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糖尿病终合症脚(糖尿病终合症脚溃烂)

医者科普记录 0
文章目录:

糖尿病患者双脚出现这些表现,暗示糖尿病足要来了,得赶紧治疗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提到糖尿病,很多人都会感到恐惧,其实,真正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它所导致的并发症。

糖尿病会引起多个组织器官的病变,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足,因为难以治愈,发展到后面一般都是要截肢的,但是有很多人都对糖尿病足不了解,因此,当自身患上糖尿病足出现后,都不知道,导致病情被耽误。就拿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位患者来说吧。

蒋先生,45岁,现在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因为长期都需要坐着接送客人,身体一直都缺乏运动锻炼,还喜欢在等客人的间隙抽上几根烟,晚上工作完后,还经常和朋友去吃夜宵、喝酒等,长此以往导致他在8、9年前患上了糖尿病,但因为没有换一种工作,也没有严格控制生活方面的问题,药物方面也没有按医嘱来进行控制治疗,以至于血糖水平一直都控制不佳

1个多月前,蒋先生就感觉到自己的双腿有时候会出现发麻的感觉,双下肢还发凉,走路的时候像踩棉花一样软绵绵的,蒋先生以为自己只是坐得时间太久了,缺乏运动锻炼所导致的,就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前几天,蒋先生感觉到自己的症状不仅没有好转,还变得严重了,甚至还出现了头痛、便秘等情况,蒋先生的家人知道后,觉得还是得来医院进行检查才能放心,于是就拉着蒋先生来我院进行检查就诊。

到了我院后,医生看过蒋先生的既往病历和主要症状情况,以及生活方面的习惯后,因为蒋先生以前就有糖尿病病史,一直也没有按时吃药,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于是怀疑蒋先生可能患上了糖尿病足,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个诊断,经过商量后,决定给予蒋先生血糖检测和足部X线检查,血糖检测结果显示为11.3mmol/L,足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足底软组织出现片状钙化;足骨骨密度降低,局部骨小梁变得稀疏。检查结果均表示蒋先生患有糖尿病足

蒋先生听后,不太了解这种疾病,有点慌张和担心,医生看过检查后,告诉蒋先生,还好来检查得比较及时,只是早期的症状,可以进行及时的治疗,首先得先把血糖水平降下来,按时进行服药,后续再进行抗血小板、扩血管和营养神经等方面的治疗,并告知蒋先生要注意足部的卫生,避免足部受到压迫等。

经过一系列系统科学的治疗后,蒋先生的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同时,医生也嘱咐蒋先生,虽然控制得不错,但还是要继续进行药物治疗,按时服药,坚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对于上文蒋先生的事件,就可以告诉我们,不管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出现异常情况,我们都要引起重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蒋先生这样幸运地及时进行治疗。所以说,当自身患有糖尿病,而脚部出现异常时,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现在,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些与糖尿病足有关的知识。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和重视该类疾病。主要内容如下文所示。

一、患有糖尿病足会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足是因为糖尿病病人长时间处在高血糖的情况下,引起了周围神经和外周血管的病变,同时足部位于肢体的末梢,血液循环比较差,另外,因为周围神经发生病变的问题,当病人出现糖尿病足时,感觉不到疼痛,因此延误了治疗,使得病情持续恶化,最终因为溃疡,感染,血管形成,以及骨质疏松症等情况发生而发展为糖尿病足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糖尿病足的认识,首先就得先从它的临床症状开始,有利于人们能够更好了解和认识到它的相关知识,主要症状内容如下所示。

(1)双脚麻木、溃疡

糖尿病患者身体里的血糖是比较高的,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高血糖的环境中,会引起身体的周围神经的病变通过传导系统,会向手部、脚部传递出无力、麻木、疼痛、温度觉、针刺觉等感觉。

此外,在高血糖的环境中,会引起局部的糖代谢异常,从而影响到体内的糖的分解,从而容易引起乳酸的积累,加重下肢的酸胀、麻木等症状。当这种变化发生后,患者的肌肤就会失去敏感性,如果肌肤受损,细菌很容易进入体内,造成足部受到损伤。

而脚上的皮肤受到的损伤,是因为糖尿病所致的神经方面的病变,外周的感觉神经受到破坏,而且在高血糖的环境下,皮肤的抵抗力会变得很差,很容易被多种细菌侵入,皮肤会变得很脆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诊断和治疗,就会导致脚上的创口愈合缓慢,同时也会出现溃疡,还会发生感染。而一旦发生了感染,就会发生化脓,严重的话,还得二次截肢,患者会疼痛难忍,对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

