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潜伏糖尿病(糖尿病的潜伏期有多久啊)

北青网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确诊前可潜伏数年,早期筛查可参考这些方法

糖 尿 病

‍‍您知道吗,糖尿病在临床确诊前有9~12年(均数为10.5年)的潜隐期,即糖尿病前期,也称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减低(或糖耐量受损,IGT)。特别是在糖耐量受损阶段已存在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时。大规模的研究显示,通过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可以明显延缓“糖尿病受损” 向“糖尿病”转变。对无症状人群进行筛查,早期发现糖耐量减低,及时干预和治疗,可以阻止或延缓2 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筛查主要是指针对具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和无症状的2 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所进行的选择性的早期检测,是糖尿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世界多国的糖尿病防治指南都提出建议,凡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均应进行糖尿病的早期筛查。‍‍

1.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检测

‍‍‍‍‍‍‍基于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WHO、ADA、IDF 一致认为,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是诊断糖调节受损(IGR)和糖尿病(DM)的标准方法,而且是目前唯一确定糖耐量减低的诊断方法。

但该方法也有缺陷:一是比较复杂,在社区进行大面积筛选费时、费力又费钱。二是特异性不高,即重复性不好。因此目前主要用于早期糖尿病的诊断,尤其是无症状者。在一般情况下筛查糖尿病前期人群不一定全部都能做OGTT。‍‍‍‍‍‍‍

小知识: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糖尿病的确诊试验,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于处于其他疾病急性期的患者,可能需要重复进行以明确糖尿病的诊断。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指给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儿童按每公斤体重1.75g计算,总量不超过75g,然后测其血糖变化,观察病人耐受葡萄糖的能力,是目前公认的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在血糖异常增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为明确是否为糖尿病可以采用该试验。

2.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P2hPG)的检测

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P2hPG)是糖尿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指标。但DECODE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517名糖尿病病人检测试验中,同时符合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患者仅为82%;单纯空腹血糖异常仅能检测40%的糖尿病患者;单纯餐后两小时血糖异常仅能检测31%的糖尿病患者。因此两者同时检测,可以提高早期糖尿病的检出率。

3.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与诊断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此检测无须空腹,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短期血糖波动等不会影响HbA1c 的检测结果,能准确地反映相对较长一段时期内(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但HbA1c 的检测费用相对较高;但如果同时考虑其对糖尿病微血管以及大血管并发症独特的预测价值,糖化血红蛋白无疑是性价比最具优势的检测指标之一。

4.尿糖筛查

尿糖阳性是筛查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是尿糖阴性并不能排除糖尿病。尿糖的排泄情况受肾脏功能、肾小球滤过率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尿糖的定性检测和24小时尿糖定量可以作为糖尿病诊断参考以及疗效评价指标,并作为调整糖尿病用药的参考。

5.胰岛素和C‐肽测定

可以用于早期的胰岛β细胞功能评价。做法和OGTT 一样,分别于空腹及服糖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抽血检测。但缺点也如同OGTT,费时费事,花费较大,可以结合OGTT 作为特定人群的研究评价指标,例如代谢综合征、冠心病和极度肥胖人群等,而不适合作为一般人群的筛查指标。

内容来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糖尿病——多学科防治与行为干预》

本书主编:张锡明 刘尊永 刘新民

足底藏针两月不知!糖尿病足要当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
通讯员 卢从斌 胡颖仪
图/医院提供

一根缝衣针,藏在足底2个月,竟不被患者所知,直至引起溃烂病变,才知原来是糖尿病足惹的祸……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陈广树医师表示,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但若不科学控制,一不小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找上门来,则会严重影响生活。

足底藏着的一根缝衣针!糖尿病足埋隐患

40多岁的蔡叔(化名),患有2型糖尿病史10年,仗着年轻平时从不测血糖,也不做定期检查。2月初蔡叔出现了双下肢麻木的症状,当时正值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因为害怕疫情,蔡叔躲在家里不敢去医院看病。一个多月后,蔡叔突然觉得足底有点痛,过了三天,足底开始出血,紧接着慢慢溃烂了。

此时,蔡叔的视力也出现了病变,已经看不清溃烂的程度,然而他还没有重视,能不去医院就拖着。殊不知,这时候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已经找上门来。

