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可以喝什么粥)

药师方健 0
文章目录:

37岁男子突发脑梗!无高血压糖尿病,无烟酒嗜好,医生找到了祸根

37岁刘先生突发脑梗

早晨8点,37岁刘先生准备离家去上班,突然,他准备关门的左手不听使唤,手指也完全没有力气,左手怎么也抬不起来,一个简单的关门动作,都完成不了!

刘先生只好回到屋内休息,他行走正常,其他身体症状倒无异常。无头痛、头晕,无视物模糊、视物旋转,无耳鸣、听力下降。无恶心、无呕吐,无失语及流涎,无进食呛咳,无四肢抽搐、无意识障碍、二便失禁。无胸闷、气促,无呼吸困难。

但他休息了2个小时左右,左手无力症状还是持续无好转!他怀疑自己中风了,于是呼120,来到医院急诊就诊,医生给他开通绿色通道,测血压121/86mmHg,测指间血糖正常,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询问他病史,他既往并无三高,也无烟酒嗜好,但最近工作任务重,非常劳累。

医生根据症状诊断他是急性脑梗死,由于发病时间在3.5小时以内,医生给他进行溶栓治疗,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开通堵塞血管。

溶栓药物治疗期间,护士频繁监测他血压,观察有无出血,幸运的是一切指标无异常,当天下午,刘先生复查头颅MRI,结果显示:右侧颞叶白质、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其中右侧半卵圆中心病灶为急性期。这和刘先生的症状表现一致,因为大脑神经支配肢体是对侧支配,左手无力正是因为右侧大脑病变导致。

祸根找到了,是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高!

同时,各项化验结果出来了,刘先生肝肾功能等指标正常,唯一异常的是甘油三酯高,他的检测结果是3.58mmol/l(正常范围是0.56-1.58),同时,他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相对较高,是3.28mmol/l(正常范围0-3.36mmol/l)。刘先生对检验结果没有二话说,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些胖,而平时工作繁忙,根本没有时间锻炼,导致自己体重一直超标。

虽然刘先生无高血压无高血糖,无烟酒嗜好,但高血脂,正是刘先生脑梗急性发作的祸根!医生给刘先生溶栓治疗后,继续给刘先生抗血小板、降血脂等治疗。

研究表明:空腹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会带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负担以及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不良事件,甘油三酯水平高于150mg/dL(1.7 mmol/L)时,ASCVD事件风险开始升高。

我国高甘油三酯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这和目前人们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具体发病因素包括高脂饮食、酗酒、肥胖、糖尿病、药物、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

对于高甘油三酯,非药物干预是一线治疗,如肥胖患者减肥、有氧运动、避免摄入浓缩糖、合理饮酒以及糖尿病患者改善血糖控制,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膳食管理应着重于“少吃”以减轻体重,还应减少简单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尤其是高血糖指数食物和高果糖食物。如果甘油三酯水平大于5.56mmol/l,需要立即启动降甘油三酯药物治疗。

推荐改变膳食的脂肪类型,即饱和脂肪vs多不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对于超过理想体重的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我们建议采用低热量膳食,并定期进行中至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我们建议多吃含丰富ω-3脂肪酸的鱼。

总之,刘先生的病例提醒我们,对于体检发现甘油三酯高,不可疏忽大意,要防止该指标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同时提醒我们,体重超标可能意味着身体健康存在危机,要立即行动起来改变生活方式,这样才能避免脑梗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慢病之王高血压与糖尿病,哪个更可怕?医生的答案可能和你不一样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常见的慢性病,同属于“三高”(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有人问,高血压与糖尿病哪个更可怕?为什么?在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危害哪个大?

