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和关节炎(糖尿病和关节炎哪个严重)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0
文章目录:

出现关节炎,糖友要引起重视

关节炎泛指关节腔内炎性侵袭、软骨或骨性退化的关节疾病,可累及人体的一个或多个关节,以肿胀和压痛为主要表现。“关节炎”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它是关节疼痛或关节病的一种非正式叫法,因此关节炎也有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关节炎类型

常见的关节炎类型一般有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曾被称为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好发于中老年人,是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和肥胖的患病率增加,骨关节炎的患病率越来越高。骨关节炎好发于膝、髓、颈椎和腰椎等负重关节。例如当膝部出现骨关节炎,早期一般以疼痛和僵硬为主。在晨起或久坐后,初站立时感觉关节不稳定,需站立片刻并缓慢活动一会儿才能迈步。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行走时失平衡,下蹲、下楼无力,不能持重、活动受限、关节挛曲等情况。因此,当患者反复出现关节(主要为膝关节、髋关节、指间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时应尽早于医院骨科就诊。

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50岁,女性病人2~3倍于男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大,多为慢性起病,以对称性双手、腕、足等多关节肿痛为首发表现,常伴有晨僵,可伴有乏力、低热、肌肉酸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则急性起病,在数天内出现典型的关节症状。

晨僵

是指关节部位的僵硬和胶着感。晨起明显,活动后减轻。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者意义较大。可见于多种关节炎,但在类风湿关节炎比较突出。

关节痛与压痛

往往是最早的症状,常出现的部位为腕、掌指、近端指间关节,其次是足趾、膝、踝、肘、肩等关节。多呈对称性、持续性,但时轻时重,疼痛的关节往往伴有压痛,受累关节的皮肤可出现褐色色素沉着。

特殊关节疼痛

另外,一些特殊关节也会出现疼痛。例如颈椎关节受累,特别是病情长期控制不佳者,表现为颈痛、活动受限。髋关节受累往往表现为臀部及下腰部疼痛。颞颌关节受累则表现为讲话或咀嚼时疼痛加重,严重者有张口受限。

需要注意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除了关节症状外,还可能累及其他器官、组织,因此,一经确诊,患者应重视该病,积极配合治疗,以控制症状,减少关节损伤。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主要表现之一。流行病学显示,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大多数痛风患者合并痛风性关节炎。痛风临床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多在更年期后发病,近年发病有年轻化趋势。常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性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同时一般痛风患者还可能伴有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

痛风性关节炎一般有急性发病期和慢性发病期。急性发病期,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常在清晨或午夜发生,疼痛可呈刀割样、虫咬样或撕裂样,多难以忍受,但该病引起的疼痛多具有自限性,可在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如果该病迁延不愈,可导致慢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功能受限、关节畸形等,严重者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长期高嘌呤饮食的患者,或已经确诊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或对于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尽早发现,当患者出现了关节的红肿热痛或关节变形等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

骨质疏松也可能引起关节炎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是一个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由于高渗性利尿可造成钙镁磷大量丢失,导致骨量减少,同时由于胰岛素缺乏或不足,蛋白质合成代谢障碍、骨基质合成减少,最后导致骨密度下降。对于合并了骨质疏松的糖友来说,要小心关节炎的发生,因为骨质疏松也可能引起关节炎。骨质疏松通常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和雌激素所引发的,可能会导致关节出现疼痛的症状,而且还有可能会引发关节炎,另外也有可能会导致关节炎的病情加重。在患上骨质疏松后,应及时地补充钙剂以及维生素D,另外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物进行治疗。平时最好不要抽烟以及酗酒,还要避免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影响到钙吸收。

关节炎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

饮食方面,应改变不良的饮食时间及饮食习惯,不应暴饮暴食,可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注意补钙,预防骨质疏松,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多吃低嘌呤食物,如水果、谷物,以及油菜、白菜、胡萝卜等黄、绿色蔬菜,而对于动物内脏、海产品、肉汤、菠菜等含有丰富嘌呤的食物,应避免食用。超重或肥胖者控制膳食总量,避免体重增加,加重关节负担。

运动方面,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运动,包括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和关节周围肌肉力量锻炼(如骑自行车、太极、散步等)。每周锻炼4~5次,每次活动半小时左右。避免过度或不恰当的运动导致的关节损伤:比如长途奔走、爬山、上下高层楼梯以及长期不良体位姿势(长期站立、蹲位)。

另外,患者日常还应注意保护关节,包括保持良好姿势,注意劳逸结合,发力时尽量使用大关节、保护小关节等。穿大小合适的鞋,避免穿高跟鞋。可以使用手杖、助行器辅助活动,减轻关节的负担。

