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网

六爻断糖尿病(最全的六爻断语疾病)

广东省中医院 0
文章目录:

哲学中医 | 援易于医出八卦,临床应用千万法——“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治疗糖尿病

开栏语:

“动-定序贯范氏八法”是范冠杰教授开创性提出的中医理论。团队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成书《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运用哲学来解读中医,通过中医来验证哲学。通过本专栏定期文章的推送,希望让中医从业者开拓思维,提高临床水平。

医学指导: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大科主任,学术带头人 范冠杰

前 言

“动-定序贯八法”理论是中医原创思维方式,采用动态思维观察患者发病的症状,根据定律观抓住疾病发生发展的证素规律,通过序贯思维把握核心病机施以相对固定而又动态变化的药串进行治疗。“八法”的提出是基于六经之首《周易》中易象思维建立的八卦-八元素-五行-五脏-八证-八法体系。狭义上用八经卦乾天、兑泽、离火、震雷、巽风、坎水、艮山、坤地对临床常见的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肝郁证、血热证、肾虚证、热证、湿证八种证候进行解释。广义上,“动-定序贯范氏八法”的“八法”为变化万千治法之意。八法源于八经卦,八经卦为《周易》六十四卦卦辞的最小单位,用任意两个八经卦相重叠,衍生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六爻卦。由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疾病证候变化多端,“动-定序贯范氏八法”借鉴八卦变化之意,在临证中开拓辨证思路,灵活运用可演化出不同治法,而不拘泥于某些或某类治法。

案 例 举 隅

李某,男,57岁。2020年12月于范冠杰教授门诊就诊。患者6个月前体检中发现血糖升高,外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不规律服用二甲双胍治疗。近1个月,患者自感肢体困重,时常感到胸膈闷痛,脘腹胀满不舒,大便黏腻,小便量多,舌暗红,苔黄厚腻,舌下脉络青紫怒张,脉弦滑。体形肥胖,身高170cm,体重85kg,BMI:29.41kg/m。查空腹血糖:9.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8.8%。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诊断:消渴病。辨证为湿热血瘀型。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处方:苍术10g,黄柏10g,茵陈30g,薏苡仁30g,车前草30g,布渣叶30g,白术15g,泽兰15g,丹参30g,莪术15g,牡丹皮15g,甘草5g。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嘱患者加强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严格糖尿病饮食。

随 诊

二诊:患者肢体困重症状减轻,无胃脘满闷,仍有胸闷,二便可,舌暗红,苔黄微腻,舌下脉络青紫迂曲。运动并控制饮食减重3kg。每日自查空腹血糖:7.6-8.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9-11.8mmol/L。初诊方去白术,加红花5g,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胸闷症状明显减轻,无肢体困重,诸症均好转,舌红,苔薄黄,舌下脉络无怒张。运动并控制饮食减重2kg。每日自查空腹血糖:6.5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左右。二诊方加葛根15g。共15剂,每日1剂,水煎服。后复诊症状基本消失,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随访至2021年5月,血糖控制良好。

按语

该患者为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并未出现典型“三多一少”糖尿病症状,而由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糖尿病。患者肢体困重,脘腹满闷,大便黏腻,黄厚腻苔,脉弦滑皆为湿热内蕴之症,湿邪阻滞气机,清阳不升,日久生瘀,则胸闷,舌暗红,舌下脉络青紫。因此治以清热利湿药串苍术、黄柏、薏苡仁、茵陈、车前草,加布渣叶消食化积清胃热,白术以健脾燥湿,合用活血化瘀药串加减,加泽兰活血化瘀利水。二诊患者胃脘胀满症状消失,去燥湿性强的白术,仍有胸闷,舌下脉络仍有青紫迂曲,加强活血化瘀用药,加红花。三诊时患者体重明显减轻,痰湿症状减轻,但舌红仍有热象,加葛根去虚热生津而不滋腻。

“动-定序贯八法”理论生根于中医经典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在发展中兼收并蓄众家之长,将动态变化的疾病症状之“象”与有据可依的八纲辨证之“理”进行有机结合,找寻与之相适应的治法,形成“症状-证素-核心病机-治法-药串”一体化的辨证模式。

