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孕期糖尿病高血压预防(孕期糖尿病高血糖成了低血糖了)

王大夫说健康 0
文章目录:

解读孕期糖尿病管理与预防,科学管理,保护母婴健康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李女士满心欢喜地迎来了她的孕期生活,期待着新生命的到来。然而,一次常规的产检却如同晴天霹雳,打破了这份宁静——她被诊断为孕期糖尿病。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李女士和家人陷入了深深的担忧和困惑:孕期糖尿病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会对她和宝宝的健康造成怎样的影响?

孕期糖尿病,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实则离每一位孕妇都不远。它像一把无形的剑,悬挂在众多家庭的头顶,时刻威胁着母婴的健康与安全。然而,很多人对孕期糖尿病的了解却寥寥无几,甚至存在诸多误区。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读孕期糖尿病的管理与预防,用科学的方法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位孕妇都能安心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孕期糖尿病的世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了解如何科学管理、有效预防,共同守护母婴的健康与幸福。

孕期糖尿病的定义与危害

孕期糖尿病:甜蜜的陷阱

孕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确诊的糖代谢异常疾病,包括妊娠前已存在但未被诊断的糖尿病。它如同一颗隐藏在孕期幸福背后的“甜蜜陷阱”,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孕妇与胎儿的健康。

危害重重:不容忽视的警钟

孕妇风险:孕期糖尿病可增加孕妇感染、高血压、羊水过多、难产及产后出血的风险。

胎儿危机:胎儿可能面临宫内发育迟缓、巨大儿、胎儿窘迫乃至死胎的严重威胁。

新生儿影响:新生儿出生后易出现低血糖、黄疸、呼吸窘迫综合症等问题,远期还可能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孕期糖尿病的科学管理

饮食调控:舌尖上的平衡术

均衡膳食:确保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比例,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膳食纤维。

分餐制:采用少量多餐原则,每日5-6餐,控制每餐热量,避免血糖骤升骤降。

食物选择:优选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如全谷物、豆类、绿叶蔬菜等,促进血糖平稳。

运动疗法:动起来,更健康

适宜运动: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安全第一:避免高强度或危险动作,运动前后监测血糖,确保安全。

血糖监测:数字背后的真相

定期检测: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及2小时血糖均需定期监测,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目标导向:设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如空腹血糖<5.3mmol/L,餐后2小时<6.7mmol/L。

药物干预:必要时的援助

胰岛素治疗:饮食与运动调整后血糖不达标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确保母婴安全。

个性化方案: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剂量,保持血糖稳定。

孕期糖尿病的预防

孕前准备:未雨绸缪

健康筛查:孕前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体重管理: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为孕期打下良好基础。

生活方式的调整:细节决定成败

均衡饮食:孕前即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摄入。

规律运动:保持适量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压力,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

案例分享与实操建议

成功案例:科学管理的力量

张女士的故事:通过严格遵循饮食计划、坚持每日散步及定期血糖监测,张女士成功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顺利诞下健康宝宝。

王先生的陪伴:王先生作为准爸爸,积极参与妻子的孕期管理,共同制定饮食计划,监督运动,成为妻子坚强的后盾。

实操建议: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

制定个性化计划:根据自身情况,与医生共同制定饮食、运动及监测计划。

记录与分析:详细记录每日饮食、运动及血糖数据,定期分析调整,确保管理效果。

寻求支持:加入孕期糖尿病管理小组,与其他妈妈分享经验,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通过科学管理与有效预防,孕期糖尿病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可以通过积极行动加以控制的挑战。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位孕妇和宝宝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应对新冠,孕产妇谨记这8条!

孕妇感染新冠病毒有哪些症状?

疫情期间,还用不用做孕期检查?

感染新冠病毒对孕妇和胎儿有什么影响?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急诊就医?

关于准妈妈们关注的这些问题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妇产科为您解答!

一 、这些预防措施要做到!

减少外出;外出时戴N95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尽量减少手触碰公共场所可能有污染的区域,包括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地方;未洗手时切勿触碰眼睛、口鼻等部位;勤洗手,使用七步洗手法,洗手时用肥皂和流动水;可用0.9%氯化钠漱口,及清洁鼻腔;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居家空气湿度,避免冬日干燥所带来的鼻咽部不适。

居家需要注意的是,在消毒剂的选择方面一定要慎重,因过度使用可能引起呼吸道、皮肤过敏等情况,做好每日居家清洁即可。

二、疫情期间,还用不用做孕期检查?

