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检测正常值(糖尿病体检血糖正常)

专业健康管理大刘 0
文章目录:

收藏了,给你介绍8 个糖尿病常用检验指标

血糖「BS」

血糖是指血浆(或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单位 mmol/L 或 mg/dL。毛细血管末梢血糖通常用于监测患者空腹,餐前及餐后血糖波动情况,是快速监测指标,但不可用于糖尿病的诊断。静脉血浆血糖稳定可靠,可作为诊断依据。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应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糖检测结果。

在分析血糖测定结果时,还需要注意的是 —— 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增高,不能以此时的血糖诊断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再确定。

尿糖「U-GLU」

正常肾小管对葡萄糖具有很强的重吸收能力,但肾脏的这种重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其最大限度即为肾的葡萄糖阈值,当血糖浓度超过这一极限值时,一般就会出现糖尿。

正常人肾小管可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几乎 100% 重吸收回血液,所以正常人尿糖检测是阴性的。

肾糖阈正常「8.9 ~ 10.0 mmol/L」的情况下,尿糖阳性可间接反映血糖水平。

肾糖阈正常,尿糖阳性对应的血糖水平

肾糖阈上升,即血糖高于 10 mmol/L 时,还不出现糖尿,多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糖阈下降,即血糖正常,尿糖阳性,可见于肾性糖尿。

特别注意:尿糖结果阴性并不能区分低血糖、正常血糖及轻度高血糖。用尿糖来准确评估血糖控制情况也不是真实的。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血红蛋白 A 组分的某些特殊分子部位与葡萄糖经过缓慢而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结合而形成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可以反映近 8 ~ 12 周平均血糖水平,是评估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

标准检测方法检测的正常参考值:4% ~ 6%。

治疗初期建议每 3 月一次,治疗达标后可每 6 月一次。

特别注意:HbA1c 不能反应血糖波动,糖化正常不代表血糖没问题,且贫血、血红蛋白异常疾病等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糖化白蛋白「GA」

由血浆白蛋白与葡萄糖发生糖化反应而形成。

反映检测前 2 ~ 3 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在评估短期内血糖控制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也可用于糖尿病筛查及辅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

正常参考值 11% ~ 17%。

特别注意: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疾病会影响白蛋白更新速度,这类患者糖化白蛋白的检测结果不可靠

尿酮体

重症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碍,造成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并在血中堆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若无法检测血清酮体,可检测尿酮体。

尿酮体阳性(2 以上)为 DKA 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

特别注意: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准确性不高,因为尿酮体阳性也可能是由于不能进食或呕吐造成的,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酮症。

胰岛自身抗体

常用胰岛素自身抗体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人胰岛细胞抗原 2 抗体(IA-2Ab)、锌转运体 8 抗体(ZnT8A)。

单一的自身抗体的检测缺乏最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采用多项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对 T1DM 的诊断准确性更高。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通过检测机体对所摄入葡萄糖的调节能力,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临床主要用于「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的诊断。

嘱患者隔夜空腹 8 ~ 10 小时,在早晨 8 点之前抽取静脉血后,将无水葡萄糖粉 75 g(或者含 1 分子结晶水的葡萄糖 82.5 g)溶于 250 ~ 300 mL 温水,于 3 ~ 5 min 内喝下,从喝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服糖后 30 min、60 min、2 h 及 3 h 时静脉取血送检,分别测定上述 5 个时间点的血糖值。

胰岛功能测定

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 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180 分钟的胰岛素 / C 肽水平,来了解胰岛 β 细胞的分泌功能,是判断糖尿病分型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标准。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随血糖的上升,血浆胰岛素 / C 肽水平也迅速上升。

正常人基础血浆胰岛素为 5~20 mU/L,口服葡萄糖 30~60 min 上升至峰值「可为基础值的 5~10 倍,多数为 50~100 mU/L」, 然后逐渐下降,3 小时后胰岛素降至基础水平。

空腹血浆 C 肽为 0.3 ~ 1.3 nmol/L,口服葡萄糖后 0.5 ~ 1.0 h 分泌达到高峰,峰值约为空腹值的 5 ~ 6 倍,2 ~ 3 h 逐渐恢复到空腹水平。

特别注意: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的情况下,血浆胰岛素测定受到外源性胰岛素影响,需测定 C 肽来反映内源性胰岛素的水平。

糖尿病的体检化验标准

刚遇到一位已经有6年糖尿病史的大姐,昨晚吃了二甲双胍今早检查空腹血糖7.6,居然还不以为然,以为自己血糖还可以,因为这样的血糖值数是她的日常常态......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病症及危害的日常基础了解是多么的重要,大部分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糖尿病不可怕,并发症最可怕,之前给大家讲过一些实际并发症的案例,但此刻我才体会到,原来还有很多患者对于基础指数都不清楚,那这篇文章就着重从糖尿病体检化验标准简述讲解。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主要是以静脉血浆血糖为依据,毛细血管血的血糖值作为参考(比如家用血糖仪测的手指血)。化验血糖指标是糖尿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其中最主要的是糖化血红蛋白的值数,它可以反映出最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临床上用它来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糖代谢检查主要包括空腹血糖测定和OGTT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空腹血糖

