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水糖尿病(电解质水糖尿病人能喝吗)
小小一片利尿药 服用有讲究
“医生,我最近一点力气都没有,也不知道咋回事。”一大早,患者老李就来到了南京市第二医院汤山院区肝病四科主任医师孙薇薇的专家门诊。
原来,老李是一位肝硬化腹水患者,因为腹水,近期一直在口服利尿药,而从没监测过电解质指标。果然,完善检查后发现,老李体内钾离子只有2.7mmol/L(钾离子的正常范围是3.5--5.5mmol/L,一般低于3.0,就要引起重视,及时补充)。
孙主任表示,利尿药是通过促进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的排出而增加尿量的一大类药物,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如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高血压等疾病。
别小看一片小小的利尿药,它的注意事项还是很多的,在服用过程中尚需注意以下几点。
应缓慢利尿:快速利尿易致血容量及血压骤降,改变神经内分泌,减少肾脏的血液供给,导致肾脏功能恶化。另外,会导致患者极度乏力虚脱。
不要过度限制钠盐的摄入:一般使用利尿剂的患者,体内的钠离子会随尿液排出,机体就需要进行代偿性储钠,此时若过度地限制了钠盐的摄入,钠离子含量不足,利尿剂的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宜在饭后服用:多数利尿药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饭后或进食时服用不仅可减少胃肠道反应,还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长期服用不宜突然停服:口服利尿药治疗慢性疾病有时需长期服用,患者在服药时应慢慢减量,突然停服不仅可能使疾病“反跳”,还可能引起钠、氯及水的潴留。
长期服用需复查电解质:服用利尿药期间,必须要注意复查电解质,因为利尿的同时会将一些电解质协同排出体外,很多服用利尿药的患者会有低钠、低钾、低氯这些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存在,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以避免由于电解质紊乱导致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
另外,还需要注意将保钾利尿剂联合使用,以降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警惕药物不良反应:利尿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因此如使用不当可出现血容量不足、低钠、低钾、低氯、低钙、低磷、低镁及代谢性酸中毒或碱中毒等。所以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切勿私自增药减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孙主任提醒,老年人、孕妇、哺乳妇女、糖尿病、痛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调整剂量和用法,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通讯员 贾凡 张诗蕴
最近特别火的电解质水,究竟是什么水?可以每天都喝吗?
继布洛芬、抗原试剂、N95口罩、黄桃罐头之后,电解质水也成了抢手产品。
抢不到现成的商品,网络上就流行起了自制电解质水。
电解质水究竟是什么水?
电解质作为一种在水中解离出的带电粒子物质,包括钾、钠、钙、镁等离子。人的体液主要成分是水,其次就是电解质。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自我调节,包括水分、离子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的内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缺乏电解质会怎样?
一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细胞功能就会受影响,诱发疾病,比如:
钠代谢紊乱会出现乏力、烦躁、肌肉酸痛等症状;
钾代谢紊乱会造成口渴、恶心等症状;
钙代谢紊乱会出现反应迟钝、手足抽搐等症状;
镁代谢紊乱会出现眩晕、肌肉痉挛等症状。
电解质水可以每天喝吗?
电解质水不能作为日常饮水来喝,否则打破机体内环境平衡,摄入过多钠、钾等元素,反而增加身体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患高血压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不适合喝含钠的电解质饮料;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钠和糖的摄入,尽量避免喝电解质饮料。
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电解质水?
1、持续发热,导致大量出汗
2、孕妇孕吐,不能正常饮食
3、酒后呕吐
4、腹泻脱水
5、高强度身体活动,高温环境作业
6、某些疾病导致身体机能受损发生电解质紊乱
怎样正确补充电解质?
1、食补
香蕉、菠菜:增加钾离子摄入;
牛奶、豆制品、鱼虾:增加钙离子的摄入;
深绿色叶菜、坚果:补充镁离子等。
2、补液盐
市面上的口服补液盐。
3、自制电解质水
加入少量盐、少量糖兑水,浓度依据自己的口感调配,前提是不能太咸。
电解质水不能天天喝,有益身心健康的粘土手工游戏却可以天天玩。
居家的日子,孩子们怎么能少了罗弗无硼超轻粘土的陪伴,满满一箱有24种不同的颜色,轻软的粘土,可以在指尖变幻出各种造型,新手小白也不要担心,罗弗赠送了厚厚的绘本教程手册和工具套装,拿到就会玩。
这样一大箱粘土,过年过节送礼、自玩都合适!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满足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
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那些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者特定疾病状态的人群,难以通过正常的饮食满足营养需求,此时需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指为满足这类人群对营养素或者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例如有过敏症状的婴儿,需要乳蛋白部分水解或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食品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适用于0月龄至12月龄)包括无乳糖配方食品或者低乳糖配方食品、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或者氨基酸配方食品、早产或者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氨基酸代谢障碍配方食品和母乳营养补充剂等。
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非全营养配方食品。全营养配方食品是指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是指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者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例如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肾病全营养配方食品等。非全营养配方食品是指可满足目标人群部分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适用于作为单一营养来源,例如营养素组件(蛋白质组件、脂肪组件、碳水化合物组件)、电解质配方等。
全营养配方食品可选择添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所有必需营养素。但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和不同需要的消费者人群,所需含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有相应的要求。
比如,肿瘤全营养配方食品适用于手术期、恶液质期的恶性肿瘤(恶病质状态)患者。由于肿瘤的消耗、阻碍进食和消化,以及肿瘤对食欲的影响、患者精神抑郁等因素,伴随的以体重下降为特征的营养不良比较常见,因此应对患者进行营养补充。该产品配方应适当提高蛋白质的含量并调整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的营养素含量,为患者提供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
糖尿病全营养配方食品适用由于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原因引发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糖尿病患者。此类患者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力及体重下降;餐前低血糖;皮肤瘙痒及感染;视力下降;神经系统病变等。对此,该类产品配方调整了宏量营养素的比例和钠的含量,强调产品的低血糖生成指数(低GI),为患者提供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支持。
肾病全营养配方食品适用于成人慢性肾脏病患者。此类患者早期通常不会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但在晚期,患者常见排尿次数增加;体能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食欲差;恶心和呕吐;手脚肿胀;皮肤干燥、瘙痒;睡眠困难;肌肉痉挛等症状。配方根据透析或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对营养素的不同需求,通过调整蛋白质及电解质的水平,以满足其营养需要。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整理)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21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