医学指导:范冠杰,省级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以及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亚甲炎等甲状腺疾病、痛风、肥胖、高脂血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

出诊时间

出诊地点

周二下午(13:30-16:00)

大德路总院

周四下午(13:30-15:30)

芳村医院

周日下午(13:30-15:00)

固生堂门诊部

广东省中医院大德路总院:广州市大德路111号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广州市涌岸街36号

固生堂悦心门诊部:广州市越秀区长堤大马路99号中庸金寓4楼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哲学中医—“动-定序贯范氏八法”与中医临床思维》一书,就是运用古今中外各种主流的哲学思维方式,探讨中医理论的重塑和构建,是中医理论突破的全新尝试,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鲜活范例。《哲学中医》理论来源于临床,又高于临床,并指导临床运用,本书系统阐述了范冠杰教授的临床医学思想,也是范教授临床经验之总结。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 吴明慧

执行编辑:郭桂云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易经》需卦:七情六欲的源头来自于这里

孟子曰:思诚者,人之道也。追求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法则。人不仅要对他人他事诚信,更要对自己的内心诚信,清楚自己的真正所需。千万不要被蒙蔽内心,需卦之前是蒙卦,蒙卦是山水卦,我们看山看水很美丽,但山水却代表着蒙,就是说美丽的东西可能会给我们带来蒙蔽的效果,所以才有需卦。

易经中需卦是第五卦,需卦的含义是“需要”,而需要又有两层意思,需可以是必须要,但我们知道我们即使是要喝一杯热水也到等水烧开,所以这里有“等待”的意思,要可以解释为欲望,所以人有了欲望就会去要,而要实现“要”,就会有人供给,而供给是要有人承担生产的,那就代表着有人要承担责任的意思,菲利普科特的市场营销学中有一个供需理论,可看下图。

供需理论图

供需理论是两条线,一条是需求线,一条是供给线,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也就代表着市场的容量此时非常大,也就是所谓的红利期,这个时候供给比较少,就会发生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供需平衡,其实也就到了我们之前说的乾卦中的第六爻-亢龙有悔,此时已经到了抛物线的最顶端,如果再不停增加供给,需求量跟不上,那么市场就会进入恶性竞争时期,价格呈下滑状态,所以当我们创业的时候,尽量要选择红利期的行业。但需卦理解到这里是非常浅薄,这只不过是物质文明的自然规律而已。

人不可能没有需求,但是欲望过了头就会带来危险,需卦整个卦倒过来就是蒙卦,蒙也代表蒙昧无知,所以我们得两个卦一起来看,当我们蒙昧无知的时候,可能控制不住欲望,比如当父母的,当我们爱子孙的欲望过于强烈,很容易就会成为溺爱,而溺爱就是“害”的开始,不仅是害父母也是害儿孙,是不是很恐怖?所以要解决需卦的问题还是得在蒙卦上找到办法,而每个人如果不控制欲望,那么就会为争夺资源而产生“讼”,所以讼卦就在需卦之后,这也符合易经物极必反的道理,固需卦也暗含了适可而止的思想,其可以说是儒学中“中庸”思想的起源了。

朱熹章句引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我们现在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不求上进,无所谓的态度,那真是小瞧了中国文化了,其实中庸的中,代表的是不偏不倚,保持中道,也就是在两个极端中间找一个平衡点,而庸的意思就是要尊重天下万物的自然规律,因为规律是不变的,所以我们要保持平稳,不要过度地追求所谓的创新。就比如河流一样,不尊重规律,逆流而行,能走的远吗,最终可能力竭而亡。

需卦是有危险的,我们看需卦的图像,八卦中的坎卦为上卦,坎为水,水在古时候是有危险的,因为一旦发洪水就会有很多人牺牲,而乾卦在下,乾卦一般代表男人,所以这个卦象的意思就是男人要面对危险,承担责任。比如半夜有人敲门,需要有人去看看是谁吧,难道丈夫对妻子说:“你去”?肯定是丈夫去开门承担危险对不对。所以为什么养不教,是父之过懂了吧,父亲是要承担责任的,不仅是家庭的生计问题,还有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女子为“坤”,要厚德载物,在家庭中是起到辅助作用的。当然现在社会男女平等,可以互换。

