?工作人员表示,林女士曾将老人在家服用剩余的药物交由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误以为其中包含了老人应服的所有药物。“按照规定,家属给老人带药应先到药房登记、签字,再由药房统一配药。如果说家属自行给老人服药,那出了什么问题要由家属来承担的。”对此林女士表示,在与护理员、院长沟通中,都没人提醒她。
为何老人摔倒长达51分钟无人发现?工作人员回应称,当时恰好是午休时间,一般情况下老人会卧床休息;此外护工也并非“一托一”照料老人,要协助其他老人洗澡、穿衣等。她强调:“我们都会提醒腿脚不便的老人,如有需要拿取物品,可以按床头铃呼唤护理人员,以避免意外发生。”
至于事后未及时告知家属,工作人员解释,护理员将老人扶起后,误以为老人只是从床上“滑落”,上报给院方的也是“老人不慎滑倒”,随后院长看望老人时,见其并无大碍,因此未告知家属。
“现在我们也在等待保险公司的鉴定结果,如果确定院方存在哪些责任,我们也不会逃避。”工作人员称,将会持续跟进保险公司的调查进度,并及时反馈给家属。
律师:养老院明显具有过错
那么,在此事件中养老院有何责任?
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闽天律师事务所沈展昌律师认为,老人在养老院期间漏服降糖药近两个月,同时,老人在摔倒后长达51分钟才被扶起,且养老院又未及时将摔倒之事告知家属,养老院明显具有过错。
如果养老院的前述过错与老人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养老院应当对老人的死亡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养老院的行为若违反了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的约定,家属也有权要求养老院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编辑:林威
老人养老院内摔倒,近一小时无人救扶;家属称停用降糖药近两月,摔倒数日后医治无果去世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雅璇 梁展豪
近日,福州市民林女士拨打968880报料称,其父今年2月入住福康养温泉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以下简称福康养养老院),6月底因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等症状送医,加之多种并发症,几日后去世。林女士说,事后得知父亲去世前降糖药停用近两个月,且曾摔倒在地近一小时无人救扶,其间三进急诊室,院方始终未提及老人摔倒一事。
林女士认为,养老院未尽到看护、告知义务,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此,养老院一工作人员回应称,老人漏服降糖药、摔倒未告知家属等情况系沟通上存在问题,目前保险公司正介入调查。
停用降糖药近两月
老人乏力、头晕送急诊
“6月25日晚,父亲出现乏力、头晕,被送往医院急诊抢救室,经诊断为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医生表示与停用降糖药有关。6月27日中午父亲回到养老院,28日夜里又因为胸闷、心率不稳定急诊,第二天早上才送回养老院。”林女士回忆道,之后老人的病情并未好转,6月30日下午,老人因“反复人事不省伴肢体抽搐18小时余”再次住院,最终于7月3日清晨因医治无效去世。
6月25日晚老人入院后,医护人员曾告知林女士,老人的血糖值高到无法测量,她才知道老人已漏服降糖药近两个月。“父亲是今年3月份入住福康养养老院的,入院前我特意整理了一份药单,叮嘱护理人员按时配药,(漏药)说明他们工作上存在疏漏。父亲去世后,(养老院)院长提出她可以个人支付我们一万多元的医疗费用。”林女士说,因父亲今年已82岁,身体机能原本就在衰退,加之还有多种基础病,她便不愿再追究责任。
老人三进急诊室
院方始终未告知摔倒事宜
令林女士没想到的是,几日后家属查看监控发现,老人去世前还有一些事情被养老院隐瞒。
7月5日,老人家属办完葬礼后前往养老院办理结算手续并收拾遗物,其中有一台家属安装的监控设备。林女士说:“7月6日,我们因思念父亲才想到要查看监控,却发现了惊人的一幕:父亲曾于6月23日中午摔倒在地,随后的51分钟都无人进门。”
通过林女士提供的监控视频,记者看到老人先是从床上站起,缓慢挪步至床边倒水,13时24分要回到床上时不慎摔倒在床沿边,其间喊着“来人、救命”,均无人回应,直至14时15分护理员才进来将其扶起。
“父亲三次急诊期间,养老院从未提过老人摔倒过。”林女士认为,如果院方曾提醒家属,那么在老人住院时就可以做相关的脑部检查。医院出具的死亡记录显示,老人的死亡诊断为硬膜下血肿(右侧额、颞、顶、枕叶)、Ⅰ型呼吸衰竭等。一名三甲医院医生告诉记者,硬膜下血肿是指头部受到摔伤、外伤打击或车祸后发生于硬脑膜下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是颅脑损伤常见的颅内血肿。
根据林女士提供的养老机构服务合同,林老先生的养老服务费为每月7400元,照料等级为“介护A”,其中包含健康管理21项、生活照护15项等。合同中还规定:当乙方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通知乙方监护人、丙方或者其他紧急情况联系人;乙方在入住期间突发疾病或身体伤害事故,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监护人、丙方,及时联系120等医疗急救机构。
