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妊娠期糖尿病定义(妊娠期糖尿病定义名词解释)

新华网 0
文章目录:

妊娠糖尿病是什么?昆明准妈妈们快来科普

准妈妈的妊娠糖尿病是什么?妊娠糖尿病对孕妇有什么危害?该如何应对妊娠糖尿病?9月16日上午10点,在云南瑞奇德医院举行了一场准妈妈如何应对妊娠糖尿病为主题的讲座。

“怀孕后身体会有许多变化,通常在妊娠24周后胰岛素抵抗开始增加,血糖就会升高。”云南瑞奇德医院妇产科主治医生施媛蔚在现场为大家科普。

哪些准妈妈患妊娠糖尿病的几率高?

施媛蔚介绍,随着生二孩的家庭增加,年龄大于30岁的产妇越来越多,她们需要特别注意,此外,孕妇要关注自己的肥胖问题,有糖耐异常、多囊卵巢和糖尿病史的孕妇也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之前在妊娠分娩时曾出现了死胎、流产、胎儿畸形的,在本次妊娠时要更加注意。”每次检查时都应该注意胎儿是否大于孕周标准、羊水过多,反复外阴阴道霉菌感染等情况。

妊娠糖尿病对妈妈们有什么危害?

据了解,准妈妈患上妊娠糖尿病的话,流产率高达15~30%,此外还会造成妊娠高血压或子娴前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胎盘早剥、感染,泌尿和肾脏功能问题等多种疾病。

“羊水过多也很危险,我们知道羊水栓塞是很麻烦的情况,所以需要认真对待。”对于生二孩的准妈妈而言,如果第一次怀孕时患上了妊娠糖尿病,那么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几率会很高。

妊娠糖尿病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妊娠糖尿病不仅对准妈妈们的身体有影响,还会对孩子不好。

妊娠糖尿病会容易造成巨大胎儿,胎儿生长也会受限,流产和早产、胎儿畸形和胎死腹中的几率都会增加。

准爸爸荀先生

准爸爸:多学习是对孩子负责

坐在第一排的荀先生是在场最认真的准爸爸,他把讲座的每一页内容都拍照发给妻子。“她上班,我就来了,以前没有了解过妊娠糖尿病,我觉得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荀先生和妻子即将迎来他们的第一个宝宝,他特别上心,在对比了几家医院后选择了云南瑞奇德医院。

“公立医院就是排队,其他有几家私立的太贵了,没必要,这家呢,就什么都很合适。”荀先生经过家人的推荐选择了这里,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听讲座。“我们没经验,以后肯定要来听,他们微信群也会解答,这是对孩子负责。”他说。

在讲座中,胡女士聚精会神的听着,她怀孕已经34周了,这次她特意来听关于妊娠糖尿病的讲座。“我生女儿的时候9个月时还是有妊娠糖尿病,现在二胎还是比较关注。”胡女士平时不太会在意一些孕期可能发生的病情,总是在检查后才开始关注。

“我觉得这个讲座挺好的,也是提醒我们注意。”在她看来大部分三甲医院的患者很多,检查身体总是要排队,非常耽误时间,“我们就住在附近,预约了就能来,医生资质也有保证,省时省力挺好的。”32岁的她觉得怀孕不需要太焦虑,多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相信科学。(记者 关喜如意)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妈妈们必看

最近听几个孕妈妈在讨论妊娠期糖尿病,对于还没结婚的小编来说,实在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但是为了自己的闺蜜孕妈妈,小编还是上网查了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如何控糖?掌握这几点

很多姐妹晋升“准妈妈”之后

就开始大补特补

鸡汤、燕窝、阿胶……

生怕肚子里的宝宝跟不上营养

但是吃多点真的好吗?

据统计

一部分的孕妈妈

会得“妊娠期糖尿病”

不吃——饿得不行!

吃——血糖飙升!

所以

学会合理控糖尤为重要!