(2)足部溃烂以及坏死

糖尿病足患者最初的症状是类似于套袜子似的改变,足底有踩棉絮的触感,由于足部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支持,导致肌肉发生萎缩,屈肌和伸肌丧失了正常的牵引能力,使骨骼发生下陷,造成足部畸形的出现。

如果得不到及时地处理,还可能会引起足部的皮肤变干燥、弹性下降、皮毛掉落、皮肤温度降低、色素沉着于皮肤、足部的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情况。发展到后期会出现感染,足部的血液循环不畅,若感染的情况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就会出现溃烂、坏死的情况,最终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3)休息痛、间歇性跛行

患者疾病发展到中段时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肢缺血为主要表现的休息性疼痛,严重时甚至不行走,也会出现休息性疼痛,也称为静息疼痛。在晚上,当病人处于卧位的姿势的时候,疼痛会加重,主要表现为趾端和远足端的疼痛,这可能是因为病人在睡觉的时候,心脏的输出量比较少,使得下肢的灌注血量降低,从而引起了夜间疼痛加重

在糖尿病足开始阶段,患者还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的情况,患者一般会有下肢无力、麻木、疲倦等症状,这是因为患者下肢缺血造成的。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还会表现为小腿疼痛,经过适当的休息就会有所缓解,如果是老年人,也有可能是由于血管被阻塞而导致的下肢缺血的情况出现。

以上就是糖尿病足主要的一些临床症状,糖尿病的朋友们以及有危险因素存在的朋友们都可以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我们尽早发现和尽早进行治疗,另外,患上糖尿病足的患者也不要害怕,可以做好下面这三种事情,可以延缓病情的发生,避免疾病变得更加严重,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进行预防和治疗。

三、哪3件事可以避免糖尿病足病情变严重?

每一种疾病都可以选择一些方法来进行预防和治疗的,也可以延缓相关病情的进展,比如只要做好了下面这三件事情,就可以延缓糖尿病足的病情发展,避免糖尿病足病情再加重,糖尿病的朋友们可以进行下文的学习。

1)对症进行治疗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有很多种,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尽量让自己的血糖稳定下来,可以多使用胰岛素,也可以使用降糖药物,只有药物发挥作用,才可以加速身体对糖类物质的消耗,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血糖水平稳定下来。当病人发生下肢缺血的情况时,应该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是阿斯匹林和氯吡格雷

如果出现了足部疼痛,可以口服一些镇痛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度洛西丁、曲马多等药物。而对于出现感染、溃疡等症状的病人,需要通过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来控制感染,避免向其他部位蔓延。

2)注意足部卫生

患有糖尿病足后,还要特别注意脚部的卫生,尽量做好护理,由于病人会面临感染,皮肤会有溃疡,伤口等问题。如果不能做好防护措施,以及做好个人卫生,比如穿的袜子、鞋子不透气,多出汗容易引起细菌的繁殖,一旦足部皮肤受到损伤,细菌就会侵入,导致血管方面、神经方面疾病的发展,从而引起免疫力的降低,引起溃疡、感染等症状的复发

所以每天晚上都要用热水洗脚,在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不要太烫,同时要保持脚趾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还要经常检查是否有外伤、鸡眼、水泡等情况的存在,要及时进行治疗。可以适当地对下肢进行按摩注意下肢的保暖工作促进血液循环。另外,要穿棉质、吸水性、透气性好的袜子,不能穿太紧太硬的鞋子,穿鞋前要仔细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勤换鞋袜。

3)保持良好习惯

我们要想避免糖尿病足的出现,就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让自己的血糖水平处于一个平稳的水平状态,以免出现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和日常生活中不注意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本来就有高血糖,如果吃一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就会导致血糖失控,造成糖尿病足的发生。

尽量少吃含有酒精、高糖、高脂肪的食品一日三餐不要吃得过多,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以降低卡路里的快速摄入。只有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才能减轻糖尿病足的对我们人体的危害。另外,一定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因为经常熬夜的人很可能会患上糖尿病足,长期熬夜后,血糖水平的控制会不理想,波动会比较大。

而且,如果是平时很少进行锻炼的糖尿病患者,或者是太胖了,那么体重就会超过正常的数值,导致血糖水平也会变得很高。此时就要加强身体方面的锻炼,但是要注意不要进行太剧烈的运动,并且要控制好运动的时间

