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能吃黑胡椒吗(糖尿病能不能吃黑胡椒)

广东卫视健康有道 0
文章目录:

这网红豆子是高血脂、高血糖人群的健康福音,当主食还能减肥

在轻餐食和健身热潮下,牛油果、藜麦、鹰嘴豆等一跃成为「网红」食物。

要说最红是哪位,当属近年来在素食圈、健身圈、养生圈中备受瞩目的鹰嘴豆

健康君推荐的鹰嘴豆,有「豆中之王」的美誉,是一款良好减重,对防治便秘以及三高均有好处的健康食品。

1、营养丰富的黄金豆

鹰嘴豆又名桃豆或鸡心豆,常出现在中东人民的餐桌,娜塔莉波特曼、贝嫂以及维密超模的食谱上。

鹰嘴豆富含植物蛋白,膳食纤维,叶酸,维生素B1、B6,叶酸,铁、磷、镁、锌等矿物质,不饱和脂肪酸以及18种氨基酸(包含8种人体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的氨基酸)。

未加盐的水煮鹰嘴豆,每100g提供164kcal能量,7.6g膳食纤维(300g鹰嘴豆基本可以满足成年人一天的膳食纤维需要量),以及8.86g植物蛋白(质量优于常见谷薯类和普通杂豆)。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鹰嘴豆有利于控制食欲与体重、辅助控制血糖,有益于消化系统,是心血管患者、糖尿病患者、女性、便秘者以及减肥者的健康福音。

///

鹰嘴豆的走红虽有营养价值的原因,但是味道好、方便操作亦是加分项。

不起眼的干硬鹰嘴豆,泡软便肥胖可人,用作主食(控糖效果比燕麦好)、磨豆浆沙拉烹饪水煮,都可感受板栗般的香糯风味,不妨试一试~

2、推荐鹰嘴豆食谱烤南瓜鹰嘴豆

鹰嘴豆100g、南瓜200g、橄榄油15g、盐、黑胡椒粒适量

1、鹰嘴豆浸泡一晚,沥干后和去籽切薄的南瓜一同搅拌,调入橄榄油、盐、现磨黑胡椒粒后将容器放烤箱。

2、烤箱设置200℃、上下火烤18~20分钟,熟后搭配少许蔬菜即可食用。

鹰嘴豆泥

干鹰嘴豆220g,小苏打6 g,芝麻酱15 g,鲜榨柠檬汁15 毫升,大蒜4 瓣,冰水8 毫升,盐适量

1、鹰嘴豆浸泡过夜后沥干,和小苏打一起放入平底锅,大火加热并搅拌3分钟。倒入适量清水煮20~40 分钟,期间要除泡沫和杂质。

2、沥干鹰嘴豆放搅拌机打泥,搅好后加芝麻酱、鲜榨柠檬汁、大蒜、盐和冰水即可食用。

鹰嘴豆粥

鹰嘴豆50g、糯米100g、葡萄干30g、奶花豆50g、枸杞10g、红糖适量

1、鹰嘴豆提前一晚浸泡,奶花豆泡发备用,糯米洗净放电饭锅,再放泡好的鹰嘴豆和奶花豆,注入适量清水和葡萄干。

2、选择煮粥功能两小时,熄火前20分钟放枸杞、适量红糖即可。

///

鹰嘴豆的吃法还有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食谱或自由发挥。烹饪前豆子需提前浸泡4小时/沸水煮10分钟~1小时/预先烘焙一会,不然就像在吃小石头~

3、如何保存鹰嘴豆?

这么健康的食物,可用来替代部分主食或肉类,每周吃个2、3次也是不错的。

但是要挑选足够干燥、无虫洞/虫子的,买回来置于干燥阴凉处避光保存,放个一年半载是没问题的。

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源:pixabay、pexels

如有侵权,请告诉我们

黑胡椒好处真的超多?医揭8功效:抗癌、护脑、控血糖

黑胡椒是餐桌上极为常见的调味料之一,其辛辣味能起到增进食欲、去腥解腻等效果,但你知道黑胡椒除了能满足口腹之欲外,还可以对健康带来许多好处吗?以下就来细谈黑胡椒的八大功效。

黑胡椒是全世界用量最大的香料之一,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原产于印度马拉巴尔海岸。根据考古资料显示,黑胡椒除了被人们用来当香料和调味料使用外,还可用作药材使用,早期希腊人用黑胡椒来缓解胃病,阿育吠陀的医生也用黑胡椒来治疗肠胃疾病。

根据以上说法,黑胡椒不仅能用来烹饪料理,还能有一些对身体正向的帮助,让我们来看看黑胡椒对身体究竟能带来哪几种好处:

1. 具有抗氧化的功效

化压力是氧化的自由基与抗氧化失衡的一种状态,当氧化压力过高,使得抗氧化系统无法达到平衡时,就会引发严重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癌症亦或是视力出现问题等。根据2007年多项针对人体细胞的研究表明,黑胡椒里的胡椒碱的活性成份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还能有助预防氧化压力对人体所带来的伤害。