孕期的关键节点来医院产检是必要的,比如早孕时有肚子痛、出血时,需要做超声甄别是否为宫内孕;NT超声、大排畸超声、唐氏筛查、无创、口服糖耐量试验等。

孕28周后每天数胎动,胎动异常立即就诊,切记不要在家自行进行胎心音检查,避免不可挽救的后果;

孕37周建议每周产检,了解胎儿宫内情况。对于伴有高危因素者,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更需要定期产检。

三、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急诊就医?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第一时间去医院看诊:

1.阴道流血或异常分泌物等

2.持续头痛、头晕、发热

3.腹痛

4.咳嗽、胸痛

5.严重恶心和呕吐

6.有呼吸困难

7.严重水肿

8.其他不确定情况,如胎动异常

四、孕妇感染新冠病毒有哪些症状?

症状通常与非妊娠人员相似,出现发热、咳嗽、咽干、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和全身肌肉酸痛等主要表现。

五、孕妇感染了新冠病毒怎么办?

孕期感染新冠病毒,首先自己不要过分焦虑,先要看有没有症状。如果只是无症状或轻型,嗓子疼或有点咳嗽,可以在家用冰糖炖梨,起到润肺作用,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注意休息。如果孕妇发烧37.5℃以下,可以用红糖姜及葱白煮水饮用;如高烧38℃以上可进行物理降温,用毛巾热敷动脉处(腋下及腹股沟),多饮水,持续高烧建议去医院就诊,排除其他病因。

六、感染新冠病毒对孕妇和胎儿有什么影响?

对孕妇来说:感染新冠病毒的孕妇增加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比如早产、剖宫产及死产的风险,但这种情况仅见于重症或危重症的晚期妊娠感染者;即使患者无症状,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也可能升高。

对胎儿来说: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病毒能够穿过胎盘并感染胎儿。部分新生儿有轻度感染症状,这些大多是因出生后通过呼吸道传播途径感染。

七、感染新冠病毒对分娩方式有影响吗?

感染新冠病毒并不是剖宫产的指征,所以即使感染了,我们仍鼓励自然分娩,若病情紧急如伴发胎儿宫内窘迫会增加剖宫产的几率。

八、感染了新冠病毒,产妇可以母乳喂养吗?

目前的研究结果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但产妇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喂养时佩带N95口罩,避免呼吸道传播。不喂奶时,就不要密切接触了,如拥抱、亲吻婴儿等。如果产妇出现发热等症状服用药物,遵医嘱建议是否需要暂停哺乳,待康复后再哺乳,因母乳喂养的益处大于被感染风险。

转自|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文|赵萌黄振宇

来源: 清华大学

从备孕到哺乳期间如何防治新冠病毒感染 湘雅专家开“处方”

孕妈妈别慌,做到这些就能母子平安

从备孕到哺乳期间如何防治新冠病毒感染,湘雅专家开“处方”

孕产妇用药建议 制图/王斌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严丽 阳之韵

新冠病毒经过不断的变异,目前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其主要特点是致病力和毒力明显减弱,临床症状相对轻,但传染性更强,孕产妇和新生宝宝的感染风险也变大了。

孕妇阳了会传给宝宝吗?妈妈阳了能哺乳吗?新生宝宝更容易感染吗?近日,记者采访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新生儿科专家,为有准妈妈和新生宝宝的家庭支招,并请药学专家进行用药指导。专家表示,不管是备孕期、孕期还是哺乳期,新冠病毒的感染率、有症状患者的比例和症状表现类型和普通人群差别不大,没必要紧张和焦虑。

备孕期

某些抗病毒药物比新冠病毒更可怕

备孕期如何防护?湘雅医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卫社表示,和普通人一样,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最好的武器。孕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减少重症感染的风险,同时有利于产生保护婴儿的抗体。如在接种疫苗前后意外怀孕,不需要终止妊娠,规律产检即可。生活中应加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规律作息、保证营养均衡,在怀孕前3个月补充叶酸。

湘雅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肖笛提醒,备孕期间一定要避免使用胚胎毒性药物。比如利巴韦林俗称“病毒唑”,别看它的俗称里有“病毒”二字,实际上,它对新冠病毒、流感病毒无效,且具有明确的胚胎毒性,可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如果意外使用了利巴韦林,须在最后一次用药后6个月内严格避孕。

