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尿病用药护理(二型糖尿病用药指南)
糖尿病患者的常备药,二甲双胍如何用才对?医生总结:3要3不要
在现代社会,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而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作为一种经典的口服降糖药物,已经成为了众多糖尿病患者的常备药物。
作为医生和患者都十分熟悉的药物,二甲双胍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使用时又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深入了解二甲双胍,探讨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分享医生总结的“三要三不要”。
@康复Therapy
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它的作用原理相对简单,但也极其有效。二甲双胍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 减少肝脏糖输出:二甲双胍能够有效地减少肝脏的葡萄糖生成。我们知道,肝脏是人体的“糖库”,会根据需要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液。而二甲双胍的作用就是通过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过度释放,帮助稳定血糖水平。
- 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二甲双胍还能够提高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使得血液中的葡萄糖更容易进入肌肉细胞,供给身体使用,减少了血糖的积聚。
- 改善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即尽管胰腺分泌了足够的胰岛素,但体内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变得迟钝。二甲双胍能够改善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
从这些作用机制来看,二甲双胍的确是一个非常强大的降糖药物,尤其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还能够帮助减轻体重,这对于一些伴有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尤其适用于那些体重过重或有高血糖的患者。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患者通过减少肝脏的糖输出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来控制血糖。而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并不是首选药物。
尽管二甲双胍有如此多的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通常,患者在刚开始使用二甲双胍时,胃肠道症状较为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会逐渐减轻。
此外,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副作用——乳酸中毒。乳酸中毒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情况,通常会引起体力衰竭、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症状。幸运的是,乳酸中毒发生的几率较低,但它仍然是二甲双胍使用中的一个潜在风险。为此,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时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和乳酸水平。
三、二甲双胍的正确使用:医生总结的“三要三不要”在日常临床治疗中,医生发现,很多患者虽然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但对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不十分清楚,往往存在误用现象。因此,了解二甲双胍的正确使用方法尤为重要。以下是医生总结的“三要三不要”建议,帮助患者合理使用二甲双胍,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1)要按时服药,不随意停药
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通过长期、规律的使用来逐渐发挥作用。很多患者在血糖控制得比较好后,可能会自行停药或者减少药量,这样容易导致血糖再次升高,甚至引发并发症。因此,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按时服药,不要随意更改药量或停药。
(2)要注意调整饮食和运动
虽然二甲双胍能有效控制血糖,但它并不是万能的。要想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控制和规律运动。二甲双胍并不能完全代替健康的生活方式,反而应该作为生活方式管理的补充。因此,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膳食调配和适度运动。
(3)要定期检查肾功能和乳酸水平
二甲双胍通过肾脏排泄,如果患者肾功能不全,使用二甲双胍可能会导致药物积累,增加乳酸中毒的风险。因此,患者在长期使用二甲双胍时,应定期进行肾功能和乳酸水平的检测,确保安全使用。
(1)不要空腹服药
很多患者习惯性地将二甲双胍当作常规药物随便服用,甚至空腹服药。事实上,二甲双胍最好是在饭后服用,这样能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减轻不适症状。同时,饭后服药还能帮助药物更好地吸收,避免对血糖波动产生过大的影响。
(2)不要与酒精同时使用
酒精会影响肝脏和肾脏的代谢功能,尤其是大量饮酒时,可能增加乳酸中毒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时,最好避免饮酒,尤其是在服药期间。
(3)不要盲目调整药量
有些患者在感觉血糖过低或出现低血糖症状时,会自己减少二甲双胍的剂量或停止服药。实际上,二甲双胍本身不会直接引起低血糖,低血糖的发生通常是由于患者的饮食或运动不规律。因此,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患者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而不是自行改变药量。
二甲双胍作为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经典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了几十年,具有极好的安全性和疗效。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二甲双胍不仅在血糖控制上表现优异,还可能对减肥、延缓衰老、改善心血管健康等方面具有潜在的益处。
然而,任何药物的使用都离不开科学指导。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使用二甲双胍,并结合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来管理糖尿病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科学的监测和早期干预也是保持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
总之,二甲双胍是一种值得信赖的药物,但如何使用才对,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谨慎对待。希望通过本文的解读,大家能够更加了解二甲双胍的正确使用方式,从而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提升生活质量。
@头条健康#健康##药物#
西格列汀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科学服用注意4点