院方:
以为老人只是从床上“滑落”
7月16日,记者来到福康养养老院,尝试联系养老院院长王女士,对方以“将此事交由保险公司处理”为由拒绝接受采访。7月23日,记者再次来到养老院,工作人员仍称“保险公司还在走流程”,调查结果还不明确。
林女士已经交代用药,为何老人还会停服降糖药近两个月?工作人员表示,林女士曾将老人在家服用剩余的药物交由护理人员,护理人员误以为其中包含了老人应服的所有药物。“按照规定,家属给老人带药应先到药房登记、签字,再由药房统一配药。如果说家属自行给老人服药,那出了什么问题要由家属来承担的。”对此林女士表示,在与护理员、院长沟通中,都没人提醒她。
为何老人摔倒长达51分钟无人发现?工作人员回应称,当时恰好是午休时间,一般情况下老人会卧床休息;此外护工也并非“一托一”照料老人,要协助其他老人洗澡、穿衣等。她强调:“我们都会提醒腿脚不便的老人,如有需要拿取物品,可以按床头铃呼唤护理人员,以避免意外发生。”
至于事后未及时告知家属,工作人员解释,护理员将老人扶起后,误以为老人只是从床上“滑落”,上报给院方的也是“老人不慎滑倒”,随后院长看望老人时,见其并无大碍,因此未告知家属。
“现在我们也在等待保险公司的鉴定结果,如果确定院方存在哪些责任,我们也不会逃避。”工作人员称,将会持续跟进保险公司的调查进度,并及时反馈给家属。
律师:
养老院明显具有过错
那么,在此事件中养老院有何责任?
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闽天律师事务所沈展昌律师认为,老人在养老院期间漏服降糖药近两个月,同时,老人在摔倒后长达51分钟才被扶起,且养老院又未及时将摔倒之事告知家属,养老院明显具有过错。
如果养老院的前述过错与老人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根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养老院应当对老人的死亡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养老院的行为若违反了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的约定,家属也有权要求养老院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编辑:林威
北京昌平:爱心滋润一座城 阳光洒满养老院
10月18日,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阳光之城养老院才艺表演活动如期举行。100多位老人满怀喜悦地参加了属于自己的各种节目,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人切实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踏实、满足和温馨。员工们忙碌其间不亦可乎,现场观看体验的亲属们露出欣慰赞许的表情,爱的阳光洒满整个养老院,温暖着一座城。
阳光之城养老院刘红院长带我们参观了整个养老院的餐饮、起居、活动、健身、康养、医疗等对老人们的日间照料和生活娱乐各个细节,切身体会到了这个挂满锦旗和各种奖牌的养老院,处处浸润着爱的关怀和情意,令人动容。
2024年10月18日,阳光之城养老院院长刘红和支部书记马红珍在介绍养老院情况。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让爱的雨露滋润生命的根叶
养老院生活设施齐全、房间干净明亮,老人们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走进阳光之城养老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工作人员们亲切的笑容和热情的问候。这里的每一位护理员都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和爱心,他们用心呵护着每一位老人的生活起居。无论是日常的饮食照料、身体护理,还是精神上的陪伴和关怀,工作人员都无微不至,让老人们在这里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养老院注重老人们的健康管理,每天早上,老人们都会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起做操,锻炼身体,保持活力。养老院设有专门的医务室,配备医生和护士,为老人提供日常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监测,定期为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同时,养老院还为老人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太极、手工制作等,帮助他们保持身体的活力和健康。在饮食方面,阳光之城养老院更是精心安排。专业的营养师根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口味需求,制定出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食谱。每日三餐,菜品丰富多样,新鲜的食材和精湛的烹饪技艺,让老人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
