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该做哪些检查(糖尿病肾的检查都有哪些项目)
糖尿病人如果体检,应该查哪些项目呢?
昨天一位糖友和我说,他停服降糖药已经满3个月了,打算到医院体检一下,他是想问我到了医院该体检些什么项目。所以,今天我就这个话题给糖友们普及一下糖尿病人应该做的一些常规检查,希望看了本文后,大家到了医院体检能够更顺畅一些。
一、临床科室常规
内科检查应包含血压、心电图、心肺听诊等,如果担心糖尿病自主神经性变时,也可以加做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等;外科检查应包括身高、体重、甲状腺触诊等;眼科检查包含视力、眼底检查等;五官科和口腔科的常规检查也最好做一下,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涉及器官实在太多,耳朵、口腔之类的都会被糖尿病“照顾”到的。
如果是女性糖友,妇科的一些常规检查也要做,因为女性糖友更容易合并生殖道的感染。
二、化验室
(1)血的化验: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脂系列、糖化血红蛋白、血细胞分析是最基础的检查;糖尿病常合并甲状腺疾病,因而甲功五项最好也查一下;合并高血压的糖友,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查也是必要的;如果长期吃二甲双胍,最好查一下维生素B12水平;如果要了解自己的胰岛功能,那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也是要做的。此外,糖尿病人患上肿瘤的风险也高于常人,因而糖尿病人可选择性查一些肿瘤标志物。
(2)尿的化验:尿液常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等,通过这些项目的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
(3)大便检查:很多人不重视大便的检查,或者是不好意思,实际上大便检查也是常规,通过粪便隐血试验可以发现潜在的胃肠道病变风险。
三、彩超
糖尿病人做彩超的目的重点是筛查血管的并发症,因而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是必须的检查。此外,甲状腺彩超、腹部彩超最好也常规做了。
男性糖友前列腺彩超应该做,女性糖友乳腺彩超、妇科彩超也应该做一下。这几个部位的彩超虽然和糖尿病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如果是体检的话,做一下都是有好处的,万一有问题,可以提前发现并治疗。
四、放射科
胸部检查是必须的,推荐低剂量的胸部CT检查。普通胸片的意义已经变小,一些肺部的小病变往往通过胸部CT才能发现,只拍胸片很容易漏诊。
五、骨密度
糖尿病人容易合并骨质疏松,特别是老年糖友,每年查一次骨密度也是应该的。如果有明确的骨质疏松症,那就要相应的治疗,千万不可马虎。
六、动态血糖
有条件的糖友还可以定期佩戴动态血糖,可以了解一下血糖的全貌。动态血糖可以监测到餐后血糖的上升趋势,也可以发现平时不易察觉的高血糖和低血糖。
另外,糖友们如果是做常规体检,最好能连胃肠镜也一起做了。
总结:糖尿病人体检应该全面、细致,目的就是筛查糖尿病并发症,如有问题,可以早期治疗。
糖尿病患者必检项目更新!这 4 项指标异常预示肾脏已受损 5
01
我父亲是糖尿病患者,最近他感觉身体有些不适,我们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我们关注肾功能指标。昨天检查结果出来了,肌酐和尿素氮都有升高,医生说他肾脏已经受损了50%,需要立即开始治疗。幸好我们及时做了检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02
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肾功能确实很重要,尤其是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和肾小球滤过率这四项指标。如果发现异常,说明肾脏已经受到损害,需要及时干预治疗。平时也要注意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低盐低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护好肾脏功能。
03
只要按时检查,控制好血糖,问题就不大。有并发症,肾脏受损,治疗起来麻烦还费钱。早发现早干预,比拖着强。
04
要是早发现这些指标异常,还能及时干预治疗,避免发展到肾衰竭。现在很多人都不重视定期体检,等到有症状了再去医院,往往已经晚了。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我们单位每年都有体检,但很多人嫌麻烦不去,真是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
05
昨天去体检,医生说我血糖偏高,建议我查一下肾功能。结果出来一看,肌酐和尿素氮都超标了,尿蛋白也有加号。医生说我的肾脏已经受损50%了,让我赶紧住院治疗。现在躺在病床上打针,心里特别后悔没有早点重视,大家一定要按时体检,别像我一样。
糖尿病防肾衰崩溃!牢记2检查+3项对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作参考之用,其中故事情节全然虚构。其旨在科普健康知识,倘若身体有所不适,敬请线下寻医问诊。切莫忘记为其点赞,并转发予家人朋友,喜爱的朋友不妨予以关注!每日分享健康之小知识,成为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 and Kidney Health: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Diabetes Care Journal, vol. 43, no. 2, 2020, pp. 221–230.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Diabetes: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2021.