一般可以进行30分钟左右的基础运动,如太极拳,保健操,平稳的舞蹈等,在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后,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慢跑、快走等,把运动时间增加到10分钟左右,从而提高身体素质。

以上就是可以避免糖尿病足变严重的三件事情,糖尿病患者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去防治病情的加重,不要盲目跟随大流,要以自身的情况为依据,才能更好、更有效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糖尿病足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的影响还是挺大的,要对它引起重视,当自身出现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将疾病及时控制住。不要像上文的蒋先生那样,对血糖不进行控制,不按照医嘱行事,身体出现异常了也不及时前往医院检查。

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治疗,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方法进行干预和治疗,并长期坚持,保持血糖的稳定,这些都是可以很好地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和防止糖尿病足病情发展变严重的。

参考文献

[1]糖尿病足的危害与防治[J].双足与保健,2019,28(15):199.

[2]李菊.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J]. 健康之家,2023(7):52-53.

[3]朱尚权. 糖尿病足的早期发现与预防保健[J]. 家庭医学,2023(6):52.

#合理用药知识大全#

糖尿病患者脚趾变黑是什么原因?真的要截肢了吗?医生告诉您真相

#头条创作挑战赛#

老孙是个退休教师,年轻时为人和善,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可是,自从患上了糖尿病后,他的性格变得孤僻了许多,朋友也不愿意再与他交往。

几年前,老孙的糖尿病被发现,医生要求他每天注射胰岛素并控制饮食。

可是,老孙总是觉得自己能够通过锻炼和控制糖分的方式来控制血糖,于是他没有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

最近,老孙的右脚趾变黑了,感觉很不舒服。

他开始担心可能会失去这只脚,于是决定去医院看看。

在医院,医生检查了他的脚趾,告诉他这是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需要截肢。

老孙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阵慌乱,他意识到自己的糖尿病是不能再忽视了。

@康复Therapy

一、糖尿病患者有多少?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达到了4.65亿,其中有约95%的糖尿病患者是2型糖尿病。

在中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更是高居全球第一,据中国糖尿病预防与治疗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0.9%。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如此之多呢?

糖尿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生活方式因素,如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

此外,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等也可能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加上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因此,为了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我们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健康习惯。

同时,对于已经发现患有糖尿病的人群,应该积极进行治疗和控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保障自身的健康。

二、为什么会导致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的是糖尿病引起的下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进而导致脚部组织坏死甚至截肢的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水平长期存在,导致了多种病理改变。

其中,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

  • 首先,长期高血糖会引起神经病变,即神经系统的损伤和退行性变化。

这种损伤可能导致神经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

当感觉神经受损时,患者可能无法感觉到脚的疼痛或刺痛,从而无法及时发现脚部的损伤或感染。

运动神经受损时,可能会导致脚部肌肉的萎缩,使脚的骨骼结构受到损害,进而增加了足部受伤的风险。

  • 其次,糖尿病还会导致血管病变,即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

高血糖可以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增加血管阻力和狭窄,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和缺血。

缺血会导致组织坏死,容易发生感染,加速糖尿病足的发生。

总之,糖尿病足的形成是由多种病理因素交织而成的,其中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注意足部卫生和检查、预防脚部损伤等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什么程度需要截肢?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预防感染,创面清创,保持创面干燥等。

一般情况下,治疗糖尿病足首先要保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导致伤口愈合缓慢或感染加重。

其次,还需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长期压迫等

当糖尿病足伴随感染,创面出现严重坏死、组织坏死、感染无法控制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考虑截肢治疗。

截肢的程度取决于感染的范围和程度,如切除足趾、截去一部分足部或截肢到小腿以上。

截肢虽然是最后的治疗手段,但对于一些糖尿病足严重的患者,截肢可以拯救他们的生命,并减轻疼痛和避免感染扩散。

因此,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保持血糖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头条创作挑战赛##糖尿病#@头条健康

糖尿病患者,双脚出现3大表现,要注意!可能患上了糖尿病足


李医生走进诊室时,看到了一位神色忧虑的中年男子。这位名叫张明的患者是一名50岁的建筑工程师,他正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脚,眉头紧锁。

"张先生,您今天来是有什么问题吗?"李医生温和地问道。

张明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担忧:"李医生,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最近我的脚总是感觉不对劲。我担心......"

