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为什么是糖血病(糖尿病为什么是代谢性疾病)
大白话说糖尿病
1. 糖尿病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明显升高;
2. 由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太高了,一些糖便可从尿液排出来,因此人们把这种病叫做糖尿病(思考题:为什么不叫“糖血病”呢?);
3. 血液中的葡萄糖是哪儿来的?吃进去的!你吃的馒头、面条、米饭中含有很多淀粉,淀粉经过胃肠道消化后变成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4. 血液中的葡萄糖干什么用?我们体力活动需要能量,大脑也需要能量才能思考问题,胃肠道消化食物也需要能量。即便你躺着睡大觉,你的心脏仍然在跳动,肺仍然在呼吸,脑子也可以做梦,都需要能量。这些能量从哪儿来?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就是葡萄糖;
5. 葡萄糖光在血液中流动是不能产生能量的,必须进入细胞内才能产生能量。多余的葡萄糖可以转变为糖原或者脂肪储存起来,首先也要进入细胞内才能进行转化;
6. 葡萄糖要想进入细胞内需要一个“引路人”,这个“引路人”就是胰岛素。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就不能进入细胞内,就不能利用或者储存;
7. 我们身体内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叫做胰腺。胰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制造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一种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8.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免疫损伤、感染等)导致胰腺功能受损,不能产生足够数量的胰岛素,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不能进入细胞内被利用或储存,血糖水平就会增高。很多青少年糖尿病就属于这种情况,称为1型糖尿病;
9. 只要胰腺能够产生足够数量的胰岛素就不会发生糖尿病吗?No!当然不是!!!
10. 胰岛素这个“引路人”也不能随随便便的出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定数量的专用通道(术语叫“受体”),胰岛素只能通过专用通道才能把葡萄糖领入细胞内。如果细胞表面的胰岛素专用通道减少,胰岛素就不能及时有效的把血液中葡萄糖及时有效的领入细胞内,这种情况称为“胰岛素抵抗”。在此情况下,血糖当然会升高,于是又形成了糖尿病。这叫2型糖尿病;
11. 特别提醒:哪些人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就是那些吃得多、运动少、肥胖的人!!!减轻体重可以显著降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12. 如果发生了胰岛素抵抗,一个暂时性解决方案就是由胰腺生产更多的胰岛素,通过增援力量努力使更多葡萄糖进入细胞内。所以2型糖尿病早期的病人,血液中的胰岛素不是减少,而是增多。这种情况叫做“高胰岛素血症”;
13. 然而,胰腺也是肉长的。总是让它超负荷工作,总有一天会累垮的。所以到了2型糖尿病的晚期,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会逐渐减少,血液中的胰岛素数量就逐渐降低下来;
14. 知道了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也就知道了如何治疗;
15. 很多糖尿病人天天打胰岛素,通过人为补充体内胰岛素数量来降低血糖;
16. 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吡格列酮都可以修复细胞表面的胰岛素专用通道,使得胰岛素把更多的葡萄糖领入细胞内,所以可以降低血糖;
17.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以及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可以逼迫胰腺生产更多胰岛素,也可以降糖;
18. 利拉鲁肽、索马鲁肽以及西格列汀、阿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可以通过更为合理的方式帮助胰腺输出更多胰岛素,以便降低血糖;
19. 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达格列净可以让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去,从而发挥降糖作用。重要提示:应用此类药物后尿糖会明显增高,这是该药发挥作用的表现,不是糖尿病加重了!
20. 阿卡波糖(大家熟悉的拜糖平)可以延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也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关注微信公众号“郭艺芳心前沿”,每天可以接收到有用的健康知识。
(河北省人民医院 郭艺芳)
糖尿病居然是通过“尝尿”发现的?
