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吃剩饭吗(糖尿病吃剩饭好吗)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米饭吗?6个“干饭技巧”,不用担心血糖升高
今天在门诊有个老爷爷跟我抱怨,自己中午和晚上必须要吃米饭,不然就会感觉饥饿,谁知道现在查出糖尿病,米饭不敢吃了,每天总感觉吃不饱,饿得心慌慌,这可怎么办呢?我被老爷子的话逗笑了,没错,中国人大多数对米饭情有独钟,一顿不吃就饿得慌,但是正因为吃得太精细了,对老年人不太友好,那么,米饭真的就不能吃了吗?忍不住想吃怎么办?
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米饭吗?6个“干饭技巧”告诉你,让你放心吃米饭
首先我们来看下常见的主食GI值是多少:
米饭:83.2
米粥:89.4
黑米饭:42.3
玉米粥:51.8
小米粥:61.5
可以发现,同样是大米做的,不同的做法却会影响GI值;同样是主食,不同种类的米GI值也有很大区别,就像黑米和大米,二者之间相差一半,所以,选择吃什么,怎么吃,是非常重要的。
1、不要单吃米饭,黑米、玉米、荞麦都可以做饭吃
每顿都吃大米饭肯定是不行的,它太精细了,最好能加两三种其他粗粮,把大米的占比降一点,粗粮的占比升一点,这样一来既能满足吃米饭的愿望,又不会让血糖升得太快。比如说大米、黑米、小黄米、燕麦仁四种混合在一起,吃起来口感还是很不错的。
2、不要煮得太软太烂,尽量不要煮大米粥
发现很多中老年人喜欢喝白米粥,还经常用高压锅煮,米粒完全煮化了,这样的食物吃进肚子里,血糖肯定容易升高。建议不要“吃软饭”,平时蒸饭的时候少放一点水,另外,不同的米吸水性不一样,需要大家多试几次,找到最合适的水位。想吃粥的话就米杂粮粥,少抓一把大米增加黏稠度,同样别煮太烂。
3、心急吃不了热饭,放凉一会再吃
米饭的温度高低也会影响GI值,一般温度越高,GI值也越高,所以建议米饭盛到碗里了不烫嘴了再吃。但是,这不是让你吃冷饭,小心把肠胃吃坏了。
4、用小碗吃米饭,注意控制饭量
一般喜欢吃米饭的人都爱用大碗,吃起来过瘾,建议您用小碗吃,一顿不超过2两,如果身材很胖,还应该再控制一点。有人说我吃得少了就会饿,怎么办呢?不吃米饭可以多吃菜、多吃肉,啃两个玉米,它们都可以代替一部分主食,就算米饭吃少了也不会饿。
5、按照喝汤、吃肉、吃菜、吃米饭的顺序进行
不想血糖升得那么快,又想吃米饭,就要注意一个进餐小细节,那就是把米饭放在最后吃,一个是为了控制血糖上升,另一个是为了控制饭量,可谓是一箭双雕。
6、慢点儿吃,多嚼几口
吃饭没人催你,再饿也别火急火燎,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优雅的贵族,小口慢吃,至少持续15分钟,让大脑接受“吃饭信号”。另外,在咀嚼的过程中,唾液能帮助你分解食物,消灭部分细菌,对口腔和肠胃都有好处。
学会了以上6个“干饭技巧”,就可以安心吃米饭了,不过还是建议糖友们,米饭再好吃也别常吃,还是要适当控制一点,和其他谷物、豆类、薯类交换着吃,这样身体才健康。
另外,有一件事让人想不通,日本的主食也是米饭,为何中国糖尿病患者那么多,日本却那么少呢?