西格列汀是一种常用降糖药,其可以延长内源性肠促胰岛素和胃抑制多肽的半衰期,从而增强胰岛素分泌并抑制餐后高血糖水平。同时其还具有减少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降低肝脏葡萄糖的生成等多重作用,可以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不容易引起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35岁的王女士是一名教师,由于喜欢吃甜食,因此身体一直偏胖,2年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长期口服二甲双胍,但是由于她的饮食习惯较差,导致血糖控制依然不佳。
半年前,王女士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导致她的视力下降的厉害,医生建议她使用胰岛素,但是她害怕疼痛所以拒接了,于是医生在为王女士增加了一种叫做西格列汀的药物,增强降糖效果,但是王女士害怕服用的药物多了损伤肝功能,医生解释道西格列汀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其主要的作用是增强胰岛素的降糖效果,同时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对肝功能影响也较少。王女士听罢医生的解释后就按照医嘱服用,并且结合饮食调整后,她的血糖水平逐渐平稳了。
一、胃肠道与血糖调节之间的关系血糖的调节与人体中的多个环节相关,最近的研究发现除了胰腺以外,胃肠道在血糖调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不仅参与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还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制调节血糖的稳定水平。
首先,胃肠道内存在大量与血糖调控相关的物质,如胃抑制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肠促胰岛素等,这些物质通过血液循环直接影响胰腺的功能,调节胰岛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血糖水平,其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由小肠和大肠的L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它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还具有延缓胃排空的作用,能够增加患者的饱腹感,减少食量,从而间接控制血糖水平,临床上根据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开发了一系列的降糖药物,其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最为常见,如利拉鲁肽、西格列汀等。
其次,胃肠道微生物群在血糖调节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衡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肠道微生物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代谢产物的释放等方式影响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分泌,从而影响血糖水平。
二、西格列汀的作用机制西格列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新型降糖药,其本质属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特别是用于当运动,饮食、药物控制不佳时,联合使用西格列汀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
西格列汀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抑制二肽基肽酶-4活性、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1活性
西格列汀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的活性,减少其对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降解,延长的半衰期,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降低餐后血糖,并在高血糖状态下有效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从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2、促进胰岛素分泌
当血糖控制不佳时,西格列汀可以刺激胰腺的β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有效降低血糖,但是当血糖正常时,则不会发挥上述作用,因此可以减少低血糖的风险,使用更加安全。
3、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西格列汀能够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抑制血糖升高,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释放,增强血糖控制。
4、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西格列汀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促进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增强胰岛素的降糖效果。
5、增加饱腹感
西格列汀可以抑制胃肠蠕动,增加饱腹感,从而有效抑制患者的食欲,减少饮食摄入,帮助辅助控制血糖。
三、西格列汀临床上主要用于这几种情况西格列汀目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二线药物,其降糖作用明显,不良反应较少,因此常作为其他药物或者其他疗法的配合性用药,较少单独使用。
1、在饮食、运动下联合使用
对于糖耐量异常、肥胖等2型糖尿病初期的高危人群而言,虽然改善饮食和加强运动是首选方案,但是如果血糖控制 依然欠佳时,可以考虑联用西格列汀。临床研究表明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联用西格列汀,可以有效改善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强胰岛素的是否,从而增强血糖控制水平,延缓病情发展。
2、肥胖伴2型糖尿病
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导致降糖药的效果欠佳。临床研究表明西格列汀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因胰岛素抵抗引起的脂肪积累,进而帮助肥胖患者降低血糖水平。
3、2型糖尿病
当单用某种降糖药效果不佳时,临床上推荐联合使用西格列汀,从而加强降糖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在胰岛素、二甲双胍等一线药物的基础上联用西格列汀,可以有效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降糖药的治疗效果。
四、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有什么区别?二甲双胍与西格列汀都是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并且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虽然它们的降糖效果类似,但实际上2种药物在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1、2种药物的降糖机制不同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药物,其主要通过抑制肝脏对葡萄糖的生成,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其次,二甲双胍还有助于改善脂质代谢,降低体重。
西格列汀则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延长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半衰期,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2、2种药物的作用特点不同
