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三色米(糖尿病三色米粥)
老年糖友的控糖攻略,一日四餐都有个最佳食谱~
指导专家
胡 雯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糖友一日三餐特别重要,您是否在为每天吃什么而担忧?是否为吃多少而担忧?
小编为您带来,老年糖友一天的健康食谱,更有推荐菜品,美味多样更控糖~
早 餐主食:高纤维馒头或高纤维饼等主食。
副食:1.煮鸡蛋或荷包蛋一个。
2.淡豆浆、牛奶或小米粥可任选一种。
3.凉拌蔬菜。
推荐菜品:
粗制麦饼
取麦麸和粗制麦粉适量,鸡蛋1个,瘦肉100克,蔬菜、油、盐各适量。瘦肉剁茸,蔬菜剁碎,加入麦麸、麦粉及鸡蛋,用油、盐调味,做成饼用平锅烙熟即可。
点评:有辅助降血糖功效,适用于各类型糖友食用。
茯苓饼
取茯苓粉、米粉各75克,素油适量。将两种面粉加水适量调成糊状,用小火在平锅内放油烙成薄饼即可。
点评:有健脾燥湿的功效,适合于脾虚湿盛的肥胖型糖友。
午 餐主食:高纤维大米饭、高纤维馒头、高纤维面条或其它高纤维主食。
副食:1.瘦肉、鱼、鸡、鸭可根据情况选择。
2.清炒蔬菜、凉拌蔬菜、豆制品等。
推荐菜品:
双耳汤
黑木耳、白木耳各10克,冰糖少量。将黑木耳、白木耳用温水泡发、洗净,放入碗内;放少量冰糖,加水适量。将碗置蒸笼中,蒸1小时,待木耳熟透即成。可分次或一次食用,吃木耳喝汤,每天2次。
功效:滋阴补肾润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耳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降血糖的作用。
枸杞肉丝
枸杞、青笋各100克、猪瘦肉500克。将肉、青笋洗净,切丝;枸杞洗净。将炒锅加油烧热,再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加入料酒烹一小会儿,再加入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放入枸杞,翻炒几下,淋入香油,炒熟即可。
功效:滋阴补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枸杞子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钙、铁等,有补肾养肝,补血明目,促进肝细胞新生,降胆固醇、降血糖的作用。
晚 餐主食:1.高纤维馒头、高纤维大米饭等主食。
2.喜欢喝粥者可根据个人习惯选择小米粥、绿豆粥、红小豆粥等。
副食:1.蔬菜、豆制品等。
2.鸡、鸭、肉、鱼等可根据个人喜爱情况选择。
推荐菜品:
三色杂粮饭
三色藜麦米20g、小米10g、黄米10g、荞麦20g。将荞麦泡软,将藜麦米、小米、黄米洗净;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将荞麦和三色米一起蒸熟即可。
蒜苔腊肉丝
瘦腊肉50g、蒜苔150g、油50g、姜1g。将腊肉用水泡一会,煮熟切丝;在锅里放入食用油,下姜粒,再放腊肉爆炒;再加入切好的蒜苔炒熟为止。
甘蓝伴洋葱
甘蓝150g、洋葱20g、盐2g、野山椒2g、酱油2ml、鸡精1g。将甘蓝、洋葱洗净;甘蓝撕成片,洋葱切丝;甘蓝用泡椒水泡20分钟,用清水冲洗后裹上保鲜膜,放入冰箱,5分钟后取出;把甘蓝、洋葱及上述佐料放入盆中,拌匀即可。
水煮菠菜
菠菜150g、姜丝1g、酱油2ml、醋1ml。菠菜洗净用开水煮熟,也就是焯一下;将煮熟的菠菜放入盆中,加姜丝、酱油、醋拌匀即可。
点评:晚餐食谱中包含了多种食物,糖友可以充分补充微量元素;烹调方式少油少盐,符合糖友需求;晚餐主食搭配中选用藜麦,富含丰富膳食纤维,降低了大米的GI值;蔬菜中选择了深色系列,富含维生素,值得推荐。(注意控制食用量哦)
睡 前每晚睡前喝纯牛奶一杯,约300毫升。
糖友每天主食必须吃够,不得少于300克(干品);主食做到大米、面粉混合食用才有益健康;每天所食蔬菜必须依照“糖尿病饮食治疗规则”进行选择,必须吃够500克以上;每天所食蔬菜品种和副食要多样化,不要单调;食盐不超过6克;食用油用植物油,不超过18克为宜。
含糖量为3%以下的蔬菜,供糖友选食:大白菜、圆白菜、菠菜、油菜、韭菜、茴菜、苘蒿、芹菜、苤蓝、莴苣笋、西葫芦、西红柿、冬瓜、苦瓜、黄瓜、茄子、丝瓜、芥蓝菜、瓢菜、塌棵菜、蕹菜、苋菜、龙须菜、绿豆芽、鲜蘑、水浸海带等。
本文主要的参考资料:①健康时报1496期《我的晚饭这样做》,②健康时报1499期《降糖厨房》,③健康时报网2006年4月13日《老年糖尿病人的健康食谱》,④2006年7月6日《自己做降糖早餐饼》,⑤2016年4月6日《我的降糖菜谱》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糖来糖往”(jksb2016)
本期编辑:小超
糖友必看!三招吃对不挨饿,血糖稳如泰山!