两周后,蔡叔母亲发现他整个足底都溃烂了,还伴随着一股腐烂的恶臭,才赶紧让他去医院就诊。这时候蔡叔糖尿病足里的细菌已经侵犯到全身,引发了败血症,住院三周才把全身感染控制下来。但足底局部病变仍在蔓延,溃烂还是没有改善。蔡叔心情低落,痛苦不已。

5月初,蔡叔来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当护士长赖美铮副主任护师揭开纱布,发现蔡叔的糖尿病足已经非常严重,第四、五足趾变黑,足背的筋膜清晰可见,大半的足底都在化脓,散发着浓烈的臭味。经检查发现,蔡叔第四、五足趾已经坏死,在第二足趾下方竟藏有一个高密度的针状物体!

足底藏针,需要清创治疗

清创引流,找到“夺足神针”

糖尿病足治疗的基础是清创换药,清理坏死物质,肉芽组织才能慢慢长起来。在剪刀和镊子的配合下,蔡叔足底的脓腔一个个被打开。两根足趾已坏死,只能切除。

清创时,赖美铮护长在足底深处发现一根细长的针状物,夹出来一看竟然是一根长达4厘米的缝衣针,锈迹斑斑。这就是足底平片显示的异物,就是这根致病元凶,潜伏在足底两个月,成为“夺足神针”。

这么长的一根缝衣针,是怎样悄然无声地进入蔡叔足底,而他却毫不知觉呢?

原来蔡叔有多年糖尿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导致严重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长期的高糖毒性麻醉了足底的神经末梢,蔡叔对疼痛的阈值升高,就算是针刺也感觉不到。在足底没有任何知觉的情况下,地面上的一根针戳进了蔡叔麻木的足底,不断游走至深处,引起足底化脓,并逐渐蔓延全足。

通过清创换药、负压引流、抗感染等治疗,两周后,蔡叔的右足很快长出新的肉芽组织。

糖尿病足日常这样护理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陈广树医师表示,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本身不可怕,但糖尿病的并发症则要小心预防。

全身大小血管长期浸泡在高浓度糖水中,含血管丰富的眼睛、肾脏、下肢逐渐承受不住,因此容易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糖尿病足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治疗过程漫长,严重者甚至须截肢。

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是防治“糖尿病足”的关键。为了减少糖尿病的足部病变,糖尿病患者应掌握以下糖尿病足部护理的基本常识:

1、选择合适的鞋袜:软皮皮鞋、运动鞋或者是布鞋。

2、正确做好洗脚和护脚:为保持足部卫生,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洗脚。 

3、切忌赤脚走路。

4、坚持足部检查。

卧底傅衍鲲:身患糖尿病潜伏金三角十年,毒枭厨师:快跑你暴露了

金三角是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这里一直是动荡和死亡的代名词,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毒品产地。我国毒品绝大多数来自于金三角地区,也因为毒品问题由来已久,情况复杂,难以根治,成为各国最棘手的问题。

然而,有一位戴着灰色礼帽、身材瘦弱、后背微驼、头发花白的花甲老人却在金三角生活了十年,与各大毒枭称兄道弟,并凭借一己之力为国家提供了900余件内容详实的情报,改变了金三角的贩毒格局。

谁也不会想到,他的一生其实和禁毒没有任何联系,只是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可他却义无反顾地走进了金三角,在那里卧底了整整10年,他的名字叫傅衍鲲。

家人吸毒痛心疾首

傅衍鲲1937年出生于山东聊城,1955年,18岁的傅衍鲲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在昆明部队的电台工作三年,这三年时光铸就了傅衍鲲的军人本色,也养成了他做事果敢,心思细密的性格。

之后,傅衍鲲复员转业,考入了山东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被分入了聊城市第三中学教语文,他兢兢业业地工作了33年,1993年,傅衍鲲不幸查出患上了糖尿病及多种并发症,其后退休。

右侧为傅衍鲲

当时,傅衍鲲的弟弟傅衍鹏担任中共云南省盈江县县委书记兼政法委书记,他的日常工作就是缉毒、禁毒工作,正因如此,他成为云南毒枭眼中钉、肉中刺。

由于害怕家人受到牵连,傅衍鹏将儿子傅勒干寄养在了傅衍鲲家中,傅衍鲲对侄子视若己出,直到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病情。

