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中医(糖尿病并发症中风后可以康复吗)
血糖控制不佳,又添并发症中医辨证施治有助改善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李彬
李阿姨今年60岁,有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多年,血糖控制欠佳,近期总感觉口渴多饮,胸闷心悸,想寻求中医治疗。后来,家人带她找到在郑州张仲景国医馆河医门诊坐诊的主任中医师、张仲景国医馆特聘专家牛攀东问诊。
牛攀东对李阿姨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得知她口渴多饮,胸闷心悸,自汗,便溏,手足麻木,舌淡,苔薄白,脉左寸弱,关弦尺沉,右寸浮,关弱尺沉,日常服用降糖类药物。过经一番望闻问切,综合辨证为消渴,胸痹(气阴两虚,心脉瘀滞);通俗来讲,就是II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周围神经病变,应以补气养阴,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遂开具处方:生脉饮合丹参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7服,水煎服,日1服,早晚两次分服。
经过四诊,不断调方,李阿姨餐前血糖降至5.8mmol/L,血糖整体平稳。
牛攀东介绍,临床数据表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果,李阿姨就是典型的糖尿病患者并伴有心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时间长,治疗难度大,经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患者的信心。
糖尿病10年,一堆并发症,中医帮你改善
糖尿病10年一堆并发症,中医帮你改善。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王彦华。
47岁10年糖尿病了,一个是消瘦、视力模糊,还有泡沫尿、腰酸乏力、皮肤瘙痒,这些和是血糖有关系的。而且从中医的基理上来讲,这是典型的阴血不足,就是阴液不足,是糖尿病的中医消渴病的最重要的病因病机,就是水不够了,所以人才会有渴。
水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血,指的是阴液,指的是肝肾的精血。所以肝又开窍于目,肾又开窍于耳。很多的病人就有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耳鸣等等这些症状,基本上都有,还有腰酸乏力的这些症状,得一步一步的来。因为都10年的糖尿病了,而且并发症也都有了。
先看看今天出的药方的思路,能不能改善视力模糊、泡沫尿,尤其是腰酸乏力这些,中医改善的是症状。
糖尿病并发症多 中医疗法效果好
11月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且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症的防治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点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用中医来治疗糖尿病的并发症,经过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得到了不错的效果。
60岁的市民刘兰芳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已经2年多了,今天医生正在为她进行中医透皮治疗。她说,中医外治疗法对她糖尿病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有不错的疗效。刘兰芳说:“现在我这个脚抽筋已经完全好了一大半,另一个脚也明显好转,本来我的下肢到了一定时间就不能走路,下肢的神经都堵了,现在越来越好。”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发生最早,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或疼痛。在中医领域,除了喝汤药等内治法以外,还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外治法,从不同的途径、通过不同的作用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吴坚介绍:“比较常见的中医外治法有耳穴埋豆和定向透皮。耳穴埋豆,通过耳廓的几个穴位埋豆,调节内分泌,调节经络;还有一个方法是中医定向透皮,通过敷贴上面浸了中药,贴到穴位上面,起到通络活血的作用。”
提到“冬季进补吃膏方”,糖尿病患者往往“望而生畏”。医生表示,糖尿病人也能吃膏方进行调理,现在有专为糖尿病人定制的“木糖醇膏方”,还能根据每个糖尿病患者的不同病情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的处方。
医生提醒,虽然现在越来越多患者选择中医治疗糖尿病,但是在临床上,针对糖尿病采取的还是“中西医并重”的方式,患者还是应该谨遵医嘱,不能擅自把西药停了,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