医疗是重要的基础保障。在阳光之城养老院,有一位患有严重糖尿病的老人。养老院的医疗团队不仅为老人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还安排了专门的护士定时监测她的血糖,提醒她按时用药。一次,老人的血糖突然急剧下降,出现了昏迷症状。医生迅速赶到,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将她送往医院。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老人转危为安。老人的子女感动得热泪盈眶,对养老院的医疗保障工作赞不绝口。
2024年10月18日,阳光之城养老院的老人们在书画室练书法。
养老院建立专属家属群,贴心举措家属称赞。养老院为每一个入住的老人精心建立了多对一的家属群。群里有老人的子女、孙辈,以及养老院的服务团队,实时传播老人活动、用餐等照片视频,大家在这个小小的数字空间里,共同关注着老人的点滴生活,用爱和责任为老人编织起一个温暖的守护网。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让快乐和幸福成为情感的主旋律
才艺表演是老人们喜欢的活动之一。养老院陈列着很多令人惊叹的精美的手工制品,这些充满创意与巧思的作品,都是老人们亲手制作的。在养老院后院,看到一排排精美的风车,这是刘爷爷用废旧材料制作而成,有的是易拉罐改造的,有的源于可乐瓶,还有的是废旧矿泉水瓶。在刘爷爷的巧手下,这些原本要被丢弃的物品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的风车。无论是造型独特的三叶风车,还是充满创意的多叶风车,每一个都倾注了张爷爷的心血和智慧。他用心地剪裁、拼接、装饰,让这些废旧物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在刘爷爷带动下,老人们各自拿出自己的拿手绝活,才艺展示架上,作品琳琅满目,丰富生动。有一位心灵手巧的老人,用普通的衣架铁丝为材料,运用铁丝的柔韧性和可塑性,通过弯曲、扭转,创造出形态各异、做工精细的自行车和三轮车。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老人高超的手工技艺,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昌平区阳光之城养老院的老人手工才艺作品展示(局部)。
唱歌是老人们喜爱日常活动,他们在歌唱中抒发感情、愉悦生活。养老院总是充满着爱和温暖,庄老在阳光之城感受到家的温暖,用爱为养老院创作了一首名为《歌唱阳光之城养老院》的歌曲,用动人的旋律和真挚的歌词表达了对院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这首歌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歌曲,更是老人们对养老院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它象征着养老院为老人们营造的温馨、和谐的环境,最后一句歌词“健康长寿能实现”,深切地反映了自己美好的幸福晚年和老人们在此享受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相信这首《歌唱阳光之城养老院》之歌将会在养老院中传唱不衰,激励着更多的人用心去关爱老人,为他们创造更加健康快乐的美好生活。
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精神文化生活是健康长寿的密码
除了物质生活的保障,阳光之城养老院还非常关注老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养老院设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书画室。每天下午,养老院的老年合唱队都会开展活动,歌声悠扬,充满欢乐。此外,还定期组织文艺表演、书画展览、生日会等活动,让老人们的生活充满乐趣和欢乐。
养老院节日的氛围总是格外浓厚。无论大小节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会演都会如约而至。老人们展现自我、绽放光彩,令人惊叹的是,每一个节目老人们都积极参与,在养老院的舞台上,年龄只是一个数字。90多岁的老人上台表演的身影比比皆是。
有的一展动人的歌喉,有的扭起不再轻盈的身姿,有的参与小品戏剧表演,更有的用丰富的表情朗诵着美好和生活故事,常常听到老人们用三句半描写养老院的美好生活。特别国庆舞蹈《老两口学毛选》生动展现时代特色,表演不仅在养老院中深受欢迎,获得老人和家属的极高评价,还作为代表作登上区局养老机构的舞台,大放异彩,充分展示了养老院老人的精神风貌。
爱之所向,情之所暖,每一个故事都滋润着亲人一样的感情
阳光之城养老院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和口味。研究菜谱,为老人们变着花样制作各种充满回忆的菜肴。在养老院的餐桌上,炒茄子和蒸茄子总是备受老人们的青睐。厨师用恰到好处的烹饪手法,保留了茄子的原汁原味。炒茄子的香浓,蒸茄子的清淡,都成为老人们舌尖上的享受,尤其是一位百岁老人,每到吃茄子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满足地说道:“我吃到了妈妈的味道。”这句让人听了想流泪的话,饱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阳光之城养老院生活的高度认可。