由于云南空气潮湿温暖,比较适合养病,因此傅衍鹏邀请傅衍鲲前往云南疗养,傅勒干也就一起返回了云南盈江。

可谁知傅衍鲲和傅勒干来到云南不久后,傅衍鲲就发现侄子出现了一些变化,他的眼睛经常睁不开,说话有气无力,还经常神龙见首不见尾,找不着人。

后来有朋友告诉傅衍鲲,“你的侄子估计是被人引诱吸毒了”,听到这句话,傅衍鲲痛心疾首,如果不是身体患病,傅勒干就不会回来,更不会遭到报复。

傅衍鲲将这个信息告诉了弟弟傅衍鹏,经多方侦查,最终确定引诱傅勒干吸毒的人竟然是一伙来自缅甸的7人贩毒小队。

在那一刻,傅衍鲲心中充满了对贩毒人员和毒品的愤懑。

目睹惨状决心缉毒

不仅如此,傅衍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目睹了更多因为毒品而毁掉一生的人。

一天晚上,在傅衍鲲回家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大娘哭晕在路边,很多人围观,傅衍鲲立刻走上前去扶起了大娘,他问大娘“你怎么了?”大娘说“我的儿子因为吸毒过量,死了!”

听到这句话,傅衍鲲眼眶湿润了,他想到了自己的侄子。

不久,傅衍鲲又前往了一个戒毒所,看到很多人因为吸毒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被毁掉了一生,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况比比皆是。

为了报仇,傅衍鲲决定只身前往缅甸寻找引诱侄子吸毒的头目于七,他刚到缅甸,就在当地购买了一把仿中国“五四式”手枪,并摸到了于七的住所。

于七见到傅衍鲲并不吃惊,他告诉傅衍鲲“我也只是个小喽啰,是播种队的一员,只是免费给青年发放含毒纸烟,后面还有采摘队会找到这些孩子,给他们贩毒”。

傅衍鲲这时才意识到,贩毒的产业链很长,仅仅杀死一个人无济于事,只有彻底地打掉整个贩毒网络,才能避免更多地青少年误入歧途。

此时,傅衍鲲心中暗下决心,要打入金三角内部,为中国的禁毒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想到这里,傅衍鲲返回了中国,辗转联系上了时任国家边防公安局政委,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武警少将卓枫,当卓枫听到傅衍鲲想要卧底金三角时,特别的犹豫,可傅衍鲲却向卓枫将军郑重承诺,“我要利用我的条件为国家义务提供毒品情报,永不背叛祖国”。

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层层审批,傅衍鲲成为了一位情报员。

与此同时,上级作出的承诺:必要时,我国将给你提供一切帮助

可令人意外的是傅衍鲲拒绝了组织的提议,在他看来,潜伏在金三角是他的自发行为,也是他作为中国人应尽的义务,他不愿意麻烦国家,更不想浪费国家的资源。

表面上,傅衍鲲开始负责边城丽江和陇川两个办事处的管理工作,平时开着一辆切诺基,穿着军服,住在二层小楼里,为了方便联系,他还从邮局申请了一个3088的邮箱,由于办事处有红头文件,前面还冠有“中国”二字,显得特别神秘,大家都以为他在国内重要部门任职。

一般来说,只有保密单位和公安机关才能使用此类邮箱,傅衍鲲显然身份不一般。

孤身一人卧底毒枭

很快,傅衍鲲引起了缅甸毒枭的注意,两位小伙子从缅甸远道而来,找到傅衍鲲请其帮忙购买一些武器。由于缅甸驻扎着很多的境外势力,又是毒枭又是军阀,他们往往需要大批的武器保护产业安全。

傅衍鲲没有推脱,一口答应。

毒枭们本以为傅衍鲲会很顺利,可没想到他们和傅衍鲲从云南到北京来回折返了15天,愣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采购到武器,虽然生意砸了,但两名毒枭成员却认为傅衍鲲没有敷衍了事,积极联系处理,没买到武器不能怪傅衍鲲。