水天卦,水在天上就是云,水汽成云就得等

需卦中为何含有等待的意思?就如开篇所述,需要是要的开端,而得到才是结果,我们吃饭,需要等饭做熟了才能吃,我们要买东西,就需要赚钱,所以这里有等待的意思,如果我们自己占卜,占得到了需卦,那么可能就是让你再等一等的意思了,如果没有等待这个意思是非常恐怖的,试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确实很舒服,但是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就不会懂得珍惜食物的来之不易,从而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不是有很多彩票中奖后又一贫如洗得新闻嘛。我们看需卦的卦象,水在天上,水在天上就是云,而云是由水汽上升形成,这是个等的过程,而下雨只是结果。

我们先看到需卦的卦辞: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孚:就像禽鸟孵化蛋卵,都有固定时节,从来没有错过,禽鸟孵蛋是诚心诚意的,所以这就是信的表现。“有孚”就是有诚信的表现。

光亨:亨是易经四美元亨利贞中的亨,代表着畅通,光亨,就是光明通达的正道。

利涉大川:说明利于长途跋涉,可以大动作。

需卦的卦辞之意就是:有诚信,光明通达,坚守正道,就会很吉利。利于远涉,宜有大作为。

那进一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有诚信为什么就有大作为?我们这样来理解,诚信就代表着不偏不倚,不偏不倚地坚守正道,就是上文,中庸的意思,所以坚守了中庸之道,那么就会有好的结果,所以利涉大川不一定是有大动作,而是可以理解为有好的结果。这样就通顺了。

需要并不意味着马上得到,需卦初爻便告诫我们要有恒心。

1.需卦第一爻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直译的意思是:在郊外等待,是不冒险前进。利于持恒,没有灾难。

我们引申为,当我们有需求的时候就要知道得到结果是要等待的,不能冒然前进,我们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首先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我们需要不断地提高认知水平,知识与智慧相并重,这就是个等待积累的过程,所以利用恒的意思就要要有恒心,有恒心了才会无咎。无咎就是说我们有了这种素养,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不好高骛远,不想一夜之间就能够功成名就,我们就没有后遗症了。所以有句俗语说的很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九二爻是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二爻是整个需卦中唯一不当位的一爻,此爻阳处阴位,(上图说明的是阴爻,阳爻的概念,易经中1、3、5的位置是阳位,2、4、6的位置是阴位),说明有危险,那到底是什么风险呢?

我们看初九,初九是需要的开始,但初九是阳处阳位,是正位的,所以初九的“需”是正当的需,那么九二怎么理解呢,比如说古时候水资源匮乏,那么喝水当然是人的正当需求,但去河里打水是有风险的,万一掉河里了呢,另外打水的人多了水资源可能就不够用了,比如干旱的时候大家都抢一口井,这就是“沙”的理解,沙就代表有竞争

小有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正当的需求需要满足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去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么就会有人跟我们竞争,就会有人说闲话,这就是小有言,终吉的意思就是,正当的需求肯定是应该被满足的,所以最终还是吉。

那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示意义呢?比如我们身在职场,当领导的位置空缺需要补缺的时候,会有很多人竞争,我们可能也会在竞争之中,这时候我们要明白自己有没有本事去拿这个位子,所以先看看自己的能力,再对比下别人的能力,能者居之,我们自己有能力上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非议,但不用害怕,因为我们能胜任,那么如果我们没有能力硬上,就不是正当的欲望和需求了,就不会有好的结果。

3.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需卦九三爻最接近上坎,坎代表水,就预示了濒临危险。

坎卦代表水,也代表正当的需求,因为人是要喝水的,所以九三就是那个快要取到水的人,也就是正当的欲望将要被满足的人。

我们去河边玩的时候,过了沙地,接近河边就是泥地了,所以叫需与泥,因为处于九三,九三是下卦乾卦的最上面一爻,而我们记得乾卦上六爻的意思是亢龙有悔,代表着物极必反的道理,而需卦的上卦是坎,是水,是危险,所以此处代表的意思是险上加险,要特别谨慎,所以致寇至的意思就是有很多人竞争,很多人都想挤破头了往上爬,竞争带来了危险,但下面的九二又因为是阳爻跟九三也不对付,因为任何人看一个人马上要成果了,心里都会不舒服,所以九三是腹背受敌。孔子讲,尽人事听天命,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所需,全力以赴去争取。所以当我们处于九三的时候,就要知道,我们能不能取到水,就是有没有正当的需求,有没有能力来满足这个正当的需求。

