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每天喝几杯(糖尿病每天喝几次豆浆)
每天2杯以上饮料糖尿病风险增加41%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很多人认为糖尿病主要与吃饭、肥胖和缺乏运动有关,却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的诱因——含糖饮料!最近,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我们每喝一口甜饮料或都在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即使运动也不足以抵消伤害。 2025年1月,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在《糖尿病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喝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代糖)饮料或增加糖尿病风险。与很少喝甜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2杯含糖饮料,糖尿病风险增加41%;每天喝≥2杯含人工甜味剂饮料,糖尿病风险增加11%(1杯饮料为240毫升)。更重要的是,即使运动达到了指南推荐量(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喝较多的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仍会增加糖尿病风险。这说明运动也无法完全抵消甜饮料造成的伤害。
研究共纳入超过19万名参与者,收集他们喝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的量,以及他们日常的运动数据。在平均15年的随访期间,共有19940人被确诊为新发2型糖尿病。最终分析发现,即便是运动量达到指南推荐量,每周喝≥2杯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的人,糖尿病风险也会分别增加22%、7%。
换句话说,我们每喝一口甜饮料或是在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即使运动也并不能抵消甜饮料带来的伤害!
来源: 国是直通车
年轻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专家提醒管住嘴迈开腿
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临床上发现,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年轻“糖人”为何越来越多?应该怎样预防?
年轻“糖人”逐渐增多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最近来了一位13岁的小患者,本来是肚子觉得不舒服来看下,结果一检查发现,糖化血糖蛋白超过14,空腹血糖指数也超标,各项指标都显示是2型糖尿病患者。
“现在门诊发现年轻的‘糖人’越来越多了,很多年轻人血糖都偏高。”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王桂侠说。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黄晓飞博士也有同感。近年来,来科室就诊的年轻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加,“以前大家都说糖尿病是‘老年病’,现在年轻患者也多了。”他说。
22岁的小杨刚大学毕业,在成都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最近总感觉头晕乏力,还以为是工作比较累休息不够,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是个“糖人”,空腹血糖严重超标,需要立即吃药干预。“平时经常喝奶茶,有时候一天喝几杯,也很喜欢吃甜食,总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好,没想到居然也得糖尿病了。”小杨懊悔地说。
黄晓飞介绍,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1亿人,居世界第一。肥胖、超重问题的低龄化趋势,让30岁以下患2型糖尿病的人数也明显增加。
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发“元凶”
“糖尿病主要是由‘内因 外因’引起的,内因主要是易感基因,很多年轻人却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黄晓飞说。
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主要为蔗糖)摄入量约30克,食用油摄入量为42.1克,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
不良生活方式让很多年轻人血糖偏高,早早出现糖尿病前期的症状。王桂侠说,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这些人群有四个特点:一是家里有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有遗传倾向;二是体型肥胖,学习和工作压力大,运动少、饮食和生活方式不健康;三是出生时体重超重;四是母亲在妊娠期患有妊娠糖尿病。这些都是导致低龄化糖尿病发病率高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知晓率低、检查率低、治疗率低也是年轻“糖人”逐渐增多的原因。王桂侠指出,全国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知晓率在30%左右,诊断出患有糖尿病之后,患者的治疗率仅为26%左右,而采取降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控制率能达标的也仅为40%左右。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还有很大的空间。
加强早诊早治: “管住嘴、迈开腿”
“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关键是‘管住嘴、迈开腿’。”黄晓飞说。他呼吁,避免年轻“糖人”越来越多,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提高大家对糖尿病危害和防治重要性的认识,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预防措施。
“目前市面上针对儿童的口服降糖药十分匮乏,一些常用降糖药对儿童该如何用药没有丰富的临床药物观察数据,儿童使用较为困难。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健康饮食和积极运动,使血糖尽快达标。”王桂侠建议,对孕期妇女的糖尿病筛查和控制也十分重要,能有效减少胎儿患糖尿病的风险,同时应控制胎儿的体重,降低日后患糖尿病的风险。
今年9月,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携手行业专家及国内慢病管理平台“医联”共同发布了《互联网医院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专家共识》,将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规范化的互联网诊疗服务。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肖新华认为,糖尿病的管理是一项长期并随着病程进展不断调整的综合管理过程。随着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入,也将为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关专家还提醒,年轻人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果发现经常口干、口渴、尿多、乏力等,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前期症状,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及时就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新华社
糖友饮茶指南!DeepSeek支招健康控糖
被确诊糖尿病后,连喝杯茶都得小心翼翼了?老公上个月查出空腹血糖8.5,医生叮嘱他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
他平时最爱喝红茶,可人们说红茶糖份高,血糖高的人不能喝,这下可把老公郁闷坏了,生怕一口茶让血糖‘飙升’。
其实,糖友不是不能喝茶,而是要学会选、学会喝!今天我们就让DeepSeek告诉我们:哪些茶是‘控糖帮手’,哪些是‘甜蜜陷阱’?学会这几招,喝茶也能喝出健康!”
“同样是茶,绿茶和奶茶对血糖的影响天差地别!一杯500ml奶茶≈15块方糖,而一杯无糖绿茶≈0糖 抗氧化护盾。”
[微风]“糖友喝茶黄金时间:餐后1小时喝乌龙茶,辅助稳住血糖峰值;下午3点犯困时,用淡红茶替代甜点提神不升糖。”
[微风]“中国福建农林大学2023年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连续3个月饮用淡绿茶,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0.5%。”
“喝茶控糖≠一劳永逸,但是选对方法,它就是糖友的‘健康加速器’!你平时爱喝什么茶?是否有过喝茶后血糖波动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喝茶攻略’,每条留言我都会看!最后提醒:血糖不稳时,喝茶前建议先测一次,喝完2小时再测一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控糖茶单’!”
“本文仅为健康知识分享,不可替代专业医疗建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存在个体差异,饮茶效果因人而异,调整饮食前请务必咨询主治医生或营养师。文中提及的研究数据及茶饮功效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或治疗依据。
内容源自网络,请仔细甄别。