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病人医嘱怎么开(糖尿病病人医嘱下什么饮食?)

极目新闻 0
文章目录:

不少糖友存在降糖误区,专家提醒:降糖要遵医嘱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

通讯员 谭俊伟 吴萍

患上糖尿病后,降糖药的合理使用非常重要。然而,一些糖友在胰岛素的使用上存在一些误区,有的听见别人说好,自行擅自使用,甚至还有的使用家人的胰岛素……

对此,记者6日采访了江城多家医院的内分泌科专家,他们均表示,每名患者的情况各不相同,治疗方案存在个体化,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胰岛素使用不当,会导致低血糖等后果,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糖友擅用降糖针竟低血糖

吴齐(化名)今年65岁,是名老糖友,从多年前开始就一直使用胰岛素。

最近,他血糖控制得不太理想。在和一名糖尿病病友交流时,他了解到,该糖友在用了一种“降糖针”,一周只用打一次,不仅降糖效果较好,而且还能帮助减轻体重。吴爹爹动了心,于是自行到家附近医院开了该降糖针回家打,打该降糖针时,他也照常使用之前自己的胰岛素。谁知,吴爹爹刚使用了一次,晚上睡觉时就突然出现心慌、出冷汗的情况,意识到自己可能出现了低血糖,他赶紧起来补充糖分,第二天赶到武汉市东湖医院找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管雅文就医。

管雅文经详细询问后,了解到吴爹爹这两天擅自使用的降糖针,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有特定适应人群,并非每个人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遵医嘱使用时,可起到减重、抑制患者食欲的作用。她告诉爹爹,这类药品,本身是不直接导致低血糖的,吴爹爹是因为未经医嘱擅自使用该药,并将此药与胰岛素联用,胰岛素并未减量,因此出现了夜间低血糖。幸好及时就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经过住院调理血糖后,吴爹爹的血糖值已恢复正常。

不少糖友存在降糖误区

6日,记者从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汉口医院、武汉市东湖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临床上出现降糖药使用误区的患者并不少见。

家住汉口的张婆婆(化姓)和老伴同患糖尿病,夫妻俩都在使用胰岛素。前不久,张婆婆将自己的胰岛素用完后,还没来得及去医院开,见老伴用胰岛素后将血糖控制得不错,自己也拿来打了几天。谁知使用后,血糖忽高忽低,后来实在撑不下去了,张婆婆才来到武汉市汉口医院找内分泌科血液科副主任杨丽就诊。

杨丽详细询问了整个过程,并查看了张婆婆和老伴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发现张婆婆使用的胰岛素是短效胰岛素,一天需要注射3次;而张婆婆的老伴使用的胰岛素是预混胰岛素,不适合在三餐前进行皮下注射。张婆婆使用了不适合自己的胰岛素,并且还每天注射3次,因此出现了血糖波动大的情况。

专家提醒降糖药需要遵医嘱使用

“许多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问题不找医生,爱咨询自己的朋友、病友们,不少人就医时,常常说,我的朋友用了什么药效果好,我能不能也用这些药,其实,这些都是一种误区。”管雅文表示。

管雅文提醒,每名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不一样、胰岛素分泌基础功能不完全一样、肝肾功能的基础不一样,因此,使用的药物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别人用了效果好的治疗方案,不一定适用于你,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管雅文也强调,患者不能因为现在一些胰岛素降价了,就随意加大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以免因此血糖波动太大。患者调药,需要遵医嘱进行,在医生的精心计算和管理下进行调整。”

杨丽也提醒,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方案均为个体化治疗方案。患者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建议擅自调药,以免因把握不好导致血糖波动,诱发低血糖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严重并发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四川医保上线药品比价小程序,记者体验线上比价、线下验证

成都市民张大爷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根据医嘱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有时医院里开的药吃完了又来不及再去医院,就会到药店去购买。可是他发现,同一种药在不同的药店价格并不一样。有没有办法可以知道相同的药,哪一家药店的价格便宜一些呢?最近,省医保局上线了药品比价小程序,参保群众通过手机就可以查询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药品近期销售价格信息,轻松实现“价比三家”。

川观新闻记者从省医保局了解到,此次四川医保上线的比价小程序名叫“定点零售药店比价查询(体验版)”。消费者可通过四川医保APP、手机微信搜索“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手机支付宝搜索“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进入小程序,输入需要的药品名称后,就能查看药品的生产厂家,在售药店名称、价格,以及药店的位置,简单便捷地实现药品价格货比三家。

