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有糖尿病还能喝酒吗(糖尿病还能喝酒吗为什么)

金台资讯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可以喝酒吗?医生给了个肯定的回答

从古到今,不管是生活聚餐,还是工作应酬,喝酒都是少不了的一个交际环节。古人讲“觥筹交错,把酒言欢。”现代人则喜欢借酒消愁,又或者为庆祝喜庆之事喝酒。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喝酒成为了很多人迈向健康长寿的一大阻力。特别是对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来说,喝酒不仅不利于控制病情,还可能会引发其他严重后果,比如说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一旦确诊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胰岛素相关的治疗,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即提倡高纤维饮食,避免高糖、高油饮食。就喝酒而言,酒精进入体内,如果没有及时得到代谢,那多余的酒精就容易变成脂肪堆积成体内,这同样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

但是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需要喝酒应酬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喝还是不喝呢?相信不少糖尿病患者对此感到烦恼。那么,到底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喝酒呢?为此,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内分泌科科主任、主任医师赵玲。

糖尿病人可以喝酒吗?药酒可以常喝吗?

“糖尿病病人,总的来说不建议喝酒。”赵玲主任解释道,在日常生活中,啤酒含有一定的糖分,可以引起血糖的波动。此外,糖尿病病人经常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啤酒对尿酸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白酒,老百姓经常说酒能提神能通血管,中医讲酒通血脉、消愁遣兴、少饮壮神,过多损命,所以说它虽然有一定改善循环作用,但是大量饮酒,我们都知道它可以伤肝,可以导致酒精性肝硬化,可以导致酒精性心脏病,可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赵玲主任进一步提到,曾经有一个病人,30多岁就因为长期饮酒导致了脑萎缩,所以它的危害更大。而且常饮白酒对于糖尿病的病人来讲,可能会引起低血糖。特别是使用磺脲类药物的病人,喝白酒可以引起血糖突然下降,这也不是安全的。

但是赵玲主任表示,如果有些病人应酬的时候一定要喝酒,那可以小量地喝干红葡萄酒,但是一天的饮用量也不要超过一两。

至于药酒,赵玲教授直言,“其实我不太建议饮用,因为药酒的原料一般都是用白酒和黄酒来浸泡一些中药材,而白酒、黄酒对糖尿病病人也都是不适合的。”

糖尿病人喝酒会有哪些影响?4大危害不可轻视

酒是很多场合不可缺少的一种饮品,如应酬、亲朋好友相聚上,这些场合都免不了要喝酒,而很多人应该知道如果经常喝酒会给自己对身体带来伤害,特别是糖尿病的糖尿病人,在平时如果经常喝酒容易导致一些副作用的发生。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专科主任医师赵玲在此前接受采访表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不建议喝酒的,比如在平时喝一些啤酒,啤酒当中含有一定量的糖分,喝了之后会引起血糖波动。还有大部分糖尿病人合并有高尿酸血症,喝了啤酒之后会对尿酸造成影响,所以糖尿病人为了健康着想一定要戒酒,不管是啤酒还是白酒最好是远离。

糖尿病人喝酒会带来哪些副作用?

一、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

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是会通过肝脏分解的,而对于正常的人来说,适当的喝酒并不会给肝脏带来太大伤害,但是由于糖尿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比较弱,如果在平时经常喝酒就会导致肝脏的负担加重,从而导致肝损伤,进而容易引起糖尿病肝病。

二、导致血糖不能稳定

由于酒精本身是一种高热量食物,如果糖尿病人没有控制的饮用就容易导致身体热量过多而让血糖不稳定,另外如果是经常空腹喝酒也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由于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会抑制肝脏分解糖原,就会让血糖一度下降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在低血糖过于严重的时候就会让身体分解大量酮体堆积在身体内,进而出现酮症酸中毒严重,会让患者出现昏迷。而且一次低血糖的发生比高血糖更严重,它会让身体的一系列器官受到伤害,更加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

三、刺激胰腺

有一些糖尿病对身体胰岛素分泌会出现障碍,如果长期的喝酒就会在酒精刺激下促进胰腺分泌,就很容易导致胰腺炎的出现。

四、会引发糖尿病肾病

由于糖尿病人会因为长时间的高血糖让肾脏更容易受到伤害,而长期喝酒会让酒精进入到肾脏,由于酒精进入身体是需要肾脏进行排泄的,如果长期喝酒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糖尿病人肾脏不是很好,这些酒精没办法及时排泄出体外,久而久之就容易导致肾脏发生病变而引发糖尿病肾病。

温馨提示,糖尿病人要知道在平时要避免喝酒,才能够避免血糖出现波动或者让酒精给身体带来伤害,而如果自己是在需要的情况下喝酒就要特别的注意,要尽量选择一些热量比较低的酒,可以选择红酒,另外尽量不要空腹喝酒,空腹喝酒容易导致低血糖,在喝酒前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食物,避免酒精造成低血糖,让低血糖给身体带来伤害。

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饮酒呢?答案在这里

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饮酒,应一分为二地看待。长期饮酒除可引起营养缺乏、肝脏损害,还可诱发和加重并发症。因此,原则上糖尿病患者不宜饮酒。

饮酒对糖尿病控制不利:

1、饮酒可诱发并发症。饮酒干扰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使血糖升高,严重者会发生酮症酸中毒。

2、饮酒容易导致低血糖。酒精可加重磺脲类降糖药的低血糖效应,患者易发生低血糖。

3、饮酒易引起患者摄入食物过多。饮酒可以使进食增加,同时酒精可以氧化产生能量,从而使患者总能量摄入过多,血糖不易控制。

然而,糖尿病患者也不是完全不可以饮酒。当血糖控制稳定,无严重并发症时,可以适量饮酒,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饮酒时机。有肝脏疾病的患者,空腹血糖超过6.11mmol/L,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或者合并有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胰腺炎和严重心脏病,以及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要严禁饮酒。因此,能否饮酒要征求主诊医生的意见。

2、选择饮酒时间。下午2点后比上午饮酒较安全。空腹、睡前、感冒或情绪激动时,不宜饮酒,以免心血管受到伤害。每周饮酒不要超过4次。

3、饮酒要适量。喝酒一小抿一口尽尽心意最为适宜,切忌“干杯”。每日饮酒量以白酒1两、或果酒3两或啤酒一斤为限。

4、饮酒前要吃些食物。饮酒前吃些主食,可防止肝脏损害和低血糖发生。

5、吃有助于解酒、解毒的食物。有些食物可以缓解酒精的危害,如食醋伴大白菜,芹菜汁、牛奶、萝卜汁、浓米汤、绿豆汤等,苹果、橙子、柑、菠萝、杨桃等鲜水果及其果汁。

6、选择最佳佐菜。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

7、选择健康酒。宜选择酒精浓度低、不含糖的红葡萄酒为优,尽量避免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