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肺癌会引起糖尿病吗(肺癌并发糖尿病)

康复Therapy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20年,为何有人肺癌,有人没事?医生:吃二甲双胍了吗?

如果一个医生推荐糖尿病患者吃二甲双胍,别犹豫,一定要相信他。

最近碰到了一位老阿姨,这位老阿姨是糖尿病患者,和她聊天的时候,得知一件事情,原来她有一个好朋友也是糖尿病,不过“结局”不太相同。

这两个人年纪相仿,现在都是60多岁了,最重要的是他们去找他们问的时间差不多都有20多年的病史了。

她们的生活习惯也都差不多,饮食很清淡,也注意不吃升糖食物,而且平时挺注重锻炼身体的,都是老患者了,对自己的身体也多加注意。

但就是在上个月,有些事情让两个人心里都不太舒服,因为她的好朋友在体检的时候发现了一种癌症。

肺癌。

刚刚得知这个情况的时候,老阿姨很害怕,感觉自己也有危险,所以去医院进行了体检,发现自己的肺部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才放下心来。

但是老阿姨很纳闷,明明是生活习惯近似的两个人,同样是糖尿病20多年没有什么并发症,为什么朋友还出现肺癌了呢?

这个时候多问了一句:“你和她的用药,很相似吗?”

“不太一样,我们虽然都用胰岛素,不过我还吃二甲双胍。”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二甲双胍的作用就很独特。

@康复Therapy

一、糖尿病和肺癌。

糖尿病患者非常多,在2017年的全球糖尿病地图中可以发现全球糖尿病患者甚至已经达到了4.25亿人。

但是别太害怕,这可是全球的患病人数,但是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也不少,在这些人中1.144亿人是我国的老百姓。

毫无疑问,作为人口大国,我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

在以前我们知道糖尿病发生之后,由于血糖的问题很有可能损伤身体中的血管,比如心血管,脑血管以及肾脏等脏器及器官。

可是,糖尿病癌症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多研究都显示二型糖尿病患者会增加很多种癌症的风险,比如常见的肝癌,子宫内膜癌以及结肠癌。

但是在诸多癌症当中,肺癌和糖尿病的关系更是很值得探讨。

在2007年日本曾经发表过一项大规模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包括15万糖尿病患者,他们发现在这些患者当中,无论是男性糖尿病患者,还是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都显著增高,其中男性的肺癌发病率会升高53%,而女性的肺癌发病率甚至可以升高61%。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糖尿病和肺癌,看起来是各不相干的疾病呀?

二、高血糖可诱导癌症。

虽然我妹子已经得出结论,糖尿病会促进肺癌的发生,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很多学者也都在做类似的研究,在诸多研究当中他们发现血糖对癌症的发生影响很大。

充足的能量供应,使得细胞可以更快,而且毫无限制地增殖,进而也会加剧他们的清洗以及转移。

因为他们对能量的需求很大,所以他们的糖酵解也越加活跃,血糖升高就会对肿瘤细胞的这种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更加促进他们的代谢以及细胞分裂。

所以很显然,血糖升高之后,肿瘤细胞的增殖也就加速了。

类似的研究也很多,有人曾做过实验,把不同肿瘤细胞放在各种浓度的葡萄糖下培养,经过120个小时的孵化,发现如果葡萄糖的浓度达到0.5mmol/L这个时候,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特别是在无糖环境下,所有的肿瘤细胞都会受到显著抑制。

另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很多都控制不好血糖,所以血糖通常不太稳定,但是对肿瘤细胞而言,血糖的波动更容易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不但如此还容易发生脱落,甚至是转移。

而且血糖露露的身高也会诱导氧化应激,这种氧化应激可以破坏细胞的DNA双螺旋结构,并且参与细胞的凋亡,同时可能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所以在这方面的作用下很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特别是肺癌。

三、二甲双胍能抗癌?