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6.1 mmol/L。如果空腹血糖浓度高于 7.0 mmol/L就可以诊断为高血糖,常见于生理性增高。如高糖饮食、剧烈运动、 情绪波动等,病理性增高常见于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心梗等。

空腹血糖低于3.9mmol/L称为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有生理性减低,如饥饿、长时间剧烈运动、妊娠等,病理性疾病有胰岛素过入、 肝脏疾病、营养不足等。

OGTT检测

OGTT 检测结果中空腹血糖正常值3.9-6.1 mmol/L。生理学中餐后2小时血糖升至峰值,然后逐步下降,测验结果中血糖分泌走势符合生理变化,OGTT 正常的餐后2小时血糖为<7.8mmol/L,若>11.1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了。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为4.1-6.5%,如果这一指标大于

6.5%,说明血糖控制不理想。当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并符合任意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无明确的糖尿病症状,建议再做做复查。

下面这个表格比较清晰,糖友可以作为参考,也可收藏以备查询。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注: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并符合上述3个条件中即可诊断为糖尿病。无明确的糖尿病症状者,只有符合2或3才可以作为诊断标准,而且需要再次进行复查核实。

糖尿病最新控制标准,看看您达标了吗?

糖尿病不得并发症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好血糖,有些人每天在吃药打针治疗,却不知道怎么样的标准才算控制好糖尿病,今天给大家说说最新的控制血糖的标准

一、正常人的血糖正常值

空腹血糖:3.9~6.1mmol/L

餐后2小时:≤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4%~6%

二、孕妇血糖正常值,超出对胎儿影响大

空腹血糖:≤5.1mmol/L

餐后2小时:≤8.5mmol/L

糖化血红蛋白:4%~6%

三、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的情况对照

轻度糖尿病:7.0~8.4mmol/L

中度糖尿病:8.4~11.1mmol/L

重度糖尿病:>11.1mmol/L

中青年、病程短、没有明显心脑血管疾病者

空腹血糖:4.4~6.1mmol/L

餐后2小时:≤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

四、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重的糖友,血糖控制情况

餐前血糖:<7.8mmol/L

且随机血糖:<1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

五、糖尿病病情较轻的糖友血糖控制情况

空腹血糖:4.4~6.1mmol/L

餐后2小时:<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4%~6%

六、老年糖尿病友:70~80岁的血糖控制对照

空腹血糖:6.0~7.0mmol/L

餐后2小时:8.0~10.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7.0%

七、合并严重并发症或经常低血糖的患者,此类患者需要相对放宽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7.0~9.0mmol/L

餐后2小时:8.0~11.0mmol/L

糖化血红蛋白:7.0%~7.5%


八、妊娠期间发现糖尿病,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5.3mmol/L

餐后2小时:≤6.7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

九、糖尿病患者计划妊娠控制标准

空腹血糖:3.3~5.5mmol/L
餐后2小时:≤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6.5%

说了血糖的控制标准,再来说说,到底怎么样控制血糖才好?

1、糖尿病治疗,先把心病治好

得糖尿病不可怕,心态要调整好,要积极的面对糖尿病,糖友圈曾做过一项调查,现在血糖及病情控制好的糖友,都有一个好的心态,糖尿病其实算不上病,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2、糖尿病不能光吃药,要会饮食调节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糖尿病友,都需要饮食调节。糖尿病的饮食包括控制总热量、营养均衡、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口味清淡、水果适宜适量、少饮酒不吸烟等。

3、糖尿病治疗,运动加上血糖更好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因为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能降低血糖、血脂和血液粘稠度;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控制;可减轻体重,增强体质;给糖友带来自信心和生活乐趣。

4、糖尿病血糖不好,适当用点药

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让糖尿病人不得并发症,健康的、正常的生活,并且享受和非糖尿病人基本相同的寿命。

所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当饮食与运动控制不好血糖时就要启动药物或是胰岛素的治疗,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的用药。

5、糖尿病不得并发症,监测很重要,

糖尿病病人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以了解血糖水平,决定是否用药,所以每天的血糖监测很重要,血糖不稳要每天监测,血糖平稳,一周可三五次监测,如果遇到生病或心情不好或其它特殊情况,就要加强监测频率。

不得并发症,不能光监测血糖,还要加强以下指标的监测和控制

1.血压;2.体重;3.尿蛋白;4.糖化血红蛋白;5.血脂;6.血乳酸;7、眼底;8、心电图;9.胸部X光检查。

这9大指标控制好,健康无忧,长寿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