首先,米饭的做法不同
中国人吃米饭一般是把大米、水加入锅里蒸,蒸熟了直接吃,日本人喜欢将米饭搓成饭团,外面包上蔬菜或紫菜,带到学校和公司食用,等吃的时候直接拿出来基本已经凉了,不会二次加热,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吃热食的情况,对控制血糖也有帮助。
其次,食用量不一样
中国人吃饭非常热情,会告诉你“敞开肚皮吃!”、“不够再加!”而且加饭还不要钱,很多男性朋友都会吃第二碗。日本人注重质量和健康,吃多少是固定的,吃完就结束,不会继续加饭。如果中国人能把饭量控制一下,血糖就不会上升得那么快。
最后,大米的品种不一样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的米饭特别养人,东北大米、河南大米、新疆大米都很出名,绵软略黏,做出来的饭闻着味儿就香,日本的大米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有韧性、不太黏,大米品种不一样,GI值自然也会有所区别。
总之,糖友们是可以吃米饭的,但是不要吃得太多、太快,最好能和其他食物搭配在一起吃,学习正确进餐顺序。除了米饭这一点,糖友们还需牢记其他饮食注意事项,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糖尿病人吃冷米饭能降血糖?糖友的主食搭配,需注意3点
对于中国人来说,吃米饭都是吃热米饭,冷米饭觉得太硬了,吃着就跟没煮熟一样,根本就难以下咽,一般吃剩下的米饭,要么再加热,要么汤泡饭,要么就是炒饭。
很少有人会吃冷米饭,而人均寿命一直位列世界第一的日本,却偏爱冷米饭,有人说日本人能够长寿,或许与常吃冷米饭有关系。
还有人说经常吃冷米饭能降血糖,是真是假?
之所以会出现这个说法,是因为冷米饭和热米饭产生的热量不同,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一样都是米饭,只不过一个是热的,另一个是冷的,差别能有多大。
还真是会有不同,主要在于产生的淀粉不一样,这一点详细解释一下。
我们经常说的淀粉,可以分为支链淀粉和直连淀粉,这两种淀粉在不同的方式加工后,会出现不同的变化。
被热加工的淀粉,不管是支链淀粉还是直连淀粉,产生的热量都相对比较多,是为了给人体提供能量,保证机体需求。
另外一种加工就是冷加工,也就相当于将剩饭放进冰箱中冷藏,经过冷藏过后,两种淀粉容易形成结晶,也就会加速老化,也就不容易产生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需要减肥的肥胖人群,吃冷米饭确实对减肥有帮助,但对于糖尿病人来说,真起不到降血糖的作用,也就只是短暂的让餐后血糖降低一些。
直白来讲,也就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冷米饭始终是米饭,还是会存在过量的高质量碳水,升糖指数也就会变高,也就是糖尿病人想要吃冷米饭降血糖,根本没有科学性。
糖尿病人,吃主食时,注意3点会更有助于降血糖。
第一,主食多样化
中国的大部分人,不光是糖尿病人群,都会存在主食太过单一的情况,总是喜欢偏爱一种主食,这样的话,就比较容易摄入较多的碳水,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尤其是对精细主食更加偏爱,其实,想要合理控制血糖,主食不要吃的太精细,应该粗细搭配着吃会更有利于稳定血糖。
每天的主食可以精细主食搭配上一些杂粮和杂豆,或者全谷物食物,可以减少低质量碳水的摄入,提升高质量碳水摄入,同时,还能补充到一定的膳食纤维,促进新陈代谢,对平稳血糖会有益。
喜欢吃面和米饭的人,可以将面条做成杂粮面条,比如说荞麦面条、黑麦面条或其他面食,又或者换成燕麦和玉米粉,这些都属于杂粮和全谷物类。
第二,限制摄入量
相对于粗粮或全谷物食物,精细主食的口感会更为细腻,再加上中国人已经吃惯了精细主食,因此,在主食的摄入量上,可能会控制的不太理想。
更关键的一点,就是糖尿病患者容易饿,而精细主食含淀粉量较高,可增加饱腹感,自然也就会容易摄入量超标。
对于此类人群,建议用土豆、红薯、玉米来代替一定量的精细主食,同样可以增加饱腹感,还不容易升高血糖。
第三,少量多次
想要合理的稳定血糖,糖友们在饮食上,最好能少量多次,不仅仅是主食要少量多次,就是整个用餐规律需要调整一下。
正常是一日三餐,而糖友们每天至少5餐,增加用餐次数,减少主食的摄入,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也不会出现太饿的情况,对人体其它系统运作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糖友想要控制好血糖,除了要合理摄入主食,建议多走走路,有益于降血糖。
走路能降血糖,是由一项研究发现的,此项研究由尼日利亚研究人员进行,一共针对46个患有2型糖尿病志愿者进行分组考察。
在研究期间,也是有10人选择退出,剩下的36人,都在尽力完成研究要求,主要就是每天需要坚持走路一定量的人,会有点困难。
