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肌酐高(糖尿病肾病肌酐标准)
注意!降血糖不能靠喝水!肾病患者多喝水或致心衰
肾脏疾病发展到最后是尿毒症,当我们体内的血糖过高,患尿毒症的风险将会大大增加。近十年的调查发现,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型城市,导致肾透析的第一原因就是糖尿病。三到四个肾透析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因为高血糖导致肾功能出现下降,我们称“糖尿病肾病”,也叫“糖肾”。
为什么血糖高了会对肾脏有损害?
肾脏里边有无数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血管网等。肾单位像一个小滤器,它的重要功能就是把不该要的东西弄出去,把该要的东西留下来。而毛细血管网构成的血管会受到糖尿病的“攻击”,会使大小动脉形成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狭窄导致血管堵塞以及血管的内部结构被破坏。随着病程的发展,肾单位从“滤网”逐渐变成了“实心”的了,从而对肾脏造成伤害导致“糖肾”。
哪项检查能在早期发现肾脏损伤?
当尿液里出现一定量的蛋白,那么肾脏已经开始出现了损伤,需要及时干预。而我们熟知的尿常规检查无法在早期发现微量的尿蛋白,更准确的检测方式是要去医院做尿微量尿白蛋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这两项检查。建议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年要检测一次,糖尿病患者每半年检测一次。除了这两项检查,还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泡沫来发现尿蛋白。
高糖人群食用冷食冷饮一定会伤肾吗?
不是所有的高糖人群都需要禁忌。对冷食冷饮是否伤肾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征求主治医生意见,二是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年龄大、病史长、病情严重的患者,食用后会引起胃肠道问题和增加肾脏负担,一定不要食用。
高糖人群一定要多喝水?
一般来讲,正常人每天需要喝1500毫升的水才能保证身体机能平衡。血糖的升高绝不是靠喝水就能降的,事实上糖越高的人是越渴的。仅仅是高糖人群,喝水量的多少根据自身需要决定。但对于肾病及糖尿病肾病的人多喝水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会出现水肿、心衰等症状。
高糖人群增加运动强度有助于肾脏排毒?
肾脏在适当运动的时候会使功能增强。大运动量出汗排出的是99%的水分和少量的无机盐等成分,若是血糖特别高时会含点糖,所以排出的并不是毒素。
高糖人群多吃蛋白可以补肾脏吗?
肾脏最怕的是蛋白负荷,所以每天的蛋白摄入量需要适量,成年人每日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在50到70克之间,一个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大概在7克左右,50克瘦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在9克左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定要优先选择优质蛋白,但是高糖肾损伤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蛋白的摄入。
来源: 央视财经微博
糖尿病肾病,蛋白肌酐这样降,让你离尿毒症越来越远!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果已经到了糖尿病肾病Ⅴ期,失治、误治将很快就发展到尿毒症。糖尿病肾病,中医常分为以下四型。
一、脾虚湿停
表现:神疲乏力,颜面肢体浮肿,夜尿多,心悸怔忡,舌淡胖,苔白滑,脉数无力。
应当:健脾温肾,泄肺利水消肿。以五苓散加减。
考虑:白术,茯苓,泽泻,猪苓,桂枝,生薏苡仁,葶苈子,桑白皮(炙),益母草,车前子(炒),防己,黄芪,阳虚可加入制附片、肉苁蓉等。
二、脾肾阳虚
表现: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清长或短少,夜尿多,舌淡体胖,舌边齿痕,脉沉迟。
应当:健脾温肾,通阳化气。以金匮肾气丸加减。
考虑: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桑白皮,鹿衔草,制附片。
三、浊毒内停
表现:恶心呕吐,头晕、头昏,遍身水肿,小便不利,舌淡暗,苔白厚腻,脉沉弦。
应当:化浊降逆。以温胆汤加减。
考虑:半夏,陈皮,茯苓,竹茹,枳实,白术,猪苓,泽泻,车前子。
此外,各证型出现大便不通,可加生大黄或制大黄;瘀血较重者加丹参,泽兰,赤芍;水肿甚加入冬瓜皮,赤小豆,大腹皮等;呕恶严重者加藿香,砂仁,苏叶;夜尿频加覆盆子,桑螵蛸。
曾经有一患者,陆某某,60岁,女。 2型糖尿病15年,高血压,冠心病。水肿反复发作4年余,泡沫尿。在当地诊断为“ 糖尿病肾病",然后开始注射用胰岛素降糖,服缬沙坦降压、减少尿蛋白,服阿司匹林防治冠心病。家属看到我的科普,向我求助。
刻下症见:眼睑及下肢浮肿,活动后加重,腰酸痛,乏力气短,膝以下怕冷,视物模糊,偶有心悸,胸闷,大便干结,2日一次,夜尿2-4次/晚,泡沫多。舌淡红,苔微腻,舌底瘀滞,脉虚数。
患者经过调理后——
尿蛋白量降低,由4.739/24h至1.499/24h;
肌酐由178m m ol/L降低至135m m oFL;
血尿素氮由16.4m m ol/L降低至12.Im m oFL;
尿酸从562m m ol/L降到正常
#尿蛋白##慢性肾病##肾病健康##肾病症状##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她患糖尿病2年就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晚期,你的糖尿病肾病预防工作做得好吗
最近科室收治了一名糖尿病患者,谭某某,女,45岁,怀化人,因“发现血糖升高4年,水肿2个月入院”,患者诊断糖尿病只有2年时间,平常口服降血糖药,没有检测血糖及并发症情况,2个月来下肢水肿明显,伴有小便减少。
患者入院后检查,空腹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8.0%,尿蛋白两个 号,肾功能指标:尿素氮14mmol/L(正常值3.0-7.2mmol/L),血肌酐200umol/L(正常值45-100umol/L),很明显患者出现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肾病亦或是其他原因所致。
患者知道病情后,非常吃惊,不相信自己有肾功能衰竭,更不相信是糖尿病肾病所致肾功能衰竭。考虑到患者糖尿病肾病确实可疑,充分评估病情,经患者同意,予肾脏穿刺活检术,最终病理检查结果回报为糖尿病肾病,这是铁的证据。
