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压高保健(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适合吃什么保健品)
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除了吃药,这四个方法也能降血压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血压?血压的控制目标是多少?高血压对身体有什么伤害?高血压必须吃药吗?除了吃药,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降血压呢?
如果你还不了解这些问题,那我建议你一定要看完本文。
一、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血压?
近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会同时合并高血压,如果高血糖和高血压同时存在,那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又会增加一倍,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血压,每次到医院就诊时都应量血压。
二、血压的控制目标是多少?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最好能控制在110/70mmHg左右。当糖尿病患者血压大于120/80mmHg时就应该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来预防高血压了;血压大于140/90mmHg时应考虑降压药物治疗;血压大于160/100mmHg时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三、高血压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高血压和高血糖一样,对人体最主要的伤害就是引起动脉硬化。很多糖尿病的并发症,如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如果有高血压的参与,这些并发症的发展速度会更快。
四、高血压必须吃药吗?除了吃药,还有哪些方法可以降血压呢?
和高血糖一样,如果通过生活方式改善能令血压下降至正常,也可以不服药。以下几个方法都有降压作用。
(1)减重
减轻体重不仅能降血糖,还能降血压,甚至还能调节血脂、降低尿酸。减重可谓是除降压药外最有效的降压武器了,而且还不用花钱。现在国家正在进行“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大家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好好减轻一下体重。
(2)饮食管理
钠盐可以升高血压,钾盐可以降低血压,这是大家的共识。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低盐高钾饮食。低盐饮食自然就是要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并减少高钠食物的摄入,如腊肉、咸菜、腐乳等。含钾元素高的食物包括蔬菜和水果,糖尿病患者可以大量吃蔬菜,吃水果的话,要兼顾血糖,尽量选择低糖水果。
(3)运动
运动降压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又不用花钱。运动可以降低血压的机制包括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等多方面,这里就不给大家科普了,大家只要知道运动降压效果“杆杆滴”就行了。
坚持运动还能让心情愉悦,这也是血压得以下降的原因之一。
(4)选对降糖药
一些降糖药,如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都有轻度的降压作用,糖尿病患者若合并轻度高血压,使用这些降糖药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总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很常见,糖友们一定要血糖、血压共管才行。至于降压方法,大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降压药物来共同实施。
《血压血糖高别慌!3道食疗方帮你轻松调理,医生都说好》
“高血压、高血糖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隐形杀手’,很多人常年依赖药物,却忽略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其实,通过科学的食疗,不仅能辅助降压降糖,还能改善整体健康。今天,分享3道经过医学验证的食疗方,简单易做,效果显著,赶紧试试吧!”
食疗降压降糖的科学依据
高血压和高血糖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饮食会加重病情,而富含钾、镁、膳食纤维的食物则有助于调节血压和血糖。例如:
钾:能促进钠的排出,降低血压(来源:芹菜、香蕉);
膳食纤维:延缓糖分吸收,稳定血糖(来源:燕麦、南瓜);
抗氧化物质:保护血管,预防并发症(来源:苦瓜、木耳)。
通过合理的食疗,不仅能减少药物依赖,还能从根源上改善健康。
3道专业推荐的降压降糖食谱
1. 芹菜木耳炒百合(降压明星)
推荐理由
芹菜中的芹菜素和钾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木耳富含多糖,能软化血管;百合则有助于安神降压。
做法
1. 芹菜切段,木耳泡发,百合洗净备用;
2. 热锅凉油,先炒芹菜,再加入木耳和百合翻炒;
3. 加少许盐调味,出锅即可。
- **专业提示**:
少放盐,避免抵消芹菜的降压效果。高血压患者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
2. 苦瓜鸡蛋饼(降糖利器
推荐理由
苦瓜中的苦瓜皂苷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帮助降低血糖;鸡蛋提供优质蛋白质,增强饱腹感。
做法
1. 苦瓜切片,用盐水浸泡去苦味;
2. 鸡蛋打散,加入苦瓜片搅拌均匀;
3. 平底锅刷油,倒入蛋液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专业提示
苦瓜不用泡太久,保留一定苦味效果更好。糖尿病患者可每周食用2-3次。
3. 燕麦南瓜粥(双效合一)
推荐理由
燕麦中的β-葡聚糖能延缓糖分吸收,稳定血糖;南瓜中的果胶有助于调节血糖和胆固醇。
做法
1. 南瓜切块蒸熟,捣成泥;
2. 燕麦加水煮开,加入南瓜泥搅拌均匀;
3. 煮至浓稠即可,喜欢甜的可以加少许蜂蜜。
专业提示
选择纯燕麦片,避免含糖的即食燕麦。糖尿病患者可用代糖替代蜂蜜。
食疗的注意事项
1.个性化调整: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食疗方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2.搭配药物:食疗不能完全替代药物,需遵医嘱;
3.长期坚持:食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4.监测指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
“这3道食疗方,你学会了吗?赶紧试试吧!如果你也有降压降糖的小妙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更多人受益!关注我,每天分享健康生活小知识,一起守护家人健康!”