一、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怀孕前糖代谢正常,孕期才出现的糖尿病。

多数产妇在妊娠结束后可以恢复正常,但以后患2型糖尿病机会增加。但如果患者在孕期加强管理,合理治疗,则可减少不良结局。

图源:soogif

二、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及分级标准

如果孕妇孕前从未做过空腹血糖检查,首次产检需要明确是否有糖尿病。所有孕前、早孕空腹血糖正常者,到妊娠24-28周的孕妇建议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图源:giphy.com

1.妊娠糖尿病诊治指南标准

孕24-28周之间,空腹血糖≥5.1mmol/L。

口服75g葡萄糖、餐后1小时血糖≥1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

任意一点血糖值异常者,应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2.妊娠期糖尿病的分级

A1级:空腹血糖<5.8mmol/L,通过营养管理和运动指导,可将血糖控制到理想状态。

A2级:空腹血糖≥5.8mmol/L,需要加用降糖药物,才能将血糖控制到理想状态。

三、为什么会得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主要是因为妊娠后葡萄糖需要量增加、胰岛素抵抗因素增加,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所致。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即某些因素使身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会导致正常浓度的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效应。

若要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则需要更大量的胰岛素。如果此时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则导致血糖升高,发生妊娠糖尿病。

●高危因素

下述原因可能会增加妊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如果以下这几条描述中,有一条或者多条情况与自身符合,孕妈妈可就要小心了:

  • 孕妇因素:年龄超过35岁;孕前超重或肥胖;孕期体重增加过多。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 家族史: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

四、妊娠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目前

妊娠糖尿病已经成为

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糖妈妈”的数量呈现出连年上升的趋势

而妊娠期糖尿病的出现

对于孕妈妈和胎儿来说

都是一种“甜蜜的烦恼”

●对准妈妈的影响

妊娠糖尿病会诱发其他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心脏病等;

易发生感染的情况,感染加重糖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胎;

高血糖也可导致孕妇羊水过多。

●对胎儿的影响

妊娠早期高血糖有抑制胚胎发育的作用,导致孕早期胚胎发育落后,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易发生流产和早产;

血糖过高还可能造成胚胎过度发育形成巨大儿,因而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的机率增高。妊娠糖尿病会引发早产;

图源:十月呵护

如果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孕期血糖控制不良,那么其下一代在童年期和成年期患肥胖症、2型糖尿病的风险增高。

就算确诊了妊娠糖尿病

“糖妈妈”也不必过度恐慌

跟着医生的建议做

照样能健康度过孕期!

五、确诊了,该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糖妈妈”们可以这么做:

1.控制饮食是关键

总热量摄入:计算每日摄入总热量,维持适宜体重增长;

就餐次数:合理安排餐次,少食多餐(每日5—6次)、定时定量进餐;

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15%~20%,脂肪25%~30%;早餐摄入10%~15%的热量,午餐和晚餐各30%,每次加餐(共3次)可各占5%~10%。

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推荐鱼类、禽类、鸡蛋、牛奶、豆制品等。

适当限制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油脂、红肉类,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蛋糕、饼干、薯条、爆米花等加工食品。鼓励全谷物、蔬菜、低血糖生成指数(GI)水果,如黄瓜、小番茄的摄入。

2.积极运动不能少

运动是妊娠期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无禁忌证者都需要采取运动治疗。

运动疗法可降低妊娠期基础胰岛素抵抗。餐后30分钟进行轻-中等强度的运动,对母儿无不良影响。选择一种低至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又称耐力运动),不提倡剧烈运动。

有氧运动主要指由身体大肌肉群参加的持续性运动,如步行。运动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以微微出汗为宜。

3.血糖监测有必要

每周应至少监测血糖1~2天,测5次血糖,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晚上睡前,以监测血糖控制情况。

妊娠期血糖控制目标早空腹及餐前血糖值不超过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值不超过6.7mmol/L。特殊情况下可测餐后1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夜间血糖不低于3.3mmol/L。妊娠中晚期糖化血红蛋白不宜低于5.5%。