其实,高血压与糖尿病都是很难以治愈的常见慢性病,至于哪个更可怕,这个还真不好说,二者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脑中风的最常见危险因素,完全可以说,没有控制的高血压与糖尿病都很可怕。我们看看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

(1)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

1)脑血管损害:高血压易引起脑部大、中、小动脉硬化,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栓,易致脑梗死,同时高血压还会使血管变脆、容易破裂,引发脑出血。对我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威胁。

2)心脏损害:一旦人的血压升高,那么心脏作为帮助人体血液进行循环的一个重要器官,它的压力也会变得非常的大。短时间可能没什么影响,但时间一久,心脏的负荷就会过大,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等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3)肾脏损害: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肾脏是调节体液电解质平衡的重要脏器,若血压控制差,其肾损害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病程的延长会进一步加剧,发展为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展为尿毒症。

4)外周血管疾病:持续高血压可增加大动脉血液动力学负荷,导致弹性蛋白受损断裂及胶原纤维增加,弹性动脉管壁结构和功能均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脉硬化。

5)眼底视网膜病变:要知道,人的眼球和视网膜上也有很微小的血管。因此,人一旦得了高血压,那么视网膜也会发生病变,轻则视力下降,重则失明。

(2)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

1)心脑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性心脏病、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由于此并发症具有隐匿性,因此一旦确诊2型糖尿病,就应注意防治心脑血管病变。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常发病于四十岁以上患者且病史较长的患者。病变与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情况及患病时间长短有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白内障、青光眼以及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

3)糖尿病肾病:属于微血管并发症,常与糖尿病眼病同时发生,肾脏损害逐渐加重直至肾衰竭,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4)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为周围神经病变,而少见中枢神经病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麻木、疼痛、感觉异常、泌汗障碍、心率过快、排尿困难、胃肠道不适等,严重者可导致足部溃疡和截肢。

5)下肢血管病变:病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下肢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常伴冠状动脉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肢体发冷、麻木、行走无力,严重可致肢体坏疽。

6)感染: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来说,还可能合并感染,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和肺结核、泌尿系感染和皮肤感染。

值得注意的,很多糖尿病患者,没有控制好血糖,易出现血压升高;而很多高血压患者,若不能控制好血压,也会可能合并糖尿病。

结语

从高血压与糖尿病的并发症可以看出,高血压的并发症更凶险、往往会由爆发性的疾病发生如脑出血或大面积脑梗,而糖尿病也会导致更多器官发生重大病变,二者都很可怕。不过,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注意饮食、适度运动和合理用药等,高血压与糖尿病也并不是那么可怕,高血压或糖尿病的人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拥有健康生活质量。

为什么患糖尿病、高血压、脑梗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告诉你实话!

现在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身边没有一个患了高血压、糖尿病、心梗或者脑梗的熟人,就非常不正常了。开句玩笑话,如果没有这样的熟人,那得多么没朋友啊?可是,在30年前,40年前,这些疾病是很少见的,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很科学#

我想,任何事物的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有可能是我们已经知晓的,也有可能是我们未知的。对于这个问题,张大夫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我想是我们国家老百姓饮食结构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食物热量摄入较以前明显增高,甚至明显过量;西方饮食习惯的涌入,尤其是很多油炸食品的摄入量明显增加;而我们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却在减少。这种饮食习惯的改变,促进了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这是大家能够理解的。

第二,我们摄入热量大幅度增加,可是我们的运动量却在大幅度降低。30年前40年前,农民在田地的劳动量有多大?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即使在城市,很多朋友买菜,上班,收拾家务,且没有电脑,很多工作也需要手工劳动。因此,那个时候人们的劳动量是很大的。而现在呢,有多少朋友都是和手机、电脑做了最亲密的朋友?甚至连走路都觉得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运动(劳动)量的显著下降,促进了上述疾病的发生!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国家超重和肥胖的患者越来越多,俗话说:一胖毁所有,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不仅是外貌和穿衣,超重和肥胖还促进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因此,关注我们的健康,按照更健康的方式来生活,我们一定会更健康、更长寿!

希望我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更多健康信息,就去“今日头条”关注张之瀛大夫。

健康问题咨询,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