Zhang, Xiaoyu, et al. "The Role of Microalbuminuria in Predicting Renal Outcomes in Diabetic Patients." Nephrology International, vol. 15, no. 4, 2019, pp. 322–328.
正文部分
糖尿病,在许多人眼中早已不再是“陌生人”,它像一位慢步行走的“隐形杀手”,静悄悄地侵蚀着人体的健康。而在糖尿病的“同伙”中,肾衰竖起了它无声的旗帜。这并非危言耸听,糖尿病患者中,因肾功能受损而陷入危机的比例逐年攀升。这个微妙的健康链条,却往往因两项关键检查的“失守”而被忽略。
当一位中年男子小李因血糖波动前往医院时,他并未想到,医生的结论会让他大吃一惊。医生指出,他的“微量白蛋白尿”指标已经异常,这意味着肾脏正悄悄地发出求救信号!微量白蛋白尿,一个听起来有点拗口的名词,却是糖尿病患者健康中不可忽视的“风向标”。此外,“肌酐”检查也证明了小李的肾脏已经开始步入危险区域。医生的语气如同警钟敲响:“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恶化,往往不是大风大浪,而是细流涓滴。”
这两项检查,就像肾脏健康的“前哨兵”。微量白蛋白尿的升高,揭示了肾小球的屏障功能开始受损。而肌酐水平的变化,则是肾脏排毒能力退化的“指纹”。尽管它们看似普通,却在糖尿病防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忽视这些信号,肾功能的恶化将如多米诺骨牌般迅速蔓延。
然而,仅仅依靠检查是不够的。预防肾衰的关键在于“3项对策”的精准执行,这三项对策,犹如一场战役中的“三军”,缺一不可。
第一军,是血糖的稳定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正如一场无声的洪水,侵蚀着肾脏的每一寸组织。研究表明,长期血糖超标会加速肾小球的硬化,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小李的故事中,医生给出的建议是:使用科学的降糖方案,每日监测血糖,避免突然的波动。
第二军,血压的精准管理。糖尿病和高血压,就像一对“难兄难弟”,彼此呼应,共同对肾脏发起猛烈的攻击。高血压会进一步加剧肾小动脉的损伤,导致肾小球的供血供氧能力下降。医生指出,使用RAAS抑制剂类药物,可以有效减缓肾损伤的进程。小李在遵循医嘱服药后,血压逐渐恢复平稳,肾功能的恶化速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第三军,是饮食与生活方式的全面调整。很多人以为,只要控制饮食中的糖分摄入,就可以高枕无忧。但实际上,高蛋白饮食对肾脏的负担同样不容小觑。医生建议小李,在日常饮食中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绿叶蔬菜等。同时,每周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减轻肾脏的代谢负担。
在这场“糖尿病防肾衰”的战斗中,检查是“预警”,对策是“反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却往往被忽视。生活中,许多人像小李一样,只关注血糖指标,却忽略了隐藏在背后的肾脏危机。医生的提醒如同一盏明灯:“糖尿病的管理,不仅仅是控制血糖的问题,而是全身的平衡之道。”
结语部分
糖尿病防肾衰的核心真相,在于“早发现,早干预”。通过微量白蛋白尿和肌酐检查,糖尿病患者可以及时捕捉肾功能的微妙变化。与此同时,血糖、血压的严格管理,以及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构成了防止肾功能衰竭的“三大基石”。健康的路上,没有捷径,只有用心。小李的经历提醒我们,糖尿病并非不可控,肾衰也并非必然,只要科学防治,终能守护生命的“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