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足鲜图(糖尿病病足症状和治疗)

小荷医典 0
文章目录:

发痒脱皮干裂,手上长的“脚气”,不注意就会传染全身!

天气渐热,手上却开始出现一个一个小水疱,之后还居然开始脱皮了,和“脚气”症状特别像!

可是……

小蒲姐一不抠脚,二没有脚气,是怎么让手染上“脚气”的?手和脚离得这么远都能传染上,该不会全身都会被传染吧……

如果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出现水疱、浸渍或是干燥皲裂,那最可能是患上了手癣。

除了直接抠“感染了脚气的脚”会感染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真菌,接触了脚气患者的鞋袜、手套、浴巾、脚盆等,同样可能引起手癣。

而且,双手长期浸水、局部皮肤破损会增加手癣的感染几率。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如糖尿病、因系统疾病需要口服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人群,也会更容易患上手癣。

手癣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 水疱鳞屑型

痒痒✅

水疱✅

脱屑✅

这种类型多出现在单侧,以水疱为主,伴剧烈瘙痒。

水疱散布或聚集于掌心、示指或拇指的掌面和侧面及第三及第四指之间的皮肤。

水疱初起针头大小,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可干燥后形成脱屑,并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损害,边缘较清清楚;亦可因继发感染而成脓疱。

  • 角化增厚型

痒痒✅

水疱❌

脱屑✅

手掌处会长出粗糙的鳞屑,角质层肥厚,但无水疱或脓疱,无糜烂,常常有痒感。

皮肤深纹处容易发生皲裂,尤其在天气寒冷时,裂口往往很深而引起疼痛。

手癣具有传染性,可以通过搔抓等,传播至自身健康皮肤,引起体癣、头癣等其他部位的癣菌感染。

冬季天气转凉、汗少、皮肤干燥,不利于真菌生存,夏季往往会出很多汗,更容易出现体癣。

患有体癣时,皮肤会先出现一个淡红色小点,然后逐渐向外扩展蔓延,形成环形或多环形,有细薄鳞屑,通常是一片或数片,有时较多而成播散状。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复方水杨酸酊剂、复方苯甲酸软膏、复方间苯二酚涂剂等外用药物进行治疗。

要知道,手癣找上门来,都是有一定原因的。想要避免手癣,起码要做好这4种保护措施。

  • 手部清洁干燥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部清洁干燥,破坏真菌的生存环境。

  • 避免使用公共物品

避免使用公共拖鞋、脚盆、毛巾等;个人物品,包括鞋袜、手套、脚布等要定期清洗消毒。

  • 避免去公共浴室

注意公共卫生环境,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泳池和公共浴室;浴室也需定期清洁消毒。

  • 别乱碰

患有足癣、甲癣时,避免搔抓、热水烫洗、过度接触肥皂、洗涤剂及有机溶剂,防止传染其他部位。

出现手癣时,需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不能自己盲目用药。

治疗手癣,通常需要持续1~2个月的时间。

  • 水疱鳞屑型

刺激性小的霜剂或水剂,如唑类霜剂或搽剂等。

  • 角化增厚型

选用剥脱作用较强的制剂,如复方苯甲酸软膏等,必要时可采用封包疗法;有手部皮肤皲裂的话,可以加用尿素脂。

如果使用外用药疗效不明显,可考虑口服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如果手癣继发细菌感染时,需联合使用抗生素。

本文经过百科名医医学团队及专家审核)

参考资料:

  • 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上册.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 郑一宁.中华医学百科全书:护理学(一).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
  •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外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我的脚丫怎么啦?——小小少年的足癣烦恼

【原创】我的脚丫怎么啦?——小小少年的足癣烦恼

小小少年患足癣,遗传自老爸?

王阿姨的儿子上初中住校了,军训完回家后,进门一脱鞋就把家里人熏到了。脱下袜子一看,脚趾缝里有明显脱皮现象,孩子说很痒,同宿舍好几位同学都有这种情况,大家都很苦恼。

王阿姨的丈夫也有足癣好几年了,断断续续抹了不少药,时轻时重,就是好不彻底。最近才去皮肤科就诊,医生开了外用的药膏、洗液,还有口服药,效果很明显。

王阿姨心中纳闷:这不会是遗传吧?父子俩的症状很相似,能不能把医生开的药拿给孩子用呢?

我们来一一解答:

一、足癣不会遗传,但会传染。王阿姨的孩子患上足癣,多半跟他在学校的集体生活有关,下文会详细解释。

二、足癣有不同的分型,用药也各有侧重,不建议一刀切。更何况,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用药更须谨慎。

明智的做法是:不要嫌麻烦,带孩子去皮肤科就诊,做一个真菌涂片检查,然后有针对性地用药。

足癣为什么会缠上你?

