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蜜月期10年(糖尿病蜜月期最长多久)
一个故事告诉你:糖尿病患者的“蜜月期”是怎么回事
“主任,好感谢你,你治好了我的糖尿病,我今天是来复查的”。
治好了糖尿病?我听到此类讲话一向很谨慎,因为我知道,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目前不能根治,只有“江湖游医”才会有如此“药到病除”的说法。
进一步追问:
患者李某,女,28岁,2年前因“口干、多饮、多尿、体重下降2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后检查,肥胖体型,体重指数(BMI)28kg/m²,空腹血糖1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0%,胰岛素及C-肽水平正常,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知道病情后非常吃惊,不相信自己这么年轻就患有糖尿病。
考虑患者为初发2型糖尿病,充分评估病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出院后继续予每天4次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1个月,其后停用胰岛素。
血糖正常,多次复查空腹血糖4-6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6-8mmol/L左右。
我马上明白,这不是糖尿病治愈了,而是糖尿病强化治疗后,一种暂时的缓解状态,即糖尿病的“蜜月期”(Honeymoon Period)。
什么是糖尿病的强化治疗
糖尿病的强化治疗,是指对于明显高血糖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或者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方案,使血糖严格达标,解除高糖毒性,部分恢复胰岛功能。
强化治疗空腹血糖要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胰岛素强化治疗时应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强化治疗的时间为2周-3个月。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合强化治疗
强化治疗适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9%或空腹血糖>11.1 mmol/L,可使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对B细胞功能的恢复和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
什么是糖尿病的“蜜月期”
提起糖尿病的“蜜月期”,也许很多人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
糖尿病患者早期接受治疗后,部分人会出现临床症状缓解的现象,患者胰岛功能部分恢复,甚至可以停用降糖药物,并维持一段时间的正常血糖,这一过程被称为糖尿病的“蜜月期”。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宝贵,如何获得并把握好“蜜月期”,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息息相关。
强化治疗后哪些患者不需要继续使用降血糖药物
胰岛素强化治疗,会使部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获得临床缓解,即进入糖尿病的“蜜月期”,维持“蜜月期”的时间长短不等,从数月到数年不等。
如果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维持在7.0mmol/L以内,非空腹血糖≤10.0mmol/L,可不需要继续使用降血糖药物,血糖超过此范围,则要继续使用降血糖药物。
如何获得“蜜月期”并维持更长的时间
早发现、早诊断、早强化、早达标:对于符合条件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或者多次胰岛素注射强化治疗是诱导“蜜月期”的重要因素,时间要早,强化治疗要达标。
加强生活方式干预与病情监测:“蜜月期”内,如果患者能够严格控制饮食、积极加强运动锻炼、禁烟限酒、注意自我监测,定期随访,严格控制血糖、体重、血脂等在目标范围,就可以延长“蜜月期”的时间,相反,如果不控制饮食、缺乏运动,则会导致“蜜月期”时间的缩短。
对于从“蜜月期”重新进入高血糖的患者:在积极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可尝试再次强化治疗,有诱导再次进入“蜜月期”的希望。
。。。。。。。。。。。。。。。。。。
“蜜月期”对于糖尿病患者很重要,我们要格外珍惜,希望它维持得更久一些,但是,如果有一天“蜜月期”离我们而去,糖尿病患者也不要灰心,在医生的指导下、在自我的管理下,通过正规治疗,一样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
患者李某听了我的解释,高兴地点了点头,笑着说:“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蜜月期”,积极配合治疗”。
今日互动
“关于糖尿病蜜月期,您有哪些问题,欢迎留言?”