虽然糖尿病会促进肺癌的发生,但是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有一种药物可以抵抗这种诱导,甚至可能抗癌。

这个时候就不得不提到大名鼎鼎的二甲双胍了。

很多项研究都显示二甲双胍有潜在的抗癌作用,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以及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都有良好的作用。

曾经有一项研究,涉及非常广泛,在调查了47项独立研究,纳入65,540例糖尿病癌症患者之后,发现在服用二甲双胍后,癌症的发病率会降低31%。

更为可观的是,这些患者因癌症的死亡率会下降34%。

很多科学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二甲双胍在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时候可以改善他们的生存期,让他们活得更久一些。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很多学者都在研究,目前的相关机制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二甲双胍可以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这种通路的激活是在细胞死亡的调控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肺癌细胞中可以诱导肺癌细胞的凋亡。

当然这只是一种学术相关的研究,很多,比如改善高胰岛素血症以及胰岛素抵抗的方面,也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生,促进肺癌细胞的凋亡。

总之,二甲双胍不但是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线用药,而且在抗击肺癌的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同时也能诱导细胞的凋亡,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结。

是不是所有人都应该用二甲双胍来抗击肿瘤呢?

换句话说,没有糖尿病的人,长期服用二甲双胍是不是可以减少肺癌的发生?

别多想,虽然我们有很多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之后,肺癌的发生率及生存期会显著提高,但是目前仍然没有研究表明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吃二甲双胍是有用的。

但是二甲双胍真的有这么神奇的作用吗?

一直以来,二甲双胍的特点都非常突出,是二型糖尿病的首选用药,很多患者都在服用,而且毒性及副作用非常罕见。

特别重要的是二甲双胍的价格非常低廉,以前可能十几块钱一盒,但是随着纳入医保目录之后,二甲双胍一盒可能也就两元多。

有用,便宜,还抗癌,这种药物难道不值得推广吗?

别小看二甲双胍,虽然大家都在吃,但是并不是说这种药廉价就没用,反而是因为他的药效太好了,国家都出面帮着谈价格。

如果医生让你服用二甲双胍,千万别犹豫,听医生的话。

@头条健康#哆咔医生超能团##谣谣零计划##健康明星计划#

参考文献

[1]吴彩霞,朱锦红.糖尿病对肺癌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糖代谢调节治疗[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07):1221-1224.

[2]蒋永源,罗虎,周向东.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10):1114-1117.DOI:10.16571/j.cnki.1008-8199.2014.10.028.

[3]Zhang ZJ, Bi Y, Li S, et al. Reduced risk of lung cancer with metformin therapy in diabetic pati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Epidemiol. 2014;180(1):11-14. doi:10.1093/aje/kwu124

CT最大的缺点是啥?听说核磁更好?医生辟谣:别纠结,听劝就好

司机师傅更容易腰疼,怎么坐着更好?注意细节,医生给您4个建议

新冠疫苗,不良反应有多少?国外疫苗会更好?医生:真相不复杂

有口腔溃疡怎么办?别只知道用维C,医生推荐您更好的方法

62岁阿姨血糖升高竟是肺癌惹祸!警惕这些疾病可能和特殊肺癌相关

62岁的张阿姨,平时身体很好,没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只是近三个月来出现咳嗽,同时伴有血糖升高,餐后血糖最高能达到20毫摩尔每升,很容易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张阿姨很担心,于是就诊于内分泌科,血液检测发现张阿姨的糖皮质激素水平非常高,考虑到张阿姨又伴有咳嗽的症状,内分科医生建议做个胸部CT,结果发现肺部有一个4cm左右的病灶,胸膜受到侵犯,边界不是很光滑,考虑为肺部恶性肿瘤,最终,经内分泌科和呼吸科医生会诊认为,张阿姨的糖尿病竟然是肺癌惹的祸。

肺癌还会引起血糖升高?其实在肺部肿瘤中,有一种肿瘤,非常特殊,它是肿瘤却又不像肿瘤,主要是因为它有「四个不典型」:

1、 症状不典型:肺部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因肺外症状而误诊。

主要的肺外症状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肥胖、关节疼痛、一侧肢体无力、口眼歪斜、骨质疏松、眼睑下垂。

2、肿瘤发展速度不典型:是所有肿瘤中发展比较快的一种,肿瘤增长一倍,只需要一个月!