4.六四爻辞:需于血,出自穴。

到了六四,我们就进入上卦了,此时房子已经买了,官已经升了,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危险也来了。

买了房子的人每个月都要还房贷,升了官的人发现怎么责任越来越大,事情越来越多,发现没有,麻烦是自找的,所以需于血,出自穴的意思就是,满足需求所需要的物质都来自于自己,当然麻烦也来自于自己。所以走到六四爻的人,更是要谨慎,更要冷静地看待周围的变化,不要为了房贷瞎创业,也不要以为自己做了官就能瞎指挥,因为危险随时都在,不要忘了九三,下面可是有一堆九三在看着你呢。

九五爻辞:需于酒食,贞吉。

九五是尊位,处于这个位置说明我们万事都已经准备好了,房子的贷款已经还完,官也做的差不多了,升也升不上去了,可能已经没有斗志或者已经开始享乐,如果你年龄大了享乐倒也没什么,和年轻人争什么呢,机会留给年轻人就好,但是如果你是年轻人处于这个位置呢,那么享乐就是不对的了,如果成功是为了享乐,社会如何进步呢,所以九五的需于酒食,贞吉的意思是要把好的东西分享出去,才是正道,才是吉祥,就像乾卦九五爻一样,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当我们事业成功的时候就是飞龙在天了,这时候利见大人不是让你去结交大人物,而是要自己做大人物来带后辈,需卦的九五爻也是这个意思。

6.上六爻辞: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入于穴就是一个人已经掉到死胡同里面去了,很难爬出来;不速之客就是不请自来的人;三是多数,不一定是三个。

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启示很重要,入于穴就是陷在欲望的泥潭里无法自拔,当我们正当的欲望得到了满足后,就差不多了,千万不要再有邪欲,正当的欲望用一句名言概况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吃饭,吃饱了就行了,营养健康就行,灭人欲的意思是,你还不光要吃饱,还要吃好喝好,明明营养健康就行,你非得大鱼大肉,可能还得鲍鱼海参加鱼池,这就是人欲,所以就要灭掉,其实这六个字的意思就是中庸罢了,差不多,刚刚好就行,千万不要什么都要,那只会害了你自己,所以三高糖尿病都会找上门来,叫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敬之,是要我们对自然规律有敬畏之心,有敬畏心才能做到中庸,吃饭要敬畏自己的身体,做事要敬畏社会规律,只有敬畏了,才会终吉。

整个需卦告诉我们,首先做人要懂得分寸,要有取舍,也要正视自己的欲望,对于不正当的欲望要去除,正当的欲望要勇往直前地争取,就是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也告诉我们任何事情要成事都要等,都要有个积累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

读完此卦,各位读者是否还满意,有时候我们读卦要反过来理解,需卦讲的是需,讲的也是人性的规律,这这个社会中我们要保持正直善良的品德,也要有拿捏小人的手段。

谢谢观赏~

以下是往期文章


易经:读懂乾卦,就算开局一个碗,也能逆天改命


易经:坤卦 夫唱妇随 还是 妇唱夫随?

易经:屯卦——突破底层的秘籍

易经:蒙卦-教你如何不被他人利用

夏至|降火养心,祛病延年

今年的6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至”不做“到”解,而作“极”解。指当天的夏季日影最长,并开始炎热。

中医认为夏至节气进入阳气最旺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夏至对应乾卦,六爻皆阳,天地间的阳气达到极致,进入盛夏,在此以后,阳将渐消而阴逐渐增长。夏至日当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另一方面,夏季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因为此前是阳长阴消,此后则转为阳消阴长,此时盛阳覆于阴上,阴始生于其下,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开始死去(如夏枯草),阴阳交错,人易生病。

嵇康《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意为我们应当使心神安静,不可让外界的燥热扰乱心神。此节应晚睡早起,利用午休来蓄养氧气,及时补充水分,忌冷水冲头、淋浴,饮食以清淡为宜,多食杂粮以寒其体,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