2.具有抗炎功效

一项动物研究实验显示,黑胡椒所含的胡椒碱可以有效对抗炎症,帮助改善关节炎和踝关节炎等症状,也能帮助缓解人类病症发作时的疼痛感,但其疗效目前未经人体实验证实。

3.保护大脑

一些论证表明,黑胡椒或可对罹患阿兹海默症和神经退化等疾病的患者大脑带来益处。阿兹海默症的病因是大脑某些部位所沉积的蛋白质板块破坏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所致,尽管相关实验认为,脑部板块的减少与阿兹海默症状的改善并无任何绝对关系,但有一项研究显示,体内摄入黑胡椒含量较高的小老鼠,其大脑所沉积的板块水平较低,也更擅长于探索迷宫。

4.改善血糖控制

黑胡椒可调节胰岛素水平控制血糖。研究结果表明,被喂食黑胡椒的动物在餐后的血糖较低,所以医师普遍认为,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饮食中添加黑胡椒作为日常调味料以降低血糖,但要注意的是,黑胡椒并不能替代医疗专业人员所推荐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5.降低胆固醇

人体所含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也被称为「坏胆固醇」,体内的坏胆固醇过多会提高患上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在2019年一项研究显示,没有被喂食黑胡椒的猪只与有被喂食黑胡椒的猪只相比,其体内含有较高的「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蛋白(HDL)。不过目前也还未有相关的人体实验。

6.帮助消化

另一项动物研究显示,黑胡椒碱具有刺激的作用,能让胰脏释放酶,帮助分解和消化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实验中的小老鼠在食用含有丰富胡椒碱的胡椒后有效预防腹泻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7.促进身体对营养的吸收

胡椒碱还可促进身体吸收一些人体难以吸收的重要营养素,如姜黄素(一种亮黄色含姜黄化合物的香料),而增加姜黄素的摄入可有效预防炎症和肿胀。此外,研究表明,某些难以被人体吸收的药物,如氨苄青霉素和诺氟沙星种类的抗生素,也能在透过胡椒碱的帮助提升吸收力。

8.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根据一些有关前列腺癌细胞的研究表明,胡椒碱或许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并帮助提高抗肿瘤药物的功效、降低某些癌症对化疗的抗药性。黑胡椒可能还有逆转某些癌症的多重抗药特性,减少癌细胞对多种不同的化疗药物产生排斥的作用。尽管此项研究至今仍未涉及人体实验,但胡椒碱的特性在未来的癌症治疗中或可发挥重大作用。

尽管黑胡椒能烹饪各种丰富的美味佳肴,也可给身体带来许多潜在功效,但医师提醒,仍要小心食用,因为摄入过量的黑胡椒可能会刺激肠胃引发胃灼热、胃酸倒流、痉挛或腹泻或消化不良等副作用,成人每日的建议摄取剂量为10毫克,并切记勿用其替代医生所开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糖尿病人吃肉:4种肉坚决不吃,另2种肉要多吃,血糖好享受美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管理就如同在舌尖上行走的钢丝,稍有不慎,血糖便会如脱缰的野马般难以驾驭。而在众多饮食选择中,“吃肉”这一话题更是让无数糖友纠结不已。吃吧,担心血糖飙升;不吃吧,又怕身体缺乏营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糖尿病患者吃肉的那些事儿,拨开迷雾,找到适合糖友的健康饮食之道。

吃肉的“甜蜜陷阱”:四种肉糖友需远离

加工肉类:美味背后的“健康杀手”

在超市的冷柜里,香肠、培根、火腿这些加工肉类总是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看似美味的食物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为了延长保质期和提升口感,往往会添加大量的盐、防腐剂、亚硝酸盐以及饱和脂肪。这些成分不仅会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还会让血糖变得难以控制,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经常食用加工肉类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20%以上。想象一下,当你咬下一口香肠,那短暂的美味可能换来的是血糖的剧烈波动和健康隐患的长期积累。因此,糖友们最好对这些加工肉类敬而远之,别让一时的口腹之欲成为健康的“绊脚石”。

红烧肥肉:色香味俱全的“血糖炸弹”

红烧肉,这道传统美食以其软糯的口感和浓郁的酱香,让无数人欲罢不能。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道菜却是一道“血糖炸弹”。红烧肥肉的脂肪含量极高,一口下去,不仅会让血糖迅速上升,还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增加心血管的负担。更让人担忧的是,为了使红烧肉色泽诱人,厨师们往往会加入大量的糖。这些糖分进入体内后,会直接转化为血糖,进一步加剧血糖的波动。可以说,吃一口红烧肉,可能就相当于喝了一勺糖浆。糖友们,面对这道美食的诱惑,一定要学会克制,别让一时的贪嘴成为血糖失控的导火索。

油炸肉:香脆背后的“健康隐患”

炸鸡、炸猪排、炸里脊……这些油炸肉类食品,以其香脆可口的口感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食物却是“健康杀手”。油炸食品在高温油炸过程中,不仅热量大幅增加,还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这些反式脂肪酸进入体内后,会引发慢性炎症,让血糖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此外,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本身就较为脆弱,容易受损。而反式脂肪酸会进一步破坏血管健康,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可以说,吃油炸肉,就像是给自己的健康“加了个定时炸弹”。糖友们,面对这些油炸美食的诱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别让一时的香脆成为健康的“杀手”。