毒枭们对傅衍鲲的评价很快传回了缅甸,自此缅甸方面知道云南有个人很仗义,他叫傅衍鲲。

就这样,缅甸陆续有毒枭与傅衍鲲建立起了联系,由于傅衍鲲当过兵,有很多的战友朋友在中缅边境,这为他在金三角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

不久,傅衍鲲认识了缅甸的一个大珠宝商,在珠宝商的邀请下,傅衍鲲前往缅甸果敢参加缅甸果敢同盟军司令杨茂良儿子的婚礼。

杨茂良是金三角家喻户晓的大毒枭,每年对外输送的毒品高达10万吨,有正规的军事化部队,只要抓住了他,便有可能将毒枭集团连根拔起。

傅衍鲲之前并不认识杨茂良,当他来到杨茂良驻地时,受到了杨家人的热烈欢迎,杨家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出门迎接,以示尊重,士兵分列两边,夹道欢迎,规格十分隆重。

作为还礼,傅衍鲲掏出了2000元的礼金,还将带去的38套防弹衣交到了杨茂良手中,杨茂良摸着防弹衣十分地高兴,问道“防弹衣的质量究竟如何?”

傅衍鲲说“这个问题我不好回答,不过我们可以试一试”。

随后,傅衍鲲就和杨茂良来到了打靶场上,杨茂良拿出一把崭新的步枪,问身边的军官,“你们谁愿意试试?”

可十几分钟过去了,几百名军官没有一个人敢接枪测试,此时,看到气氛有些尴尬,傅衍鲲主动将枪接了过来,他曾购买过两支猎枪和一支气枪,用绿豆装进气枪做子弹打苍蝇,因此枪法娴熟。

傅衍鲲在150米处起手发枪,这颗子弹不偏不倚地打中了防弹衣的第1颗纽扣,如此百步穿杨的技术让全场震惊,杨茂良带头鼓掌致敬。

随后,杨茂良带着傅衍鲲参观了军营,让他提点意见,傅衍鲲平时最喜欢研究军事理论,对《孙子兵法》烂熟于心,于是他详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比如应该如何设置观察哨,如何重兵把守武器,如何分配兵力等等,这一番理论让杨茂良刮目相看,立刻邀请傅衍鲲做他的军事顾问,并让他在驻地住了下来。

半个月过去,通过杨茂良的关系,傅衍鲲认识了中缅边境上大大小小的10多位军阀和毒枭,与他们称兄道弟。

靠着这层关系,傅衍鲲在金三角可以随意走动,他逐渐摸清了毒枭们生产毒品的工厂网络,这些工厂比较简陋,但设备却非常的先进,他们会将750克的毒品按照1千克进行售卖,赚得盆满钵满。

此后,傅衍鲲联系了云南相关部门,汇报了金三角贩毒的详细情况,包括毒品工厂的绘制图,警方联系缅甸军队,迅速出动,端掉了数个网点。

花样藏毒百次举报

由于获得了大量珍贵的内部资料,傅衍鲲接触到了别人难以接触的毒贩运毒方法。

有一天,傅衍鲲在建康郊外的凤尾河边散步,当他走到一处僻静的地方,看到前面有两个人正在筛选矿石,这些矿石是从山上拉出来的,主要为铅锌矿石,一般除了冶炼铅锌之外,每吨矿石还可以提取一公斤的白银。

这两名工人动作娴熟地把矿石堆放在了一边,用筛子筛出细粉,然后装入牛皮纸袋提到树丛后面。

这个举动让傅衍鲲感到十分的奇怪,一般筛选矿石并不需要掩人耳目,可这两个年轻人的动作却十分的隐蔽,于是心生疑虑的傅衍鲲故意走远,然后突然回头张望,此时他看到两名年轻人东张西望,两人的肩上各扛着一个袋子,放上了汽车,然后往车里抖擞了一下,这个举动引起了傅衍鲲的警觉。

经过调查,傅衍鲲发现这是一名贵州毒贩,他假借运送矿石的名义,将矿渣倒进水中,因为海洛因溶于水,所以两者相融后,毒贩就将它们放到矿石的底部,等拉回去之后用水浸泡矿粉,然后将水滤出,再将水分蒸发,剩下的便是海洛因。