诊断: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什么她发现糖尿病仅2年时间就发生了糖尿病肾病,并且出现了肾功能衰竭?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 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脏微血管硬化、损伤,继而出现蛋白尿、慢性肾功能不全,晚期进展为尿毒症。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在我国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必须引起糖尿病患者的高度重视。
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原因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肾病,为什么有的糖尿病患者10年不会发生糖尿病肾病,而有的糖尿病患者3-5年就进展为糖尿病肾病。其实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很复杂,目前认为与高血糖、遗传因素、血管损伤等因素有关。
如何与其他慢性肾脏病鉴别?
导致慢性肾脏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很多,糖尿病肾病是其中重要的原因,慢性肾炎、痛风、高血压等都可以引起肾功能衰竭,糖尿病患者有必要掌握一些鉴别知识,以便尽早识别、及时就医。
慢性肾炎多有水肿、高血压症状,化验小便多有蛋白尿、血尿表现,糖尿病肾病是先有糖尿病再出现肾脏异常。而痛风性肾病多有反复关节痛等痛风的表现,化验血尿酸水平升高。
高血压肾病多出现在长期高血压之后,并且血压多长期控制不好。糖尿病患者平常要多注意观察下肢有无水肿,化验小便有无蛋白尿、血尿等情况,为医生提供重要的信息。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每一期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Ⅰ期、Ⅱ期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也没有明显的检测异常,很难被早期发现与诊断。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表现为持续微量白蛋白尿,24小时微量白蛋白尿30-300毫克。此期无水肿及肾功能异常,此期糖尿病肾病比较常见,疗效较好,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Ⅳ期(临床肾病):此期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轻度异常,24小时微量白蛋白大于300毫克,此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较差。
V期(尿毒症期):在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基础上,进展为肾功能衰竭,最终需要透析治疗。
如何早发现、早诊断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只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会取得较好治疗效果,防治或者延缓发展为肾功能衰竭, 甚至进展为尿毒症。
如何早发现、早诊断糖尿病肾病,很简单:诊断糖尿病后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或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同时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如果尿微量白蛋白或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3个月内两次超过正常值,就要考虑糖尿病肾病。
如何防治糖尿病肾病
1.严格的控制血糖,诊断糖尿病后,尽早的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对预防糖尿病肾病有重要的作用。
2.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内,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
3.调脂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达标。
4.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在糖尿病伴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应用。
5.糖尿病肾病Ⅲ期、Ⅳ期应使用ACEI或者ARB类药物,也可以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以达到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衰竭。
6.Ⅴ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低蛋白优质蛋白饮食,纠正贫血,必要时透析治疗。
7.防治肥胖、戒烟限酒、适当运动,积极参加糖尿病健康教育,掌握医学营养治疗,定期病情监测也很重要。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我们应当积极防治, 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防治或者延缓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
文章开头提到的患者谭某某, 发现糖尿病肾病时已经为糖尿病肾病Ⅴ期, 伴有贫血、水肿等肾功能衰竭症状,没有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非常惋惜。
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做好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工作。
作者:梅高财 主任医师
作者单位: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怀化市肿瘤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怀化市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怀化市糖尿病康复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