顾名思义,糖尿病就是尿里有糖的病。糖尿病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200多年前,几个英国人在野外小便,其中一个人的尿招来了蚂蚁,他们中有一个医学家托马斯·威廉出于好奇就尝了一下,尿居然是甜的,首次提出了“甜尿”这个词,并把这种尿中有糖的病正式命名为“糖尿病”。通常在尿里有糖以前,血糖已经高了几年甚至十几年了。现在,诊断糖尿病也早已不再以尿糖为标准,而是以血糖高为标准了。但是,为什么不叫“糖血病”,还叫糖尿病呢?因为最早发现这种病是从尿里有糖发现的,所以糖尿病这个病名就一直叫下来了。
为什么尿里有糖呢?因为血里的糖高了需要从尿排出去,为什么血里面的糖就高了呢?因为身体利用不了糖了。主要是由于帮助人利用糖的激素胰岛素出问题了,可能是数量少了,也可能是效率低了,也就是医学上说的胰岛素抵抗,导致体内的糖利用不了从尿排出去,就是糖尿病了。
血糖多高就是糖尿病呢?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6.1,餐后2小时的血糖应<7.8。如果空腹血糖≥7.0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或任意时间血糖≥11.1并有三多一少的症状(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体重减少),就可以诊断是糖尿病了。
这里的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小时以上、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中、晚餐前测定的血糖不能叫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就是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早、中、晚餐后2小时测定的血糖。
多喝才多尿,还是多尿才多喝?
5岁的小男孩鹏鹏在寄宿幼儿园上学,最近被小朋友们笑话,以至于抬不起头来,原来鹏鹏尿床了。老师也察觉到孩子的异常,于是把这个情况以及鹏鹏的其他症状通过电话告诉给孩子妈妈。最近鹏鹏每天起床就嚷嚷着要喝水,不过几分钟就要撒尿,而且量很多,夜间症状更明显,有时来不及上厕所,就尿在了在床上。除此之外,鹏鹏比其他孩子吃得都多,但是体重却减轻了,越来越消瘦,每天精神不振,上课睡觉,下课也不和小朋友们玩要。听了老师的反映,鹏鹏妈妈把孩子接回了家。观察两天以后,发现孩子确实是这种状况,立刻去了医院。经过医生检查化验,证实孩子得了糖尿病。
这么小的孩子也得糖尿病?一点也不稀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的建议,糖尿病主要分为4种:1型糖尿病,占中国糖尿病人群3%左右,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与家族遗传无关。2型糖尿病,占中国糖尿病人群90%左右,最为常见,常与先天遗传因素及后天生活习惯有关。妊娠糖尿病,就是女性怀孕期间血糖突然升高。还有特殊类型糖尿病,如基因突变、胰腺炎、口服糖皮质激素等引起血糖升高。
鹏鹏得的就是1型糖尿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1型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是易感人群为背景的病毒感染、化学物质导致患者胰岛B细胞发生由T淋巴细胞介导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导致B细胞绝大部分破坏、功能丧失,使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大部分丧失。因而这类患者只能靠外源性胰岛素才能维持患者血糖的平稳正常。
就鹏鹏的症状来看,糖尿病的特点就是多尿、多饮,每天的饮水量超过正常标准,排尿次数增加,尿量增多,特别是夜间尿多。由于体内血糖增高,鹏鹏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通过尿液将多余的糖分排出,也就是说,鹏鹏不是喝的太多不得不尿,而是尿的太多,不得不喝。
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化验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所以糖尿病最应该叫作糖血病才合适,那为什么现在叫成了糖尿病呢?顾名思义,就是指尿液中含有糖,所以才称之为“糖尿病”。公元2世纪,古希腊的医者阿雷泰斯命名了糖尿病,这个名字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虹吸管”或者说是“通道”。阿雷泰斯注意到他的患者的身体被“消融”成尿液排出体外。
早期人们观察到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很甜。实际上,一种早期诊断方式就是让患者在蚂蚁穴附近小便。如果蚂蚁被小便吸引过来,就说明尿中含有糖分,患者就可以被诊断为“糖尿病”。
中国古代对糖尿病也早有研究,几千年来一直把糖尿病叫作“消渴症”。
产生高血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身体不能产生或者正确使用胰岛素所引起的。那么胰岛素又是什么呢?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帮助身体将食物中摄入的糖分转化成维持各种身体功能的能量。当胰岛素产生少了或者没有了,就会出现高血糖现象,一次性的高血糖通常对人体无严重损害,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儿童1型糖尿病并不少见,像鹏鹏这样的孩子,发病机制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为什么分泌不出胰岛素?因为胰岛细胞都死光了,由于病人先天基因缺陷,免疫系统错把胰岛细胞当成敌人不断攻击,直至消灭。1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终生应用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代谢,避免或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到目前为止除了注射胰岛素,没什么好办法。如果有人号称有祖传秘方,服用后可治疗1型糖尿病可千万别信。不过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只要注意饮食,定期复诊,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孩子正常上学以至于将来参加工作是不受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