由于每天有大量的车辆经过检查站,不可能将整车矿石卸下进行检查,因此给了毒贩蒙混过关的机会,这种运送方式十分巧妙,不好搜查。

毒贩也不会跟车押送,而是乘坐火车或飞机前往贵州,如果矿石出了问题,这些毒贩也不会被抓。

得知这个情况后,傅衍鲲立刻将货车出发的时间、线路、毒枭乘坐的航班、时间汇报给了上级部门,根据这些信息,警察缴获了16辆运输车,抓捕了46名毒贩,这是建国以来我国破获的特大贩毒集团之一。

有一次,大毒枭坤沙安排傅衍鲲运送两车军用物资,坤沙实力雄厚,鼎盛时期,金三角70%的毒品来源于坤沙的地盘。

坤沙

当傅衍鲲来到坤沙驻地,借故四下走动进行观察,在一个风景区,他发现一辆卡车正在运送氧气瓶,在每一个氧气瓶的下方都有一个白色的圆圈,这个情况引起了傅衍鲲的注意。

等天夜深人静之时,傅衍鲲偷偷潜入了运送氧气瓶的地方,用手指蘸了一点白色圆圈中的粉末尝了一下,发现正是海洛因。

傅衍鲲循着轰鸣的电机走进了一个草棚,他想要了解海洛因是如何灌入到氧气瓶中的。可谁知此时,一把寒光凛冽的匕首却抵在了他的腰间,此时,坤沙的一名副官走上前来,当他看到原来是客人傅衍鲲时,他立刻喝退了这位士兵,如果不是这名副官,傅衍鲲很可能命丧当场。

不过,傅衍鲲在虚惊之中还是看到了氧气瓶注入海洛因的过程,它还是用充气的方法将海洛因注入,几天之后,傅衍鲲又将这种新式的运毒方法汇报给了上级部门。

还有一次,傅衍鲲在朋友家做客,看到海报介绍河南安阳驯兽团要来果敢表演,傅衍鲲兴致大发,前往驯兽团看表演,可出乎他意料的是驯兽团只剩下三个人和一只瘦弱不堪的老虎。

其他的老虎去了哪里?工作人员称被一个人买走了。

傅衍鲲心生疑虑,走进了一个笼子,发现里面有一只老虎用帆布包裹得严严实实,还有几个人正在给老虎做手术。

傅衍鲲于是向当地的一个麻醉医生打听情况,得知这是毒贩们运送毒品的方式,他们将不被人注意的老虎皮肤划开,将毒品藏到虎皮之下,然后以表演的名义将老虎带入国内。

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傅衍鲲立刻将这个信息汇报给了上级单位。

身历险境化险为夷

1996年,杨茂良势力衰败,傅衍鲲离开了果敢,经过朋友的推荐,他投靠了佤邦大毒枭鲍友祥,给其手下丁司令当副手。

鲍友祥

有一次,丁司令一个亲戚要到南方去接一批制毒药剂,让傅衍鲲一起去,傅衍鲲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了解毒品犯罪的详细过程,于是欣然前往。

可他并不知道,丁司令另一个手下西村却背叛了丁司令,他不仅想独占毒品,还想杀傅衍鲲灭口,他借口要到湖中小岛进行参观,让傅衍鲲与其一同前往。

在途中,西村故意将小船弄翻,他以为不熟悉水性的傅衍鲲会当场被淹死,没想到傅衍鲲却偷偷摸到了一堆水草,躲藏了起来。

那时正是寒冬,傅衍鲲冻的牙齿直打颤,他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孩子和祖国,一股强烈的求生欲望油然而生,他一口气游到了附近只有几十平米大的一个小岛上,在小岛上,有很多割下来的芦苇,他把这些芦苇捆到一块,做成了一个筏子,等天亮才靠竹筏飘到了岸边,恰巧几个路过的和尚发现了奄奄一息的傅衍鲲,他才由此逃过一劫。

由于毒贩们口口相传,傅衍鲲很快在当地小有名气。有毒枭向他提出了合办工厂的建议,让他出30万元占股30%,这个数字对于傅衍鲲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不过为了打入敌人内部,傅衍鲲还是拉下脸皮四处筹钱,终于借到了30万,开起了工厂。