3、转移早:当原发灶很小的时候就会出现远处血行转移,特别容易转移到脑部,很多患者以脑转移为第一症状。

4、治疗效果不典型:首次放化疗反应敏感,效果佳,瘤体会迅速变小,症状减轻,但很快复发,复发后易产生耐药。

这种特殊的肿瘤就是小细胞肺癌。肺癌分为两种,一种是小细胞肺癌,一种是非小细胞肺癌。从患病率来看,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80%左右,小细胞肺癌约占20%左右。小细胞肺癌顾名思义,细胞小但恶性程度非常高、转移早,预后差。

由于小细胞肺癌能分泌一些特殊的激素,引起内分泌紊乱,出现血糖升高、血压升高、血钾降低、血钙降低、抽搐等。

图源网络

那么,小细胞肺癌导致的血糖升高和糖尿病的血糖升高有何不同?

肺癌导致的血糖升高服用降糖药效果不佳,只有随着癌症治疗的好转而降低。

图源网络

小细胞肺癌除了会出现内分泌异常症状外,还会影响神经系统,出现“脑中风”的症状。

75岁的孙叔叔,2个月前,突然无任何诱因的出现左侧嘴角歪斜、流口水、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出现了偏瘫的表现,家人以为脑中风,就诊于神经科,颅内核磁显示颅内肿瘤,出现了脑水肿。同时胸部CT发现一个2cm左右的病灶,最终确诊为,脑部为肺癌转移灶。

小细胞肺癌引起神经系统的表现分两种:

第一种,转移灶引发压迫症状,如偏瘫等;

第二种,小细胞肺癌会释放一些自身抗体来攻击神经系统,产生免疫性损害,导致出现肌肉疼痛等神经系统症状。

图源网络

众所周知,肺癌的典型症状有咳嗽、咯血、胸痛等,而上述这些不典型症状称为副癌综合征。是癌细胞产生的某些特殊激素、抗原、酶或代谢产物而引起的临床表现。副癌综合征可表现于胸廓以外的各脏器,当肺癌被切除或有效治疗后,症状可缓解,肺癌复发时随之再现。

无论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都与吸烟有关,因此呼吁大家一定要尽早戒烟!另外,4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注重体检,每年做一个胸部CT。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者:芸杉

排版:刘旋

肺癌和糖尿病有关系,中医这样看

小编导读

很多人都不知道,西医学越来越证明肺癌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而且从中医学的角度对于肺癌与糖尿病的关联也有解释。那么,古人是如何应对肺癌和糖尿病的?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解决方法吧!


糖尿病与肿瘤关系密切

它们具备共同的病机

在《金匮要略》这一章中,张仲景说“肺痿之病,从何得之”,首先就提出来这个肺癌是怎么得的。现在我们说肺癌是抽烟引起的,结果两口子抽烟的没得,不抽烟的得了,说是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现在有大气污染,1800年以前的汉代,难道大气也这么污染吗?在当时肺癌也应该是癌症中发病率最高的,甚至还是常见病、多发病,要不然张仲景有这么丰富的经验。

你看他讲到这个病因的时候,他回答“师曰”,自己问自己答,“师曰”,是怎么得出的呢?“或从汗出”,有的人是因为汗出过度,“或从呕吐”,有的人是因为经常呕吐,这个“呕吐”包括治疗采用的吐法,那个时候很常见。“或从消渴”,当然我们现在把消渴和糖尿病完全简单地并述,不一定准确,但也差不多,虽不够,亦不远。