烤肉:暗藏玄机的“健康陷阱”

提到烤肉,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那诱人的烤串和烤肉的香味。在很多人眼中,烤肉似乎比油炸肉更健康一些。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烤肉在高温烹饪过程中,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不仅会增加患癌风险,还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功能。而且,烤肉中往往盐分超标。过多的钠摄入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糖友们,别再幻想“撸串自由”了。虽然偶尔尝一口烤肉可以,但千万别让它成为家常便饭,以免给自己的健康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吃肉的“健康密码”:两种肉糖友可以放心吃

鸡胸肉:低脂高蛋白的“控糖利器”

在众多肉类中,鸡胸肉无疑是糖尿病患者的“贴心小棉袄”。它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丰富,是补充优质蛋白质的理想选择。鸡胸肉中的蛋白质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从而让血糖上升得更慢、更平稳。而且,鸡胸肉的做法多样,可以煮、蒸、炖,既健康又美味。不过,糖友们在烹饪鸡胸肉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避免油炸,也不要加入过多的调料。简单清淡的烹饪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鸡胸肉的健康价值。例如,将鸡胸肉切成薄片,用少量的盐和黑胡椒腌制后,放入烤箱烤制,不仅口感鲜嫩,还能有效控制热量摄入。

鱼肉:富含欧米伽-3的“血糖调节剂”

鱼肉,尤其是深海鱼,如三文鱼、鲭鱼、沙丁鱼等,更是糖尿病患者的“福星”。鱼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可以帮助降低体内的炎症反应,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对心血管健康也有诸多益处。此外,鱼肉中的蛋白质容易被人体吸收,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每周吃两到三次鱼肉,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还能保护心血管健康。糖友们可以选择清蒸的方式烹饪鱼肉,既能保留鱼肉的鲜美,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健康功效。例如,将新鲜的三文鱼切片,放入蒸锅中,加入少量的姜片和葱段去腥,蒸熟后淋上一些蒸鱼豉油,简单又美味。

吃肉的细节:糖友不可忽视的要点

控制分量:适量才是关键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吃肉不仅要选对种类,还要注意控制分量。再好的肉,如果吃得过多,也会给身体带来负担。每餐的肉类摄入量最好控制在50-100克。糖友们在用餐时,可以将肉类分成小块,搭配足够的蔬菜,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有效控制血糖。

多搭配蔬菜:均衡饮食的秘诀

肉类和蔬菜搭配着吃,不仅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还能延缓血糖上升速度。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从而让血糖上升得更平稳。糖友们在用餐时,可以将肉类与绿叶蔬菜、豆类蔬菜等搭配食用。例如,将鸡胸肉和西兰花一起炒制,不仅营养丰富,还能有效控制血糖。

避免高温烹饪:健康烹饪的首选

在烹饪肉类时,糖友们要尽量避免高温烹饪方式,如煎、炸、烤。这些高温烹饪方式不仅会增加肉类的热量和脂肪含量,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健康。相比之下,蒸、煮、炖等低温烹饪方式才是糖友们的“黄金搭档”。这些烹饪方式不仅能保留肉类的营养成分,还能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例如,将鱼肉放入蒸锅中蒸熟,既能保留鱼肉的鲜美,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健康功效。

注意调料:少盐少糖的智慧

在烹饪肉类时,糖友们还要注意少放盐、糖、酱油等调味料。过多的盐和糖不仅会影响血糖控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友们可以尝试用天然的香料和调味料来增加肉类的风味,如黑胡椒、柠檬汁、姜蒜等。例如,在烹饪鸡胸肉时,用少量的盐和黑胡椒腌制,既能增加风味,又能减少盐的摄入。

科学解读:为什么控血糖要选对肉?

很多人可能会问:“糖尿病是血糖高,为什么吃肉也会有这么大影响?”这其实要从胰岛素和饮食代谢的关系说起。糖尿病的核心问题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高脂肪、高盐、高糖的饮食,会让胰岛素的作用大打折扣。吃对肉,不仅可以避免额外的胰岛素抵抗,还能为身体提供优质蛋白质,帮助修复受损的组织。此外,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肥胖或心血管疾病,选择低脂、低热量的肉类品种,可以减轻身体负担,帮助控制体重和血脂。例如,选择鸡胸肉和鱼肉等低脂高蛋白的肉类,既能满足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血糖和血脂。

健康饮食的持久战:糖友的饮食管理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吃肉,不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是为了让身体更健康,血糖更平稳。糖友们在日常饮食中,要多留个心眼,别让错误的饮食习惯给身体添堵。记住,吃对了肉,既能享受美味,又能稳住血糖。

生活中,糖友们可以多学习一些健康饮食的知识,了解不同肉类的营养成分和烹饪方法。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因为饮食管理的困难而感到沮丧。只要坚持科学合理的饮食,就能让身体这台“老机器”保养得更好,开得更久、更稳当。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糖友们对“吃肉”这事儿不再迷茫,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