养老院里的一位张护理员,总是在自己休息时间,主动为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修剪指甲、梳理头发。当老人感激地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张护理微笑着说:“您就像我的亲人一样,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这件事在养老院里传为佳话,大家都被小李的善良和爱心所感动。
养老院有部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经常忘记自己的房间和身边的人。但是,养老院的护理专员始终耐心陪伴在老人身边,用温暖的话语和亲切的笑容帮助特殊老人们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有好几个老人能清晰地叫出了护理专员的名字、喊出来探视的家人,老人会感激的对护理专员说:“谢谢你一直陪着我。”那一刻,大家的眼中闪烁着泪花。
有一位张爷爷,刚入院时,性格孤僻,还患有抑郁症,总是封闭自己,不愿意与人交流。然而,经过养老院里温暖氛围的浸润和工作人员的悉心关怀,张爷爷逐渐发生了令人惊喜的转变。如今的他,不仅完全融入了养老院这个大家庭,还积极争做养老院的志愿者,用自己的力量为大家提供帮助。每天活动时,他会贴心地推着坐轮椅的老人前往活动场地;老人们用餐结束后,他总是帮助工作人员收拾餐盘和桌子;每一次的文艺活动,也都能看到他积极参与的身影。张爷爷的变化如同破茧成蝶,仿佛换了一个人。
在养老院,曾有多位老人,因生病、家庭等原因无奈退院回家。然而,一段时间里,老人们的心中始终怀念着在养老院度过的时光。工作人员贴心的护理服务、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又决定重返养老院。再次踏入养老院的大门时,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激动地告诉大家:“再也不想离开了!”
党建引领,党恩关怀,温暖人心的是真诚美好的情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阳光之城养老院党支部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党支部马红珍书记的带领下,老党员积极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党员们经常与老人们交流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党支部还注重加强养老院的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营造了温馨和谐的养老氛围。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阳光之城养老院全体员工团结一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老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
养老院党支部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世界,让老人们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幸福、尊严的生活。每次养老院党支部活动开场的唱国歌环节庄重而神圣。老人们在这一刻专注的神情中透露出深深的敬畏,大声唱着国歌,激昂旋律饱含着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感。老人们感慨道:“养老院党支部是我们发挥作用的地方,让我们感觉自己还有价值,还能为大家做些事情!”老人们心中的热爱和积极奉献的精神却愈发炽热了。
一桩桩一件件的感人故事,说不尽养老院对老人们的亲人般的感情,诉不完老人们对养老院的热爱和眷恋,美好感人的故事正在继续,还在发生,永远幸福的传递着……
阳光之城切实满足了老人们的养老需求,践行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的“六老”思想。近期,由于历史遗留原因,该养老机构面临搬迁。在昌平区党委政府、区民政局、阳坊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协调支持下,养老院的老人们迎来了新的转机。随着北京市养老事业的发展,昌平区在北七家未来科学城将为阳光之城的老人开启全新的生活篇章,这将是每一个老人沐浴党恩、晚年幸福的又一次见证。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老龄工作,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政策举措,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党恩浩荡如春风,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心,温暖着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