有了股份之后,傅衍鲲和毒枭们借参观工厂的名义正式踏入了金三角毒品交易的圈子,将获得的情报第一时间汇报给了上级。

不过,数次信息泄露还是让合作的毒贩察觉出了异样,尤其是傅衍鲲曾向医生打听过老虎藏毒的方法,杨茂良的弟弟不久前还因贩毒被抓获,被判处了死刑。

2004年,傅衍鲲身边的4名警卫遭到了撤换,似乎一场阴谋正在悄然上演。

此时,合作工厂有一个技术难题需要解决,需要让傅衍鲲回趟北京,否则将有重大损失,于是,傅衍鲲提出带自己的聊城老乡小黑一起去北京,可这个提议却遭到了毒枭的反对。

毒枭说“小黑不用去,多一个人还多一个路费”,傅衍鲲明白这是要拿小黑当做要挟,小黑曾经救过傅衍鲲的命,知道傅衍鲲的卧底身份和很多事情。

临出发前,傅衍鲲告诉小黑“一定要少喝酒,少说话,莫贪色,等我回来”,小黑一口答应。

可等傅衍鲲离开后,毒枭却用酒色将小黑彻底拉下了水,从小黑的口中套出了傅衍鲲的很多秘密,知道了他卧底的身份。

幸运的是当傅衍鲲从北京返回到云南,刚进入缅甸境内恰巧碰到了毒枭身边的一位厨师,这位厨师好心地提醒傅衍鲲,“先生,你不能回去了,你如果回去就没命了,快跑吧,小黑出卖了你,你暴露了,他们要把你大卸八块”。

听到这话后,傅衍鲲心里一惊,此时,他还是找人打听了一番,发现毒枭已经在院子里搭起了凉席,架起了长案,准备用最残忍的凌迟方式对付他,如果不是这位厨师的好心提醒,那么傅衍鲲很可能有去无回。

于是,傅衍鲲赶紧坐一辆拖拉机逃到了一个农舍,在里面躲藏几天之后,他又从边境偷偷跑回了国内,这才算彻底脱险。

热爱祖国鞠躬尽瘁

在10余年间,傅衍鲲曾经六次差点丧命,可他丝毫无惧无悔。

在离开缅甸后,傅衍鲲的全部财产被毒枭们扣留,他花光了自己一生的积蓄,还欠了不少的债。

当他结束了卧底生活,返回山东老家时,国家再次提出援助的建议,可是傅衍鲲还是选择了拒绝,很多人问傅衍鲲为何会不断地拒绝,傅衍鲲笑着说,“如果需要报酬的话,这个事情就变味了”。

自从傅衍鲲离开家前往缅甸,他的妻子和孩子就不知道傅衍鲲究竟忙些什么,他们都以为傅衍鲲在经商,可当他回家后,他们才得知,原来傅衍鲲十一年间一直提着脑袋闯天下,随时有可能丧命,全家人都震惊不已。

在这11年间,傅衍鲲晚上睡觉从来没有脱过衣服,子弹上膛的手枪就压在枕头下,只要他比别人快两秒,就能赢得活命的机会。

由于常年不在家,他对家人十分地愧疚,儿子40多岁依然没有结婚,傅衍鲲一直认为自己没有给他足够的关怀。

后来,为了宣传禁毒,傅衍鲲接受了电视台的邀请录制了纪录片《傅衍鲲:我的金三角岁月》,并返回了金三角,在邦康街上,以前大规模的毒品交易场景已经不复存在,由于傅衍鲲和禁毒英雄们的努力,金三角毒品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按理说,毒枭卧底成员永远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这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最好方式,可傅衍鲲却不在意。

由于公开宣传,金三角的毒贩们确认了傅衍鲲的真实身份,傅衍鲲没有换手机号,他还能接到很多毒枭打来的电话,其中有威胁的,有恐吓的,有辱骂的,更多的是抱怨,“山东人不是讲义气吗?你怎么能瞒着我们这么多年,也太不仗义了”。

傅衍鲲听后总是嘿嘿一笑,他此生唯一的愿望是“金三角不会再有罂粟花香”

2014年8月17日,77岁的傅衍鲲在济南因病去世,这位禁毒英雄为禁毒事业贡献了他最大的能量,虽然他停止了呼吸,但我国的禁毒事业永远不会停止,向这位卧底十年的英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