4.定期复诊不能忘

定期产科检查以及内分泌科门诊就诊评估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及血糖。

六、内分泌科简介

1.总体概述

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是集内分泌系统疾病、代谢病诊断、防治为一体的综合性诊疗中心,是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特色诊疗示范基地,深圳市医疗卫生“ 三名工程” 仝小林院士中医代谢病团队依托科室,首席专家“杨叔禹”教授三师共管团队依托科室,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福田区临床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单元化管理中心。牵头深圳市中医代谢病专科联盟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委员。岭南中医糖尿病联盟单位,深圳市1型糖尿病联盟成员单位,深圳市内分泌代谢疾病标准化管理专科联盟单位,朴春丽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多学科融合,医教研协同,中西医并重。

2.科室环境

科室下设住院部床位48张,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工作室),门诊设有诊室3间及中医特色治疗室、专科检测室。科室拥有国内先进的内脏脂肪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感觉阈值测量仪、多普勒四肢血流图等多种内分泌代谢病科专科设备进行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早期筛查、评估、诊断。同时开展中西医综合治疗,运用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3C疗法、全院血糖管理系统等平台平稳控制血糖。

3.科室特色疗法

根据仝小林院士糖尿病发病分“郁、热、虚、损”四个阶段的理论,专科以态靶辨治体系为指导,通过直接降糖、间接稳糖、辅助调糖三位一体系列方案诊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疗效突出;以开郁清热、消膏降浊法、通经调脏、解毒通络系列方诊治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效果显著;以中医分类分期分证、方药量效理论为指导,开发系列中医调瘿方、疏泄方、代茶饮及外用膏,诊治甲状腺相关疾病,尤其对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桥本甲状腺炎等疗效确切。

诊疗范围:中药内服、中医外治法相结合,中西医结合诊治:

  • 糖脂代谢疾病(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神经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等);
  • 骨代谢疾病(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缺乏等);
  • 嘌呤及电解质代谢疾病(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低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钙血症、高血压合并低钾血症);
  • 甲状腺相关疾病(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术后全程管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 肾上腺疾病(肾上腺意外瘤、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
  • 性腺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 生长发育疾病(身材矮小症等);
  • 垂体疾病(垂体瘤功能评估、肢端肥大症、高催乳素血症、库欣病)。

特色优势:科室坚持对内分泌代谢病患者进行“全面性、个体化、预防与治疗并重、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兼顾”的治疗理念,运用纯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内分泌代谢病,采取药物疗法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内治与外治法相结合的一体化综合评估及治疗模式。具体有以下优势:

1.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的患者:我们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降糖,配合中医内服、外治法治疗,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并可诱导部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更长期的糖尿病逆转。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等:通过中药调节体质、改善症状、减轻胰岛素抵抗、消除血糖难控的因素,实现平稳血糖波动,减少口服药物及胰岛素的用量,保护心、脑、肾、眼等,延缓疾病的进展。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有疗效优、安全高等突出优势。

2.健康教育:糖尿病及并发症、代谢综合征、甲状腺疾病的科普宣教与跟踪管理;重视代谢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设有糖尿病康复俱乐部、甲状腺疾病康复俱乐部,每周一次开展糖尿病俱乐部活动,定期科普宣传、大型义诊活动, 围绕每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甲状腺日主题开展系列宣教、义诊活动,增强全民健康防病意识。

3. 门诊开展纯中医治疗初发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结节、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的患者:我们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降糖,配合中医内服、外治法治疗,能迅速平稳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β细胞功能,并可诱导部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更长期的血糖缓解。对甲状腺结节全病程诊治,同时开展基于TCT联合基因突变检测技术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活检术,提高恶性甲状腺结节诊出率,减少患者多次穿刺次数,拥有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术后全疗程管理门诊。门诊及病房均开展了肥胖(肥胖合并多代谢紊乱)的中西医结合全链条管理模式,将肥胖分为认识期、治疗期、延续期分期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