刚确诊糖尿病那会儿,67岁的张大爷愁得整宿睡不着觉,总想着往后余生是不是只能啃窝头嚼菜叶。可谁能想到,三个月后他捧着香喷喷的绿豆燕麦粥,餐后血糖反而比吃白米饭时低了两个点!营养师教给他的饮食智慧,让控糖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今天咱们就把这套连医生都竖起大拇指的"快乐控糖法"揉碎了说给你听。
老张最初也犯过糊涂,把粗粮当救星顿顿吃到撑,结果肠胃闹罢工不说,血糖还像过山车忽高忽低。后来才明白,控糖的关键不是当苦行僧,而是要学会"聪明搭配"。现在他每天吃饭都带着拳头当量具:主食不过一个拳头大,西兰花、茄子这些绿叶菜要凑够两个拳头,鱼肉豆腐这类优质蛋白摊开能有半个手掌心。早餐来碗荞麦面配上西兰花炒蛋,午餐杂粮饭配清蒸鱼,下午加餐十来颗樱桃,晚餐小米粥搭凉拌豆腐,既解馋又不让血糖坐火箭。
这届糖友最聪明的操作,要数把单调的白米饭玩出花样。老张独创的"双拼饭"现在可是小区里的明星食谱——黑米和藜麦这对黄金搭档,膳食纤维含量直接翻倍,嚼起来还带着谷物特有的香甜。馋甜食的时候也别急着哭,把南瓜蒸得糯叽叽的,浇上无糖酸奶搅和搅和,那滋味比蛋糕店橱窗里的点心还诱人。厨房里的油瓶子也得讲究,炒菜用橄榄油,凉拌换亚麻籽油,既护住了血管,又让家常菜有了地中海风味。
要说最立竿见影的控糖秘诀,还得看吃饭顺序这门学问。李阿姨以前总爱先扒拉两口饭,现在改成饭前先喝碗热乎乎的紫菜豆腐汤,三个月下来空腹血糖从8.3降到6.1不说,裤腰都松了两指宽。这套"汤-菜-肉饭"三部曲,能让血糖波动减少三成,原理就像给肠胃装了个缓冲垫,先把胃填个半饱,再让膳食纤维织成保护网,最后的主食和蛋白质想作妖都没机会。
当然啦,控糖路上也有些"甜蜜陷阱"要绕着走。隔壁楼王奶奶就是血淋淋的例子,听信了"粗粮随便吃"的谣言,顿顿抱着红薯玉米啃,结果血糖不降反升。后来才闹明白,再好的粗粮也得控制总量,而且得和细粮搭着吃。现在她家电饭煲总是三色米混着煮,既照顾了牙口又稳住了血糖。还有那些打着"无糖"旗号的点心,买之前可得瞪大眼睛看成分表,别让隐形糖钻了空子。
说到底,糖尿病饮食真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就像老张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控糖不是给嘴巴上刑,而是教会舌头跳舞。"偶尔馋红烧肉了,切两片精瘦肉搭着芹菜炒;想念油炸糕的酥脆了,就用空气炸锅做个少油版的解解馋。记住每天三顿正餐加两次小零嘴的节奏,像给身体安排五场迷你音乐会,既不让血糖飙高音,又能维持全天候的能量供应。
明天咱们还要揭秘糖友们最关心的零食清单,从酥脆的烤鹰嘴豆到会爆浆的黑巧蓝莓球,保准让你惊掉下巴——原来控糖生活可以这么有滋有味!记住啊,糖尿病这回事儿,你越和它较劲它越嚣张,倒不如像老张这样,把健康饮食玩出花样,让每一口饭都变成降糖武器,这日子自然就甜起来了。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必看!这样吃血糖稳了 30万人研究揭秘饮食密码
得了糖尿病,吃饭就像走钢丝?最新研究揭示:科学调整饮食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5%,相当于减少32%并发症风险!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85%的糖尿病患者存在饮食误区。今天教你三个黄金法则,吃对食物稳血糖。
一、权威数据说话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2023年研究显示:持续12周采用低GI饮食(升糖指数<55)的空腹血糖平均下降2.3mmol/L。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膳食纤维摄入应达30-45克,但我国糖尿病患者平均仅摄入18克。
二、黄金饮食法则
1. 主食选择诀窍:把白米饭换成"三色饭"(糙米 燕麦米 荞麦=1:1:1),餐后血糖峰值可降低40%
2. 蛋白质搭配公式:每天保证1个水煮蛋 200g深海鱼 100g豆制品,研究证实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27%
3. 蔬菜食用秘诀:深色绿叶菜占每日蔬菜量2/3,富含的镁元素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英国医学杂志证实)
三、真实案例见证
北京协和医院接诊的张先生,空腹血糖从9.8mmol/L降到6.2mmol/L,仅用三个月严格执行"211餐盘法":2拳蔬菜 1掌蛋白质 1拳主食。
特别提醒:警惕三大饮食陷阱
① 完全戒主食(引发酮症酸中毒)
② 迷信无糖食品(多数含隐形碳水)
③ 用水果代餐(果糖更伤胰岛)
营养师建议:随身携带"手掌测量法"——肉类不超手掌大,坚果抓一小把,水果每天200克以内。记住:控制血糖不是挨饿,而是吃对!转发给需要的家人,用科学饮食打赢血糖保卫战!
(本文数据来源: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版、WHO营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