类风湿关节炎与糖尿病有什么关系?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很多人并不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糖尿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虽然二者表面看起来是不同的疾病,但是如果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那么患者患有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相反,患有糖尿病也会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

具体如下:

1、两者诱因一样

有许多常见的危险因素和行为,可能会导致 2 型糖尿病和骨关节炎。这两种情况经常出现在老年人和肥胖的人身上。

比如遗传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例如吸烟、饮酒、吃大量加工食品、快餐、甜食、不爱运动等,这些是导致 2 型糖尿病和关节炎发生的其他因素。

2、糖尿病会增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风险

2型糖尿病患者,患上关节炎的概率要高得多。由于人体长期出现高血糖和脂质代谢,所以2 型糖尿病会导致身体发生变化。而且,患有 2 型糖尿病的人患骨关节炎和痛风的风险也会增加,两者均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能会增加这两种疾病的风险。

应对这种情况的措施有哪些?

首先,尽早开始治疗,及早发现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预防关节损伤和炎症反应。因此,疼痛症状得到控制,患者也要按说明定期用药,可以很好地控制体内的炎症反应。患者需要监测,并与医生进一步讨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保持健康的体重,超重是 2 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所以患者日常要来监测他们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以及限制使用加工食品,低纤维,应该多吃绿色蔬菜,低血糖指标的食物。应该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糖尿病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和进展。因此,需要定期对疾病进行检查,准确评估当前状况,以便按照医生的规定制定适当有效的治疗方案。

最后,控制糖尿病并降低患骨关节炎的风险。增加定期锻炼:研究表明,身体活动对于控制 2 型糖尿病和骨关节炎都是必要的。充足的运动可以帮助调节体重、降低血糖、改善体质和活动能力,从而影响疾病进展,降低关节炎并发症和糖尿病的风险。还要服用适当的药物来控制疾病,一些研究表明,某些关节炎药物有助于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药物和运动,再加上适当的护理,可以帮助人们控制这两种情况。

健康科普丨啥是夏科氏关节病?患糖尿病的患者要警惕!

红网时刻新闻5月20日讯(通讯员 尚客君)近日,株洲市天元区三门镇的张女士感觉右脚部不适,来到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手足科就诊。

市中医伤科医院手足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康贵检查发现,张女士右足踝部肿胀,皮色暗红,皮温略有增高,右足跟部压痛,右足肢端血运感觉可。李康贵当即考虑患者为足部感染或者痛风,检查血尿酸、血常规及炎性指标,结果除开一项炎性指标轻度增高外没有其他阳性发现。再行MRI(核磁)、CT检查后发现右足跟骨1处新鲜骨折合并右足跟骨、距骨陈旧性骨折。

新鲜骨折 陈旧性骨折,这看起来的一对骨折,咋就没啥感觉呢?陈旧性骨折之前也是新鲜骨折,她咋就没啥感觉呢?既有骨折,必有引发因素,于是李康贵反复追问病史,了解到张女士患有糖尿病10余年。于是,李康贵诊断其为夏科氏关节病。

1、啥是夏科氏关节病?

夏科氏关节(Chracot 关节),是一种因感觉神经障碍而引起的关节病。临床表现以慢性、进行性、无痛性骨质破坏,甚至出现关节变形、异常活动及半脱位为主,但由于感觉神经的功能障碍,患者在其关节处于异常状态时,多无疼痛感觉或仅有轻微胀痛感,故被称为无痛性关节病、神经性关节病或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因为是法国医生Charcot首次发现了脊髓结核患者的这种特征性关节病变,故而将该病命名为夏科氏关节病。

2、¼首诊时被误诊:

该病在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由于大多数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局限于骨性疾病范围内进行诊断,尤其易与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全关节结核、滑膜软骨瘤病以及骨肿瘤相混淆,有报道称近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性夏科氏关节病在首诊时被误诊。

3、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症状轻,体征重;感觉神经受累,但运动神经无侵犯;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不明显;关节严重破坏、肿胀;关节不稳,甚至畸形、活动过度;触诊可有囊性感、活动性硬块等。

4、常见病因:

糖尿病:最常见病因之一,多见于足踝部;

脊髓空洞症:多见于肩关节、上肢关节;

脊髓梅毒:多见于下肢大关节。病因还有脊髓结核、麻风病、重度脊髓膜膨出等。

夏科氏关节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出现的症状可能仅为关节肿胀、轻微麻木等,极易被漏诊误诊。如足踝部出现畸形、溃疡,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专科就医,避免误诊、误治以及截肢等悲剧的发生。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正规治疗糖尿病,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