夏季养生十要

1、静心为上

根据中医理论,夏天是养心的季节,应“常如冰雪在心”,即“心静自然凉”。听慢音乐是一个调息的好方法,舒缓的音乐可以帮助呼吸慢下来,让心脏得到休息。

2、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杂粮

夏至时节气候炎热,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3、生活环境要清凉

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牛仔服饰,夏季不适合穿这种衣物。衣服颜色尽量以浅色为主,衣服的布料尽量选用棉质及亚麻。居室宜清凉,早晚室内气温低,应将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气温高于室内,宜将门窗紧闭,拉好窗帘。

4、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5、晚睡早起睡午觉

此时节,公众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从这天开始,一定要睡午觉。夏至阴生,在中医理论中,午觉是以阳养阴,子觉是以阴养阳。只要能合上眼睛一会儿,就能达到很好的养阴效果。

6、多喝水,防头痛头晕

夏至时节气温高,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

7、温水洗澡

温水冲澡可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体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肌肤和组织的营养,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增强抵抗力。

8、忌夜卧贪凉

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9、适当锻炼身体

锻炼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场地可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为好,剧烈的运动不宜做。

10、外出采取防晒措施

此时节,应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外出时,应采取防晒措施,如打伞、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随身要备有人丹、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等。

解暑养生汤方

消暑汤:玉竹瘦肉鸡脚汤(1人份)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曾惠芳认为,进入夏至之后,人体阳气最为旺盛,而夏至的养生原则是滋阴养神,清热解暑。

曾惠芳主任推荐一款玉竹瘦肉鸡脚汤。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根,味甘,性平。有养阴润燥、生津止咳的功能。《神农本草经》把玉竹列为上品之药,谓“诸不足,久服去面黑干,好颜色,轻身不老” 。《本草拾遗》则曰:“玉竹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 。

材 料:玉竹12克、鸡脚2对,瘦肉50克。

制法:玉竹洗净;选肥大的鸡脚或鸭脚板烫去粗皮和爪甲,与玉竹片一起放入砂锅,加水500毫升,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煨煲,以食盐调味即可。

曾惠芳主任点评:此汤补而不腻,不寒不燥,补益五脏,滋养气血。玉竹性平、味甘,多脂,柔润可食,有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等作用。鸡脚、鸭脚富含胶原蛋白,两者共用能补肺胃,养颜。

曾惠芳主任表示,玉竹还有除风热之功,有滋养镇静神经和强心的作用,适用于心悸、心绞痛。但需要注意的是,曾发生过儿童误食鲜玉竹根引起中毒的报道,故鲜用不可过量。另外,有痰湿气滞者忌服。

选材要点:玉竹主要产于河南、江苏、辽宁、浙江等地,切片之后为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可以看到纵皱纹及环节。气微,味甘,咀嚼时有发黏之感。专家表示,一般以肥而色白者为佳。

解暑敛阳:乌梅冰糖饮

俗话讲,“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 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推荐乌梅汤,收敛阳气助健康!

材 料:乌梅15-30克,冰糖适量(分量根据各人口味添加);陈皮、玫瑰花、山楂根据各人情况选用3-5g。

制 法:乌梅、陈皮、玫瑰花、山楂加水500-1000mL,大火滚开后转小火煮30分钟,加入冰糖适量,放温后服用。(不建议冰镇,否则损伤阳气。)

中医学有云“夏至一阴生”,即一年阳气在夏至当天升发至极点,万物的生机在此时最为显现,而在夏至之后阳气转为收敛、沉降的阶段,人身也应该顺应大自然阳气收敛的趋势,否则易出现上火、疲乏、烦躁等各种情况。

乌梅“收而不涩,能生津液”,能消食积,冰糖补益中土,以配合乌梅酸甘化阴之余又能兼能清润,两者配合能使在外的火热燥得以收敛,且无寒凉降火药物损伤脾胃之弊,最适合夏至暑热之时饮用,户外工作者、易于上火烦躁者尤宜。

若饮食积滞重、不欲饮食者,可酌加少量陈皮、山楂理气消食;自觉烦躁严重者,可加玫瑰花疏肝解郁。

禁 忌:乌梅冰糖饮偏酸,且含一定糖分,消化道溃疡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