毕竟这些志愿者在没有参加研究之前,每天也就走4500步左右,而其中一个组,是需要在原有运动基础上加运动量的,每天增加20%,直到走到一万步。
有的人并没有坚持走到一万步,但通过10周的长期跟踪分析,发现每天走7500-10000步,糖化血红蛋白就下降了,由此可见,适度的进行走路,是有益降血糖的。
如果想要走路降血糖效果更好一些,还可以尝试不同的走路方式,比如说快走加慢跑,对调节人体代谢及血管弹性会比较有益,还可以踮着脚尖走路。
为了更好、更安全的降血糖,建议走路时间也能有所注意,比较好的一个时间,就是在餐后90分钟进行,不建议餐后马上就步行,这个时间也只是参考,具体什么时间,仍然是看个人选择。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方面,确实要有合理的计划方案,不能太过于盲目,在主食、运动方面多注意,再配合用药,血糖不容易产生过大的波动。
参考资料:
1. 《糖尿病患者主食营养现状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虞水芬,谷卫,内分泌与代谢专业
2. 《糖尿病人饮食有讲究》·健康博览
3. 《糖尿病患者无须怕主食》·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13年 第9期 26-26页
想保护血管、稳定血糖?这种主食适合糖尿病人吃,不过吃法很重要
血管——血液路过的一系列管道,基本遍布人体的全身,根据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3种。
一旦血管出现淤堵,会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粘稠、血管增生、血栓等,严重的会引发脑出血、脑梗等恶性疾病,威胁着人们生命的安全。
因此,血管保持顺畅,是保护身体健康的首要保障之一。但随着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好的习惯,自然也就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而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通常会导致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而糖尿病患者如今也是逐渐增多,很多常见的食物,都不能够食用。
那么糖尿病患者除了碳酸饮料、甜食、高糖水果不能吃之外,像米饭、馒头这些主食也都只能尽量少吃。
不过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每顿饭也是要吃主食的。人们需要每天进食,达到对碳水化合物、能量的摄取,才能维持身体一天的正常生理代谢、消耗。
每天分为早、中、晚3餐,如果长时间不吃或者少吃碳水化合物,则会引发低血糖的症状,对心血管健康来讲,是很不利的。因此,主食不能不吃,但量的多少,让很多糖尿病人为之苦恼。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如何保护心血管、稳定血糖,这种主食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但是吃法真的很重要。
相信身边有糖尿病人的人可能会知道,糖尿病人可以选择食用粗粮作为主食,比如:玉米、燕麦、黑米、小米、红薯等,这些都会比馒头、米饭的升糖速度慢很多。
这些粗粮中,玉米的升糖指数只有55,而馒头、米饭的升糖指数都超过了80。显然,玉米是糖尿病人的不二选择。
这主要是由于玉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延缓血糖升高的速度很有帮助。其它燕麦、杂豆的升糖速度也较为缓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
但玉米和其它粗粮的区别在于:玉米中还含有很多能够辅助调节血糖的营养元素,比如:烟酸——对胰岛素有加强的作用;谷胱甘肽——能够清楚自由基,减少其对胰岛素的破坏。
此外,玉米还含有丰富的玉米黄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有效的预防老年性黄斑病变。含有的脂肪也是一种不饱和脂肪——有助于人体内脂肪和胆固醇的正常代谢,能够清除体内的“坏胆固醇”,从而达到降低高血脂、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上面讲了玉米很多的好处,那么到底该如何去食用它,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保护血管、稳定血糖)呢?
小编在这里建议直接煮或者煮玉米颗粒吃,千万不要将其打磨成玉米面。原本玉米属于粗粮,打磨之后就变为了精加工的玉米面。在烹饪的过程中,会容易护花,其升糖指数也就升到了68,和主食馒头、米饭差不多的升糖指数了。
版权声明:图文无关,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