李医生注意到张明的犹豫,轻轻点头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张明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我听说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得一种叫'糖尿病足'的并发症。我的脚最近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症状,我很害怕......"

李医生仔细听完张明的描述,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典型的糖尿病足早期症状案例。他决定借此机会不仅帮助张明,还要提高他对这种常见但往往被忽视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认识。

"张先生,您能具体描述一下您脚部的症状吗?"李医生温和地问道。

张明开始详细描述他的症状:"最近我的脚总是感觉麻木,有时还会刺痛。而且,我发现脚上的皮肤变得很干燥,甚至开始开裂。最让我担心的是,我的脚似乎变形了,看起来和以前不太一样。"

李医生认真地听完,点了点头:"张先生,您的观察很仔细。这些症状确实值得我们重视。您刚才描述的这三种情况——麻木和刺痛感、皮肤干燥开裂、以及脚部变形,正是糖尿病足的典型早期表现。"

看到张明脸上闪过的恐慌,李医生赶紧补充道:"不过,您不用太过担心。及时发现这些症状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看看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医生开始详细解释糖尿病足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他告诉张明,糖尿病足是由于长期高血糖导致的神经变和血管病变引起的。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导致足部感觉异常和血液循环不畅。

"您刚才提到的三大表现,每一种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李医生解释道,"麻木和刺痛感是由于神经受损引起的。这会导致您对疼痛和温度的感知能力下降,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张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回忆起最近几次不小心踩到尖锐物体却没有立即感觉到疼痛的经历。

李医生继续说道:"皮肤干燥开裂则是由于血液循环不畅和神经功能异常导致的。这会使皮肤更容易受伤,同时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至于脚部变形,"李医生指出,"这可能是由于神经变导致足部肌肉萎缩和关节异常所致。这种变形会改变足部受力点,增加压力性溃疡的风险。"

张明听得认真,但眼中仍带着些许困惑:"李医生,那我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李医生微笑着回答:"预防和早期干预是关键。我建议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严格控制血糖:这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足的基础。

2. 每天检查双脚:仔细观察有无伤口、水泡、皮肤变色等异常情况。

3. 保持足部清洁和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双脚,并仔细擦干,特别是趾缝间。

4. 保湿:使用适合的保湿霜来防止皮肤干燥开裂。

5. 穿合适的鞋袜:选择舒适、合脚的鞋子,避免赤脚行走。

6. 定期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7. 戒烟:吸烟会进一步损害血管,加重病情。

8. 定期足部检查:建议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的足部检查。"

张明认真地记下了这些建议,但他还有一个疑问:"李医生,如果已经发展成糖尿病足了,还有治愈的可能吗?"

李医生解释道:"糖尿病足的治疗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轻度病变可以通过改善血糖控制、局部创面处理等方法来治疗。但如果病情严重,可能需要进行血管重建手术,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需要截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早期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

听到"截肢"两个字,张明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李医生注意到了他的反应,安慰道:"张先生,不用太过担心。您及时发现了早期症状,这是非常好的。只要我们积极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再加上正确的足部护理,是完全可以预防糖尿病足的进一步发展的。"

张明点点头,脸上的忧虑稍微减轻了一些。李医生继续说道:"接下来,我会为您制定一个详细的治疗和护理计划。我们会定期检查您的足部状况,同时也要密切监测您的血糖水平。"

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李医生仔细检查了张明的双脚,并详细记录了他的症状。他还为张明演示了正确的足部护理方法,包括如何正确清洗和擦干双脚,如何选择合适的鞋袜等。

临走前,张明感激地说:"李医生,谢谢您今天的详细解释和指导。我现在明白了糖尿病足的严重性,也知道了该如何预防和护理。我一定会严格按照您的建议去做的。"

李医生微笑着点点头:"张先生,您的态度很好。记住,糖尿病足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警惕,做好日常护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您随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来找我。"

送走张明后,李医生坐在办公桌前,思考着今天的诊疗经历。他深感在糖尿病患者中普及足部护理知识的重要性。很多患者往往忽视了足部的小问题,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李医生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足部护理的宣教。他相信,只有让更多的患者意识到早期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看着窗外的阳光,李医生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虽然糖尿病足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只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能保护好自己的双脚,继续走出健康美好的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315-409.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糖尿病足防治专家共识.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9,11(2):92-108.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糖尿病防治管理办法. 2019.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18).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9.

5.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糖尿病足诊疗指南(2019年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9,35(12):1076-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