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尿病无糖饼干(孕妇没有糖尿病)
吃了“无糖饼干”却还是血糖飙升
武汉晚报讯(通讯员许海燕 杨京 记者李丽)平时都很注意饮食,却因为吃了几盒“无糖饼干”,一位年轻“糖友”血糖值飙升入院治疗。医生提醒说,有些号称“无糖”的食品也不能“岔倒吃”,有的甚至只是广告宣传的噱头,广大“糖友”需要谨慎甄别。
31岁的小刘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他平时一直严格地自我监测血糖,不仅坚持药物治疗,饮食方面也比较注意,病情控制得还不错,生活工作都很正常。
11月25日,小刘下班回家后感觉肚子有些饿,想找点东西“垫一垫”。正好母亲刚从外面买回一些“无糖饼干”,号称糖尿病人也可以吃,他便放心地在饭前吃了几小盒。没想到饭后测血糖时,小刘发现血糖仪显示血糖值偏高。他不敢大意,赶紧前往武汉市第四医院就诊。
该院内分泌科的李玉凯医生接诊后发现,小刘的静脉血糖达到34.2mmol/L,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明显表现。为了降低血糖,医护人员对小刘进行了静脉胰岛素注射,并在血糖下降后改为皮下胰岛素泵,继续强化降糖。好在因为就医及时且处置得当,小刘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李玉凯医生表示,如今市面上有不少声称“无糖”的食品和饮料,有的甚至宣称“糖尿病人专用”。但实际上,这类食物中,有很多也是不能“岔吃”的,更不可能替代药物起降糖控糖的作用。李医生解释说,诸如糕点、饼干之类的食物本身含有大量精制碳水,进入体内后会被快速消化分解成糖分,即使不额外添加糖,过量食用也会导致血糖上升。
同时,有的“无糖食品”并非绝对无糖。相关规定中,每100克或100毫升食物中含糖量不高于0.5克,就可以标注为“无糖”。还有的虽然不添加蔗糖,却为了保持口感风味,用果糖、葡萄糖或者其他甜味添加成分加以替代,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食用。糖友在选购食品时,需要密切关注成分表,并按照医生的要求控制饮食。
来源: 武汉晚报
无糖饼干,少的到底是什么糖?
高冷知识铺【无糖饼干,少的到底是什么糖?】无糖”中的“糖”包括单糖(如葡糖糖、果糖等),双糖(如蔗糖、乳糖和麦芽糖等),以及果糖和葡萄糖加工而成的果葡糖浆、淀粉糖浆、麦芽糖浆等。这类糖甜度高、热量高,易升血糖。无糖饼干的糖可用甜味剂来代替,最常见的有麦芽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甜蜜素、阿斯巴甜等。甜味剂的特点是有甜度(一般是1∶1替代蔗糖),热量低,不会升高血糖。很多人认为只要不吃甜的,血糖就不会高。的确,带有甜味的糖会升高血糖,但这并不是说没有甜味的食物就不会升高血糖了。典型的例子是淀粉,它没有甜味,但在消化后,也会变成葡萄糖,从而升高血糖。所以,不甜的、含淀粉的食物,如大米、面条、杂粮、红薯等,还是会在身体中转化成糖分,升高血糖的。当商家标注“不添加蔗糖”时,并不代表该产品中没有其它单糖、双糖的存在。同时,许多厂家为了使产品的重量不受影响,会另外添加淀粉、糊精等,这些物质同样能够引起血糖的快速上升。(图/pixabay文/中国医药报)
来源: 科技日报
对“无糖”的误解,第一个好多人中招
糖尿病,顾名思义是与糖有关的病,患者血糖高,不能吃太多糖。于是,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看上去更能满足糖尿病人口腹之欲的产品,如无糖和低糖的点心饮料。但是,吃这些无糖、低糖、少糖食物真的能控制血糖吗?
NO
1
无糖食品也有糖
吃完血糖也会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无糖食品。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就可以称作无糖食品。日常一般指用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血糖的甜味剂替代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和果糖的甜味食品。
细究字眼,不难发现,无糖食品也含糖,只是含糖量较低或含的甜味剂不同,其他成分与普通的同类食品一样。所以,当这些无糖食品进入身体后,还是会转换成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同样会提升血糖。
以无糖饼干为例,即便一点糖和甜味剂都不放,无糖饼干的主材料依然是面粉等碳水化合物。面粉吃起来不甜,但经肠道吸收后,一部分会转化成葡萄糖。饼干的其他部分,如油脂等也会被吸收并转化成热量。所以,哪怕无糖饼干真的做到零糖,吃完血糖也依然会升高。
无糖食品尚且如此,低糖和声称脱糖的米饭等食物就更不用说了。
NO
2
实在嘴馋
就要看懂标签算好热量
什么都升糖,那糖尿病人就无法享用香甜的美食了吗?也不尽然。首先,糖尿病人首选的食物一定是低糖、低淀粉的食物或者粗粮。但若真想吃点美味解解馋,就要看懂食物标签、算清热量,避开虚假低糖“坑”。
一是看甜味剂。有的虚假无糖食品虽然没有添加蔗糖,却含有白砂糖和葡萄糖,这就不是标准的无糖食品。甚至还有些无糖食品,为了提升口感和味道,添加了超量的甜味剂,这样不仅会影响血糖和消化系统,更不利于健康。
二是看主要成分。一些虚假的无糖、低糖食品只在糖上做了文章,所含脂肪和甜味剂比其他食品还要多,这些都会增加食物所含热量,影响血糖血脂代谢,吃完甚至会比吃普通食品更快更高地升糖。
三是看其他成分。对食物标签里的其他成分也要进行鉴别。比如,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就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不仅影响血糖和血脂,而且长期食用,还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NO
3
抓住控糖关键点
不仅在吃还靠动
饮食、运动、药物、教育、监测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做好日常血糖调控,不仅在吃,还要靠动。
除了血压不稳定等不适合运动的患者,建议糖尿病患者都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用完每一餐后,可以在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进行餐后运动。这样的运动,可以把已经吸收到肠道的糖,通过肌肉组织的摄取消耗掉,进而保持血糖相对稳定。
坚持日常运动还可以减少体内脂肪的蓄积,增加肌肉量,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尤其适合2型糖尿病患者。
除此之外,运动本身还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改善脂肪肝、愉悦心情、改善身体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不建议患者为了单纯控制血糖而购买、依赖无糖食品,更不能本末倒置地因为换了无糖食品就忽略了总热量的控制和日常运动。建议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都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饮食、坚持运动。
来源:首都健康科普
来源: 人民铁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