那么在1800年多前张仲景就提出来“消渴”——糖尿病,与肺癌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越来越证明糖尿病与肿瘤的关系是密切的,为什么?我认为,它实质上是具备共同的病机,这种共同的病机就是湿热未去、阴液已伤。用我的话叫“燥湿相混致癌论”,程度严重了,就是癌症了。

燥湿相混致癌论

一种燥湿相混的病机长期存在,不仅仅是肺癌之所以难治的原因,也是糖尿病之所以发生的原因,终身服药效果也不那么令人满意的原因。可见张仲景当时观察是非常详细的,而且是由于小便次数太多,有的大便难,又用泻下药,重亡津液,故得之。那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主要强调了阴虚,阴液亏虚,肺失濡润,则为肺痿。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肺癌以咳嗽为第一临床症状的(比例)约占54%,这种咳嗽多为刺激性、阵发性呛咳,常有咳可不净的感觉,无痰,会有少量泡沫、白腻痰,甚至伴有气管哮鸣,这是西医的说法。

而张仲景在肺痿这一个病下,提到了咳嗽、咽喉不利、浊唾涎沫、气急、喉中水鸡声,就是西医所谓的气管鸣。通常的气管鸣叫。那么在张仲景书中,在以前的《内经》中,没有“哮”字,只有“上气”,《金匮要略》中5次提到了“上气”,我想“上气”就是“哮”,因为“喘”记得次数太多了,没有“哮”,而哮喘本来就是一个病,也是一种典型的症状,所以张仲景在肺痿中间也多次提到上气,这可能是由于肿瘤沿着支气管壁浸润生长造成广泛狭窄,以至于通气不良,到晚期的淋巴结转移,压迫大气管或(隆突),弥漫性肺泡癌,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均可引起哮喘。

当然气短的症候,也可以占到12.8%,咳血或者血痰,这是肺部的肿瘤组织破溃所致的。西医认为以咳血为第一症状出现的肺癌占18.9%。张仲景虽然没有明确说肺痿有咳血,但是到了明代医家王肯堂的《杂病证治准绳》中就明确提出“肺痿”或“咳沫”或“咳血”,说明古今医家,代有发展。

胸疼是很常见的一个肺癌的症状,张仲景是在肺痿和肺痈并列提出时,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肺痿也有胸痛的,所以他说“咳即胸中隐隐痛”,这本来就是肺痿的症状,“脉反滑数”,那就是正常的话,脉数不应该滑数,现在反滑数,那就不仅仅是肺痿了,那就是肺痈咳唾脓血。

从张仲景描述的在肺痿中间遗尿、小便数……必眩来看,就是肺癌脑转移的症状。我个人发现了肺癌应该从肺痿论治,或者说现代医学的肺癌基本上相当于张仲景所讲的肺痿,这样的话,张仲景在肺痿中间的六个方剂,著名的经方就有了用武之地。

在后续的内容中,王三虎教授详细论述了麦门冬汤、甘草干姜汤、射干麻黄汤、皂英丸、厚朴麻黄汤、泽漆汤、人参蛤散、甘草汤、海白冬合汤、葶苈泽漆汤10首经方从“燥湿相混”角度治疗肺癌的用方经验,并配有典型案例。

后续精彩内容及经方治疗30余种癌症的临床经验尽在本书——

图书推荐

《经方抗癌》

本书是著名中本书是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中医肿瘤大家王三虎教授“经方抗癌精品课程”的文字实录版。书中真实记录了王老师推崇仲景经方,应用经方治疗31种肿瘤疾病的丰富经验,内容翔实,条理清晰,引经据典。既忠实还原了原汁原味的课程实况,同时精选了268条课后问答,解答大家学习后的常见疑问。医经方临床家、中医肿瘤大家王三虎教授“经方抗癌精品课程”的文字实录版。书中真实记录了王老师推崇仲景经方,应用经方治疗31种肿瘤疾病的丰富经验,内容翔实,条理清晰,引经据典。既忠实还原了原汁原味的课程实况,同时精选了268条课后问答,解答大家学习后的常见疑问。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经方抗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王三虎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