二甲双胍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有效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同时对体重的影响较小,适合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西格列汀则以其较少的副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而著称,适合需要长期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它在改善餐后血糖控制方面表现突出,且不易引起低血糖,适合那些对低血糖风险较为敏感的患者。
3、2种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
二甲双胍的不良反应较多,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乳酸酸中毒,尤其在肾功能不全时容易诱发,因此使用二甲双胍时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
西格列汀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主要包括轻微的头痛、咳嗽和上呼吸道感染等,并且耐药性和依赖性较低,安全性较二甲双胍更好。
五、科学服用西格列汀注意这4点西格列汀是常用的DPP-4抑制剂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2型糖尿病,其通过增强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来降低血糖水平,虽然西格列汀的副作用较少,使用相对安全,但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并减少潜在的风险,依然要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服用。
第一、注意西格列汀的服用剂量和方法
对于轻度至中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西格列汀的推荐剂量通常为每日1次,每次100mg;
其次,对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西格列汀的剂量可能需要根据肾功能进行调整。对于肾小球滤过率≥50 ml/min的患者,一般无需调整剂量;当肾小球滤过率在30-50 ml/min时,建议使用剂量为每日50mg;而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应避免使用。
第二、注意西格列汀的不良反应
西格列汀的副作用较轻,最常见的包括头痛、鼻咽炎、上呼吸道感染等,通常为短期症状。其次,极少数患者可能出过敏反应,如皮疹、水肿、呼吸急促等,如果出现需及时就医;最后,由于西格列汀对于胃肠道有一定刺激,可以诱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如可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
第三、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应禁用西格列汀;对于老年患者西格列汀的使用需谨慎,尤其是肾功能受损的老年人,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调整服用剂量;对西格列汀的过敏的患者禁用;胰腺炎或者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患者禁用西格列汀。
第四、注意西格列汀与其他降糖药的联合使用
西格列汀可以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联合治疗时需密切监控血糖水平,防止低血糖发生。
六、总结西格列汀作为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适合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其副作用较少,且不容易引起低血糖反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其次,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在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等多个方面有所不同,建议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服用。
#糖尿病#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是个重要的“配角”
有朋友和华子说,他患2型糖尿病十多年了,一直在用二甲双胍,但是他认识不少的新糖友,治疗方案中已经看不到二甲双胍的身影了,这是为什么?华子告诉他,因为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二甲双胍的地位下降了。
目前的治疗用药,主要使用对心血管有较好保护作用的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SGLT-2抑制剂。二甲双胍则作为“配角”,与上述降糖药物联用,而不是主要治疗用药了。不过部分2型糖尿病的老患者,因为用药习惯,仍然在使用二甲双胍。
高血糖对机体的损伤,主要是容易造成心肾损害。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是以降糖为主,而现在对糖尿病的治疗,是在降糖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心脏、肾脏的保护。
在相关临床研究中,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等)以及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等),在降糖、减轻体重的同时,有较好的心肾保护作用。
二甲双胍虽然有很好的降糖作用,临床应用也有6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心肾保护的证据上却略逊一筹,所以临床地位下降了,把降糖药的“神位”让了出来。
对于合并有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心肾损害的2型糖尿病人,现在推荐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或SGLT-2抑制剂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没有合并心肾损害,但是超重的2型糖尿病人,也推荐使用GLP-1受体激动剂以及SGLT-2抑制剂进行治疗。因为两者在降糖的同时还有明确的减重作用。二甲双胍虽然也有减重作用,但并不显著,其更多是因为胃肠刺激、影响食欲导致的体重减轻。
没有合并心肾损害,也没有超重的2型糖尿病人,可以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等糖尿病前期,也可以使用二甲双胍,有可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使用单一药物并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能达标,需要两种或是更多的降糖药物联用才可以。
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好,价格低廉,不易引起低血糖,对肝肾的安全性高,仍然是个优秀的降糖药物,在降糖药物的联用中是个重要的“配角”,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二甲双胍可以与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DPP-4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葡萄糖激酶激动剂、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等药物联用,可以增强对血糖的控制,同时拥有较好的安全性。
总结一下,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因为各种新药不仅可以降糖,还有很好的心肾保护作用,所以二甲双胍的地位下降了。不过二甲双胍仍然是一种廉价优质的降糖药物,并没有离开降糖治疗的大舞台,可以作为重要的“配角”,与其他的降糖药物联合用药。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