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咸蟹吗(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咸吗)
- 1、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螃蟹吗?
- 2、糖尿病人怎么吃蟹?
- 3、糖友食蟹法则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螃蟹吗?
金秋时节,菊黄蟹肥,正是品尝河蟹的好时节。我国素来有在秋风渐起之时,品蟹尝鲜的传统。 由于它的味道鲜美,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虽然大闸蟹的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吃大闸蟹的,那么糖尿病人能不能吃大闸蟹?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大闸蟹?首先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食用大闸蟹的,它本身不属于高糖食物。大闸蟹的营养价值是相当高的,含有相当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钙,以及多种维生素,能够促进人体组织对于细胞的修复和合成,提升人体免疫力。
不过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螃蟹的营养成分很多,因此产生的热量也是非常多的,因此希望糖尿病患者吃螃蟹也不要吃的太多,一次最多不能超过一个。
但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是要注意以下人群不宜吃螃蟹的。
本身是高胆固醇食物。不仅蟹黄,蟹肉中胆固醇含量也非常高。而且螃蟹性寒,食用时宜与黄酒搭配。
以下人群还需慎吃
1、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大闸蟹。因为大闸蟹是属于高胆固醇食物,它的蟹黄中所含的胆固醇是特别高的,很容易让血压失去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还伴随着高血压并发症,是不可以吃大闸蟹的,避免血压失去控制而让血糖跟着上升。
2、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慎用。由于大闸蟹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容易让摄入的人出现过敏反应,因此,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要慎食。
3、容易腹泻的患者要少吃。大闸蟹属于寒性食物,如果摄入不当是会导致使用者出现腹泻,所以容易腹泻的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4、孕妇不能吃。本身大闸蟹走活血的功效,会容易让孕妇出现流产现象。因此,糖尿病孕妇不可以食用的。
糖尿病人能不能吃大闸蟹?看来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少弄点螃蟹吃吃的,并不会升高血糖。不过高血压患者、过敏体质的人、容易腹泻的患者、孕妇这四类人是绝对不能吃螃蟹的,希望大家注意一下。
吃螃蟹的注意事项!
我们在吃螃蟹的时候,最好不要和烤红薯一起吃。如果和烤红薯一起吃的话,容易导致腹胀、腹泻、结石等病症。
其次,吃螃蟹的时候,尽量不要和蜂蜜一起吃。因为螃蟹是寒性食物,蜂蜜同样也是偏寒性的。除此之外,包括一些寒性的水果,都不要同吃,容易造成拉肚子。
还有,螃蟹也不要和花生米一起吃,特别吃油炸或者吃炒过的花生米。这类的花生米含油脂量非常高,与螃蟹同食的话,容易导致腹胀腹泻等。
另外呢,在吃螃蟹的时候,螃蟹的腮、胃、肠子等部位都是不能吃的。而且我们吃螃蟹,一次性不要超过两只。如果孕产妇,或者患有冠心病、胆囊炎、肝炎等病人,最好不要吃螃蟹,实在想吃,最多只能吃一个。
螃蟹虽然好吃,但为了我们的健康,也要控制量呀!
参考文献
【1】杨月欣. 中国食物成分表[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
【2】樊艳华, 张红光. 胃石的病因及诊治[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8, 15(3): 181–182.
大糖医是一个知名的糖尿病管理平台,目前已聚集了25000 公立医院专业内分泌医生,帮助广大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远离并发症。关注大糖医微信公众号,或在苹果商店/安卓商店搜索下载“大糖医”,了解更多糖尿病资讯,获得医生专业建议。
糖尿病人怎么吃蟹?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虽说一年四季皆有蟹吃,但是秋天才是吃蟹的最佳季节。秋季的螃蟹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可是,糖尿病患者可以享受这一秋季美味么?
我们所说的糖尿病人注意日常饮食,并不是说完全不能吃某一食物,而是要学会什么时候吃,怎么吃!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螃蟹的,但要适量,而且需选择在自身血糖相对稳定的时候吃!
螃蟹,尤其是蟹黄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素。但同时它也是高胆固醇食物。糖尿病人本身不宜多食高胆固醇食物,故吃螃蟹要适量,且建议清蒸食用最佳。而像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就应当少吃或者不吃螃蟹。
肥美的大闸蟹已备好,糖友们准备好享用了吗?
