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药师方健 0
文章目录:

糖友如何预防视网膜病变?看看医学专家怎么说

许多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会逐渐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大多数糖友们都会以为是老花或者白内障,其实这很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是由于高血糖引起的微血管持续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微血管结构损伤,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渗出,基底膜增厚,微血栓形成,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发生微循环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器官功能障碍。

眼睛和肾脏是糖尿病微循环障碍最容易影响的器官,所以糖友们常常会并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那究竟如何预防?以下这些药物糖友们一定要知道。

这5类药物帮助糖友预防视网膜病变

1. 降糖药物

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强化血糖控制可以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糖友们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甚至更严格的<6.5%,可以更好地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此外,在降糖药物的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具有微血管保护作用的降糖药,例如新型降糖药物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或者DPP-4抑制剂。

2. 血管扩张药

血管扩张药可增加毛细血管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使异常的血流动力恢复正常化,从而改善组织灌注,对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疗效,这一类药物主要有胰激肽原酶、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等。

3. 影响血液流变学药物

这类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抗凝血药和促纤溶药,可通过抑制血小板功能、抗凝血因子以及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微血管堵塞。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血药有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等,促纤溶药有蚓激酶。

4. 保护血管内皮的药物

这类药物有抗氧化应激作用,可减轻炎症对血管的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减轻血管渗漏,从而改善微循环,同时还能够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导致的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作用。这类药物主要有血管保护药羟苯磺酸钙和递法明,还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如雷珠单抗和贝伐单抗。

5. 中药制剂

传统的具有活血祛瘀的中药制剂在临床上也常被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例如银杏叶提取物,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自由基,抑制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和冰片组成,可提高抗体抗凝和纤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前列环素类物质,具有抗凝血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除了以上几大类药物以外,由于糖尿病常常会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所以降压药和降脂药也是必不可少的。糖友们在复查或者体检时应注意都血压和血脂的检查,当发现升高时,也应及时应用降压药和降脂药来治疗。

参考文献:

[1] 《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

[2] 《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

#健康真知计划#

专家教你4招,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国“爱眼日”,一起关注我们心灵的窗口。

#全国爱眼日##品质医声超能团##头条健康#

我国大概有1.3亿的糖尿病患者,很多都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理解成眼睛视网膜出血、渗出、水肿。一般而言,到了晚期,糖网患者将几近失明,且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这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有逐渐年轻化发展趋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可以预防的,临床上,经常会看到患病几十年的糖友,眼部控制的非常好。做好以下4点就可以了。

1.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2.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压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且加速其发展。3.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眼部并发症。

在下列情况下应做眼部全面检查:①在确诊糖尿病时就要全面检查眼部,包括:测视力、测眼压、查眼底。以后每年复查一次,血糖控制不好,或已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②糖尿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内及确定怀孕时应查眼底,以后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③有视力下降或眼前冒烟样黑影飘动。

4.及时治疗。

早期治疗对延缓其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其中激光治疗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的有效方法。

@头条健康@芒果医声@头条健康情报局@红网医声

编辑:品质医声 向涛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疾病,通过影响视网膜中的血管,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眼底病专科副主任医师陈梅介绍,通常到晚期时,“糖网”患者都将近失明,且无法挽回已丧失的视力。目前,“糖网”已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有逐渐年轻化发展趋势。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早期通常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但有些患者可能会注意到自己的视力有变化,比如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和眼前黑影。而到了晚期,会发生玻璃体积血,视力骤然下降,甚至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出现眼痛伴头痛。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患者应该立即就诊,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再次发生出血,最终有可能导致完全失明。

如何判断自己患病的风险高不高

陈梅表示,所有类型的糖尿病都可以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包括1型、2型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风险就越大,但是患者可以通过控制糖尿病,来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风险。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尽量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散瞳检查眼底,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控制糖尿病就是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最佳方法。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通过规律锻炼、健康饮食、合理用药等方式来控制自己的血糖在正常水平。另外,高血压、高胆固醇也会增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风险,除了控制血糖,还需要控制血压和血脂的正常。

陈梅提醒,散瞳检查眼底其实非常简单,并且是无痛的,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重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危害,做到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定期随访,才能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更好的保护视力。(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