孕产期

推荐使用成分明确、单一的药物

“孕妇感染后,如果没有明显不适,不一定要用药治疗,用药的目的是让孕妈妈感觉更舒适。”张卫社建议,可以使用表格中列举的“孕期可用”的药物针对性地对症处理,同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和胎动等情况。对于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可以先尝试非药物方法缓解。鼻塞可用生理性海盐水滴鼻或洗鼻;咽痛建议多饮水,喝冷饮或热饮,淡盐水漱口,热蒸汽熏蒸,含润喉糖;咳嗽可含服蜂蜜。

肖笛提醒孕妈妈用药前一定要看清成分,推荐使用成分明确、单一的药物。高热对孕妈妈和胎儿具有不利影响,但孕期优先推荐的对乙酰氨基酚目前供不应求。如果处于孕晚期的孕妈妈买不到对乙酰氨基酚,可以考虑使用疗程不超过2天的布洛芬替代,同时多饮水,辅以物理降温。布洛芬单次用量为0.2~0.4克,最短间隔4~6小时重复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的孕产妇要格外注意,在选择治疗新冠药物时,建议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告知之前长期服用的药物,避免出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对基础疾病有影响。

孕妈妈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张卫社提醒,在居家健康监测的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心慌、呼吸困难、持续发热,或新冠症状在对症处理后无改善反而加重,或出现产科情况如腹痛、阴道流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孕产妇感染新冠,会影响宝宝吗?是否要选择剖宫产?张卫社表示,单纯的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没有自然分娩禁忌(如心脏功能、肺功能异常等),能够耐受自然分娩过程的孕妇,可以选择自然分娩。

哺乳期

妈妈确诊后采取措施仍可母乳喂养

如果妈妈在哺乳期阳了,能不能喂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岳少杰表示,如果妈妈没有症状,可以给宝宝哺乳,但妈妈和宝宝接触时,一定要戴N95口罩,同时注意手卫生;如果妈妈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最好不要亲喂宝宝,可以把母乳吸出,由健康的家人用奶瓶喂给宝宝。在吸奶时,妈妈也应该全程佩戴N95口罩,母乳不需要特殊处理,但是奶瓶要彻底消毒。妈妈和宝宝最好不要待在同一个房间,同时注意房间定时通风。

服用哪些药物不影响哺乳?“表格中列举的哺乳期可用药品通常不影响喂奶。”肖笛提醒,哺乳期禁止使用含有“可待因”“罂粟壳”等成分的药镇咳。在针对咽痛的含片中,不推荐使用含有“薄荷脑”“冰片”成分的药物,特别不推荐含碘的含片,如华素片(西地碘含片)。

低龄宝宝

2月龄以下不用退热药,四种情况及时就医

“疫情发生3年来,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的情况非常少见,即使新生儿核酸阳性,临床表现也非常轻。”岳少杰介绍,新冠病毒感染的宝宝临床表现也是以发热、咳嗽、流涕为主。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不需要用退热药,医生一般提倡2月龄以上的宝宝体温在39.5℃以上才用退热药。不足2月龄的宝宝,特别是新生儿,不用退热药,主要是用37℃~38℃的热水洗澡的办法物理降温。2~6月龄的宝宝,如果体温在39.5℃以上,可采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6月龄以上的宝宝,可选用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中的任一种退热,一定要仔细查看说明书,先从低剂量开始用药,如果体温控制不好,再逐渐增加剂量。而且如果宝宝发热,不要求用药物将体温降至完全正常,只要体温下降,宝宝精神、活动、饮食正常就可以了。如果孩子咳嗽厉害,可以适当用一点止咳化痰药,但最好不要用镇咳药。一些家长认为宝宝发热、咳嗽,就要使用抗生素,这是一个误区。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对新冠病毒是无效的,只有医生怀疑宝宝合并有细菌感染时,才考虑使用抗生素。

宝宝什么情况需要到医院治疗?一是体温39℃以上,连续3天没有下降的趋势;二是宝宝精神状态不好,吃奶量和活动量明显减少,总想睡觉;三是3个月以下的低龄宝宝、新生儿高热;四是宝宝出现喘憋、惊厥等情况。

来源:长沙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