这款小程序给消费者买药品带来的体验感如何?1月12日,川观新闻记者在天府新区和武侯区分别进行了体验。

当天上午,记者在天府新区雅悦路打开“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 ,使用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后,点击小程序首页最底端“服务”模块,进入“医保公共查询”栏目,发现第一个功能便是“定点零售药店比价查询(体验版)”。

记者点击“定点零售药店比价查询(体验版)”后,即进入药品比价页面,在搜索框输入药品“恩格列净片”,显示成都区域销售此名称的药品共79个,每个药品下方均标注了相应的规格和生产厂家,以及在售药店。

记者选择了四川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恩格列净片,根据系统提示选择了“5公里内”“低价优先”两个比价条件,页面显示上述两个条件下,附近有两家药房正在销售该药品,一家售价23.5元,一家售价26.5元,驾车距离分别为10分钟和17分钟。随后,记者分别前往两家药店,现场销售价格和小程序提示价格一致。

当天下午,记者在武侯区国学巷再次打开并登录“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小程序 ,选择了感冒灵、香砂养胃丸、头孢丙烯分散片进行比价,发现相同的药品在不同的药店,均有不同的价差,有的价差几元,有的价差在十几元之间。例如头孢丙烯分散片在电信南路和国学巷两家不同的药店,价差在8.5元。

相同的药品为何在不同的药店会有价差?省医保局有关人士介绍,药品售价和进价、进货渠道、人工成本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药店进货渠道、价格不同,最终会体现在售价上的不同。

目前,四川医保推出的“定点零售药店比价查询(体验版)”,已初步覆盖全省5.9万余家定点零售药店,后续将根据群众意见进一步升级完善比价程序,并将更多符合条件的药店纳入覆盖范围。(川观新闻记者 刘春华)

四川医保上线药品比价小程序,记者体验线上比价、线下验证

川观新闻记者 刘春华

成都市民张大爷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根据医嘱需要长期服用降糖药,有时医院里开的药吃完了又来不及再去医院,就会到药店去购买。可是他发现,同一种药在不同的药店价格并不一样。有没有办法可以知道相同的药,哪一家药店的价格便宜一些呢?最近,省医保局上线了药品比价小程序,参保群众通过手机就可以查询定点零售药店医保药品近期销售价格信息,轻松实现“价比三家”。

川观新闻记者从省医保局了解到,此次四川医保上线的比价小程序名叫“定点零售药店比价查询(体验版)”。消费者可通过四川医保APP、手机微信搜索“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手机支付宝搜索“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等渠道进入小程序,输入需要的药品名称后,就能查看药品的生产厂家,在售药店名称、价格,以及药店的位置,简单便捷地实现药品价格货比三家。

这款小程序给消费者买药品带来的体验感如何?1月12日,川观新闻记者在天府新区和武侯区分别进行了体验。

当天上午,记者在天府新区雅悦路打开“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 ,使用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后,点击小程序首页最底端“服务”模块,进入“医保公共查询”栏目,发现第一个功能便是“定点零售药店比价查询(体验版)”。

记者点击“定点零售药店比价查询(体验版)”后,即进入药品比价页面,在搜索框输入药品“恩格列净片”,显示成都区域销售此名称的药品共79个,每个药品下方均标注了相应的规格和生产厂家,以及在售药店。

记者选择了四川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恩格列净片,根据系统提示选择了“5公里内”“低价优先”两个比价条件,页面显示上述两个条件下,附近有两家药房正在销售该药品,一家售价23.5元,一家售价26.5元,驾车距离分别为10分钟和17分钟。随后,记者分别前往两家药店,现场销售价格和小程序提示价格一致。

当天下午,记者在武侯区国学巷再次打开并登录“四川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小程序 ,选择了感冒灵、香砂养胃丸、头孢丙烯分散片进行比价,发现相同的药品在不同的药店,均有不同的价差,有的价差几元,有的价差在十几元之间。例如头孢丙烯分散片在电信南路和国学巷两家不同的药店,价差在8.5元。

相同的药品为何在不同的药店会有价差?省医保局有关人士介绍,药品售价和进价、进货渠道、人工成本等因素有关。不同的药店进货渠道、价格不同,最终会体现在售价上的不同。

目前,四川医保推出的“定点零售药店比价查询(体验版)”,已初步覆盖全省5.9万余家定点零售药店,后续将根据群众意见进一步升级完善比价程序,并将更多符合条件的药店纳入覆盖范围。

图源省医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