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几个月会糖尿病(糖尿病几个月可以发现)

环球网 0
文章目录:

出生仅3个月确诊糖尿病,孩子这种迹象要注意

来源:东莞市卫生健康局

刚刚进入暑假,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专科早已人满为患,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诊室里、病房里都是患儿和家长。面对这样的情景,儿童内分泌专科主任袁惠华和医护团队常倍感煎熬。

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内分泌专科是东莞首个集儿童内分泌专科门诊、病房统一管理的儿童专科,其诊疗水平在东莞一直处于领先位置,近年来,专科门诊量每年接近2万人次,且呈逐年增长之势。

性早熟、身材矮小、肥胖症,在儿童内分泌专科诊治的病种中排在前三位。儿童糖尿病也是其诊治的重要病种之一。袁惠华最大的担忧在于,目前,很多家长对儿童内分泌疾病的认识还很不足。

1.出生仅3个月,诊断为“小糖人”

从1993年汕头大学毕业回到家乡东莞算起,这是袁惠华在市妇幼保健院工作的第30个年头了。这一路,她见证了东莞在改革开放中的快速崛起,更亲历了医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光辉历程。

她对儿童健康事业的热爱越来越浓,这几年,在分管的儿科一区中投入全部精力。儿科一区是一个儿童内分泌、风湿免疫综合病区,主要收治儿童内分泌疾病、儿童风湿免疫疾病及儿童感染性疾病。

袁惠华作为儿科一区主任,兼任儿科内分泌专科主任。儿童糖尿病是儿童内分泌疾病的一种。“我们收治过年龄最小的是出生仅3个月的糖尿病新生儿,5~7岁和10~13岁的较为多见。”袁惠华说。

去年,她诊治的小儿糖尿病大概有20多例,基本上都是Ⅰ型糖尿病,得终身与胰岛素为伴。“一些家长得知孩子确诊糖尿病后,感觉天要塌下来了,‘医生,我们家里没人得这个病,怎么孩子会得呢?’”

袁惠华说,儿童糖尿病绝大部分是自身免疫反应、环境因素所致。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下降(“三多一少”)是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但儿童糖尿病往往症状不典型,家长要多加留意。

2.“小胖墩”增多,身材矮小要注意

如果说儿童糖尿病相对较少,身材矮小和肥胖症的患儿就多得多了。目前,矮小的发病率约为3%,儿童肥胖症发病率则在16%左右,若父母均是肥胖人群,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则会达到50%以上。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很多孩子在家上网课,吃得多,运动得少,“小胖墩”就越来越多。袁惠华提醒,家长一定要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让孩子多加运动,不然,孩子一胖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孩子肥胖,家长看得出来;孩子矮小,很多家长却往往会以为是“晚长而已”。“这方面家长的认识是普遍不足的,按发病率算东莞矮小孩子应该不少,但现在真正接受规范治疗的还不到10%。”

治疗矮小最直接的办法是打生长激素,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状况,确定生长激素的剂量,长效的是每周打一次,短效的是每天打一次,算下来一个月的费用在数千元左右,持续打两年就会有效果。

去年,袁惠华诊治的矮小儿童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大约有500个,除个别孩子依从性不好,害怕被同学笑话,没有坚持打,其余的患儿坚持下来,效果都还不错,不但改善了身高,也改善了代谢。

3.性早熟患者多,占门诊量的三四成

前几年,性早熟的门诊量在儿童内分泌专科中排在第二位,在身材矮小之后。这两年,性早熟的门诊量已经蹿升至第一位,儿童内分泌专科一年2万人次的门诊量中,30%至40%都是来看性早熟的。

“环境、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是促使越来越多孩子性早熟的最根本的原因。”袁惠华说,尤其是一些家长害怕孩子营养不够,会给孩子吃一些补品,结果导致孩子性早熟,反而对孩子生长不利。

发现孩子有性早熟的迹象,家长一般都会很慌、很怕、很急,儿童内分泌专科每天放的号有限,一些家长就宁可在诊室门口等,一定让医生加个号,为此,袁惠华和同事常常是中饭、晚饭都没法吃。

“其实,性早熟分为真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像一些新生儿出生才几个月,就出现单纯乳房早发育,这时注意观察就行,这一般是暂时性的激素改变,随着年龄增大,孩子小青春期过了,就好了。”

文/广州日报记者 汪万里

怀孕几个月容易患糖尿病 导致孕期糖尿病的原因

怀孕几个月容易患糖尿病 导致孕期糖尿病的原因

许多孕妇怀孕期间摄入过量营养,导致肥胖,除了会给身体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外,还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和科学手段可以完全根治糖尿病。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周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其中,孕妇就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那么,怀孕几个月容易患糖尿病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孕期糖尿病呢?

怀孕几月容易糖尿病

一般来说,怀孕24-28周之间做妊娠糖尿病的检查,也就是糖筛的。检查之前的几天尽量不要吃高糖分的食物,喝糖水的时候也需要慢一点喝,这样一次通过的几率大一点。

怀孕后由于代谢增快,如果过多食用含糖高的食品,或者内分泌改变的原因,导致血糖持续升高,则容易患糖尿病,尤其孕前有高血糖的情况,也可能加重。建议您注意调整饮食习惯,少吃含糖、淀粉高的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及富含蛋白质食物,有利于胎儿发育,饮食调整血糖仍不能控制则需药物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的原因

1、糖尿病家族史和不良产科病史

家族有糖尿病病史,那么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产科因素中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高产次、巨大儿、死产史、重要的先天畸形和妊娠期糖尿病史,具有这些病史的孕妇患糖尿病的危险比正常孕妇要高。

2、胰岛素分泌受限

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者孕周增加为下降。为了维持正常糖代谢,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来说,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高,于是容易出现糖尿病或者使本来有的糖尿病加重。

3、高龄妊娠

高龄妊娠会增加妊娠期的危险,年龄因素除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外,年龄越大,孕妇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周越小。

4、肥胖

许多孕妇怀孕期间摄入过量营养,导致肥胖,除了会给身体带来比较大的压力外,还是发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也不例外。

5、种族

和成人的2型糖尿病与种族的关系类似,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种族相关性。与欧洲白人妇女的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比,印度次大陆、亚洲、阿拉伯和黑人分别为前者的11倍、8倍、6倍和6倍。种族因素除由遗传因素造成外,不能除外经济文化、饮食习惯等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怀孕几个月容易患糖尿病呢?”的全部内容。一般来说,怀孕24-28周之间做妊娠糖尿病的检查,也就是糖筛的。检查之前的几天尽量不要吃高糖分的食物,喝糖水的时候也需要慢一点喝,这样一次通过的几率大一点。

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3个阶段

科普【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3个阶段】阶段一:患者已经存在糖尿病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但是糖耐仍正常。阶段二:随着病情进展,出现糖尿病前期,即正常葡萄糖稳态与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一个中间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或)糖耐量异常。阶段三:最后进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早期其实是指糖尿病前期,这个阶段一般都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和临床表现。患者多通过体检、血糖化验等发现患病,待出现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等症状时,通常已经较为严重了。(via 健康时报)

来源: 广东12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