(内分泌科 朱丹玥)
糖友食蟹法则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红楼梦》
每年初春和金秋是吃螃蟹的最佳时期,不过初春大多吃的是海蟹,金秋时节则是河湖蟹。笔者的朋友是一个喜爱食蟹的老饕,退休在家后,喜欢各地旅游,每到一个城市都会看看有没有食蟹的地方。莱州大蟹、天津紫蟹、炎亭江蟹、潮汕赤蟹……许多名字笔者都是第一次听说过,但到了他嘴里就像说家常菜一般。当然最有趣的是,笔者这位朋友不仅喜欢吃蟹,还喜欢研究当地“横行公子”(螃蟹)的做法和历史。
时值金秋时节,正是吃蟹的好时机,恰巧前阵子有位糖友网上询问道,糖尿病患者能否吃蟹?如果能吃,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又说在网上看到有人网购了螃蟹,快递到的时候发现已经死了,想问这种情况还能吃吗?于是,本期在和朋友讨教了相关知识之后,就和广大糖友聊一聊这螃蟹。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蟹吗?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能多吃。螃蟹当中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以及铁2.8毫克及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1。然而河湖蟹和海蟹之间的营养物质还是有差异的。海蟹当中钙、镁、碘等矿物质要高于河蟹,而河蟹的胆固醇则是海蟹的多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海蟹更加适合糖友。
以青蟹为例,它的体内存在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另外作为海蟹,它和深海鱼一样,青蟹还含有丰富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物质,有助于改善血脂。
糖尿病患者食蟹注意事项
1.蟹肉性寒,因此患有伤风、发热、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等的糖友不宜吃;对于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的糖友来说应少吃或不吃蟹黄。
2.糖尿病合并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宜食用螃蟹,它虽然美味,但是嘌呤含量很高。
3.食蟹要注意死蟹不能吃(详见天地链接);死蟹及隔夜蟹中的蛋白质会分解成组胺而导致过敏反应,即上吐下泻或起包瘙痒。腹泻、皮肤过敏者慎食,否则将使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
4. 不要生食醉蟹。日常吃蟹的时候,常常会搭配着少量的黄酒来吃,既能提味增鲜,其中的酒精也能除腥。在江南,还有醉蟹这种美食,但是有些醉蟹的做法是直接生食的,在此建议糖友们不要吃生蟹或者夹生蟹,生吃螃蟹可能会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体会发生感染性中毒,表现出肠道发炎、水肿及充血等症状。
如何挑选新鲜的螃蟹
挑选新鲜的螃蟹要做到“五点”。
一看:蟹的背甲壳呈青绿色,有光泽,腹为白色,色泽光亮,脐上部无印迹。
二掂:用手掂一下蟹的分量,手感沉重者质量较好;手感较轻者,说明较瘦,质量也差。
三剥:手摸蟹壳,手感粗糙的为新鲜蟹;手感发滑,有黏膜的为变质蟹。 剥开脐盖,凡蟹黄或蟹膏凝聚者为好,蟹黄或蟹膏不成形,散开,表明已变质。
四拉:新鲜的蟹腿及关节有力,有弹性,拉开后立即恢复,变质的蟹腿及关节无力,无弹性,一拉就脱。
五闻:如闻到海蟹有腥臭味,说明海蟹已腐败变质,不能再食用。
天地链接:死了的河湖蟹能吃吗?
和河湖蟹不同,死了的海蟹是可以食用的,因为大多数海蟹捕捞上来后不久就死亡了,平常在水产市场上买到的也多数是冷冻的死海蟹,不过须注意是死的海蟹可以吃,但要趁新鲜吃或冰冻储存,不能放置太久。至于死了的河湖蟹则是一定不要吃!河湖蟹的生活环境相比大海比较污浊,由于螃蟹大多数是杂食者,所以河湖蟹一般会把河里或者湖里的动物尸体和浮游生物作为食物。尤其是河湖蟹的蟹鳃、蟹心、蟹胃、蟹肠里面含有很多细菌、病毒、污泥等。一旦河湖蟹死亡,细菌等就容易繁殖,所以糖友们要牢记,死了的河湖蟹一定不能吃。
深度阅读:那些关于螃蟹的健康流言
1.吃完螃蟹再吃柿子并不会中毒。只是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也就是“胃柿团症”。即柿子会使蟹肉中的蛋白质凝固,凝固后的物质长时间留在肠道内发酵腐败,引起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2.吃螃蟹不会导致孕妇流产。但是不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食用螃蟹,虽然吃螃蟹不会成为导致流产的直接原因,但是有对海鲜或者河鲜过敏患者可能会由于吃螃蟹而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流产。另外,螃蟹等水产品常带有大量寄生虫,若不进行正确处理而直接烹饪食用,会导致急性肠胃炎甚至过敏反应等症状。另外螃蟹含有大量胆固醇,胆固醇摄入过多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
3.吃螃蟹不会导致肿瘤复发,民间所说的“癌症患者不宜进食海鲜,海鲜有发物作用”并不正确,实际上,肿瘤是否复发和扩散与肿瘤细胞的内在基因调控有关,而不是因为吃了所谓的“发物”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