作者:梅高财 主任医师
单位: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怀化市肿瘤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怀化市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怀化市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
辟谣|糖尿病能治愈?其实那只是“蜜月期”
陈伊森在门诊的时候经常有病人会问我“糖尿病能根治吗?”我也很希望答案是肯定啊!可惜,每次我给出的答复都是“不能”!“可是人家网上说有可以根治的药啊!”有病人会给我引经据典一下。呵呵,这时候我就会想起当年遇到的一位病人,第一次诊断为糖尿病后,她消失了三个月,后来重新来看门诊的时候,向我哭诉听了网上说可以根治的话,花了3000大洋买了药,结果原来是交了学费,最后还是乖乖回来重新检查规范吃药。
所以,下次再有人告诉你说“老铁!我这有个神药可以根治糖尿病哦!”千万记得陈伊森的话“糖尿病是没法根治哒!”这可以帮广大糖友省下好多智商税哦!
那么,得了糖尿病,真的要那么悲催地终身吃药吗?天空飘过5个字——“那倒不一定!”
陈伊森曾经给多个空腹血糖达到15mmol/L以上的初发糖尿病糖友进行了住院胰岛素治疗,在他们的血糖稳步下降后慢慢地减少胰岛素用量,最后胰岛素停药,也没有再使用口服药,完全进入了“不吃药,不打针,照样能治糖尿病”的传说阶段!
这是什么阶段呢?不要迷信啊,其实,这就是——糖尿病的“蜜月期”:它是指有部分的糖尿病早期患者在接受了合理的治疗后,血糖恢复正常,就可以拥有一段不用打针吃药而血糖照样正常的美好时光。这段时光对于糖友来说就像“新婚蜜月”一样甜蜜,故临床上称之为糖尿病“蜜月期”。这段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不过,别想得那么美,不是每个人都有蜜月期。为什么有些人会进入蜜月期呢?如果糖尿病发现及时,胰腺受损小,早期通过胰岛素进行胰腺保护,让它得到充足的休息,休养生息以后,通过人体的自愈能力,让它能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下,那么恢复正常功能的这段时间,就是蜜月期。如果你正好成为了那个“lucky one”,那么就好好听医生的话, 仔细谋划,努力延长你的蜜月期吧!
如何延长“蜜月期”?
研究发现,“蜜月期”的出现和延长,与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极大改善,胰岛素第1相分泌的恢复等因素,使餐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有密切关系。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有将各个时段的血糖都控制在正常水平,才能消除高血糖毒性,才有可能促使胰岛素第1相分泌的恢复,延长“蜜月期”。
1、饮食、运动是基础治疗
这对任何类型糖尿病都是有效的。诱导“蜜月期”的时间不会太长,一般为2~3周。因此,患者要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全力配合。饮食控制要更严格一些,运动锻炼要更规范一些。坚持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体力差者可散步:每分钟100步,运动30分钟;体力较好者可慢跑:每分钟110步,20分钟;年轻没有并发症者可以小跑:每分钟120步,10分钟。三者的运动量均为一个运动单元,都可消耗热量80~100千卡,降低血糖1.0~2.0mmo1/L。要记住,管住嘴,迈开腿,永远是最有效的降糖办法!
2、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
胰岛素的早期应用是诱导“蜜月期”的重要策略,时间要早,剂量要大,注射次数要多,血糖检测每天至少在4次以上,要保证餐后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因而最好能住院治疗,采用胰岛素泵或胰岛素4次以上强化治疗。
3、联合口服降糖药
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对肥胖者可联用二甲双胍,餐后血糖高者可联用α-糖苷酶抑制剂。均可以起到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改善代谢状态,更有效控制体重及血糖、血脂。
进入了“蜜月期”,也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了,毕竟我们的糖友的胰腺比正常人更为娇弱,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呵护。所以平时定期多监测指尖毛细血糖(每1-2周一次,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有必要),定期查静脉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至少每3个月一次),可以早期发现血糖升高的趋势,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尽早干预,避免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不幸得了糖尿病,不要太焦虑,因为你还是有机会进入“不打针,不吃药,血糖照样能平稳”的“蜜月期”。不过,得了糖尿病,就有如达摩克里斯脑门上那把剑,需要时时警钟长鸣、每日三省吾身(管住嘴了吗?迈开腿了吗?照医生的话做了吗?),这样才能防止它下次卷土重来!