当你有糖尿病还有高血压,平时该怎么办
糖尿病与高血压常互为“共生疾病”,两者并存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控制病情的基石,以下从多个维度提供实用管理建议:
一、饮食管理:双管齐下控糖压
- 限盐控糖,优化营养结构
- 低钠饮食:每日盐摄入<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酱油等高钠食物,用香料、柠檬汁调味替代盐。
- 低升糖饮食:选择全谷物(燕麦、糙米)、低GI蔬菜(绿叶菜、西兰花)、优质蛋白(鱼、豆制品),减少精制碳水(白米饭、甜点)。
- 推荐膳食模式:采用“DASH饮食”(富含钾、钙、膳食纤维)或“地中海饮食”,可同步改善血压和血糖。
- 合理分配餐次与热量
- 每日3餐 2次加餐,避免暴饮暴食。
- 控制总热量:根据体重、活动量计算需求,肥胖者需减重5%-10%。
二、科学运动:安全有效双获益
- 有氧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可分次进行,每次持续≥10分钟。
- 抗阻训练:每周2-3次力量练习(哑铃、弹力带),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
- 注意事项:
- 避免空腹运动,防低血糖;运动后监测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后血压骤升。
- 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避免跳跃、倒立等动作。
三、体重管理:腰围比体重更重要
- 目标:BMI控制在18.5-23.9 kg/m²,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
- 策略:通过饮食控制 运动减少内脏脂肪,腹部肥胖者每减重1kg可降低血压1mmHg。
四、自我监测:数据驱动精准管理
- 血糖监测: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根据医嘱调整监测频率。
- 血压监测:家庭自测血压<130/80mmHg,早晚各测1次,测量前静坐5分钟。
- 记录分析:使用健康APP或手册记录数据,复诊时供医生参考。
五、药物管理:依从性与安全性并重
- 严格遵医嘱用药:
- 降压药优选ACEI/ARB类(如缬沙坦),兼具保护肾功能作用;慎用可能升高血糖的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 降糖药需根据肾功能选择,二甲双胍为一线用药,但eGFR<30时禁用。
-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如胰岛素与β受体阻滞剂联用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
六、心理调节:打破慢性病压力循环
- 加入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管理经验。
- 练习正念冥想、深呼吸缓解焦虑,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七、戒烟限酒:保护血管内皮
- 戒烟:烟草加速动脉硬化,可借助尼古丁替代疗法逐步戒断。
- 限酒:男性每日酒精≤25g(约啤酒750ml),女性≤15g,避免空腹饮酒。
八、定期复查:早发现并发症
- 必查项目:每3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目标<7%)、肾功能、血脂;每年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颈动脉超声。
- 足部护理: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破损,穿宽松鞋袜,预防糖尿病足。
总结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管理需“双标同治”,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与规范治疗,可显著降低心梗、脑卒中等风险。关键在于个性化、持续性和医患协作,最终目标是提升生活质量,延缓慢病进程。
提示:本文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方案请结合主治医生意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