这要从足部本身的特点、以及导致足癣的罪魁祸首——真菌感染说起。

首先,足部汗腺丰富,容易出汗,但缺少皮脂腺,不能分泌脂肪酸来抑制真菌;加上汗液里的尿素会分解产生氨,皮肤变成碱性环境后,更是投真菌所好;而且足部角质层比较厚,可以为真菌提供丰富的营养。

其次,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尤其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22至28摄氏度最宜它们生长。所以,足癣在南方地区、春夏季节高发。

再次,真菌的的生命力很顽强。耐冻:可在零下6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长期存活;耐热:在120摄氏度的高温中,仍能存活10分钟;不易被甩:真菌潜入毛发、指(趾)甲、皮屑中,即使脱落活体后,还能存活1年之久。

因此,脚汗多、足部经常处于闷热潮湿状态的人很容易被足癣缠上。

王阿姨的儿子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一方面,学校集体生活的卫生状况一般比较差,男孩子可能更不注意个人卫生,同学之间互穿鞋子、互用擦脚布、指甲刀的现象常有;另一方面,军训期间,天气炎热、孩子运动量大、脚汗多,这些都给足癣创造了条件。

此外,以下这些人群患足癣的例子也不鲜见:

1.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和免疫抑制剂者,容易导致皮肤正常菌群失调,进而招来足癣。

2.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都有异常,皮肤屏障容易受损,真菌便趁虚而入,看似微不足道的足癣甚至可能导致截肢!

3.妊娠期的妇女,由于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皮肤抵抗真菌的能力下降,也易患足癣。

足癣可以根治吗?

足癣给人的感觉是很顽固,但在皮肤科医生眼里,却是非常容易根治的疾病。

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都有比较明显的疗效,主要有丙烯胺类和唑类。前者代表药物有兰美抒(盐酸特比萘芬),后者代表药物有达克宁(硝酸咪康唑)、斯皮仁诺(伊曲康唑)。

像王阿姨的丈夫那样,也是大多数患者的情况,病情之所以反反复复,究其原因,主要跟以下两点有关:

1.自行用药,缺乏针对性

很多人以为足癣是小事,或是觉得不好意思看医生,就自行去药店购买药膏涂抹。殊不知,足癣有水疱型、糜烂型、鳞屑角化型之分,不同的类型,治疗手段上也各有侧重。

就拿鳞屑角化型的足癣来说,局部皮肤会增厚、变硬,无疑会阻碍外用药膏的吸收,因此往往需要联合用药,比如口服抗真菌药。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药具有肝毒性,一定要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且最好定期检查肝功能。

2.见好就收,缺乏耐心

真菌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很强,只要残留有少量的真菌孢子和菌丝,在短时间内就能大量繁殖,卷土重来。对付足癣,一般需要连续用药4~6周。而实际上,很多人是看到症状减轻了,不痒了,就停药了,导致前功尽弃。

简单来说,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合理、足疗程用药,赶走足癣并不难。王阿姨的儿子如果做到这些,就可以早点让白白净净的脚丫子重见天日,不必重蹈老爸的覆辙了。

预防足癣,生活细节要做足

牢记两点:一、真菌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二、足癣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预防足癣,自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注意个人卫生,勤换鞋袜,保持足部干爽。

容易出脚汗的人,可在脚趾间撒些滑石粉、爽身粉。

洗完脚,第一时间擦干,不要遗漏脚趾缝,不要赤脚走路。

不与他人共用拖鞋、泡脚盆、擦脚布、指甲刀。

不滥用药物,糖尿病患者积极控制血糖。

足癣发作期,内裤、袜子分开洗,避免真菌感染至腹股沟,带来股癣。

“脚气”冲天,“话疗”足癣

我天天洗脚换袜子,

药膏都擦了一堆了,

可是脚还臭,我的错?!

买了药膏,涂过之后明明不痒了,

怎么又会复发呢

一定是因为脚气根本就治不好!

我有脚气,我孩子也有脚气,

这病是遗传的吧?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脚气吧!

  • 什么是脚气?

“脚气”专业称足癣,指皮肤癣菌累及足趾间、足跟、足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脚臭、瘙痒、水泡、糜烂、鳞屑等症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下极易引起该病的发生,香港地区的发病率很高,所以脚气又称“香港脚”。#颜值科学社超能团#

脚气这个病当然不是大病,大多数得了脚气的人,脚上脱皮瘙痒,压根不会想到去医院治疗,也不认为自己得了脚气,在家自个撕撕皮、扣扣脚,爽哉。#超能健康团#

有的人因为脚丫起水疱、潮湿糜烂严重了才来医院问诊,但当你告诉他得了脚气得治疗时,仍然有一部分人不以为然。尤其是部分老年人得知医生要给他开药治疗时,摆摆手起身要走,认为脚气是人体排毒。

  • 脚气是由什么引起的?