血糖能逆转?糖尿病不再是终身性疾病?内分泌专家这么说......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张弛 记者 何丽娜
45岁的韦先生(化名)平时是名装修工人,由于近年来工作忙碌,几乎没时间运动,晚上常点外卖吃夜宵,平时也是饮料当水喝。
自此,人开始“过劳肥”,1米7的身高,体重却飙到了190斤,一次去工地检查地砖安装质量,竟由于肚子太大,人都蹲不下去......
平时常感觉口干乏力,偶尔还有点头晕的韦先生去医院做了检查,没想到报告单上的箭头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空腹血糖10点多,甘油三酯也非常高,尿蛋白也有两个 ,还有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等,疾病诊断列了七八条。
而最让韦先生担忧的,则是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医生说的很明确:直接住院,而且需要长期治疗。
近日,韦先生来到杭州市红会医院内分泌科牟新主任的专家门诊,牟新医生结合韦先生具体病情及相关检查,认为他的2型糖尿病属于初期,可试着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看看能否“逆转”血糖。
之后的三个月,韦先生严格控制饮食,规律的运动,改变之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血糖控制良好,并成功减重50斤,复诊时化验单上的箭头也都不见了。
目前韦先生已慢慢停用了所有口服降糖药物,仅采用中药治疗,医生说,也许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实现完全停药了。
“真的可以停药?”激动的韦先生反复向牟新主任确认。
血糖真的能够逆转
这是一个全新尝试
牟新主任介绍:传统观念认为,糖尿病只可控制不能治愈。随着对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这一观念正在受到挑战,2型糖尿病的逆转正在成为现实。
其实很早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就观察到过这种现象,在不用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患者的血糖能够控制在达标的状态,被形象的称为“蜜月期”,而2型糖尿病的逆转(或称作缓解),则是近年来的研究结果。
有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严格的控制血糖,改善饮食结构和控制热量的摄入,或者通过代谢手术等手段,有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可以停药,而且血糖能够保持在正常水平。
2021年8月30日,国际糖尿病专家组发布的《共识报告: 有关2型糖尿病缓解的定义和解释》中指出,糖尿病逆转(缓解)的诊断标准为:停止降糖药物治疗后至少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
哪些糖尿病病友
有希望实现血糖逆转
影响到糖尿病逆转(缓解)的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性别、病程、BMI、初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控制状况、胰岛功能、减重率、用药情况、接受干预的时机、并发症、伴发病、胰腺形态等。
据研究表明:糖尿病病程在6年以内,而且越短越好,一年以内为佳,年龄比较轻者,BMI偏高(肥胖者)都是2型糖尿病逆转的“潜力股”。
实现血糖逆转
重视这“四大法宝”
1、合理减重并长期维持:
减重首先要饮食控制,措施包括低热量饮食、极低热量饮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生酮饮食、间断进食、限时进食等。医生会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推荐适合的饮食减重方式,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体重,同时通过增加日常活动来保持体重。体重减轻的长期维持将有益于糖尿病逆转效果的延续,一旦体重反弹,逆转效果将大打折扣。
2、短期药物强化治疗:
对于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早期的胰岛素或者口服药物强化治疗。糖尿病一旦发现就应尽快住院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且在安全前提下,血糖越低越好,最好完全达到正常人的血糖水平,这样才能使胰岛β细胞得到最佳的保护,并让它恢复部分功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3、代谢手术:
大量临床试验证明,减重手术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除可以减轻体重外,对纠正体内代谢紊乱及其引起的并发症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4、中医药疗法:
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认为消渴发病是二阳( 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 有结滞,结则化热,胃热则多食易饥,大肠热则大便干。
“ 肥者令人内热” ,在肥胖的基础上,诸多因素皆能使体内化热成病,所以针对2型糖尿病早期的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采用清泻的方法进行治疗。
牟新主任告诫糖尿病病友:“要有信心,糖尿病已不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通过早期诊断和严格的控制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病友完全可以逆转。”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