脚气其实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和所谓的身体排毒压根没有关联,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脚气的致病菌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白色念珠菌、石膏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脚气#

皮肤癣菌镜下表现

大自然中的真菌大约有几万种,我们平时吃的各种蘑菇、木耳、银耳、冬虫夏草等就属于真菌。当然,引起脚气的真菌是不会长出蘑菇的。临床上脚气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浸渍糜烂型、水泡型、鳞屑角化型

  • 脚气会传染吗?

脚气有较强的传染性 有相当一部分是全家都有脚气,就像传家宝一样,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一般指直系亲属),甚至有些人认为脚气是遗传的。在此跟大家强调,脚气不是遗传的,而是传染的,而且它特别容易传染抵抗力相对差的老人、儿童。#脚气传染#

平时家庭成员衣物的混合清洗或者摆放,都会成为脚气的有利传染途径,进而可能导致所有家庭成员患上脚气。所以,家庭成员的衣物尽量分开清洗,袜子不要与衣物混合。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达78%,而公共公共场所如浴池、澡堂、桑拿室等场所的拖鞋、浴巾、毛巾,常常是多人交叉使用的,因此,这些地方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 脚气拖着不治,有哪些后果?

足癣并发症

足癣可以传染很多部位,引起相应部位的真菌感染,常见的有体癣、甲真菌病、霉菌性阴道炎、真菌性肺炎等

真菌感染不及时处理,也可能会引发继发细菌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的有足癣合并感染、急性淋巴管炎、丹毒和急性蜂窝组织炎等。

如果拖着不治,轻则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进一步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炎症和感染,还可能发生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换句话说,真菌本身并不可怕,但之后可能造成的并发症对人体的伤害更大。

糖尿病患者

如果糖尿病患者本身患有足癣,极易发生足部感染、溃疡,甚至形成组织坏疽。那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局部血液血糖浓度升高,对外界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反复复,加大了治疗的周期与难度。

影响正常生活

脚气不仅可以影响身体健康,更主要影响美观,对人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反复发作,瘙痒难耐,会让患者身心消沉、烦躁。部分脚气患者气味特别重,会使患者内心更加孤闭,同时也会害怕他人看到,不愿意参加一些日常交往活动,如:游泳、朋友拜访、足浴和旅游等等。

  • 如何治疗脚气?

那究竟有没有办法能彻底治疗脚气,从而摆脱这个难言之隐呢?其实要想甩掉脚气并不难,关键在于坚持治疗

脚气的常用治疗主要还是外用药,并不代表你去药房随便买支脚气膏就万事大吉。需要找医生或者专业人士咨询,根据自身病情选择购买足量、正规、适合的药品,切记,使用周期不少于20天,常用的外用药物有盐酸特比萘芬、柳烯酸喷雾、酮康唑、足光散、达克宁等,口服药物主要有特比萘芬、伊曲康唑。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深层杀真菌才是彻底解决脚气的正确道路。除了治疗,平时的日常护理也必不可少。当脚气合并一些并发症时,在治疗脚气的同时也要积极治疗并发症。

大家需要选择科学彻底的方法治疗,老人说的那些醋泡脚、盐水泡脚的方式,只能杀灭一部分真菌,暂时缓解脚痒症状,却不能彻底杀死真菌及孢子。

  • 日常该如何预防?

切断感染途径

▪ 不与足癣患者交叉使用洗漱盆、鞋子、袜子、毛巾、指甲钳,避免光脚行走,以防接触皮屑;

▪ 鼓励家人积极治疗真菌感染性疾病,改善家庭环境,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更应该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 去公共场所时携带自己的拖鞋毛巾;

▪ 要求足疗店使用一次性刀片,要求服务人员进行手消毒;

▪ 接触积水、脏水后,及时清洗。

避免成为易感人群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

▪ 保持足部干燥,必要时使用消毒清洁产品;

▪ 穿透气性良好的鞋袜,按时更换、清洗、暴晒,必要时喷消毒产品消毒鞋袜;

▪ 避免挠抓,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

温馨提醒: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一种常见病,病程迁延,容易反复,不雅的外观、剧烈的瘙痒、难闻的气味往往给患者带来无尽的烦恼。建议积极正规治疗,注意个人卫生,经常换洗鞋袜、保持足部的干燥、通风。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侵权联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